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只是个奴才。
“殿下立刻取了太子殿下印符,去找汪良臣,他是侍卫亲军威武军统领,要他调兵包围大汗寝宫,就说安西王要谋反,逼迫大汗,然后先控制安西王!”王四郎跪下来,“奴才只能出这个主意,到底怎么办,就看殿下了!”
王四郎不愿意插手太深,只愿意出个主意,大事还是要铁木耳来干。要是他插手太深,就算政变成功了,他也会受到铁木耳的忌讳,估计将来也没好下场。
伴君如伴虎啊。
王四郎这样的人,最会混官场,是个政客的料子,他就算献策政变,也会给自己留条后路。
什么?
铁木耳身子一震,兵围寝宫?这能行吗?汪良臣虽然是太子一系,可眼下还会听太子府的令?
“王先生,这,这能行?”铁木耳虽然也是野心勃勃,胆子也不小,可他不认为这招能成功。
大汗还没驾崩,就算汪良臣的兵为了寝宫,只要大汗一句话,汪良臣怕是就会束手就擒。
再说,枫丹白露宫的侍卫亲军,可不止汪良臣的三千兵马,还有蒙古军,色目军,更有怯薛侍卫啊。
“殿下,来不及了。只能这么干了。汪良臣多半会听令,要是安西王继位,汪家也会靠边站,不会再有如今的富贵权势。而且,汪良臣的兵离大汗寝宫只有一里路,而这个行宫,也不像中原皇宫那样宫门重重,更容易得手。”
“行宫里面没有宫门宫墙,只要先发制人,抢在其他兵马之前冲入大汗寝宫,拿下安西王,就万事大吉了。大汗大限将至,倒时也只能顺水推舟了。”
“奴才只能献策而已,大事当然是殿下决断,也是殿下亲为,奴才除了帮殿下出谋划策,还能做什么呢?”
“殿下最多只有两刻钟的功夫,再迟就是我为鱼肉,人为刀俎啊。伏请殿下明断!”
阔阔真厉声道:“我的儿子铁木耳啊,我宁愿因为失败而死,而不愿意屈辱的死在安西王手里!他父亲当年和你阿布争夺储位失败,他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反正都是一个死字!干了!”铁木耳恶狠狠的说道,“大不了我们一家随阿布一起死!”
铁木耳也不废话,当即取了太子印符,带着亲兵,奔向不远处的汪良臣大营。
枫丹白露宫是个西方行宫,不像东方皇宫那样宫门重重,戒备森严,这也为铁木耳增添了不少信心。
要是在大都皇宫,如此简单粗暴的政变想都不要想。几道宫门就能将政变兵马挡在外面。
作为护卫忽必烈的御前侍卫亲军,汉军只有数千人,而统领就是汪清臣的哥哥汪良臣。
作为御前侍卫亲军统领之一,汪良臣不会因为忽必烈病危就离开大营,他需要牢牢看住兵马,戒备行宫。
所以,他不在忽必烈寝宫。
铁木耳拿着太子的印符,径直来到汪良臣大帐,直接说道:“汪将军,我以我我阿布的名义,令你率兵包围大汗寝宫护驾,安西王正在逼迫大汗立他为皇太孙!”
什么?!
汪良臣不敢相信的看着铁木耳,一脸不可思议的神色。
他狠狠咽了一口唾沫,干巴巴的说道:“殿下说笑了,说笑了。”
“六哥!”一个士子模样的人和王四郎匆匆而来,“不要再犹豫了,快点动手吧!”
来人正是汪清臣,他一直在军中。
“老七!你疯了么!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咹?你要让汪家万劫不复么?”汪良臣愤怒的看着汪清臣,想不到七弟竟然卷了进去。
“汪将军,此事胜算很大!”王四郎狠狠说道,“汪将军是不是很惊讶?所有人都以为太子病重不起,安西王和安北王又都在大汗御前,所有没有人会想到,还有这一出!”
“这就是出其不意!我们已经胜了三成!”
“大汗弥留在即,已经在拟定遗诏,满朝大臣都在大汗寝宫,所有人都巴巴的等着遗诏公布,谁能想到外面的事?这又胜了三成,这就攻其不备!”
