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葬元 (武猎)


  很是荒凉。
  大军北上,见到俗称塞上江南的富饶之地十室九空,一片惨淡光景,文太尉心中悲凉,心有所感之下,不禁吟道:
  “闻道塞上江南好,谁知零落孤城边。烽烟未绝炊烟尽,犬声已寂哭声残。祁连雪落千山白,黄河冰封万水寒。若非胡马踏玉门,怎教汉甲耀阳关。冽洌朔风吹瀚海,萧萧铁骑过贺兰。可怜古今征战处,几多忠骨埋此间。”
  文天祥吟完,颇不满意,再发文人之叹:“唉,老夫这些年一心操持军务政务,翰墨竟然生疏至此,以至于作此平庸之诗,不能尽抒心中之感了。惭愧,惭愧!”
  一边的虎古闻言笑道:“太尉说哪里话?此诗在末将看来,当是极好的上品之作啊。”
  文天祥苦笑,“你不懂,你不懂!不说也罢。完颜将军,你率领骑兵先行,收了阳关和玉门。五日之内,必要赶赴。”
  文天祥为防西域元军抢占阳关、玉门关两关,决定分兵。
  “诺!”虎古当下点了两万骑兵先行。
  文天祥自将几万步兵,不慌不忙的连收张掖,酒泉,直驱敦煌。
  腊月二十六,唐军骑兵过敦煌,到达月牙泉南,鸣沙山北。虎古将兵马一分为二,一路万人由自己率领去阳关,一路由李忆率领,去玉门关。
  腊月二十七,唐军骑兵轻而易举的歼灭了只有千余人的元军守军,分别收复了两关。
  唐军的浴火凤凰战旗,飘扬在古老的关城之上。
  至此,沦入异族之手数百年的阳关和玉门关,重新回到中原王朝手中!
  唐军占据两关,恢复河西四郡,完全扼住了后世史称的“丝绸之路”,将东西方陆上锁钥掌控在手里。
  这就是汉武帝当年的战略:“列四郡,据两关。”
  倘若西方军队东侵,要么攻打依山傍水、易守难攻的两关,要花费很大代价。要么绕道漠南,攻打长城。
  无论哪条路,都很艰难。
  可唐军要是出塞,却轻而易举。河西四郡作为战略后方,一完全能承担唐军西征的后勤基地。
  战略位置之重要,比起燕云有过之而无不及!
  忽必烈原本打算借着流民渡过黄河,一举袭战陇右,封锁关陇道。
  结果由于唐军早就准备,元军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十几万大军覆没,还被唐军趁机夺了河西。
  虎古率领唐军将士登上阳关关城,看着关外南边的湖泊和北边的山脉,俯视关城中的瓮城街道,不禁说道:“劝酒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没有,故人也无,可是这阳关,还是那座阳关啊。”
  “万岁!大唐万岁!”唐军武士首先扬起唐刀呐喊。
  将士们一起呐喊,声震关山。
  “大唐必胜!万岁!万岁!!”
  “西征!西征!”一个唐军武士来到虎古前面,行军礼道:“大帅,干脆西征吧,打下元廷的西都!”
  “好了。”虎古拉下脸,“西征这么大的事,没有圣旨谁敢东?就是文太尉,身上带着都督西北诸军事的差事,也不能不请旨意就擅自西征。”
  另外一个唐军武士道:“大帅说的对。没有圣旨,再想打也不能动。不然,就是打下鞑子西都,那也是有罪无功。”
  虎古手扶刀柄,“陛下和朝廷眼下最忧烦之事,莫若赈济。本帅猜测,河朔百姓应该都到黄河之南了。几百万人,想想都头疼啊。我们只有守住两关,守住河西,就是大功一件,千万不能急功冒进。哼,西域有元廷重兵,有那么好打么?”
  虎古猜的不错,此时的黄河之南,南下的北方百姓已经达到近五百万人。其中去陇西的四五十万,去关中的七八十万,剩下的三四百万人,全部去了河南齐鲁。
  到了除夕前一天,南下的流民总共高达四百八十余万!
  ps:怎么这么多汉奸,真是太讨厌了。***的幽灵在北美复活了么?好可怕啊。太不友善了,想屎么?你好丑啊丑国人。今天无法加更了,蟹蟹大家,晚安。都给我好好的,一切的一切。


