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黄巾少帅 完结+番外 (隔壁的小蜥蜴)


  可转眼泰山那边也过来报捷,赵慈在泰山那边给全灭了。
  比起击溃,全灭当然功劳更大一些。问题是这两边,仔细一看,发现都有水分。
  不是说陈王夸大其词额,人是贼人怕是在他那里故意放水,而且放得有那么一点点多。
  不管如何,好歹是有些实际的功劳。
  反而是黄巾少帅那边,这所谓的‘战功’怕都是水,有没有实际的功劳都两说的。
  只是两家都围绕赵慈残部这点报功,陈王这边奖赏,黄巾少帅那边赏不赏?
  按说不赏应该是最正确的,问题消息传出去,又或者黄巾少帅造势,说朝廷封赏不均,不伺候了,又造反了,怎么感觉好像这次成了朝廷的错?
  崔烈的意思就一个,要么一起赏,要么一起不赏,否则说不过去!
  刘宏也明白过来了,想了想觉得心累。对啊,似乎也只能这样了!
  贼人骑兵造反,不管打出什么借口,道义上肯定说不过去。
  可朝廷给了他们道义上的借口,那他们再造反,主要是各地豪强,就有借口投靠了。
  “陛下,陈王擅自出兵,本身就不合规矩。再说身为大汉郡王,为大汉的安宁出力,也算是分内的事情。”宗正出面,本来不想出面,想想这个时候也只能他来出面。
  顿了顿,继续说道:“陈王立功,陛下赏下几个宫女给他,让他专注一下子嗣问题。然后勉励几句便是。至于功劳,郡王私自出兵,这问题可大可小,就当是功过相抵了!”
  满不满意就这样,反正通过吸收俘虏,陈王也应该赚了不少。
  朝廷方面的奖励,基本上可有可无。问题贼人那边,怎么都不能让他占了便宜。
  “贼人那边怎么说?”刘宏觉得这样,也能接受,反正每隔一两年,都会选拔一些宫女入宫。也不是都伺候人,或嫔妃候补什么的,宫里需要做的事情多了去的!
  “封个都亭侯?”宗正想了想,反正也不可能让贼人当更大的官。
  “都亭侯值一百贯啊……”刘宏肉疼,虽然都亭侯都乡侯和关内侯,基本到他这个时期已经不值钱了,不过还是有不少商贾会买。
  买下来,那么好歹是个侯爷,比如说能穿丝绸,能见官不拜什么的……
  甚至于,可以进入官员权贵的圈子,运气好子嗣后代,再不济侄子外甥也有机会读书出仕。
  刘宏这表情,百官的脸色就很不好。您都坐拥天下了,这一百贯还能肉痛?
  别的不说,拖欠百官的俸禄,全部加起来都不止一百贯了。
  也多亏大家都不靠俸禄过日子,否则就这拖欠三个月的俸禄,不知道多少官员得饿死。
  “也罢!”刘宏也知道有些东西不能吝啬,最后索性大手一挥,同意这个结果。
  退朝回去,少不得喝闷酒,刚秋收,税赋收上来一批。
  只是第一时间被三公九卿瓜分,其中七成用于明年凉州平叛的款项。
  拖欠百官的俸禄还有三月没有还,问题这得等到下一轮税赋上来,才有钱……
  而且除非明年贼乱可以平定,否则根本就没完没了。
  “陛下,只是都乡侯怕贼人还不满足。”张让凑了上来,“不如再送个宫女过去,作为恩赏?”
  陈王那边送了几个,黄巾少帅那边其实也可以送。
  顿了顿,继续说道:“顺便通过这个宫女,我们也能更了解那黄巾少帅的情况……”


第165章 人才也不惯着
  “大丰收,大丰收,大丰收……重要的事情要说三次……”张钰可不管洛阳那边什么反应。
  自己仗也打了,贼首也送过去了,接下来当然是清点收获的时候。
  这一路过来,只要遇到的县城,基本钱粮全部搬空,武器甲胄这些也基本没落下。
  世家豪族的藏书也拿了不少,不过基本都是这边没有的,或者疑似没有的。
  戏志才的记忆力再厉害,也不可能把藏书都给记住。
  至于重复的那部分,路上给陈王留下来了。
  “就目前的存粮和武备,就算明年年景不太好,也能维持五万军队的开销。”戏志才有些无奈,泰山郡属于群山环绕的一个郡,耕地并不是很多。
  若非出于这个考虑,就算是十万士卒都是可以养得起的。
  让戏志才措手不及的,是回来才知道,张钰允许今年租种官田的百姓,只需要缴纳三成的税赋,同时废掉了许多不合理的关卡和税赋。
  这意味着,整个泰山郡的税赋,都下降五成以上……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张钰在写给朝廷的奏报上,以‘泰山郡经历激战,秋收受到影响’为由,没有上交今年的税赋。
  实际上不仅是没有上交,他还申请后续三年的税赋免除。
  朝廷给不给无所谓,反正他也是不打算上交的。有那么一封奏折,最多有个台阶可下。
  “就泰山郡这地方,三万人已经足够守住各个通道。五万人,已经差不多能再把一个郡给打下来。”张钰笑道,毕竟这不是五万士卒,而是五万战兵!
