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男子年约五旬,他白衣葛巾,雍容儒雅,尤其是颔下三缕长须,很是飘逸潇洒。光看卖相,就已不俗。
此时他抬头凝眸间,那久居上位的气势已流露无余,不怒自威。
果然是一品大员,气场比江华郡守郑律还要强。
他看到李洛,顿时有点恍惚。李洛看的真切,他那瞬间的惊讶和恍惚,不似作伪。
“父君,五弟到了。”李知易恭敬的禀告道。
李洛就当自己演戏了,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当即下拜行礼道:“侄儿李洛,拜见伯父大人!”
李签这个年纪,自己本来就能叫伯父。就像叫一个老人为大爷一样,不吃亏。
至于下跪,李洛以前刚入行,还跪过圈子里的老大拜师敬茶呢。没有那一跪,能有后来的雅盗?他能二十出头就挣一个亿?
洪武跪过郭子兴,努尔哈赤跪过李成梁,秀吉跪过信长,魏武跪过董卓,石勒跪过王衍,勾践跪过夫差……还有跪搓衣板的。
跪都不能,还能干什么?
男儿膝下有黄金……的解释,就不能是跪下就能拿到黄金的意思?(男子汉们别喷我)
所以,李洛虽然不情愿,却还是干脆利落的跪了。
“想不到,竟真有三分相似……”李签喃喃说道,目光有点迷离。他好像有看见三十年前的那个雪天,送弟弟李简去中原的情景。
“三弟,要是高丽本宗被胡人灭族,你千万不要回来,一定要在宋国开枝散叶……”
“大兄,倘若胡人要下毒手,你一定要逃,逃到宋国来找我……”
那个少年是他唯一的同胞兄弟,他去了中原就音讯全无,再也没有回来。
三十年了,每当想起当年弟弟西去中原的背影,李签就很是伤感。
李签之前听了李蕙质的汇报,原本对李洛的身份半信半疑,只是因为玉瓷才决定接受。可是现在看到李洛,他立刻就不再怀疑。
实在是李洛和他弟弟长的有些像。尤其是菱角分明的嘴唇和坚毅的下巴,最是相似。
哪有这么巧的事?
李洛必定是他侄儿无疑了。听说李洛之母乃是弟弟正妻,那就是嫡子了。
那么李洛在子侄中的地位,只仅此于他两个嫡子。
李签还知道,这侄儿是去年回的高丽,凭借自己的本事谋到了一个小官,看来不是个庸才,风度也出众。
值得家族大力栽培。不过,也要这侄儿知趣识相才好。如果那玉瓷之方不愿意献上,那也无须再费力扶持,给个出身既可。
李签转眼之间就有了计较。
“起来起来……想不到离开的是你父君,回来的却是你呀!”
李签亲自扶起李洛,既高兴又感慨的说道。
“痴儿啊痴儿,你去年就回高丽,为何今日才归!可知此举大不孝也?”
李签的神色是真,李洛的神色却是戏,“侄儿归心似箭,早就想回来看看伯父。只是回国途中遭遇抢劫,钱财尽失,所以无颜归家……”
“说的什么混账话!”李签怒了,“尔不知礼也!你父虽亡,伯父尚在,安敢怠慢如此!你滞留江华,经年不归家拜见,这是何道理!”
他此时认定李洛是他侄儿,这番怒气当然是真的。
这侄儿回来这么久了,到现在才来拜见自己,李签如何不怒?
