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少帅 完结+番外 (隔壁的小蜥蜴)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 入库:04.13
而张钰把自己的儿女送到他门下,某种程度也证明他的路线更加正确,当然会高兴!
只是套用张钰的说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近代科学开始普及。
所有的学生都是接受这样的教育成长起来,三十年,最多六十年,自己这一套会显得更加直观。
为什么现代人很难真正理解古人的想法,因为古文太多内容被篡改过,甚至可能丢失了一部分内容,以至于后人在增补的过程中掺入太多自己的想法。
内容不全是个问题,经过特殊的一段时期之后,再过了三四十年后。就连一知半解的人,可能都找不到了。
现在对古书的认知是怎么样的,说到底就和他一样,用现代文学语言的方法,去翻译古代文学。
与其说是‘解读’不如说是‘翻译’。
翻译过程会失真无法避免,更别说翻译的本身就是有问题的,那更容易出问题!
最终一些古人的智慧,就被外国冠上‘不科学’,‘巫术’的名头。
面对外国的质疑,我们能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文,再‘翻译’成英文,来向全世界证明,它是一种科学。
学术被外国所掌控的时代里,这真是华夏文明的悲哀。
张钰也不保证自己这条路是对的,只是这条路是最快上手的。
简化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无非是批量的‘生产’文化人。
传统的那些东西,更适合‘精英教育’,这个完全可以在大学才开始培养。
同时为了不让学生,对那些古人的东西完全陌生,于是在全年龄段维持古文的讲学。
在现代,学生都是这样过来的。若有一天,语文里面再也没有文言文和古诗词,那么大概古文学也将被淘汰。也没必要想的那么糟糕,也许古文都被‘正确’的翻译成功了呢?
已经解读成功,那自然也没必要再继续解读,需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发展下去!
这也是张钰接下来,需要花费很大心力投入进去的。
好在,他是开挂了的!
“就这样吧!”张钰给出结论,“带一个也是带,带几个也是带,再招几个弟子!”
“这能一样么?”张宁调笑,让一群太学生和几个娃娃一起上课什么的。
第424章 想不明白
“无所谓,对我来说,教一群娃娃也好,一群半大的小子也罢,甚至一群比我还年长的成年人,都是差不多的……”张钰撂下这句话后,事情就那么定了。
张钰属于说到就做到的,当天就去拜访曹操,王诚那边也专门写了一封信寄过去。
曹操对于担任张铭和张瑛的启蒙老师,很是高兴。只是对于教导的内容,多少有些疑惑,按说这玩意,不应该是稍微长大一些,然后才开始教导的吗?
“把课程分成几个阶段,由浅到深慢慢教导就好。”张钰解释,就如同语文,都知道这玩意博大进深,但也不可能一上来就直接文言文翻译吧?
曹操闻言当即了然,政治斗争可以从人际交际开始教起,涉及范围很大,那么算的话,也的确不是一两年就能教会的。细分下来,用五六年教导基础,以后再慢慢深入便是。
想到这里,曹操当然是答应下来。
张铭姑且不说,张瑛是他内定的媳妇,以后她来自己府上,和曹彰也能多一些接触的机会。
张钰提出儿女婚姻自由,不过不干涉两人的来往。
可问题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只有一个异性陪同,那么好感自然会比别人要高得多。
除非,就是在成长过程中,男方或者女方长歪了,或者性格有严重缺陷。
最惨的,就是成长过程中,两人必须要分开一段时间,哪怕只有个三五年的,就生分了。
事情告一段落,第二天太学这边就有传闻,身为陆地神仙的丞相,又要开始收徒了!
而且,这一次还是专门在太学这边,收五个学生当弟子!
就在大家好奇,这五个幸运儿是谁的时候,名单出来了,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好吧,这个时候还没有眼睛,不过惊讶是真的。
这五个幸运儿分别是:马超、士徽、公孙续、陆逊和卢毓。
看到这个名单,不少人觉得惊讶,又觉得合理。前三个的父亲,都曾经是割据一方的土皇帝,如今归顺朝廷,并且把儿子送到洛阳就学,说到底就是质子。
自然的,因为口音的问题,在太学也受过排挤,张钰收徒主要是让他们远离这种尴尬的局面,同时也是对太学的警告,就看太学方面,能不能反应过来。
陆逊是陆康的侄孙,目前也送来太学就读,陆康是扬州最早归顺朝廷的,这算是对他的奖励。本来应该收他的儿子为徒,奈何今年陆绩才八岁,前年才开始启蒙。
张钰不介意给自家孩子启蒙,但给别人家孩子启蒙就算了,就算对方很乖巧。
而且他记得,陆绩聪慧,只是小时候性格木讷,这性格意味着不仅要教导他知识,还需要当他的人生导师……这就算了,让他爹好好努力吧!
