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黄巾少帅 完结+番外 (隔壁的小蜥蜴)


  “说不定我还真会这样的法术?”张钰无所谓的说道,“在洛阳我另外有后手,不出所料的话,应该已经打成一片。若那个豪族自己不动手,自然会有人帮忙推波助澜。”
  说的就是曹操,后者本来这几年还是隐居状态,不过他现在却已经加入大将军幕府。
  同时在里面的还要袁术,袁绍和许攸。
  曹操进去,更多还是和袁绍混在一起。就对多少有种错觉,那就是曹氏已经投靠了袁氏。
  曹操和张钰是由一个曹家的家奴代为传话,毕竟书信容易暴露。
  按照那个家奴的传话,曹嵩也曾经劝说过他,说不适合那么快站位。
  曹操也只是表示,他有自己的计较。
  喵的,原来人家连洛阳那边,都已经准备好了后手……一众学子听得不是滋味,就觉得当初或许张角真没打算造反,否则张钰帮忙出谋划策,估计到现在早改朝换代了。
  “教主所谓的豪强,应该是袁阀吧?”郭图看向张钰,其实灵通的人不少。严格来说颍川郭氏和颍川辛氏,还都是袁阀的门生故吏。
  族中长辈,隐约猜到袁阀要做一场大事,从立场出发,只要事情能成,那么家族肯定要战队。
  而且还是最大限度的押注,最多安排一两个旁系,另外选择明主投奔。
  “借助我们太平教起事,袁阀虽然让皇甫嵩出面,不过本身也是捞足了名望。”张钰冷笑,“终止党锢的幕后英雄,他们怕是还巴不得别人给他们宣传。”
  荀彧和荀攸不好说什么,毕竟自家父亲伯父等,就是被牵连的党人。
  听说党锢结束,其实还是很感谢皇甫嵩的。
  只是党锢的终结,是以黄巾之乱,数百万百姓死于战乱作为代价,这代价实在太大。
  大概也就少数几个人会这样想,大部分豪强其实对普通百姓的死活并不是很在意。
  尤其依靠黄巾之乱,各地世家豪族兼并更多土地,买入更多家奴,同时获得不少战功。
  作为既得利益者,不去感谢袁阀的所为已经不错,谩骂什么的,真做不出来……
  比如说荀彧,就算真的打算匡扶汉室,中兴大汉,对大汉朝廷的忠诚度拉满。
  本身也还是豪强子弟。他不敢和曹操彻底闹僵,最后选择自杀,算是无声且无奈的抗议。
  在场的众人,可以说都是黄巾之乱的获利者。
  站在太平教徒和百姓的尸体上,他们的家族势力至少扩张两倍有余。
  想到这里,突然就明白,为什么张钰对豪强那么狠。
  人家不是残暴不仁,也不是丧心病狂,而是纯粹的报复!
  报复所有的,明明知道真相,却依然助纣为虐的豪强!
  从道义的角度,张钰的所做作为,任何一个获利者都没资格指责!
  这也是张钰为什么刚刚阐述观点时,会说所有的豪族他都不会放过。
  现在合作,惩罚少点,最多是把黄巾之乱的红利吐出去。不合作的,那么自然是要狠狠报复。
  考虑到后续还有把饼坐大的承诺,虽然目前还是画饼……尤其那个什么修造先秦铁路,比如那个修一条从江南到幽州的运河,这些看起来就很不靠谱。
  “我等愿意为教主效力!”众人纷纷起身,不然还能怎么样,真去乖乖做学问?
  做学问也还好,最怕就是不仅要做学问,到头来张钰还不放过自己的族人。
  毕竟他也没说过,选择做学问的,就算是投靠他。


第172章 量才适用
  按照张钰的原则,不能说你们要为我效力,那我就要招揽你们。
  如今他占据主动,那么要不要留用,那肯定是要考校一番。
  一群完全没有治政经验,最多跟着父辈学了点妥协艺术的年轻人,这一试就知道,基本就不行!
  对百姓的了解不透彻,思考模式基本就是世家豪族那套……
  反正在他们看来,乡一级基本就是靠豪强来维持秩序,县里能怎么搞。
  就那么说,这泰山郡的方言,他们可能都还不会说。
  官话可能系统学过,可问题到了下面,豪强可能还能听懂,下面的老百姓怎么听懂?
  听不懂,那沟通都成问题,怎么治政?
  只要豪强帮忙,把下面的百姓管好,让他们不好有什么不好的想法,然后再搞点政治的妥协,适当维持些许的‘公平公正’,那基本这个官员就已经算是好官。
  这年头还真不能太苛求,毕竟那些买官过来的,怕还未必能做到这一步……
  可问题是,政治这玩意,什么时候演变成比烂了?
