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葬元 (武猎)


  忽必烈微微一笑,又看向国子监祭酒,曾经的衍圣公孔洙,“孔先生,你说呢?”他目光炯炯的盯着孔洙,让孔洙感觉犹如泰山压顶。
  “圣上,臣…臣以为…”孔洙期期艾艾,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臣以为,留梦炎…之言…老成谋国,善!”
  忽必烈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下诏,令北地汉人,一体依从国俗,变异衣冠姓氏,一如国族,不分彼此,俱为大元赤子!”
  “留梦炎,你此策不错,就入中书省,任中书左丞,参赞政事。”
  留梦炎知道自己赌对了,他激动万分的下拜叩道:“大汗英明,奴才谢大汗,突猛那所拉图嘎(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二天,一道震惊北国的诏书颁布下来,顿时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PS:今晚就到这了。满地打滚求支持,月票,推荐票,订阅,呜呜~天冷了没温暖啊,天天为大家祈福,晚安!


第673、674节 那个男人,他又来了!

  剃发令只针对汉人,同样蓄发的吐蕃人却不管。命令非常霸道,要求旨到之后,男子三日内不剃发者,皆论死。
  在腹里(河北山东山西),剃发易服令让很多汉人愤怒起来,很多人本来就怨恨元廷,这道剃发令犹如一道导火索,点燃了北地汉人的怒火。
  “死不剃发!和鞑子拼了!”
  “不能对不起祖宗!拼了!”
  圣旨所到之处,“腹地”地区到处都是临时揭竿而起的流民百姓,很多人其实都没有起事的准备,完全是突发之下因怒而起。
  数日之间,就遍地烽火,结伙反抗的汉人数以万计,就是为了保住衣冠姓名。
  他们小者数十人,大者数百人上千人,各自反抗。
  其中声势最大的,是齐鲁张初五,河东刘四一,河北完颜三七,河南侯八等人。
  可是,那有什么用呢?
  由于数十年来,蒙元严禁汉人持有兵器的命令,导致民间兵器奇缺,他们又是仓促无比的临时反抗,所以根本没有像样的兵器。
  一群饭都吃不饱的农夫,拿着木棍和武装到牙齿的元军对抗,那结果如何?而且元军以骑兵为主,反应非常迅速,往往一地起事,不出两天就面临元军镇压,完全没有发展做大机会。
  结果可想而知,起义者数日之间就被凶狠的元军迅速镇压,旋起旋灭。张初五,刘四一,完颜三七,侯八,全部被残酷处死。
  不到十天,各地因反抗剃发令被杀者数以万计,到处都是反抗,可到处也都是杀戮。很多起义军刚刚冒了点头,就被元军骑兵镇压。
  而且各地元军趁着汉人反抗,趁机大肆掠民为奴。各地官府也以造反为名,将很多百姓降籍为奴。
  数十万百姓失去自耕农的身份,彻底成为官奴。
  更多的良田被宣布为牧场,不再种地。
  北地竟然大踏步的倒退到窝阔台时代的境地,甚至还不如窝阔台时期。起码窝阔台时期没有强令汉人剃发留辫。
  不愿意剃发又不敢反抗的,都纷纷逃亡,可是能逃到哪里去?他们根本跑不过元军的马蹄,就被俘获,全部为奴。
  只有少数人逃往山中,得以存续。
  而大部分汉人百姓,在见到残酷的杀戮和反抗者的下场后,也忍气吞声的选择了沉默和屈服。
  很明显,反抗就是死,除了出口气,一点用都没有。北地可不是南方,在平原空旷之地,手无寸铁的反抗骑兵,那完全就是找死,要逃跑都没地方逃。
  南方的崔秀宁得到消息,也无可奈何。她帮不了北地反抗的汉人。
  别说现在大唐不能出兵,就是出兵,也来不及救他们了。
  剃发令并不是元廷长期酝酿讨论的结果,而是大汉奸留梦炎突然上奏,元廷突然下令推行的突发事件。
  “老师,反抗剃发令被杀的汉人,最少有十万。而且,杀人最狠的是…汉军!”李织说道。
  “汉军…”崔秀宁咬牙,这些人叫汉军,真是玷污汉军这个名字。“他们不是汉军,他们是哲里木军和克尔钦军。”
  元廷把汉军改名叫哲里木军和克尔钦军,这样也好,不然他们一直用汉军这个名字真是太恶心人了。
  “还有,李雍他们要向老师请罪。”李织苦笑着说道。
  崔秀宁抬起眸子,“他们出了什么篓子?”
  李织回答:“他们也剃发了,留了两根老鼠尾巴一样的小辫子。李雍还改名叫麻答剌……”
