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先解决张弘范,在忽都帖木儿赶来之前,灭了这支元军。我军如今在韶关之北,聚集了十万兵马,这支兵马不动,就和张弘范对峙。然后…”
文天祥笑道:“君上此策,也是微臣心中所想。如今江浙新军训练已有两月,可堪一战了,百姓又都踊跃拥护我唐,完全可以用新兵驻防各地,四万老兵,就可以全部抽调,此策,可行!”
李洛眼睛亮晶晶的,用折扇一点福建,“还有这步棋,埋了这么久,这次该动了。”
陈淑桢嫣然笑道:“君上出手,果然不同凡俗。这一次,张弘范……”
文天祥突然想到了什么,“君上,今日已是七月初一,可君上定的七月初九称王大典。如今还要照常么?”
李洛摇头:“推迟吧,计划不如变化,七月初九必定还在打仗。等打完这一仗,寡人再称王不迟。”
当天,一道密信就出了江西,直往临安。
崔秀宁接到李洛的密信,打开看完,就找出地图,手指不由点到福建。
“这里,就是此战关键。埋伏的那把刀,该出鞘了。”崔秀宁又找出一本资料,翻出几个名字。然后令颜婵叫来李织。
“老师。”李织进来,“请老师示下。”
崔秀宁道:“福建的那把刀,能随时出鞘么?有没有意外的可能?”
李织回答:“老师放心,万无一失。”
崔秀宁点点道:“好,那就按计划执行吧。”
“诺!”李织领命而出。
崔秀宁坐下来支颐思索半响,一边拿出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很久,又连夜下达两道密令。
日益可怕的特察局,立刻为接下来的战争全力运转起来。
而此时身在赣州(江西行省)的李洛,却接到一份“圣旨”!
PS:今晚就到这了,朋友们晚安啦,求订阅,票票。蟹蟹支持!!
第512、513节 元廷震怒…舍狼打虎!
广州来的宋使翻山越岭,好不容易在南赣见到李洛。可怜巴巴的客人都来不及洗洗一身臭汗,也来不及惊叹唐军的雄壮,就直接开口说道:“唐国公,官家有圣旨下,请唐国公设香案接旨。”
什么?
圣旨?
广州的?
帐中诸将都是神色怪异,就是前大宋丞相文天祥的脸色,也有点难看。
唉,这赵官家呀,怎么说才好?文天祥叹息之余,也感到几分悲哀。
而诸将却都是露出怒色,甚至不少人有些担忧,他们可不希望君上接这狗屁圣旨。
李洛心中好笑,淡淡说道:“哦?贵使还带了你们官家的圣旨?那你直接宣读吧,寡人倒想听听,赵官家写的什么圣旨。”
宋使心中一突,暗道这唐国公好生无礼,竟是如此怠慢!
但见李洛既不下跪接旨,也不设香案表示恭敬,他也无能为力,只好捏着鼻子展开圣旨念起来:
“门下,敕曰:朕承社稷于兴复之微时,继天命于众望之殷切。自蒙元南侵,中原板荡,社稷倾覆……而卿心念大宋社稷,以宋人而就元廷,忍辱负重于危难之间……”
“然国事多艰之秋,人臣干蛊之日。卿矢师效力于前…以身许国,则国家无以怠慢功臣……功高鄂王,德被皇宋…特敕封为赣王、上柱国、金青光禄大夫。卿其勉之,望以勠力恢复,迎驾北归临安,服我衮衣之命,钦哉!”
宋使尴尬的念完,抹抹满头大汗,勉强笑道:“大王,这就是官家的旨意了。”
说完,将皱巴巴的圣旨递给李洛。
李洛大喇喇的坐着听完,抓过这道圣旨,抖开一看,发现上面签了一串名字。
有中书舍人的“书行”签名,有给事中的“书读”签名,有宰相(平章)的签名…好几个签名之后,才盖着皇帝的玉玺。
很显然,这是一道很正式的,经过了好几个部门审核的诏书。说明广州小朝廷里面有不少宋朝遗老,不然不会知道圣旨的程序。
宋朝皇帝的圣旨,需要好几个人审核批准,还必须宰相副署,才是合法的圣旨。可谓将皇帝的权力限制到难以置信的地步。
宋神宗想要提拔一个人为御史,文官不许,就不行!
就连宋仁宗,要给自己的嫔妃增加俸禄,下的圣旨也被驳回。中书门下不批,皇帝就连这个权力都没有。
而皇帝绕过中书门下直接下的“手诏”,宰相可以拒绝,官员可以当空气,没人当回事。
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可不是一句漂亮话,而是一个事实。
所以,李洛看到这道圣旨,不由心生鄙夷。
弱爆了啊。
这样的皇帝,做着有什么滋味?这样的王朝,不弱才怪。
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对君主的权力如此限制,太过了,太超前了。
李洛根本不相信,士大夫会比皇帝更在意国家利益,会比皇帝更在意开疆拓土。董事长和职业经理人谁更爱公司,这还用问吗?
