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圣诞稻草人)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圣诞稻草人
- 入库:04.13
如今北方大乱,豪强们都囤着粮食,躲在自己的大宅里观望,百姓们又没办法安心种粮,四方兵马不可能放下战事,自己去种粮。
四方兵马所缴获的粮草,还不足以供应他们人吃马嚼。
所以公孙述和樊崇二人毫不犹豫的找到了四海货铺,提出了购粮的买卖。
他们之所以不愿意通过鱼禾,就是因为找鱼禾的话,要欠人情。
找四海镖行和四海货铺,只需要给钱就行。
钱货两清了,大家谁也不欠谁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鱼禾往常安城里传一个消息,太轻松了。
“那就有劳殿下了!”
第566章 逼问!
孔放郑重的向鱼禾一礼。
鱼禾摆了摆手,“不必多礼……”
鱼禾和孔放说完悄悄话以后,太师王匡也从惊愕中回过了神。
他咬着牙,盯着冯英,一言不发。
孔放干咳了两声,将手里的一份黄绢递向了鱼禾,朗声道:“此物就暂时交给殿下保管。待到殿下有了决定,请设祭坛,由我宣读。”
鱼禾不明白孔放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接个旨而已,还要设立祭坛?
王莽都快凉了,还这么飘?
鱼禾狐疑的拿过了黄绢。
孔放再次向鱼禾一礼,“那我就先跟太师在此处住下了,待到殿下有了决定,再告知于我。”
鱼禾点了一下头。
孔放又拱了拱手,走到了王匡面前,“太师,陛下所托,周王殿下还要斟酌一二,我们先下去休息吧。”
王匡握了握拳头,无声的站起身,跟着孔放离开了议政大殿。
“还真够无礼的……”
冯英对王匡厌恶至极,见王匡走的时候没跟鱼禾施礼,不屑的评价。
马员则热心的凑到了鱼禾身边,盯着鱼禾手里的黄绢,“博世侯既然将此物交给了主公,那就是想让主公看一看其中的内容。
主公快打开看看。”
鱼禾没有多犹豫,点了一下头,随意的翻开了黄绢。
看到了黄绢内的内容以后,瞳孔一缩。
开头是诏曰,然后从三皇五帝,一直细数到了王莽身上。
然后再将王莽在位期间的得失讲了一遍,最后着重讲了一番王莽的过失。
然后就是通篇称赞鱼禾起兵以后的种种义举、善举,以及理政的时候,治下百姓过的有多好。
就是一通夸赞,看的鱼禾自己都觉得脸红。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
鱼禾看完以后瞪大了眼。
冯英和马员亦是如此,一脸难以置信。
“不是吧?!”
“不会吧!”
冯英和马员齐齐张嘴,齐声惊叹。
鱼禾攥紧了手里的黄卷,沉声道:“王莽不仅大手笔,而且好魄力啊!”
“何止是好魄力,简直是惊天变!!”
冯英下意识的道。
马员重重的点头。
鱼禾看了看冯英,又看了看马员,郑重的提醒道:“此事暂时不许外传!”
冯英和马员面色一凝,齐齐向鱼禾施礼。
“喏!”
鱼禾收起了黄绢,“有了这道旨意,我们北上的名目也就有了。”
冯英和马员深以为然的点头。
鱼禾突然又道:“你们说,王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冯英和马员一愣,对视了一眼,齐齐摇头。
在看到王莽传给鱼禾的旨意之前,有人问冯英和马员这个问题,冯英和马员一定会说,王莽是一个野心勃勃,且不在乎天下百姓生死的恶人。
但是看到了王莽传给鱼禾的旨意以后,他们又说不出这话。
鱼禾见冯英和马员不作答,就自顾自的道:“王莽生错了时候,他若是晚生一千多年,也许会成为圣贤。”
冯英、马员不明白鱼禾为何会这么说。
但他们觉得鱼禾的话有点过了。
就王莽的所作所为看,他想成为圣贤,几乎不可能。
王莽若是没有篡位的话,兴趣能成为第二个霍光,甚至在德行方面可能会超过霍光。
但他篡位了,他的德行也随着他篡位毁了。
历来贤明的帝王,皆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
但没有一个成为圣贤的。
因为沾上了皇权,就没办法成为圣贤。
你就算真的达到了圣贤的标准,获得天下人称颂,后世人也只会觉得,你所得到的所有荣誉,都有皇权加持。
往后几日。
鱼禾没有再跟冯英、马员等人谈论粮草调度的问题,而是一个人在王宫里静静的等着。
孔放往常安城传递的消息,鱼禾当天晚上就派人送出去了。
王莽如何抉择,对鱼禾随后北征至关重要,所以鱼禾必须等。