  战时加上民夫,以及辎重后勤兵,人数大概在十万上下,对外宣称是八十万大军,问题也不大。
  有一说一,曹操赤壁之战八十万大军,战兵两三万。
  所以长社之战,波才部实际的战兵才多少?
  是不是,每个拿起武器的百姓都算士卒?
  还有,是不是真有百万?
  这个问题就算问张贲都没用,毕竟他是张曼成部的。
  不过就他的分析,估计也只是好撑百万。
  把老弱妇孺算上去,还有一路打过去的损耗,男丁,尤其算是战兵的,大概也就两三万左右。
  真有百万大军,就长社那种三四米高的城墙,就算皇甫嵩过来支援,波才要打下来,还不是分分钟,轻轻松松的事情?当时那天气越来越热,这也是个问题……
  “教主打算扩张了?”戏志才大喜,就该这样,总不能一直怂在泰山郡吧?
  不过今年估计不太行,刚刚合并起来的士卒,还在进行整训。
  还有就是天气已经到了秋末,即将到达冬季。
  好在提前准备不少房屋,新来的那十万新人,应该不会受冻。
  “扩张当然是要,总不能都在泰山窝着。问题多了一个郡,你们吃得消吗?”张钰看向戏志才。
  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戏志才都不得不沉默。
  他们这帮人,大概也就只有董昭有当县令的治政经验。
  到现在统筹一个郡的事务,说真的,大家都在适应。
  然后明年突然从一个郡变成两个郡,政务,治安,军事等问题可不仅仅是扩充一倍。
  超过两个郡,众人的身份,要逐渐朝着州牧府衙的方向发展。
  “对了,霍氏和苏氏的一年之期,好像已经到了吧?”戏志才很清楚,张钰麾下最缺的就是文臣,开设学习班很大程度,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文臣。
  两家子弟,在队伍里面当了一年的启蒙老师,基本各部士卒,晚上都有两个时辰的上课时间。
  运气好的话,以后可能会有一些中高级军官,会从他们之中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两家子弟在这一年里,每天都接触太平教的教义,每周进行一次忠诚教育。
  一年之后的现在,按说大概半个月前,已经是他们接受考核的时候了。
  “哦,他们两家啊……”张钰也想起来了,“不合格的都已经送去挖矿烧炭,合格的,许他们派一个子弟回乡,看能不能接管原本的产业。其余的,安排在泰山这边落户……”
  也有不少子弟,开始进入军政两届,同时又有四个年轻的族人,明年将入学就读。
  “那属下这次带回来的那些家族,是否也按照这个来?”戏志才询问。
  “主动合作的,按照一年之期的标准考核。态度恶劣的,直接算考核失败。”张钰随口说道,“我们的势力慢慢变大变得稳固,人才方面也慢慢不再缺乏。也就是说,其实我现阶段,已经不需要再看任何豪强的脸色!”
  不配合就灭掉,反正名声什么的,在豪强那边就从来没有过,没必要迁就他们。
  “颍川书院那些……”戏志才主要还是担心那些学子。
  “文化人,文化人要厚待。”张钰说道,“年轻人往往容易脑袋发热,然后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我们要包容。他们的才学我不否认,但他们的性格还需要磨砺。”
  顿了顿,继续说道:“让他们每天接受两个时辰的军训,然后准军事化管理。吃住就在学习班那边,甚至专门给他们安排一个居住地。同时不带回不少书么,都是要抄的,让他们帮忙抄写,顺便帮忙教导一下学生……”
  “他们之中,有不少才华横溢之辈。”戏志才觉得这样有些浪费。
  “然而没有一个,实际有治政的经验。”张钰摇了摇头,“最多算荀绲,不过他老人家的态度很坚定,肯定是为我效力的,少不得还要忽悠他去给我教书。”
  既然今年也是零,明年也是零,那可不是早一年工作早一年累积。
  明年,在他们的帮助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那可是两百多个。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