李洛冷笑道:“寡人承大唐之天命,赵官家的旨意,与寡人无涉。此事,寡人就不与你家计较,贵使请回吧。”
那宋使其实也有李洛不奉召的心理准备,见李洛如此态度,虽然心中恼怒,却不敢露出分毫。
唐军军容之盛,甲械之利,远超他的想象。有如此雄兵在手,李洛真要奉诏还真是奇怪了。
“既如此,那在下就不强人所难了。”宋使不敢废话,却又话风一转,“只是如今元廷势大,大宋毕竟是天下旧主,唐公身为汉家一脉,可否援助大宋盔甲三万领,军粮百万石?”
什么?援助盔甲三万领,军粮百万石?
你当我唐的盔甲粮食是大风刮来的?
李洛和诸将差点逗乐了。唯独文天祥心有不忍,可终究没有为宋使开口。
“不是寡人不舍,实在是我军也急缺盔甲和粮食啊。这招募的新兵还无甲可用,粮食也捉襟见肘,如何还有余力援助你家呢?”李洛摇摇头拒绝。
唐军的盔甲,真的很紧张。因为新兵已经有了十几万,盔甲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就是获得了好几万领元军盔甲,也还是不够用。
冤大头的事,李洛怎么会干?
见到宋使一脸失望,李洛也不想什么都不给,总要支援一点。他想了想说道:“这样吧,寡人就助饷一百万两,你家可用银子购买粮食。”
谁知宋使苦笑的摇头,“谢过唐公好意,银子就不要了。”
他们打下整个广东道,最盛时占据三十六个州县。广东道是商业繁荣之地,不缺金银,他们光白银就搞到一千多万两,如今根本不缺金银。
他们缺的是盔甲和粮食。
银子现在有什么用?能马上换来盔甲,马上买到粮食?
别说盔甲,就是粮食也是有价无市,很难买到了。
想了想,宋使又说道:“唐公,大宋愿以每副铁甲五十两的价格,向唐公购甲两万,不知……”
李洛想都不想的摇头:“倒教贵使失望了。盔甲,我军自用尚且不够,实在不能出售。”
最后,这宋使什么都没捞到,只能恨恨而去。
“哈哈哈!”诸将一起没心没肺的笑起来。君上没有搭理赵宋的圣旨,他们都很高兴。
狗屁赣王,君上会稀罕?君上马上就要进位唐王了,还会在乎老赵家封的赣王,乖乖替你们赵家卖命,还接你们去临安?
大白天,咋就梦了?
李洛笑道:“赵宋朝廷,还是要帮一把。嗯,等灭了张弘范,就匀点盔甲给他们。”
云南,四川,安南的元军都开始调动,到时唐国光在南方就要将面临无数的敌人,广州小朝廷恢复一些实力,才最符合唐国利益。
…………
赣州(江西)唐军与张弘范对峙于韶关,张弘范坚守不出,唐军无可奈何。而元军也不敢出韶关进入赣州。
赣州的清乡,同时也在如火如荼进行,抗拒唐军的豪强劣绅,一个个被清理,他们的钱粮被充公,田土分配给贫民百姓,优先分配给招募的新兵。
江浙这边,崔秀宁紧急抽调四万唐军老兵,准备在杭州湾上船。郑和统帅的水师早就待命钱塘江。
张弘范在等忽都帖木儿,李洛在等四万唐军登陆广州。一时间,韶关南北竟然陷入诡异的安静之中。
此时已经是七月上旬,距完哲都覆灭过去了二十天了。而由于唐军水师封江锁海,南北隔绝,所以这个消息直到现在才辗转传到大都。
元廷得知完哲都兵败身死,李洛占了江西大部,顿时一片哗然。
眼看三家反贼末日已到,谁知李洛竟然更加坐大了!
这还得了?
大明殿上,忽必烈罕见的当着数百朝臣的面勃然大怒。
“武关和剑门被贼军占领,迟迟攻打不下,南下大军无法南下平叛。如今完哲都竟然全军覆没,还让李洛贼臣占领大半个江西!”
忽必烈脸色铁青的扔出手中的奏报,“难道我大元勇士,已经不能打仗了么?南边就没人能奈何他了?是不是让要眼睁睁看他占了整个东南!南边那么多大军,都是废物不成!”
也难怪忽必烈生气。李洛叛乱后,占了整个江浙,还封江锁海,重重打了大元朝的脸面,打了他这个大元天子,众汗之汗的脸面。他恨不得立刻平灭李洛,抓到大都凌迟处死。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贵胄) 起点VIP2021-11-16完结 5WSC12.73万总推荐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
-
我要做驸马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21-11-13完结3.3万总推荐李节穿越成为大明宰相的孙子,还没等他高兴,却发现他这位祖父名叫李善长,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