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圣诞稻草人)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圣诞稻草人
- 入库:04.13
别说是他了,就是鱼氏的祖宗们加起来,也不一定比鱼禾有能耐。
鱼娘怼完了鱼丰,又瞪着眼看向鱼禾,“你能耐再大,他也是你老子,你就不能让让他?”
鱼禾苦笑着道:“娘教训的是……”
鱼娘气哼哼的在父子二人身上打量了一圈,道:“你们父子以前挺和睦的,现在怎么变得跟仇人似的?”
鱼丰冷哼了一声,仰着头,不言语。
鱼禾也苦笑着没有言语。
他们父子为何会变成如今这般,鱼禾心里很清楚。
他的前身没什么能耐,鱼丰能护着他的前身,能从他前身身上找到当爹的责任和尊严。
他有能耐,轻易的就超过了鱼丰以前所有的成就。
鱼丰没办法挡在他身前,帮他遮风挡雨,所以显得很没用,在他面前找不到当爹的责任和尊严,所以心里不痛快。
所以只能通过斗气、斗嘴,甚至给他找麻烦,来寻找当爹的感觉。
他不想让鱼丰搅乱他的计划,自然不会让着鱼丰。
所以才会弄成今日这般,见面就斗嘴。
鱼禾不愿意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他躬身一礼道:“阿耶和娘既然安好,那孩儿就去忙了。”
如今冯英等人皆到了长安,他也该准备论功行赏了,所以有很多事情要忙。
鱼娘知道鱼禾很忙,所以没有挽留,只是叮嘱了几句。
鱼禾迈步离开大殿。
刚走到大殿门口,就听鱼丰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你就不能给贾复一个爵位吗?”
鱼丰的声音有些幽怨。
鱼禾脚下一顿,回过头,疑惑的道:“阿耶为何执意为贾复求爵?”
鱼禾不明白。
这没道理的啊。
贾复是他的臣子,又不是鱼丰的臣子。
鱼丰就算为鱼越等人求爵,也不该为贾复求爵啊。
鱼丰撇撇嘴道:“他有能耐,年纪还小……”
鱼禾略微一愣,仔细思量了一会儿,大概明白了鱼丰的心思。
贾复有能耐,年纪还小,能保他的江山,也能为他儿孙保驾护航。
鱼丰执意为贾复求爵,也是为了鱼氏两代的江山。
鱼禾有些意外的看了鱼丰一眼,没料到鱼丰还有这种远见。
鱼丰似乎看出了鱼禾的心思,不咸不淡的道:“老子没什么大本事,能为子孙考虑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鱼禾见鱼丰难得的真情流露,也就给鱼丰说了几句实在话,“贾复是我特地招揽的,他有多少能耐我很清楚。
对他我有自己的打算,阿耶无需担忧。”
鱼丰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没有多言。
鱼丰再次躬身一礼,退出了长乐宫正殿。
正殿外。
巴山架着马车在等候,鱼禾坐上马车,赶往了未央宫。
三日没理朝政,朝政应该堆积了不少。
冯英等人他还要召见,他有许多事情要办。
此外,他如今已经坐稳了长安,得下旨给天下各地,宣示自己的正统性,还得向刘歆、刘伯升等人下旨,召他们臣服。
除此以外,还得给邻国遣使,召他们来朝。
鱼禾回到了未央宫中殿。
发现中殿的案几上堆放了一些奏疏,但数量不多。
找在未央宫内伺候的宦官一问,才知道,大部分政务冯英等人已经处理过了,这些都是需要他亲自批示的。
冯英等人到了长安,还没等到他召见,就已经投入到了工作中,鱼禾对此很满意。
鱼禾走到了案几前坐下,一边翻阅奏疏,一边吩咐巴山派人去给冯英等人传令,让他们到未央宫觐见。
在鱼禾翻阅了大概有十几本奏疏的时候。
冯英、马况、耿况、杨音、马员、阴识、马援、冯异等人一起出现在了未央宫。
一行人皆穿的是华服。
马援、冯异这些武臣,也穿的是华服。
鱼禾没允许他们剑履上殿,他们可不敢穿着盔甲配剑来见鱼禾。
一行人在殿门口脱了靴子,齐齐进入到了大殿。
鱼禾虽然没有严令他们必须遵守宫廷里的那一套礼仪,必须脱靴进殿。
可他们还是脱下了靴子。
因为鱼禾也没允许他们着履上殿。
以前在金陵城的时候,鱼禾不在意此事,他们也可以不在意。
如今到了长安,鱼禾不在意,他们却得在意。
因为着履上殿是一种殊荣。
唯有鱼禾亲赏以后,才可以着履上殿。
一行人入了殿,向鱼禾躬身施礼。
“臣等参见陛下……”
鱼禾摆手,“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大殿两侧早已被宦官摆放上了案几和坐席。
冯英等人分别落座。
鱼禾缓缓道:“朕前两日在安顿太后,没能及时召见诸位,诸位却没有荒废了政务,朕心甚慰!”