第905、906节 洪武四年的最后一天

  东都洛阳,紫微宫。
  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唐廷还在召开朝议。商量的固然是赈济之事,还要商议如何将坏事变成好事。
  今日已经是腊月三十,洪武四年的最后一天。可唐廷还没有封印,从中央朝廷到地方州郡县,仍然还在办公。
  因为近五百万的难民南下,使得安置赈济成为大唐压倒一切的大事。唐主李洛和满朝大臣,都无心过年。
  截止到昨天,所有难民都已经南下。整个河朔,基本上已经空了,只剩下元廷元军和准备和元廷走到底的少数汉人。
  北方别说村庄,就是城池,也都变成空城。
  此时,林必举正在奏事。
  “启奏陛下,十二大仓库存粮,可用来赈济的,只能支应三个月。加征粮税的朝命已经传到各地,张贴到乡村公所,广而告之,百姓得知原委,也并无怨言。各州的粮食,将会源源不断运完江北。”
  “流民安置到大唐百姓家中,暂时倒也没有发生事端。这段时日,流民冻死病死者,不到万人,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如今,流民基本上都已经安有所居。户口名册,不久就会造好上交户部了。”
  “各地官府都安抚了流民,没有人饿死。他们也知道大唐为了安置他们掏空了国库,对陛下对大唐很是感激涕零,说不要吃白饭,愿意为大唐效力。”
  李洛点点头:“这段时日,辛苦诸卿了。民为社稷之本,是以民生不可不察也。流民的口粮,要切切实实用在流民身上。百姓认捐没有怨言,说明我大唐这几年教化有成,仁慈爱民,百姓感念朝廷。”
  “可自古以来,官吏皆有贪墨赈济粮,发国难财者。此举,纵然侥幸逃脱国法,也难逃天谴神罚。我大唐政通民和,海清河晏,朕相信并无此人神共愤之事。若有,那便是不容于天下了。”
  皇帝的语气虽然很平淡,可所有人都听出了丝丝杀意。
  问题是,谁敢这么干?大唐财务制度严谨,凡是涉及钱粮,都要立项,每个环节都很规范,监察也很严格。哪怕贪墨十石粮食,那也要拉一群人下水,难度太大了。
  这倒不是说完全能杜绝贪墨。可是在大唐治下,要贪墨的成本和风险实在太大,隐瞒他人的难度也太大,有几人敢冒险?
  官粮是有统一的麻袋包装编号的,出库就要过秤。到上车,装船,接收,每个环节都要有文书勘合,都要有经手官员签字盖手印。
  哪个环节出了事,一查就明白。
  崔牧出列奏道:“陛下放心就是,如此紧要关头,朝廷上下眼睛都盯着,那个宵小敢造次?眼下当务之急,倒不是监察,而是要想个法子,如何利用这几百万劳力,大唐不能白白赈济他们,百姓不能白白加税养着他们。”
  这番话,也是所有大臣想说的。
  虽然通过加征一成赋税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朝廷的负担,可百姓的负担却有所增加。百姓虽然没有什么怨言,但也要给百姓一个安慰才是。
  “兵部,准备在难民中挑选十万会骑马的青壮,十六以上三十以下,新编为骑兵。反正大唐本来就要新招骑兵。这十万人吃上军粮,就不用赈济了。”李洛早有安排。
  “元廷虽然退出河北之意已决,但在西方势力越来越强。这将来,一定还会和大唐作对,骑兵可不能少了。”
  “遵旨。”兵部尚书都烈领命,神色很是高兴。
  大唐如今只剩十八万骑兵,根本不够用。这次再选十万骑兵苗子,骑兵就够用了。将来横扫大漠,收复安西和北庭,还是要靠骑兵啊。这些晋北和燕云健儿,可是骑兵苗子啊。
  陛下可是说了,一定要再打一场怛罗斯之战,还必须要打赢。
  众臣都是点头,招募骑兵,就解决了最能吃饭的十万后生。
  “征调十万青壮协助修建长安。十万青壮协助修建关中水利工程。”李洛再次说道。又少了二十万能吃饭的青壮。
  “再招募十万人修葺洛阳西苑,反正也是要修的。不如趁着眼下劳力充沛,干了这件大事。”
  “再动员男丁一百万,在豫州修建水库两千座,用以灌溉。”
  一百万人修建水库,看似人多容易出乱子,其实水库都是分开的。
  李洛很清楚,河南虽然是产粮大省,土地肥沃,可后世经常干旱,最著名的就是1877年和1942年,因为干旱,赤地千里,饿死数百万人。
  河南地区有黄河淮河洛河,按理说旱灾不应该那么频繁才对。可是因为北方生态环境恶化,治河不善,加上水利工程少,所以是两年一小旱,三年一大旱。
  宋金时期还好,河南地区的粮食产量仍然强大,因为生态还没有恶化。加上宋金统治者重视农业水利,所以还很富裕。
  可到了元朝,官牧私牧到处都是。不但蒙古色目贵族大量跑马圈地,圈建牧场,就连被胡化的汉族豪强,也有样学样的大肆放牧。
  于是,到了明初,整个北方,生态都急遽恶化了。华夏北方的没落,其实就是生态恶化的过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