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刚刚刚的说法你们都听到了,能够达到最上面几个等级的科学家或者说传统的读书人,这都是人才,给他们增加待遇,大唐不亏,说白了,就算是给他们再多的东西,实际上他们能拿多少?但是这样的话,却可以消除门阀世家的戒心。”李世民微笑着开口道。
“我明白了,父皇你的意思是,这些门阀世家因为有着最好的资源,所以达到这种最高等级的读书人必然几乎都是出自于这些门阀世家的,这意味着我们降低了普通的读书人的待遇,也就是群体最大的一波,然后增加了这些高等级读书人的待遇,那么最后受益的还是这些门阀世家。”
“至少他们自认为是这样的,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有最好的资源,所以他们不会反对,而我们只要消除了数量最为庞大的那一批普通读书人的待遇和地位的话,像是这些更优秀的,我们确实是应该鼓励,这样的话,另外一批人也就顺理成章的通过了。”李恪瞬间就领会了李世民的意图。
“不错,确实是这样,这样的分级我们有之前的科举制度来进行操作,然后再进行分门别类的考试。”李世民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
大唐的科举制度在李世民这几天的加强完善下,已经比后世更加的完善了,目前来说,科举制度在大唐分为三次,最初的贡生科,也就是完成蒙学等学习的学生考过最基础的考试,就称之为贡生,或者是秀才。
然后再往上就是府试,考过之后就称之为举人,最高等级的就是省试了,也就是大唐尚书省的考试,通过的叫进士,第一名就是状元。
至于殿试,目前大唐还没有殿试,现在的大唐科举基本就是这几次。
按照这个来区分等级的话,也是可以的,霍刚倒是已经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实际上科举并不仅仅是这么简单的说法,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考试,比如说专门考算学的,这些其实都是有的,千万别以为大唐的科举真的都是考圣人言,也就是儒家学说。
即便是没有霍刚,那么在历史上的大唐也是考这些的,只是说所谓的策论,以及儒家学说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已。因为把持朝政的几乎都是这些人。
“这样,可以增加举人和进士科的待遇,同样在科学家这边我们也设立相关的考试学科。不过这个等级的话,可能就要霍刚你帮忙了。”李世民转向了霍刚。
霍刚笑了笑,他从李世民的话里面的想到了后世的职业等级考试,嗯,目前的大唐来说,这样加强这方面的考试是没有问题的。
“没有问题,这个其实简单,根据不同的学科,比如说数学,根据不同考试的难度,可以多分几个登记,分为一三五七九这样不同的等级考试,而不同的等级考试所对应学习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福利待遇自然也不一样。”
“比如说一级其实就跟蒙学结束之后取得秀才功名的人差不多。至于更高级的,到时候我根据数学的题目可以给你们进行一下知识分级,按照我的规划的话,超过五级的数学家的话,陛下你可以按照一县的县令福利待遇给他,如果考过九级的话,不夸张的说,给他一国宰相的待遇一点都不为过。”霍刚举了个例子。
“像是物理和化学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分级考试,而如果同时拿到三个类别的高等级的考试,这样的人绝对是真正的人才,可以引导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人才,就是那种可以自己研究出火车等方面的科学家。”霍刚补充了一句。
“不过这些福利待遇,我觉得可以适当的增加,但是最好是属于那种个人的,不可以继承的。因为这是学术方面的地位,而学术永远都是针对个人成就的,他们子女不能享受这种学术之间的地位。”
“这样的话,他们的子女也许从小受到他们的影响,会更加的勤奋也说不准。给他们的待遇我不知道,但是地位的话,我觉得比如说,跟官员同级,比如说可以直接面见陛下,比如说他的社会地位跟宰相相同,顶级的可以常年受到大唐御林军等暗中保护等等。”霍刚举了数个例子。
在这个时代,身份地位比金钱更加容易吸引人。
“你这个主意好!”李世民瞬间眼睛大亮,“甚至我可以给他们一些名誉爵位,这些权利看起来大,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实际权利,都是荣誉,这样的荣誉读书人都很喜欢,但是对大唐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的,这样的荣誉再多都不要紧。”
第590章 协定
说实话,李世民他们都是受限于时代的格局,所以他们的思维有了惯性,如果让他们有了跳出时代的格局,他们的想法绝对要比霍刚转的快的多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霍刚只是稍微说几句,他们就能够想到大概的处理办法,由此就证明,他们只是在一些格局方面差了而已。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这个需要你们自己做出决定。”霍刚耸耸肩膀。
“嗯,这个方面我们讨论几次就可以了,如果这样的制度执行下去的话,只需要我们将这些主动招收学生的学校逐步的扩充就可以。”
“虽然跟免费教育的差距还有一些大,但是不管怎么说,在未来几年大唐的最顶级人才应该会逐渐涌现。”李世民点了点头,全民免费教育现在是不可能的,免费教育所带来的是巨大的国家行政方面的压力。
光是物资的运送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所以在大唐接下来要先修建遍布全国的主要官道,以及铁路,当然,水泥厂的拍卖方式也可以跟这件事联合起来,到时候对症下药。
这样的话,在今年结束的时候,水泥厂的初步建设肯定已经可以达成,大唐的主要官道修建也可以从全国不同的地方多处开花,只要物流运送可以跟上了,那么大唐后续的这些教育不断的扩充,向下一步的全民免费教育执行就有足够的时间和后勤保障了。
不说别的,现在就是让李世民搞这个,估计都没有足够的老师。
“其实民间隐藏着许多的学者,陛下你可以下旨将他们全部都召集起来,不说别的,接下来光是我这三位徒弟他们接下来所需要的老师数量就不是一个小数字。”霍刚微笑着开口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确实,普及教育,教化万民,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老师,也算是一次演练吧。”
“不过,你说好了,铁路给大唐开放?”
