“届时,长孙无忌,必死无疑!”
想到这,李恪露出了个笑容。
事实上,自打穿越到大唐过来之后。
李恪就一直将长孙无忌,视为自已的宿命之敌。
而后者,同样将自已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二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而李恪当下,就决定借着这个突厥入寇,一举的荡平长孙无忌!
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刚刚商定完计策,正当雨化田还有褚遂良魏忠贤三人出去准备办事的时候,武媚娘走到了李恪的身手,开始用自已的纤细的手指,给李恪按摩。
想要跟李恪,温存一阵。
可是,还不等李恪享受片刻,门外,传来了一声响动。
“殿下,殿下,有人来找。”
声音传来,是武顺的声音,李恪眉头一锁,而一旁的武媚娘则有些幽怨的打开了房间,这时候,武顺走了进来,由于走的比较急,所以,武顺此刻的胸口,因为跑动的原因,开始了剧烈的耸动。
嗯,到底是大上几岁啊。
武顺的发育,还是相当不错的,瞬间便吸引了李恪的目光。
这时候 ,李恪问道。
“出什么事了?”
“殿下,宫里来人找您,要您速速的进宫去,说是皇上叫您有急事!”
武顺说道,而李恪,也顾不上太多,匆匆的便出了摘星楼,然后,匆匆的朝远处去了。
随着李恪离开。
密室里面,武媚娘有些羡慕的看了眼自已姐姐那雄伟的山巅,又看了自已的飞机场,不禁的有些幽怨,心里暗暗的 想。
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些啊?
否则的话,蜀王只怕是一直都会将只盯着姐姐看……
“父皇,您要儿臣进宫是有何要事要商量吗?”
李恪步入到皇宫里面,随之,便在太监王海的通报之后,步入到了大殿内部,随着他步入到大殿里,只听见,里面也传出了李世民的声音。
“恪儿过来了?”
“是,父皇。”
李恪点点头,朝李世民说。
“不知道父皇急诏儿臣入宫,是有何要事?”
“嗯,朕还真有件重要的事情,要与恪儿你商量。”
李世民轻轻点头。
而李恪,也注意到,此刻的大殿里面,不只有他一人,还有李靖秦琼等人。
见此情形,李恪要是还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他就是傻子了,他微微一笑。
“父皇可是 需要儿臣手上的钢铁?”
“需要儿臣帮忙制作盔甲?”
“正是。”
李世民让看穿了心思,有些尴尬,他试探着问道。
“朕问你,你能不能提供足够多的铁器啊?”
“父皇,这些铁,提供倒是不能,关键是,没有钱粮厂子开不了工啊。”
李恪说道。
李世民有些不快,他皱眉问道。
“那一身铁甲,需要多少银子才能在你这制作完成?”
“儿臣不清楚。”
李恪摇了摇头,他是真的不清楚。
“而且,儿臣的身份,如果招募太多人手,来制作铁甲的话,怕是会引起朝中一些大臣们的弹劾。”
“这……”
李世民脸色微变,他明白,李恪说的是今天长孙无忌的事。
“那你的意思是?”
“不如这样好了父皇,儿臣炼制铁水的技术,那是儿臣的专利,父皇如果需要铁器,需要制作盔甲,可以直接派人,拉来铁矿,还有煤, 来儿臣的厂子里,儿臣给父皇免费炼制成铁,而父皇则自已拿着这些铁水,来制作盔甲?儿臣也就只管一个炼铁的事情,如何?”
李恪说道。
“那你索性将你那一次便可以炼制一炉几千斤铁的炉子制作方法,交给朕好了。”
李世民有些不耐烦的说。
“也省得你派人出工出力了。”
“父皇,您不懂,如果朝廷知道了这些炉子的制作办法,势必无法保密,届时,天下人都知道了这铁炉的制作办法,铁器成本一降,儿臣研究出来的这个炉子,便无法赚钱了。”
说着,又担心李世民不同意,李恪挤出了一个笑容。
“父皇您莫要忘记了,儿臣手下的生意,那可都是有父皇您一半的分红的啊!”
“这倒是有些道理。”
李世民露出个笑容。
天下获利最大的,一个是铁,一个呢,是食盐,不过当下的大唐,铁器已经不是官营了。
所以,按照李恪的说法。
他这是变相的,又通过这自已开设铁厂,给大唐朝廷赚钱,给他李世民赚钱。
他李世民,怎么能不同意呢?
