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圣诞稻草人)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圣诞稻草人
- 入库:04.13
刘伯升一下被怼的无话可说了。
孔放这话看似在询问刘伯升,实则是在告诉刘伯升,疆域难道不能说明一切吗?
鱼禾都已经是半壁之主了,你们还在为一城一地奔波,你们拿什么跟鱼禾比?
刘伯升心里不太痛快,所以对孔放也不太客气,“孔先生所言,不尽不实,是当我好欺负?”
孔放忙道:“不敢!”
刘伯升撇了撇嘴,道:“看来不拿出一点好处,孔先生是不打算说实话。”
沉吟了一下,刘伯升道:“你看这样可好,我帮你问刘歆讨要会王莽的双臂,你便告诉我鱼禾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如何?”
孔放闻言,一脸迟疑。
就在这时,门口的侍卫禀报。
“大王,绿林的张昂求见,说是有要事要禀报大王。”
刘伯升没有搭理侍卫,而是乐呵呵的对孔放道:“瞧,双腿也到了。再加上双腿如何?”
孔放还是一脸迟疑。
刘伯升微微收起了笑脸,淡淡的道:“孔先生,你孔氏乃是我刘氏所尊,若是没有我刘氏,你孔氏也不会有今日的繁荣。
按理说,你孔氏应当世世代代效忠我刘氏。
可你身为圣人嫡传,居然做了我刘氏逆贼之臣。
我刘氏之人见了你,应该杀之而后快才对。
我敬你年长,叫你一声先生。
若是不敬你,你恐怕都见不到我。
那王匡、刘歆皆不是什么好相处的。
他们可不像是我一样,会敬你年长。
特别是刘歆,他年龄可比你大。
在新朝的官职也比你高。
他不待见你,你连见也见不到。
所以,你未必能从刘歆手里讨到王莽的遗骨。
整个长安城,只有我能帮你。”
说完这话,刘伯升不再多言,任由孔放在哪儿沉思。
这个时候,又一个侍卫闯进了正堂,禀报道:“大王,那张昂催了。”
刘伯升不屑的道:“小人一个……”
说到此处,刘伯升看向孔放,道:“先生考虑的如何。若是待我见过了张昂以后,先生再答应,那可就晚了。
到时候先生就再也没办法凑齐王莽的骸骨了。”
孔放咬咬牙,憋屈的点了点头。
刘伯升哈哈一笑,对侍卫吩咐道:“叫那个小人进来!然后请文叔过来作陪。”
文叔就是刘秀,文叔是刘秀的表字。
侍卫应允了一声,没过多久以后就带着一脸倨傲的张昂到了正堂。
刘秀在张昂刚刚抵达正堂的时候,也赶到了正堂。
张昂无需多讲,刘秀是一个近三旬的汉子,留着山羊短须,面容俊朗,着一身长衫,一身书卷气,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看着很随和。
张昂入了正堂,瞧见了孔放,略微愣了一下。
他只当孔放是刘伯升从长安城某个犄角旮旯里掏出来的老古董,并没有放在心上。
张昂冲着刘伯升草草的拱了拱手,就大大咧咧的坐在了正堂内的一个软榻上。
刘伯升觉得张昂是一个小人,张昂则觉得刘伯升是一个叛逆。
刘伯升最初起兵响应绿林的时候,是归张昂统管的。
可惜张昂能耐有限,压不住刘伯升。
再加上刘伯升和王匡发生了诸多不快,最后刘伯升叛出了绿林,反过来骑在了张昂头上。
所以张昂对刘伯升感官不好。
刘秀入了正堂,先向孔放一礼,“弟子见过博士……”
西汉有太学,但太学里面的管事却并非祭酒,因为汉代的太学里没有这个官职。
西汉太学里只有五经博士和博士弟子。
刘秀曾经在太学求学,在孔放门下读过书,所以在孔放面前要自称弟子。
说起来刘秀能入太学求学,也是王莽的功劳。
在西汉时期,太学一般只收录一千多位弟子。
几乎都是达官显贵之后。
依照刘秀县令遗子的身份,根本达不到太学收录的标准。
王莽篡汉以后,为了快速的培养有用的人才,扩大了太学的规模,先后开设了辟雍、明堂等学社,扩大了太学的招生规模,让太学的弟子一下子达到了一万多人。
刘秀也因此被选入了太学就读。
说是太学,其实也就是太学外院。
因为王莽不可能剥夺了达官显贵的权益,让刘秀等一众身份背景不够的人跟达官显贵的子弟享受同等的教育。
所以以太学名义开设了辟雍和明堂。
孔放脸上强挤出了一个笑容,冲刘秀点点头,“大王如今贵为一方诸侯,无需向我这个草民施礼。”
刘秀拱了拱手,没有多言。
因为刘秀和刘伯升的想法差不多。
他们都觉得,刘氏尊儒,兴盛了孔氏,孔氏却为篡刘氏江山的王莽卖命,孔氏有负刘氏,刘氏子弟也无需对孔放客气。
这大概也是历史上刘氏的刘玄、刘盆子、以及刘秀三人先后坐朝以后,皆废除了孔放博世侯的原因。
刘秀坐定以后,刘伯升示意张昂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张昂瞪着刘伯升,将鱼禾称帝等消息告诉了刘伯升。
刘伯升十分配合的惊讶着。
张昂讲完了鱼禾称帝等消息以后,盯着刘伯升道:“我家大王让我过来问问,你们在南阳郡的基业还要不要?”