鱼禾不见群臣,北征的势头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
群臣有点慌。
杨音借着向冯英汇报政务的借口,赶到了冯英府上探听消息。
冯英的府邸就在周王宫边上,是一座占地越十亩的大宅院。
因为冯英是相国,经常有许多政务要跟鱼禾交流,所以鱼禾才特地在周王宫旁边划了一片地方让他建造宅院。
宅院门口有两只巨大的石兽,石兽边上还有一行行拴马石。
杨音赶到了冯英府邸前,将马缰绳丢给了冯府的门子,匆匆赶向了冯府正堂。
赶到正堂门口的时候,就看到了门口的石阶上摆放着两双靴子。
往门内一瞧,就看到冯英和耿况相对而坐。
耿况端着一杯酒,并没有饮用,而是盯着冯英,似乎再等待冯英说什么。
冯英苦着脸,一副我什么也不想说的样子。
冯府的仆人刚向入正堂禀报,耿况就察觉到了杨音的存在。
耿况笑着对冯英道:“冯兄,又来了一个探听消息的。”
冯英侧头一看,看到了杨音,脸上的神情更苦。
杨音见此,不等冯府的仆人禀报,就闯进了正堂,坐在了耿况身边。
耿况笑着对杨音道:“杨州牧也是来探听消息的吧。”
杨音干巴巴一笑,道:“我是有政务跟相国商量。”
耿况不屑的撇了撇嘴,“我也是用这个借口才见到冯兄的。”
杨音也不尴尬,反而笑呵呵的道:“说起来,相国近些日子总是对我等避而不见,我等不找个借口,确实见不到相国。”
耿况盯着冯英,疑问道:“冯兄到底要隐瞒什么?常安城的局势瞬息万变,主公已经决定了在常安城告破的时候北征,为此还调集了十数万兵马,数十万民夫,上百万石粮草。
如今一切已经快要准备就绪了,只等我们商量出一个名目,常安城的局势稳定下来,我们就能挥兵了。
可主公却突然对我们避而不见,相国也是如此。
北征之事,颇有一种要夭折的意思。
到底发生了什么,相国不能跟我们说说吗?”
杨音在旁边一个劲的点头。
他就是冲着这个来的。
耿况帮他问了,他也不用再多费唇舌了。
冯英苦着脸,看着耿况和杨音道:“此事事关重大,我真的不能说。”
耿况追问道:“有多重大?难道比主公北征,逐鹿天下还重要?”
冯英苦笑着摇摇头,没有回答。
耿况沉吟了一下,看向了杨音。
杨音缓缓道:“相国是信不过我等?”
冯英摇摇头,“不是信不过你们。而是主公下了封口令,不许我透露半个字。”
耿况和杨音齐齐皱起了眉头。
耿况沉吟道:“那你能不能告诉我等,那日你、马兵部,跟主公在议政大殿内商量粮草调度问题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冯英迟疑了一下,道:“朝廷的使臣到了金陵城,见了主公。”
鱼禾不让他说王莽传下的旨意里的内容,并没有不让他说见过谁。
耿况和杨音齐齐一愣。
杨音忙道:“我听说主公的近卫近些日子封锁了距离王宫不远处的驿馆。如此说来,朝廷的使臣就在驿馆内?
而主公之所以对我等避而不见,可是跟朝廷的使臣有关?”
冯英闭上嘴,一句话也不说。
但杨音和耿况借此,已经确定了,鱼禾之所以对他们避而不见,就是跟朝廷的使臣有关。
耿况若有所思的道:“我记得,朝廷的使臣奉命出使徐州和金陵,目的是为了请樊崇和主公出兵勤王。
如今樊崇人在常安城外,等着坐收渔利。
朝廷的使臣去了徐州,怕是一无所获。
所以朝廷的使臣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主公身上。
他们应该会拿出极大的代价请主公出兵。”
杨音点着头道:“朝廷如今能拿出的筹码少之又少,王莽能割舍的,大概就是跟主公划江而治,承认主公是跟他平起平坐的帝王。”
冯英瞥了杨音一眼。
他很想告诉杨音,王莽远比杨音想的要有魄力。
其魄力之大,世所罕见。
但是他不能说。
冯英略微思量了一下,若是他没看过旨意内容的话,想法大概会跟杨音差不多。
因为对于帝王而言,有些东西除非是身死道消,不然是不能割舍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我要做驸马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21-11-13完结3.3万总推荐李节穿越成为大明宰相的孙子,还没等他高兴,却发现他这位祖父名叫李善长,而现...
-
乱清化学家 (暮看云) 塔读VIP2021-11-10完结3689总银票白手起家,咱就大炼钢铁!敌人太强,咱就枪炮升级!地主太多,咱就减租减息!三藩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