想到这,李世民呵呵一笑。
“既然如此,那就都依恪儿你的意思吧。”
说罢,李世民又朝一旁的房玄龄说道。
“房爱卿,你回去吩咐工 部,送铁矿石与煤炭,到那灞上,由蜀王手下的工坊来进行炼铁,炼出来的铁器,则全部按照李将军报上来的办法进行加工成铁甲,明白?”
第85章 颉利可汗
“臣明白。”
房玄龄不假思索的说道。
这时候,李世民则挥手让李恪退下,说是他已经好久没有进看过杨妃了,让他去看看自已的母亲,顺便又说,长乐这些日子,有些想李恪,让李恪过去看看长乐。
以此为理由。
把李恪给支走。
随着李恪离开,去找长乐与杨妃。
李世民的面孔,陡然间板了起来。
“房爱卿,眼下朝廷的银子,如果开战,能够花多久啊?”
“皇上,据老臣估计,眼下拿出朝廷所有的钱粮,顶多也就是支持大军作战一个半月罢了,一个半月之后,朝廷便无钱粮作战!”
“这可真让人头疼啊。”
李世民眉头扭成一团。
大军出征,花的就是钱粮。
可是,大唐帝国,从建立之初到现在,才不过是十一年的时间罢了,而大唐真正统一全国,让天下重归太平,那则才不过区区三年而已。
三年的时间而已啊。
这么短的时间。
大唐根本就没有什么国库积累,没有钱粮,来支持朝廷大军来一次大规模的战争。
可想而知,此时要李世民,自然是要苦恼异常的。
这时候,李世民想到了李恪,他朝一旁杜如晦问道。
“杜爱卿,蜀王的家产,有多少?”
“皇上,臣不知道,不过,根据臣的估计,应该是在百万两银子之上的啊。”
“百万两银子?”
李世民眉头一皱。
心里断了抄家李恪的那个想法,李恪才不过百万两的身家,外加每个月都会给他上交一部分的分红,如果为了时的百万两,而抄了李恪的家的话。
那无疑于是杀鸡取卵。
不是他这种明君的所为。
想到这里,李世民眉头一锁。
“那再向五姓七宗借粮呢?”
“不行。”
房玄龄顿时摇头。
“皇上,这些人,只怕不会借粮了。”
“唉!”
听到这里,李世民只得苦笑,他朝秦琼李靖等人看了眼。
“诸位爱卿,想必都听见了吧?”
“回禀陛下,我们听见了!”
一众将领们连忙点头。
随之只听见李靖上前一步。
“陛下放心,我们一定会争取在一个月之内结束战斗,彻底的扫平突厥!”
“很好。”
李世民轻轻点头。
但内心里却是愁云密布。
因为他是一个知兵的皇帝。
知道打仗这种事情不是想快就快的。
越是追求速胜的话。
越有可能战败。
但这个不是情况所逼吗?
大唐帝国不是经历过文景之治的大汉帝国,能够有足够的钱粮支撑,汉武帝屡次挥师北伐北却匈奴。
相反大唐帝国的国库是一个空的,可以跑马的国库。
没有钱粮。
士兵们打仗根本就打不下去。
别的不说没有钱来给士兵们发赏赐。
没有粮食给士兵们吃。
在腹中饥饿的情况下,上阵搏命还不能获取财富。
这样的情况下。
军队不自己崩溃。
都已经够对得起皇上了。
更甭提,让他们去凶恶的突厥人决战。
所以。
李世民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面前的一众将领们,能够在迅速的在一个月之内击败突厥人!
李世民在思考着如何的对付突厥人的时候,这时候,外面太监王海匆匆的前来禀报。
“殿下,今天蜀王殿下那里,又来了五百个铁骑,眼下,蜀王陛下所统领的三千人,已经全部到齐了,一个不多,不个不少。”
“哦?”
李世民眉头一锁。
随之,想到了今天早朝上面的一幕。
想到了,李恪竟然有程咬金他们这一群人的支持,一时间,李世民只感觉到毛骨悚然。
因为,他就是在这一群武将们的支持下,才成功的发动玄武门之变,然后,夺得皇位的。
想到这里,李世民面露出来凝重之色,他犹豫了片刻之后,朝一旁的王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