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少帅 完结+番外 (隔壁的小蜥蜴)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 入库:04.13
第418章 捷报
“只要你们有鹰潭县的户籍,那么就可以!”种辑的回答,让这些越人顿时放心了。
虽然不许进入城池居住,不过允许进入城池,尤其还能免费看病,那就很不错。
剩下只要把汉话学好,那么待遇就和汉人没什么区别了。
一开始他们都是战战兢兢过来的,大部分都是曾经的隐民,族长或者首领投降,他们就回归朝廷。也担心朝廷会清算,结果发现并没有,朝廷实现了承诺,这就很舒服。
少数真正的山越更激动,只是他们大多不会说汉话,只能由其他会说的转述。
这个过程有没有恶意很难说,毕竟就算是种辑也不懂越语。好在随着会说汉话的越人越来越多,倒不至于出现两边占便宜的中间人。
“不太明白,朝廷为什么要对这些越人也那么优待。”送走这些人,副官吐槽道。或许在他看来,越人分走的地,原本可以分给更多的汉人。
“你见过说汉话的越人?”种辑回了句,然后直接离开。这个副官的政治觉悟还是有些低,没看见不会说汉话的,待遇都差什么什么程度。
副官闻言,少不得嘟哝一句,会少汉话的越人还少么?
只能说这世界上,不管什么行业都讲究一个天分。
若明明没有天分,那不如尝试换个行业,或许总有一个行业你其实有这个天分……当然有可能很不凑巧,这个行业不赚钱。结论就是大家都是成年人,终究要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
类似这个副官这样的,这辈子大概也就这样,最后在某个郡的都尉任上退下来,再然后就看他的儿子给不给力,能不能青出于蓝。
另外一边,在武夷山清扫了一段时间后,已经确认,周围大股的山越势力已经打散。
或许还有几千规模的,一两千规模的官兵也能对付。
“分兵吧!”张燕把人都召集过来,“入秋之后开始进一步扫荡,确保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和会稽郡北部不再有越人部族!”
至于已经投降的,已经开始学习汉话,考核完毕再给个籍贯,哪里还有什么越人?
有,如果按照地域来说也行,毕竟江南,主要是会稽这一块,以前就是越国范围。
“入冬前,再回来这边集合,明年开春之后开始向南推进!”张燕指了指会稽以南,扣除少数几个县城之外,几乎都是蛮荒之地的区域。
就算那几个县城,也基本上走水路过去,陆路怕是都已经荒废了。
里面的百姓,到底还有多少,又或者有多少是汉人,这都是未知数。
最快的方法就是先这几个县,然后开始朝着一个方向辐射过去,慢慢清理各地的越人。
不过朝廷给出的期限很宽裕,未来十年时间慢慢推进,是以从北向南慢慢推进就好。
一边征服一边移民一边建设,最终把这些区域变成真正的大汉国土。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随便在一个地方建立个县城,就当这里已经被征服。
历史上孙吴对江南的控制,武夷山以南到交州大片山林,根本就没有能真正控制。
孙吴都这样,两汉就更加不必说。但是在这个世界,张钰希望能控制住!
“可以!”戏志才权衡了一番,表示赞成,目前已经没有能形成威胁的越人部族。
再说大汉又不是打着灭绝越人的旗号过去的,一开始是开出条件招降的。
只能说总有些人,当首领作威作福潇洒惯了,就不喜欢给人惯,主要还是眼界低。
最后觉得是官兵这边在挑衅,自然就打起来了。
也有类似尤突或者潘临这样的,有些眼光,主要是打不过,就选择加入。
有想法无所谓,有野心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反正对于官兵来说,山越的态度到底怎么样都无所谓。投降就收编,不投降就剿灭。
以前管不了是纵深太大,山林太密集,毒虫猛兽太多且充满了神秘。
现在这样一步步挤压下去,再加上烟瘴毒虫的秘密逐渐知晓,那就没什么好怕的。
只要准备充足,别说是山越,天大地大,哪里不能去?
具体计划还要上奏上去,安东将军有这个权力,但物资什么的需要朝廷下发。
朝廷扣着军饷和物资,他们也寸步难行。
以前赵佗带着一支军队,就能在交州建立南越国。现在四方将军麾下都有一支军队,朝廷怎么可能不避免这个情况出现?