  崔秀宁笑了,“他们这不是请罪,是叫委屈来了。也是,身在敌国,这不剃发改名不行,可这么干了,谁心里也受不了。你告诉他们,我不白让他们受辱。”
  …………
  大都旧城骆铃商社内,大掌柜李雍,正愁眉苦脸的坐在二楼里间,闷闷喝着茶。
  抬眼往下一望,街上都是光秃秃的头顶和小辫子,别提多难看,多恶心。
  以前束发的人,再也看不见了。
  不服的都杀了。
  光这大都城,就杀了上千人,杀的人头滚滚,杀的汉人噤声。
  蒙元这一招,既够狠毒,也够管用。起码汉军,不,是哲里木军和科尔沁军,他们的士气的确更强了。
  似乎衣冠发式名字变成了鞑子,也能获得鞑子的野蛮彪悍一般。
  这应该就是老师讲过的“心理认同改变行动认同”。
  忽必烈强行这么干,能够获得少数汉奸死心塌地的效忠,这些死忠的汉人,会被同化为鞑子,成为忽必烈统治西方最可靠的武力,扩大老师所说的“基本盘”。
  对,就是这样!忽必烈在扩大自己的“基本盘”!
  虽然四大汗国重新回到大蒙古国的旗帜下,可元廷在西方的统治并未巩固,四大汗王一系的势力和影响,还没有全部清除。
  要是西方几千万人起来反对元廷,元廷靠什么镇压?
  蒙古色目兵马,都时都未必可靠。因为蒙古色目兵,很多都是投降的四大汗国的兵马,他们会不会叛乱?
  那么,胡化的死忠汉军,反而变得更可靠。起码在镇压西方的反抗时,几十万汉军会成为元廷手中可怕的屠刀。
  这也是忽必烈大力同化汉军,改善汉军待遇的原因。
  汉军以前的待遇很差,也就能吃饱饭而已。可是现在,汉军分到了赏赐,奴隶,女人,以及大量战马物资,甚至更多汉将都在西方分到了土地。
  西征大胜之后,汉军的待遇大幅提升,虽然比不上蒙古军,却和探马赤军平齐了。
  忽必烈这一招,立刻将汉军的军心牢牢掌控。又通过汉军,监督投降的四大汗国蒙古色目军队。
  使得新老军队相互制衡,谁也难以叛变。
  李雍倒是不在意这些,虽然元廷重新变成大蒙古国,军力更强,但他坚信大唐必胜。可头上顶着老鼠尾巴般的辫子,着实让他恼怒。
  李雍摸着辫子,恨恨说道:“这发式如此丑陋不堪,当真恨煞人也。”
  对面一个女子嗤嗤笑道:“原来也是个风度翩翩的郎君,如今这模样,活脱脱一个塞外胡儿,顿时让人倒了胃口。”
  这女子是北秀,来协助李雍的。大都城的女谍,都在她掌握之中。
  李雍懒得搭理北秀的奚落,“忽必烈如今非常谨慎,凡机密大事,只对极少数心腹密议,还都是定向下令。那几个心腹,都是守口如瓶。这北地的情报,有价值的越来越难搞到了。”
  北秀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幸好咱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他们的办法是,通过元军的调动,人事的调整,以及截获驿站文书,来判断机密情报。
  基本上,元廷的机密还是很难瞒得过特察局。
  “元廷的兵力数目变化很大,要尽快搞清楚。”李雍说道,“四大汗国投降的兵马,新招募的汉军等等,都要摸清。这是眼下最重要的任务。”
  北秀点头,“知道了。还有,要不要发动扶持一些抗元义军?”
  李雍道:“我已经安排了。不过不是在腹里和河南。”他指指西边,“在陕西。此事已经报给了老师。大唐一旦收复关中,就能派上用场,是一步暗棋。”
  北秀笑道:“我知道纪律,具体我就不问了。”
  …………
  李洛不知道中原发生的事,此时他已经到了诸紫岛(九州)。
  筑紫岛已经被改为海西路,总管还是当初李洛任命的少贰信资。
  总管府所在,还是在原来的西京大宰府。大宰府之前被李洛改为秀宁城,后来又被元廷改为达赉和托,意思是海洋之城。
  李洛轻车熟路,直扑博多湾。唐军舰队一到博多海湾,立刻造成了大宰府元军的极大恐慌。
  海西道达鲁花赤安察特穆尔,立刻组织元军和日奸军在海岸阻止唐军。
  大宰府的元军只有八千人,日奸军两万,加起来不到三万人。如何挡得住强悍的唐军?
  “轰轰!”
  唐军舰队抵近海岸,舰炮齐发,顿时轰的岸防堡垒七零八落,成为一堆废墟。数以千计的元军和日奸军,死伤在唐军凌厉的炮火下。
  元军的士气被唐军火炮轰碎,再也无法防守海岸,只能狼狈不堪的撤退,逃往达赉和托(大宰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