第616章 新制
“今日召诸位前来,就是想跟诸位一起商议一下,我大周是该沿袭前朝的旧制,还是该另辟新制?”
鱼禾说完这话,盯着冯英一行,静等他们开口。
冯英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开口。
依照惯例,新朝建立,一般都是沿袭旧朝的制度,然后再慢慢的更改。
其目的就是给朝野上下一个适应的过程。
如此也不会生乱。
大汉初建的时候,刘邦就沿用了秦制,而大新初立的时候,王莽就迫不及待的改制。
一个江山传了几代,一个江山连一代也没有传下去。
这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沿用旧制,远比直接立新制,要更有益。
冯英等人觉得该沿用旧制,但考虑到鱼禾在金陵城的种种作为,他们觉得鱼禾应该更倾向于建立新制。
所以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鱼禾见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说话,忍不住道:“诸位不必拘束,可以畅所欲言。今日无论诸位说什么,朕都不会怪罪。”
冯英见鱼禾非要他们开口,迟疑了一下,道:“陛下是准备沿用旧制,还是另辟新制?”
鱼禾坦言道:“我们要是沿用旧制的话,就得沿用大新的旧制。但王莽在推行大新的制度期间,弄的天下民不聊生,最后更是弄的天下大乱。
所以大新的制度,明显有问题。
我们若是沿用大新的制度,肯定会步王莽后尘。”
耿况忍不住道:“那就沿用汉制?”
鱼禾看向耿况道:“汉制我们可以沿用,但不能全部沿用。朕不希望我大周以后会出现霍光、王莽之流。”
耿况、冯英等人一脸若有所思。
鱼禾说可以沿用汉制,但不能全部沿用,并且特别强调了不希望看到霍光、王莽之流出现,那就是说鱼禾不想沿用大汉的官制。
但官制是汉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
冯英沉吟着道:“陛下是要更改官制?”
鱼禾点了点头,直言道:“朕准备沿用在金陵所创的九部。”
冯英微微皱眉,道:“九部可有统属?”
这个问题很关键。
九部若是没有领导者,直属于鱼禾的话,那么他的相国就没必要存在了。
而且,九个人做决策,很有可能永远也没有决策。
鱼禾笑道:“自然有统属。九部之上朕会设立章台,帮朕统管九部。九部之下会设各司,各司其职。”
冯英眉头一松,点着头没有再言语。
马援拱手道:“陛下,臣等可是要归入兵部?”
鱼禾摇头道:“兵部只负责地方上的郡卫和县卒。其余的兵马,朕会设立虎台统管。”
冯英、马援等人神色齐齐一动。
鱼禾笑着将自己所有的想法和盘托出,“朕想设立两台十二部。其中的两台,分别是章台和虎台。章台管吏治,虎台统兵。
章台所属和虎台所属,互不从属,互不干涉。
章台设宰、虎台设将,一起帮朕统管天下。
章台辖下九部,各设一位主官,当为尚书。
虎台辖下三部,各设一位主官,当为大将军。
其余从属,朕要跟诸位商议以后再定。”
冯英、马援等人听完鱼禾的话,陷入了沉思,开始分析起了鱼禾准备设立的官制。
鱼禾准备设立的官制,具体好坏,他们也说不准。
只能推测两台十二部设立以后,各台和各部的职能。
比起大汉的官制,鱼禾订立的官制有好有坏。
好的一面就是更细致,各项职能责任到人。
坏的一面就是更复杂,没有大汉的官制简洁。
毕竟,大汉的官职看着多,也挺复杂的,但实际上管事的就那么几个人。
鱼禾准备设立的官制,官职多,看着挺简单的,但是管事的人却不少。
管事的人多了,互相制衡就不可避免。
鱼禾见冯英等人都陷入了沉思,就从案几一侧的架子上,取出了一个册子,递给了身边的宦官,让宦官递给冯英。
在冯英不解的眼神中,鱼禾笑道:“一些朕能想到的细则,朕都写下来了,你们可以传阅一番,好好商量商量。”
相似小说推荐
-
我要做驸马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21-11-13完结3.3万总推荐李节穿越成为大明宰相的孙子,还没等他高兴,却发现他这位祖父名叫李善长,而现...
-
乱清化学家 (暮看云) 塔读VIP2021-11-10完结3689总银票白手起家,咱就大炼钢铁!敌人太强,咱就枪炮升级!地主太多,咱就减租减息!三藩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