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这五万贯铜钱所制作出来的大炮面前。
这些个原先纵横天下无敌手的骑兵。
竟然全都化为了一滩滩,洒落地面上的碎石碎肉。
在短短片刻间就死伤殆尽。
而大炮本身呢?
嗯,还保存完好。
还能继续发射。
即便是有朝一日大炮因为炮体老化不能再发射。
可是。
大炮这玩意儿就是用铜来铸造的呀。
他们完全可以将这些铜再重新的融化。
重新的铸造出来新的大炮。
而这无非只是花费一些时间人力罢了。
想到这里。
李靖当即便下定一个决心。
那便是马上上奏朝廷。
然后要求,大量的铸造火炮。
与此同时,高建武的心肝儿都要碎了。
他损失惨重啊。
五千骑兵。
放在哪里都是一股可以搅动战场风云的强大实力。
甚至可以改变天下大势的走向。
可放在当下。
这些骑兵连一个敌人都没杀死。
竟然就这么的一个接着一个倒在战场上。
想到这里。
高建武是只感觉毛骨悚然。
他意识到一件事情。
那便是。
他们绝对不能在这样的战斗下去了。
他们只有撤退一条路子。
因为如果不撤退。
幽州城危在旦夕。
他手下的士兵。
如果按照一天损失五千人来计算的话。
也就只能支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撤退撤退,传令三军将士,即可撤退!”
高建武高声的大喊着。
嗯,他已经让吓破胆了。
而与此同时。
高月的一张俏脸上,也浮现出了凝重之色!
她朝一旁的父王看了一眼。
随后只见到高月,一咬银牙。
“父王女儿愿意再度前往大唐去探寻大唐的机密,替父王看清这到底是什么武器!”
“也好。”
高建武微微点头。
他知道。
自己女儿高月是再好不过的密探。
后者在长安城里已经经营许久。
有很多大唐帝国的大人物都保持着联系。
有女儿出马,想必很快就能探明,得知这唐军使用的是什么武器吧。
一旦得知了。
那他们也可以尽快的仿制这种武器。
也可以与大唐帝国相抗拒了!
可是想法虽然美好,但这个世界上的现实则更加的骨感。
因为大唐蜀王李恪。
已经知道了高月的身份了,根本不可能让她探明得知任何的情报与消息。
当第二天的黎明到来之际,阳光再一次的普照大地。
幽州城外。
大炮彻夜不停地轰鸣着。
十分的扰民。
噪音问题十分严重。
不过。
大唐帝国上下的全军将士们却没有丝毫的愤怒。
相反看着一处又一处坍塌的幽州城城墙。
他们显得惊喜异常。
就在这个时候。当一大早来到幽州城下。
准备朝城墙上望一眼的李恪。
突然之间他感觉有些不对劲儿。
城墙上面,虽然还树立着无数高句丽的旗帜。
可是他们貌似没有发现一个士兵啊。
貌似城里的士兵都撤出了城池。
“快拿我的高倍望远镜过来!”
李恪高喊着说道。
一旁的雨化田不敢怠慢。
他动用起轻功不多时便赶了回来,给李恪手中送来了一具望远镜。
“不好,高句丽人跑了!”
李恪大喊一声。
然后匆匆,让雨化田上前去,叫那些个炮兵们停止开炮。
嗯,眼下幽州城都已经打下来了。
高句丽人都已经撤退了。
如果。
还继续炮击的话。
城墙损失的部分可都是要由他们来负责重新修建的呀。
“tnd竟然这么跑了!”
程咬金面色有些不快的怒骂。
在那儿一个劲儿的吐槽高句丽人都是一群胆小鬼。
嗯。
这位爷原本还打算上战场,大杀四方呢。
“报告将军,刚刚我们进入到幽州城里一番搜索没有发现敌军,反而在北门处发现了大量脚印都是新鲜的脚印!”
“这些脚印一直向东北方向而去!”
“很明显敌人已经撤退了!”
听完了这个斥候的汇报。
李恪苦笑一声说。
“走了就走了,幽州城拿回来就行!”
大将军李靖拍板说道。
又嘱咐一旁的文书。
赶紧的起草一封奏折,然后由他李靖亲自署名。
送给大唐皇帝李世民。
“不是!”
