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葬元 (武猎)


  李洛拍拍小舅子的肩膀,“你是播州之主,却能主动推行均田令和该土归流,真是难为你了。如此高风亮节,古今能有几人呐。”
  杨汉明肃然道:“男儿当心怀天下,不能以一己之私而奴役百姓。割据一隅作威作福,又岂能长久?播州注定很小,可大唐却能很大。臣弟此生,只想辅助兄长,成就千古伟业,求得青史有名,这岂不是比闭守播州的守土之犬,要强过百倍?”
  他这话,可谓直剖心迹了,将自己的私心也坦然道出。
  他的私心就是:青史美名。
  这个私心,格调当然比割据播州威权自用要高得多,也是他心甘情愿主动交出播州的理由之一。
  李洛道:“你心昭昭如明月,我早已俱知。汉明,好好做,只要大唐在,你杨家的富贵尊荣就在。你我君臣相得,郎舅相契,当为后世佳话。”
  这就是承诺了。平心而论,李洛对这个妹夫非常满意,崔秀宁很有眼光,竟然能发现杨汉明。
  杨汉明长揖道:“臣弟得郡主下嫁,得兄长信重,待之以骨肉,付之以重任,自当竭尽忠诚,以图报效。”
  他也是由衷感激李洛夫妇。不但把他带来海东,还把自己喜爱的李沅嫁给自己,又能让他担负重任,让他能一展所长。这不光是救命之恩,还是成全之恩,也是知遇之恩呐。
  要不然,他还是一个流民,估计已经饿死了,哪有今日的风光?
  郎君两人正在说话,忽然益州监察御史陈羽进来。
  “大王,前次元廷使者出使梁国,这次梁国又派人来成都了。萧隐想要嫁女给大王,说什么结为秦晋之好。”陈羽神色古怪的说道。
  陈羽说是益州监察御史,其实还干着特务的行当。
  李洛狠狠愣了一下,萧隐这是要用美人计?
  “梁国使者还有多久到?”李洛问道。
  “禀大王,估计还要两三日。”
  李洛道:“寡人无意再纳侧妃,但接待梁国使者的礼节,还是不能太怠慢。”
  陈羽暗中替老师松了口气,继续说道:“萧隐忒是可恶。他竟然异想天开,想把女儿交给大王为后,还想要大王废后。”
  什么?
  李洛气的差点笑出来,让我废后?
  萧隐啊萧隐,你知道我的王后是我什么人么?你知道我是什么人么?
  还想让我劈腿,来个第三者上位?老小子你真可行啊。
  虽然李洛绝对不可能抛弃崔秀宁,但不能就此说明萧隐糊涂。
  因为,刘秀就干过废黜结发妻子郭圣通,改立阴丽华的事。史书上这么干的帝王,太多了。
  能做到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君主,并不多。
  倘若李洛不是穿越者,而是个古代土著,这样的事不是干不出来。
  萧隐这招并不低级,只是他不知道完全用错了对象。
  “看来,是要开始灭梁了。”李洛眯着眼睛说道。
  这段时间,萧隐小动作很多,要么是为了窃取火器,要么是想要结盟赵宋大理,要么就是大建水军。
  而且,再萧焱用武力逼迫豪族纳粮的情况下,梁国的粮食危机已经得到缓解,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梁国可是有一千多万人口。随着政权的稳定,也会越来越强大。
  但是,不能光明正大的以武力灭梁。一来北方强元尚在,虎视眈眈。二来也会让汉人自相残杀。不到逼不得已,李洛不愿意这么干。
  那就只能继续推行“鸠占鹊巢”的计划。
  “陈羽,告诉梁国的自己人,让他们加快计划。”李洛冷然道,“以你所见,何时能吞梁?”
  陈羽道:“他们已经掌控了梁国大半军权,朝中也有了很大势力。但还不足以轻易吞梁。主要是,我们在梁国京都的武力还不够。地方州县上的权柄,大多还在萧隐掌控之中。臣估计,要是不大打出手,最少也要一年才能全部准备好。”
  李洛嗯了一声,这点时间,他还等得及。
  三天后,梁国礼部尚书刘辅之,终于来到成都。可他仅仅在成都待了半日,就脸色难看的离开。
  李洛,竟然毫不犹如的拒绝了!