“寝宫周围的兵马,不相统属,其他兵马没有大汗旨意,也难以调动。我们就可先发制人。等拿下寝宫,其他兵马打过来也迟了。而且这行宫没有宫门城墙,兵马可以直接开到大汗寝宫,直接进入拿下安西王,清君侧护驾啊。”
“如此一来,我们起码有九成把握!只要先进入大汗寝宫,控制百官和安西王,就大势已定,就是大汗,也只能顺水推舟了。”
“还有,朝中大臣,大多数都是支持太子的。他们到时也不会反对,甚至巴不得如此。”
王四郎一番话,说的汪良臣心惊肉跳,但又有些兴奋起来。
其实他也明白,作为太子党,要是安西王继位了,汪家的兵权也很难保证,最多也就是做个富家翁。
而且安西王讨厌汉官,他继位后,汉官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不会再有如今的风光了。
这也是汪清臣为何要他六哥帮助铁木耳政变的原因。
汪清臣来到六哥身边,小声的说道:“六哥,无论是愿不愿意,自从殿下来到你军营,我们汪家就脱不开干系。”
汪良臣蘧然一惊,他明白了。
倘若今日不帮助铁木耳政变,铁木耳固然要完蛋,可是他毕竟身份尊贵,要是他诬陷汪家曾经想跟他政变,那汪家会是什么下场?
恐怕就算新君明知铁木耳是诬陷,也会假装相信的对汪家下手,趁机夺了汪家的兵权。
也就是,铁木耳无论成败,都有办法让汪家万劫不复。
拿下铁木耳向安西王邀功洗清自己?
也不行啊。
汪家是太子一党,要是他这么干,不但名声完了,就是安西王也不会重用自己这样的“背主之人”,兵权最后还是保不住。
帮铁木耳干,还有希望。而且还能立下拥立大功。
被逼到这个份上,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想通了这层,汪良臣立刻跪下来,咬牙说道:“奴才唯殿下之命是从!”
铁木耳大喜过望,“好!事成之后,汪氏便是世代富贵,再给你们一个公爵!”
“谢殿下!”
“出兵!”
“喳!”
…………
寝殿内的忽必烈,虽然已经是回光返照,可仍然坚持自己写下遗诏。
一份是蒙语遗诏,一份是汉文遗诏。
蒙文遗诏已经写好,汉文遗诏也之剩下最后几个字了。
忽必烈感觉到死亡的召唤,他看到自己亲手写下的遗诏,不禁心疼如绞。
他很清楚,遗诏一下,等候太子府的会是什么。
安西王不会放过太子的几个儿子。
而且,太子的儿子对安西王的皇位威胁太大,还是不要留的好。
这都是为了大元的稳定,没办法的事。
唉,做皇帝难啊。
忽必烈写完汉文圣旨,并没有马上用印,而是要趁着还有几口气,和臣子们说几句话。
“臣少年时,便随成吉思汗打仗。唉,成吉思汗的面貌,朕快要记不得了。等朕见到成吉思汗,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认识朕啊。”
忽必烈话语清晰,面色带着一抹诡异的红润。
“大汗,奴才,奴才…”伯颜老泪纵横,爬到忽必烈身边,痛哭不已。
“额布格阿布(祖父)!嗬嗬…”安西王阿难答也哭泣道,但是他一边哭泣一边用眼睛瞟着不远处的遗诏,可惜看不清写的什么。
昨日太子病危濒死的消息传出之后,祖父今天早上突然秘密召见自己,说太子不成了,眼看大限到了,只能立自己为皇太孙。
由于太子突然病危,导致祖父立自己为皇太孙的决定也非常突然。他都没有什么准备,只能心中又惊又喜。
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立刻派去亲信渡过塞纳河,去西都和托(巴黎)去调遣兵马,准备接管枫丹白露宫的防务。
算起来,他的兵马应该快要到了,横竖太阳落山前必到。
可是,他还是忐忑不安,因为他不知道祖汗遗诏中到底写的什么。虽说祖父早上说要立自己为皇太孙,可事发如此突然,怎知祖汗不会改变主意?
看到众人哭成一片,忽必烈望着窗外的太阳说道:
“朕与你们君臣多年,却是要分别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啊。唉,朕这一辈子,只有两件恨事,就是听到长生天的召唤,也是心有不甘意难平。”
午后的秋阳,通过西方风格的落地窗,照耀到忽必烈的身上,给这枯寂的老人镀上一层金辉,犹如一尊雕塑。
然而,阳光却无法照亮老人的眸子。忽必烈的眼神,渐渐的黯淡下来。
“第一件恨事,丢了中原呐。”忽必烈叹息,“我蒙古大军灭西夏,灭金,灭大理,灭宋,气吞万里,打下中原大好江山,君临亿万斯民,子女玉帛就像草原上的牛羊,应有尽有。”
“可惜啊,好景不长。李唐死灰复燃,数年争斗,终究是输在火器和水师上。唐主李洛,本是元臣,却挖了大元的墙角起兵造反。朕被鹰啄瞎了眼,亲手养大了这头虎狼。最后被他逼得退出中原。这是朕第一件恨事。”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贵胄) 起点VIP2021-11-16完结 5WSC12.73万总推荐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
-
我要做驸马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21-11-13完结3.3万总推荐李节穿越成为大明宰相的孙子,还没等他高兴,却发现他这位祖父名叫李善长,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