于是消息就这样从武夷山这边,一路传递到洛阳,少不得把捷报也传回去,或者说这才是这次上奏的主要目的。打了胜仗,要让朝廷知道,赏赐什么的,该讨还是要讨的。
“好家伙,全歼十余万山越,不到一万人?”常侍在朝堂上,把捷报宣读出来,就算是刘辩都有些不敢置信。
“陛下,南方山林地形比较复杂,人数有时候发挥不出优势。若是游击战的话,说不定几百人的小股军队,甚至能够慢慢把一万人的大军队给磨死。”张钰提醒道。
类似这样的结果他并不奇怪,尤其军队还配备了盾车和地狱火的时候。
比起火烧十万山越,他更担心的是火势是否扩大,把山林给烧毁。
哪怕后续还能人工补种,不过自然生态就会被破坏。当然按照林业的角度,定期采伐大树,也是为了让生态更加健康,只是定期采伐和无差别烧毁是两个概念。
好在根据战报,张燕的确避免了森林大火的形成。同时有些无奈的是,这个时代就算真的形成这样规格的大火,尤其是涉及军事行动,捷报上的战果会让人无视大火的伤害。
而且张钰只是已经把江南看做是大汉的地盘,烧了自己心痛罢了。
换了其他人,怕是根本不会在意……嗯,自信点把‘怕’去掉。
“难怪张燕只是几千人过去那边……”刘辩恍然,更是想起,当初这样安排还是张钰提议的。
当时不少人是觉得荒唐,那么大片区域,几十万的越人,几千人过去征讨,怎么可能?
没去过,没见识过那边的密林,根本就没这个感觉。
问题来了,巨鹿出身根本没有到过江南的丞相,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算了,这个问题大家觉得没必要深究,反正‘陆地神仙’就可以了。
“陛下,比起江南的移民,州学的建立才是今年我们需要操心的。”张钰提醒道。
第419章 太学骚动
很早以前,张钰就已经办学。主要是觉得人才可能不够用,再加上他的身份也吸引不到什么世家豪强的投靠,想着干脆自己培养人才,于是泰山书院就出来了。
后来学生多,老师少,他的情况也不支持给几千个学生上课,于是泰山师范学院建立。
算下来,师范建立也已经有五个年头,至少已经有两批学生毕业。
是以张钰正式向朝廷提议,在各州建立学院。同时,泰山学院和泰山师范学院进一步扩建扩招。最后,是洛阳建立大汉皇家师范学院。
“不管是经费,器材还是建校的地址,这些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还是可以授课当老师,是否已经到位。”刘辩看向张钰。
“只是蒙学的话,老师已经足够。”张钰回道,师范草创那段时间,能培养的也就是蒙学的教师。两年前开始从考生和落榜生里面挑选人才,培养大学教师。算算时间的话,明年第一批学生才会毕业。
“那就先把蒙学建立起来。”刘辩点头,全民教育关系到将来的君主立宪制。只要经费允许,刘辩并不吝啬推广全民教育。
他更清楚,全面教育意味着知识的统一,这就打破世家豪族对知识的垄断。
普通百姓,不需要再成为门生故吏,或者与世家豪族联姻才能获得学习的机会,那么他们以后出仕为官,也不会那么容易被世家豪强把控。
将来哪怕是张钰退下来,也不用担心世家豪强能轻易把控朝堂。
话说,到时候国会应该已经建立了吧?
如今的大汉有很大的发展优势,主要是如今的汉帝和丞相都非常年轻。
两人有至少三四十年的时间,去改变这个国家。
朝廷各衙门很忙,从今年开始进行新制度的尝试。张钰提议在君主立宪制之前,提出三省各部制度,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办事效率。为什么是各部而不是‘六部’,很明显的,后世的‘部’有多少,或许有些人算不过来,反正超过‘六’部就是了。
他可不希望习惯的喊一声子‘三省六部’,然后就把‘部’给限死在‘六部’。
尚书台的权力提升,相对的部门就要多分出去一些,来平衡提升起来的权力。
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明确各部的职权,免得出现后世‘相关部门’这种问题。
有好处就捞,有问题就推诿,尤其部门之间的权力交错,也给部门推诿的借口。
是以怎么样改组,才能‘更合理’,这个问题从年初进行六个月的商量,年底开始做前期准备,明年开始改组。就算不改组,事情也很多:农业方面,工业技术方面,民生经济方面,战争和移民方面,外交和贸易方面……
相似小说推荐
-
葬元 (武猎) 起点VIP2021-05-15完结崖山落幕,大宋新亡。漫漫神州,多少犬羊。“我大元气吞万里,圣天子如日当空。&rdquo...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圣诞稻草人) 起点VIP2021-11-21完结3.11万总推荐鱼禾魂归两千多年前的新朝,发现王莽和刘秀都不给他活路,怎么办?干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