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按照李毅的说法,暂时来说,大唐度过今年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旱灾所附带的灾难,如果今年冬天依然有旱灾,降雪减少,那么明年,也就是贞观二年会出现的蝗灾恐怕会被放大!
蝗灾这东西规模扩充到一定地步的话,那真的是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从目前来看,这种影响的规模还没有太大,但是明年呢?到底会扩大多大的规模?
玉门之灵只能控制霍刚的领地,却无法控制大唐的领地,而如果大唐出现灾难,无疑受苦的都是普通百姓。
霍刚虽然不是一个圣人,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局面还是让他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只是,对于这样的局面,霍刚所能做的却不多。
但是霍刚对于玉门之灵的影响有了一个大概的估计。
那就是,霍刚的领地越大,他领地范围内风调雨顺的级别会越高,而同时对周围跟他接壤的领地气候影响就会越小。
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如果领地越大,影响不应该是很大吗?
但是准确的说,如果霍刚的领地只是阳关,玉门关,以及霍赐河流域这一条线,那么这里如果想要下雨,并且变得风调雨顺,从后世的气象学来说,就要疯狂的抽取周围水汽,然后集中在他这个地方下雨才行。
这对他周围的环境影响当然大,因为这西域的降水本来就少,但是如果霍刚的领地扩大到一定的范围,假如霍刚现在已经将印度囊括在内的话,那么霍刚猜测,每年印度洋的水蒸气假如被喜马拉雅山脉挡住99%。
那么如果都是霍刚领地的话,这每年被挡住的水蒸气如果降低到98%,只要多出1%的水汽,这现在的玉门关这些地方的降水就不知道会增加多少。
当然,霍刚他们领地的降水多了,意味着周围山脉的降雪会更多,到时候这些降雪会不会导致长江,黄河这些河流泛滥成灾,霍刚真不好说。
不过,如果霍刚领地的范围面积够大,那么这些水汽从丰富的地方调动到贫瘠的地方,这是不是意味着平均值变少了,那对整体气候的影响自然就少了!
当然,这些都是霍刚的猜测,目前来说,霍刚无法确定,不过周围这些国家的一些气象资料,霍刚也就是从历史上记得大唐的,其他的他并不清楚。
霍刚改变不了世界,但是他可以影响这个世界,对于那些也许被他影响到的普通人,霍刚只能说一声抱歉。
“李家主,我有一事相求。”霍刚想了想,然后才认真的开口道。
“霍首领请讲。”李毅的心里微微一动。
“是这样的,既然今年大唐必然会出现饥荒包括瓜州凉州都会出现饥荒,那么到时候肯定会有无法活下去的饥民出现,我说的可对?”霍刚开口问道。
“这是必然的。”李毅很干脆的开口道。
“那么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帮我传一个消息,如果来我大汉的领地,愿意成为我大汉的子民,我这里免费分发土地,分发粮食,分发住所?”霍刚看着李毅开口问道。
“这……”李毅虽然内心已经有了大概的猜测,但是霍刚的话说出来之后,李毅还是忍不住呆了一下。
因为霍刚这打的什么主意,李毅很清楚,这就想要吸引流民,掠夺人口啊。
其实像是伊吾城,高昌国,以及更西边的这些西域三十六国里面,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汉人,而这些汉人其实都是祖上因为各种灾害不得不西迁,才形成了这些不同的国家。
像是这样的迁徙,不仅仅古代有,后世的近现代也有,大名鼎鼎的走西口,闯关东其实都是这样的迁徙所形成的。
“这样的话,这些饥民也有了去出,避免了瓜州和凉州出现动乱,也算是稳定了大唐的局势对吧。”霍刚轻描淡写的偷换了概念,或者说也不能叫偷换概念,因为李毅听的出来。
这些人口确实会出现动乱之类的,但是只要赈灾跟的上的话,他们如果能活下去,那明年就可以恢复正常了。不过李毅不知道的是,大唐的贞观开局三年……真的是地狱难度。
“我并不强求,其实我主要想吸收一些原本快要死的流民,这个不过分吧。我想,你们也不会忍心看着这些流民活生生的饿死吧?”霍刚补充了一句。
其实这话就是个废话,这些豪门望族什么时候在乎过这些百姓的死活,在他们看来,这些百姓反正是不可能死干净的,每一次饥荒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丰收,原因?很简单。
因为会有更多的人卖身为奴给他们干活,只为了一口吃的,卖身为奴和只是帮他们种田的佃户这可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话,我不介意帮霍首领传达这个消息。”李毅想了想,然后干脆的做出了承诺。因为现在霍刚在李毅的心里面,地位再一次直线上升。
因为那种水泥!身为一个世家未来的家主,李毅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些水泥的优势用处?!