  刘辅之一走,李洛就对杨汉明笑道:“萧隐必定以为是我轻视他的女儿,其实是我真无心纳妃。”
  “大王,益州的科举,今年还开么?”文天祥进来说道,他刚接待完士子。
  李洛沉吟着说:“大唐科举内容,自与前宋不同。倘若开考,寡人担忧无人过关,那就是笑谈了。”
  文天祥道:“民间舆论,半在士林。以臣所见,大王可将考试推到十月,便于收揽士林之心。若是今年不考……”
  这男人说到这里指指东边,“萧梁可是已经开科举了,还是前宋制度。臣担心到时会有很多士子去梁国。”
  李洛深以为是。文天祥想的很周到。他要是今年不开考,那很多士子真会跑到梁国去考。按说这种目光短浅的士子他不在意,可说出去终究影响不好,让他这个唐王丢面子。
  “那就依先生所言,先宣布科举内容,再发科考教材,让他们传抄。十月开考,嗯,有半年学习,应该很多人能过关了。”
  文天祥道:“遵旨。还有一事,如今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大王连日来操劳公务,是否要去城外散散心,观观蜀中风物?”
  李洛笑道:“然也。先生深知我心。那就先去武侯祠,再去杜甫草堂,缅怀先贤吧。”
  之后,在文天祥令人宣布科举内容日期后,君臣数人就出了成都城,往城南武侯祠而去。根据计划,李洛等人将在郊外踏青数日,感悟蜀中风情。
  但是李洛刚走,成都城中就热闹起来了。
  成都城最盛时有三十余万人口,实打实的西南大都会。可元军屠杀后,城中一度只剩下数万人。经过这些年,也没有缓过来。
  可此时已有九万人口的锦城,仍然很热闹。尤其是被唐军收复后,很快就开始显露出当年的风化。
  不过,成都城如今最闹的是士子。
  很多人围在以前的平章衙门现在的州牧衙门之外,神色激动的谈论着有关科举的告示。大部分人惊喜之外面带难色,少部分人却是“义愤填膺”。
  “大王为啥子要考算学和农学?还要考六艺噻?这啥子道理嘛!”一个白白胖胖的士子脸色通红的指着告示说道。
  另一个长脸士子也摇头,“就是嘛。我等读书人,参加科举就是为的做官牧民噻,为么事还要考啥子农学?算学哟,还有圣人道理重要嘛!真是滴!”
  “你说的硬是要得!”又一个矮个子士子也愤愤不平,“考么六艺嘛,难道读书人也要会射箭骑马马?靠锤子啊,哦?这下好喽!”
  少数士子如此议论,不禁让大多数士子侧目。
  大唐科举的确新奇,可大唐乃是新朝,新朝自有新气象。而且大王光复益州,将益州百姓从鞑子朝廷之下解救出来,又推行均田令,普惠万民,再恢复早被蒙元废除的科举,让他们这些寒门士子有了出路,他们是由衷感激的。
  所以,几个不谐之音,立刻引起了众人的不满。
  “我唆你几个哈儿,呱呱个锤子!”一个士子出言责备道,“江四郎,大唐新朝气象,大伙公平考,人人靠本事,你龟儿子不能考噻?”
  胖胖的江四郎立刻火冒三丈,“格老子滴哟!考个锤子考!王属,农学你会噻?哦?你会骑马马噻?哦?那你还会色箭喽?那你可是牛皮喽!”
  王属冷哼道:“不会不能学喽?能读圣贤鼠,学不会农学算鼠?骑马马,摔几次学不会?色箭,练练气力拉不开八斗弓?那你还有啥子用嘛!”
  王属说的不错,唐国科举虽然要求会骑马,会射箭,但要求不高。只要能骑着马跑不掉下来,能勉强拉开最轻的八斗弓,近距离射中,就算合格。
  事实上只有身体不差的青壮年男子,练习一段时间都可以做到。
  哪有这么难?
  王属一说完,很多士子都赞同他的话,纷纷出言指责江四郎等人。
  大部分有自信的士子,其实最想要的是:公平。
  只要公平考试,考中了有官做,管那么多干嘛?考试内容再奇怪,又不是针对一个人。大家都是一样考嘛。
  江四郎见到众人辩驳自己,心中更怒,他一指告示:“你们看到没得!九品哦!考中了,只能当个啥子乡正!乡正还是个官儿么?新鲜喽!这是啥子官儿么?牛倌儿!”
  他的好友也帮衬着说:“是滴是滴!赵官家时,考中进士,那可不得了哦!榜单一下,最坏也是个八品噻!东华门唱名,好大的光荣哦!可是这科举嘞?考中最高也是个正九品!这是啥子官哦!”
  士子武聂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本不是蜀人,之前不想冒头,可听到此人的话,忍不住站出来说道:“这位兄台,益州未光复时,你能考科举么?就算区区九品,你可有机会到手?鞑子会给你官做?”
  江四郎冷笑:“武聂,你个外乡哈儿说嘛屁话!一个九品,就上头喽?老子读圣贤鼠,为的啥子嘛?为了在乡下玩泥巴噻?站着说话不要疼!要我唆,就该上鼠大王,让大王开开言路,听听我们士子的话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