如果不是今日初见,实在不好惩处,李签定然要勒令李洛抄写《孝经》百遍。
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长大了啊
李洛看见“伯父”李签发怒,顿时佯装敬畏的说道:“伯父息怒,但请宽宥侄儿不孝之过。”
李签颜色一霁的说道:“罢了,罢了。”他不再纠缠这事,而是对李蕙质道:“去请你母君出来相见。”
不一时,一个中年贵妇在几个侍女的簇拥下出来,她目光一扫,就捕捉到李洛的身影,紧接着脸色就精彩起来。
“这就是五郎么?哎呀,长的还真有些像简弟呢,你看这下巴,竟也有道沟……”
她就是“伯母”金氏了。当年李简离开时,她已经嫁到李氏,是认识小叔子的。
李洛上前一步,下拜行礼,口称伯母大人。金氏笑吟吟的连说“回来就好”,显得异常和蔼。
李洛心里冷笑,他想到甄尚院的话,提到当家主母金氏,是“不知不畏”。
甄良秀不方便说女主坏话,就用春秋笔法说了四个字的提醒。解读出来,只有不知金氏为人的,才不会怕她。
由此可见,这个“伯母”金氏,最起码是有些厉害,甚至……有毒。
不过李洛也不在意。他只是要达成一笔“亲情”掩饰下的交易,交易完成就离开了。又不会住在李氏家城,金氏有没有毒他并不在意。
不一时,李签的其他三个儿子,两个侄子,两个侄女,以及另一个还没出嫁的女儿,全部来了,一一和李洛相见相识。
这十个男女,不是李签的儿女,就是他的侄子侄女。
除了认识的李蕙质和李知易,还有李签长子李若愚,庶三子李安居,庶四子李乐业,庶三女李织等。
大郎君李若愚年约三十,进士出身,已经做到正四品官位。他神色矜持,习惯性的保持着官场笑容。
老二李知易一如既往热情,主动向李洛介绍其他人。他也是进士出身,二十五岁就做到了正五品。
就是年仅十八、官职最小的老七,都做到了八品,和李洛同级。
高丽门阀对官位的垄断,实在令人心惊。
按照家族礼法制度,家主的兄弟姐妹、子女、侄子侄女都是“嫡脉”。
其次是堂兄弟姐妹这样的“庶脉”。
再其次是堂侄这样的“近支”。
再其次是出了五代的“远支”
最后是出了七代的族裔。
按照血脉远近,地位待遇的等级十分森严。出了七代的族裔,必须要搬出家城,自立门户,另寻出路。
而仍然还能留在家城的“远支”,名为主子,日子过得多半比不上有地位的奴才。
“近支”起码在生活上已经很滋润了。
“庶脉”不但能享受豪华尊贵的生活,出身和仕途也有指望。
“嫡脉”则是真正的贵胄,只要不是白痴或太丑,肯定有官做,甚至有爵位。
眼前这十个“嫡脉”,其实也分四等,李洛是第二等,在子侄中的地位仅次于李签两个嫡子:李若愚,李知易。
比起李签的两个庶子李安居、李乐业地位更高。
很简单,李洛虽不是家主的儿子,却是上一代家主的嫡孙。李安居和李乐业虽是家主的儿子,却只是上一代家主的庶孙。
这十个“兄弟姐妹”,聪明的甄尚院昨晚都用了春秋笔法给出了评价。
大郎君李若愚是“夏日之阳”(酷毒)。
二郎君是“敬而远之”(虚伪)。
三郎君李安居是“五行缺金”(贪财)
四郎君李乐业是“心怀大志”(野心)
李蕙质是“六月之天”(善变)
李织是“白头山雪”(高冷)
……
竟是没有一个好相与的。也是,李氏这种顶级门阀熏陶出来的子弟,怎么可能是善茬?
这也省的李洛和他们拉交情。
他只要和李签打好交道就行了。甄尚院说李签是“洛东江水”。
洛东江是高丽的母亲河,就像黄河与华夏的关系。洛东江既养育高丽人,又喜怒无常的经常发洪水,但只要因势利导,疏通河道,就能利用它灌溉良田。
甄尚院能用春秋笔法将主子们的性格总结的如此精辟,既向李洛传递了信息,又没有触犯妄议主子的忌讳,可谓十分聪明,她能做到高阶家臣,显然不是侥幸。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笑道:“岳父大人,小婿来迟!”
正是金光献带着金光若进来。他是李签女婿,是这里的常客,自然不用通报。
金氏笑道:“光献,怎么今日才带光若来?”
金光若落落大方的上前行礼:“见过姑父大人、姑母大人。”
金光献看见李洛装作不认识,他自然害怕李洛把去年在传灯寺时自己的所作所为说出来。
他装作不认识李洛,李洛也装作不认识他。不急,有的是时间,慢慢玩儿。
李签道:“五郎,这是你姐夫金光献,乃是金氏嫡子,快些见过。”
李洛赶紧对金光献道:“原来是姐夫,真是仪表堂堂,一看就是德才兼备、品格端正的君子。我那没见过面的堂姐可是有福了。”
金光献听到李洛暗讽自己人品败坏,心中羞怒不已,心道:乡巴佬,本郎君迟早要你好看。
金光献心中恨不得一脚踹死李洛,嘴上却笑呵呵的回礼:“原来就是那五弟了!真是聪明伶俐,面带福相……”
他是暗讽李洛钻营取巧,走狗屎运。
金光若心想:“二兄和李洛明明认识,两人却装作不识,看来其中必有隐情。”她不再关注李洛,又悄悄打量李乐业等人。
李签眉头一皱,女婿这夸赞怎么不是味儿?他哪里能看出来李洛面带福相?
金光献又道:“看五弟已有官气,当是仕途通达。不知如今做着何职?”他这么问当然是故意刺激李洛。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贵胄) 起点VIP2021-11-16完结 5WSC12.73万总推荐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
-
我要做驸马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21-11-13完结3.3万总推荐李节穿越成为大明宰相的孙子,还没等他高兴,却发现他这位祖父名叫李善长,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