  还是说,反正大家为了轻松,那少不得都要烂,你不烂是不是不合群,政治正确性就有问题,那就要排挤你!这样的政府,基本就是一群官僚政府,每一个会想着去真的做事!
  不好意思,张钰这边还真不惯着!郭图这样的,发到地方当县吏,对,先当一年县吏,三年后考核,合适就升,不合适就继续当。也可以不当,去做学问呗!
  反正这个时代,最缺的也就是专心做学问的。最不缺的,就是拿做学问当晋身之资的。
  张钰一直很佩服郑玄,就是这老爷子是真的在做学问。
  “都安排了什么职位?”张钰是逐个考校,然后逐个安排,进去前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职位,出来自然好奇别人是什么职位。
  “奉高主簿……”荀彧有些无奈,不是郡主簿,而是县主簿。
  “那可以了,知道我是什么不?”郭图有些无奈,“费国县令史……”
  令史主要负责档案整理工作,基本就是一个养老的职位。
  要说不重要吧,毕竟也负责文书档案,官田也好,或者税赋什么的都给他管,多少也能弄点好处。只是郭图很清楚,自己敢那么做,那么这辈子大概是完蛋了。
  主要是费国县,属于下县,就只有县长和县尉,没有县丞那种。
  那种地方,本身也没什么油水可言。油水姑且不说,这生活条件,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已经不错了……”荀攸出来,“刚刚问过几个同窗,他们甚至要到乡里担任有秩。”
  连县吏都当不了,只能到乡里当乡官,这可是颍川书院的学子,每个都是郎官预备役!
  “彧进去的时候,教主询问是否会说泰山方言,荀某表示不会,但可以学。”荀彧感慨,“又问是否知道五谷,以及知道五谷种植的月份……只能说知道,但不熟悉。又问可以更轻松耕种的农具,有何利弊……最后询问如何看待商业和常平仓……”
  “大家好像都是这样的吧?”郭图闻言一愣,难怪都要分开进去,原来问题都一样。
  只是根据不同的回答,得到不同的待遇。失策了,自己应该表现得更积极一些的!
  “说到做不到也没用,若是夸下海口,最后三年内做不到,该罚还是要罚。最可怕的情况,甚至三年后,我们就要一辈子不能出仕为官。”荀攸当然知道有些人的想法。
  闻言,不少人顿时没了小心思。
  的确,说到当然也要做到,否则就那教主的凶残程度,怕是真的有可能让他们一辈子不能出仕。
  按说当然还能到别的势力出仕,前提能活着离开这里再说吧……
  “这太平教教主,是个务实之人。”郭嘉大笑,“士农工商都有兼顾,主要是看看大家都在什么领域比较擅长,然后重点培养。”
  至于郭图那样的,基本就是看不顺眼,没什么实务能力还拽。
  或许可以当军师,可张钰还担心他把官僚作风,给带到淳朴的军营里面。
  再说自家军师已经有戏志才和董昭,后者虽然主要以治政为主,必要时也客串军师的。
  这两个用得更放心,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至于郭图,那得先杀杀他的威风,然后再考虑怎么用。
  话说回来,记得没错这郭图好像就是给袁绍捣乱的……
  “奉孝,我们之中就你最聪明……”荀彧神色复杂看向郭嘉,以退为进去学习班学习一年。
  别看晚一年出仕,可在书院一年,能更清楚张钰的理念和治政风格,甚至学到一些实用的东西。
  这样一年后再出仕,还有张钰门生的身份,只要小心点,以后成就不会低。
  “和我一样聪明的,还有子绪呢!”郭嘉笑道,杜袭不在这里,所以大家都忽略了他。
  实在早在过来的时候,他就要求入学。
  当时张钰表示学习班明年才开班,杜袭就说帮忙学习班的教务和政务工作。
  郭嘉的情况也一样,他其实也是明年三月才正式入学。
  “就说怎么没有见到他……”荀彧这才想起来,不由苦笑。
  “颍川太守可知道?”郭嘉继续说道,“阴瑜的父亲,被安排为盖县县令。”
  大汉太守,居然只能到地方,而且还是个小城里面担任县令。
  他们这些连举孝廉出仕都没有的学子,能安排一些乡官,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对,阴氏是南阳那边的家族,问题阴瑜的父亲阴修却是颍川太守。
  自家儿子,自然是送到颍川书院里面读书,然后就和荀绲有接触,最后两家联姻,荀采嫁给阴瑜,很常见的联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