“没问题,水泥方面你们自己可以修建,但是水泥的生产以及水泥的特殊标号都是有要求的,我个人觉得更适合大唐的,火车的枕木可以用木头来代替水泥枕木,这样的话,对于水泥的要求就很低了。”霍刚开口道。
“木头可以吗?”李世民愣了一下,他们对这个完全是不知道的,自然不清楚木头是否可以。
“没问题,东北松就可以了,也就是室韦所在的地方,那里有大片的森林,刚好你们开垦土地也是需要去除一些森林的,到时候直接利用那里的东北松制作枕木就行了。”
“不过你们在砍伐的时候,最好是再保留一部分的森林,避免水土流失,我觉得第一条铁路可以直接修建到东北去,那里本来不就是未来大唐的粮仓嘛,不管是种植粮食或者是其他的经济类作物,黑土地都是最好的选择,那里肯定是要跟大唐的经济政治中心链接在一起的。”霍刚耸了耸肩膀。
松树也不仅仅是东北有,其他的地方都有的,虽然制作的条件是严格了一点,比如说在进行过特殊的干燥处理之后,还需要浸泡沥青进行防腐等处理,不过沥青并不少见,天然的沥青矿有很多,大唐也有不少,霍刚告诉李世民就可以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生产的水泥可以集中用来建设桥梁,涵洞等重要的位置,以大唐的产量刚开始也不怕不够用。”李世民满脸的喜色,如果木头可以代替水泥成为枕木的话,那对大唐来说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了。
实际上,木头枕木的使用年限可是未必会比水泥枕木短,之所以霍刚不采用木头枕木是因为大汉的木材太少了,大汉那一大片区域,如果不是灵泉水的话,想找棵树都难,更不要说去找那么多木头枕木了。
木头相对于水泥枕木可是有很多优点的,当然了也有缺点。
不过对于大唐来说,木头枕木就完全可以替代水泥枕木,实际上后世制作采用水泥枕木也是因为木头枕木太过于消耗木材,对于环保没有好处。
当然另外一个原因也就是因为木头枕木太过于容易人为破坏,水泥枕木相对于来说,人为破坏的难度可就要高了不少。
这两者都可以维修,其实都不是问题,实际上,这个时代的铁路速度,木头枕木足够了。
“反正怎么建设你们自己考虑,至于路线的话,你们琢磨怎么样建设路线比较好,铁路不仅仅是运输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带动沿途的经济,从而加强大唐跟其他道洲之间的联系,所以尽可能链接人口多的地方,其实绕绕路也不要紧。”霍刚耸了耸肩膀笑着说道。
“嗯,不过这方面,可能还需要你们大汉帮忙啊,另外,关于新建铁路的利益问题,我们该怎么分配?”李世民看着霍刚问道。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汉末刘皇兄 (浅墨余生) 塔读VIP2021-10-24完结19348总银票一次偶然,叶枫穿越到了东汉末年。一次恶搞,叶枫成为了大汉刘皇兄。诛董卓,戏...
-
葬元 (武猎) 起点VIP2021-05-15完结崖山落幕,大宋新亡。漫漫神州,多少犬羊。“我大元气吞万里,圣天子如日当空。&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