刘伯升立马叫道:“要啊,怎么不要。南阳郡可是我们兄弟发家之地,就算是丢了性命,也不能丢南阳。”
张昂愣了一下。
就听刘伯升继续道:“烦劳你回去告诉王匡,让他速速差人跟樊崇知会一声,让樊崇让开一条道路,让我们兄弟回去救南阳。”
张昂瞪着刘伯升,“你真要回南阳?”
刘伯升毫不犹豫的道:“那是自然。”
张昂沉吟了一下,“我会如实将你的话转告给我家大王,至于我家大王如何定夺,我会差人告诉你。”
说完这话,张昂准备离开。
刘伯升却拦下了张昂,“张将军稍等。如今王莽已经将帝位和传国玉玺皆给了鱼禾,那你们留着王莽骸骨也无用。不如交给我如何?”
张昂微微皱起眉头,“此事我说了不算。”
刘伯升赶忙道:“那烦劳你回去告诉王匡,就说我有意拿王莽的骸骨泄愤,还请他看在我回去救援南阳的份上,将王莽的骸骨交给我。
若是不舍,我可以用一千担粮食换。”
张昂不知道刘伯升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所以并没有应允,只是点了一下头,匆匆离开了博世侯府邸。
刘秀在张昂走后,沉吟着道:“王匡会信吗?”
刘伯升笑着道:“王匡不傻,肯定不会信。”
两个人这话说的云里雾里的,孔放却能听懂。
刘伯升已经向他明确的表示,不会回南阳郡跟鱼禾硬碰硬,却跟张昂说他会回去,明显是在骗张昂。
张昂、王匡等人万一信了刘伯升的鬼话,找樊崇让开一条道,放刘伯升等人离开长安城,那刘伯升也能免去一场血战。
这属于有枣没枣打两杆子。
万一有傻子真信的他的鬼话,那他就赚大了。
刘秀点了一下头,又道:“讨要王莽骸骨,可是为了博士?”
刘伯升点头笑道:“博士已经答应了,用太师公的脑袋,还有鱼禾的一些消息,换取王莽的骸骨。”
刘秀意外的瞥了孔放一眼,点着头道:“那倒是值得我们谋划一番。”
太师公王匡的脑袋,在刘秀眼里其实不值多少钱。
真正珍贵的是鱼禾的消息。
目前为止,鱼禾对他们兄弟、王氏兄弟、樊崇、刘歆、公孙述等人了如指掌,而他们对鱼禾却知之甚少。
鱼禾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大敌,他们必须尽快了解鱼禾才行。
第581章 残暴的刘歆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鱼禾对他们了解的颇多,应对起他们,必然是易如反掌。
他们多鱼禾了解颇少,应对起鱼禾,如同盲人摸象。
刘伯升也好,刘秀也罢,他们心里都清楚,他们以后最大的敌人就是鱼禾。
所以他们必须将鱼禾了解的清清楚楚。
“你让邓禹入一趟皇宫,让他将鱼禾已经登基称帝,并且挥师北上的事情告诉刘歆,然后问刘歆讨回王莽的骸骨。”
刘伯升虽说鬼话连篇,但还算讲点道义。
他答应了帮孔放问刘歆讨要王莽的骸骨,就立刻行动了起来。
刘秀盯着刘伯升,好笑的道:“大兄不是看不上邓禹吗?”
邓禹跟刘秀是同窗,也是至交。
历史上是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
刘秀入长安的时候,邓禹赶到大营投奔,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被刘秀“恃之以为萧何“。
刘伯升觉得邓禹是个大才,有心任用邓禹为军师,但邓禹不搭理他,一心要跟着刘秀混。
这可触怒了刘伯升,刘伯升随后再也没待见过邓禹。
刘伯升听到刘秀的话,不屑的撇撇嘴,“庸庸之辈,勉强一用……”
刘秀觉得刘伯升是死鸭子嘴硬,但并没有戳破。
相似小说推荐
-
我要做驸马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21-11-13完结3.3万总推荐李节穿越成为大明宰相的孙子,还没等他高兴,却发现他这位祖父名叫李善长,而现...
-
乱清化学家 (暮看云) 塔读VIP2021-11-10完结3689总银票白手起家,咱就大炼钢铁!敌人太强,咱就枪炮升级!地主太多,咱就减租减息!三藩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