卢毓看着是个搭头,可卢植是第一个投奔张钰的。今年卢毓进入太学就读,张钰收其到门下,也算是对自己这一派的交代。
“老师又收徒了……”在宫里当着郎官的杨修找到司马朗,他们都是一期的弟子,所以自然走得比较近。
“两年多了没收弟子,怎么突然又收了?”司马朗也有些好奇。
两人出师之后,考核通过担任郎官,如今是第二个年头,一般来说三年后会根据两人的表现,安排去处,这个规矩是从察举制度那阵就存在的。
当初三个弟子,黄叙倒是先一步到了地方。别看郎官三年是定性,也有特例,那就是到开拓军之中任职。黄叙以农官的身份前往鹰潭县,指导地方农业建设。
理论上当鹰潭县建立起来,官员们陆续上任,他也会调到别的地方当县令,甚至是郡官。黄叙的农业理论很扎实,甚至在这方面很有天赋,缺乏的是实践经验而已。给他三年五年的时间累积,郡里估计都不会错过他这样的优秀农业人才。
司马朗和杨修的目标还是在洛阳为官,所以没有选择冒险。主要是江南的密林,在北方属于被‘妖魔化’的存在,他们这些豪门子弟,还是有些敬畏的。
退一万步说,两人的才学都有很大的提升,不管在什么部门都不会差。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到南方的密林里面受苦?
“听说今年恩师家的孩子到启蒙的时候,所以顺便收了几个弟子。”杨修低声说道。
司马朗脸色一变,显然是想起昔日陪着那些孩子玩耍的噩梦。就觉得杨修的故意的,什么不提偏偏说这个。最后居然还有些感慨,时间过得好快。
“你说,老师是不是打算找几个人陪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读书?”杨修小声问道。
“老师的孩子才启蒙,太学的那些怎么都不可能也启蒙吧?”司马朗摇了摇头,就算陪自家孩子读书,也应该选择一些年纪差不多的。
索性说了句:“算了,老师是特殊的,说不得他还真能两边都兼顾了。”
“只是明年之后,我们又多了五个小师弟。”杨修笑道。
张钰两年都没有收弟子,很多人都以为他已经关门不收徒了。按照这个说法,杨修三人算是关门弟子。现在看来,显然他们三个没那么幸运。
知道的都知道,这开山大弟子和关门大弟子,一般都是有特别优待的。
“恩师今年三十不到,继续收徒很正常。要说关门弟子,怕也要等他四五十岁,心力已经不支持继续授课,才有可能。”司马朗点评。
对啊,很多人知道张钰厉害,知道他强大,却很多人忽略他同样年轻。三十不到的大汉权相,已经差不多是‘古之甘罗’这个级别。
“不也挺好的吗?”杨修笑道,“只要老师还是大汉丞相,我们的仕途就有保证了!”
和张钰这些老弟子不同,五个新弟子多少有些踟蹰。
本来在太学上学,谁知道突然被教谕告知,自己被丞相选中,成为弟子的消息。
按照一些默认的规矩,五人明天开始就不用来太学了,去丞相府报到。
明年出师,也能获得考核的资格。考核通过之后,五人就是郎官了。
而要从太学这里开始读,那么至少也要三年,三年后考核,考核不通过可以不读,可以留级。
和继续留在太学比起来,自然是拜入张钰的门下更舒服。
更重要的是,丞相经天纬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能拜入他门下,自然是最大的幸事。
只是五人主要是马超,士徽和公孙续三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选上?!
第425章 怀疑人生
算了,想不明白就想不明白呗!原本要来‘关’三年,结果可好,一年就有机会回去,马超心里可欢快了,连带着马铁都羡慕得要死。
都是大西北的孩子,结果哥被选中,自己没被选中。这也就算了,长幼有序。可自己在太学很听话,学习也还可以,兄长整天打架的,怎么就被选上了?那么一想,不平衡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葬元 (武猎) 起点VIP2021-05-15完结崖山落幕,大宋新亡。漫漫神州,多少犬羊。“我大元气吞万里,圣天子如日当空。&rdquo...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圣诞稻草人) 起点VIP2021-11-21完结3.11万总推荐鱼禾魂归两千多年前的新朝,发现王莽和刘秀都不给他活路,怎么办?干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