程咬金突然间开口。
他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瞪着在场的一众人。
“蜀王殿下,老李,老秦,老柴,你们几个竟然不打算追击吗?咱们不应该,一股脑的把高句丽给平了?”
听着程咬金的话,李恪直翻白眼。
“打什么打呀?高句丽是那么好打的?真要是打高句丽,还得从长计议。”
“蜀王殿下说的是。”
秦琼点点头。
“高句丽不容小觑,如果真要对付高句丽,至少也得请示朝廷,何况眼下我军虽然战胜,可是损失却不少,而且高句丽远在数百里之外,攻伐他的话,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第150章 收下百姓
收复幽州城的消息。
刚刚送出去。
当李恪等人,正准备在幽州城里,收拾残局的时候,这时候,从远在数千里之外送回大唐的奏报,则匆匆的在八百里加急的急报当中,送到了幽州城里。
当一众人看完了李世民的诏书之后。
大伙是只感觉哭笑不得。
因为,诏书上要求的是让李恪动手收复幽州,并且,变相的承认了他手下部队。
对于李世民的想法,在场的大多数人,大抵也是清楚的。
他们明白,李世民无外乎只是想,通过高句丽人,来消耗掉李恪的兵马,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
当李世民的这封诏书送到幽州的时候。
幽州城已经被李恪他们给收复了啊!
“罢了,先上奏陛下,将此事说清楚吧。”
李靖苦笑着说道,随之,朝一旁的李恪一拱手道。
“殿下,按照皇上的旨意,当下,幽州城是殿下您的封地了,所以,臣等不好插手幽州城的事情,而且,陛下已经在诏书当中点明,要您世守幽州城,不知道殿下您觉得如何?”
“父皇的旨意,当儿臣的自然是要言听计从了。”
李恪呵呵一笑。
幽州城这可是个好地方啊。
甭看当下,幽州城里面,经历过突厥人的一番屠城之后,再加上这些日子,连绵的战火,整个幽州城里面,已经没有几个百姓了,可是,对于当下的李恪来说,人口问题丝毫不用考虑。
谁让他眼下,这幽州城附近光是聚拢着的,被突厥人劫掠而来的汉人百姓,就有几十万人呢?
这些人,足够充实幽州城的人口了。
哪怕其中会有一部分人,选择回到家乡去,可是,李恪可以肯定,在家乡遭到破坏之后,在自已开出优厚的条件之后,这些个百姓,大抵都会留在自已这边,为自已所用的。
“既然殿下您如此想,那臣这就起草一封奏折,派快马送到长安城里。”
李靖微微颔首。
李恪眉头一挑。
眼下的信息传递速度,着实是有些慢啊。
就像是当下,李世民的诏书,让他们攻克幽州,可是,李世民的诏书还没送到呢,他们就已经收复了幽州城了。
而之前,柴绍手下的幽州城之所所以失陷,大抵也跟这有关系,如果突厥大军东进的消息,能够快速的送到长安,然后,李世民发出的命令,也能够及时的送抵各军。
那么,当突厥人赶到幽州城的时候,大唐各地的军队,只怕是都已经杀到了幽州城了!
对于习惯了后世一个电话,一个短信就能够联通世界的李恪来说。
当下大唐帝国的信息传递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慢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哪怕是最为迅速的八百里加急,在李恪看来,也是缓慢到了极点。
想到这里。
李恪眉头一锁。
打算趁着当下,他手下因为铸造铜炮,而培养出来了大批的手艺精湛的铜匠的情况下,搞出来一件崭新的新发明,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西——有线电报!
不过,电报这事,得从长计议,眼下,李恪得考虑另一件事,只听见他开口道。
“老李,既然父皇的诏书已经送到了,那咱们就按照我父皇的命令行事吧,你们几位,也可以班师回朝了,至于幽州城嘛,有本王在这里,绝对可以守的住的。”
“那倒是。”
对于李恪能否守的住幽州城,李靖等人是一百个放心的,因为李恪手下有着两百多门大炮,还有一万多人的精锐士兵,在这样的情况下,刚刚在幽州城附近一败涂地的 突厥,亦或者是高句丽。
绝对是没有胆子,再度的朝幽州城发起进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