“不过我倒是有一些好奇,接受流民没问题,虽然说霍首领买了不少的粮食,但是霍首领如果接收的流民够多的话,养的活吗?”李毅有些好奇的问道。
“呵呵,这样吧,李家主会骑马,不如跟我去我们大汉的农田里面转一转?”霍刚微笑着开口问道。
李毅立刻点了点头:“当然没问题。”
当下两个人也不在停留,从家里出来之后,双方骑马,然后直接在王山的带领下前往了玉门关之南得农田区。靠近玉门关的附近大部分都是苜蓿草,再往南,依靠河流两侧才有小麦田,然后小麦田两侧更远离河流的地方是苜蓿草。
玉门关这个地方小麦收割成熟的季节大约在7月中旬,当然,这个时代没有公历,只有农历,所以大约在农历六月中旬收割,而现在已经是农历五月中旬了。
再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小麦就可以收割了,所有的小麦已经完成了抽穗,已经差不多可以看出来产量了,虽然现在看起来不准确,但是现在小麦的麦穗,用吴平的话来说,就是霍刚赐予他们的天赐粮食。
霍刚还没去看过,正好这一次跟着李毅一起去看看。
大约不到半个时辰,霍刚和李毅就已经在一处麦田边翻身下马。李毅下了马第一时间就靠近了麦田,当他看清楚麦田里面的小麦之后,李毅忍不住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知道,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而现在抬眼望去,他周围视线所及范围之内全部都是绿油油的麦田,更重要的是,李毅面前的这小麦的麦穗……这麦穗的长度简直超出李毅的想象!
像是李毅这样的人,后世的人或许认为李毅他们都是那种何不食肉糜的人,根本不知道人间疾苦,不懂这些。
实际上这都是错误的认知,何不食肉糜的人这个时代是有的,但是绝对不包括所有世家门阀的家主,准确的说,所有传承了一二百年的家族家主,都不是这样的人。
大唐的儒生跟明清时期的那些儒生还不太一样,这个时期的读书人真的是会君子六艺的,真的是文武全才。像是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人带兵打仗一点问题都没有。
第225章 影响(下)(保底求订阅2)
像是世家豪门的家主对于各种东西不敢说都精通,但是全部都有所了解的,而农学一直作为中国各个朝代最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李毅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懂?
小心翼翼的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麦穗,李毅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姑且不说别的,就说这原本贫瘠的土地,凭什么种出来这么好的小麦啊!
像是他陇西李氏敦煌房名下的农田,就算是良田来说,那小麦的麦穗甚至只有这个的一半左右大小!小麦的种植密度姑且不说,就说单纯的这一点,对方的亩产至少他们良田的两倍!
虽然这小麦刚刚完成抽穗,等收割的时候麦穗是否饱满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原因,但是光是这麦穗的大小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了呀!
这难不成就是……仙种?!李毅的脑海里面冒出了一个念头,看到这些小麦,李毅终于明白霍刚的自信是怎么来的了!
霍刚其实倒是无所谓,第一,他对小麦的认知来源于他上辈子小时候家里种田的小麦麦穗,虽然是霍刚的小时候,但是霍刚在初中之后家里才不种田搬到城里来的,所以他对小麦的麦穗有认知,跟现在他看到的区别不大。
所以他一点都不震撼,其次就是,霍刚并没有见过这个时代小麦的麦穗大小,所以他看不出来什么区别,但是对李毅等人来说,那可就真的完全不一样了!
实际上,一些农作物在这个时代的种子跟后世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拿玉米来说,这个时代的野生玉米,玉米棒的大小大概是一个成年人的小拇指大小。
没看错,这个时代美洲野生的成熟之后的玉米棒只有一个成年人小拇指那么大,你觉得这样的玉米要培育多少代可以变成后世的高产玉米?
育种是一个技术活,并不是土地的肥力足够就可以变成高产的作物,这是两个概念。
而现在玉门之灵的灵泉水……就相当于给霍刚领地里面增加了一个被动的神话英雄-袁大德鲁伊!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汉末刘皇兄 (浅墨余生) 塔读VIP2021-10-24完结19348总银票一次偶然,叶枫穿越到了东汉末年。一次恶搞,叶枫成为了大汉刘皇兄。诛董卓,戏...
-
葬元 (武猎) 起点VIP2021-05-15完结崖山落幕,大宋新亡。漫漫神州,多少犬羊。“我大元气吞万里,圣天子如日当空。&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