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圣诞稻草人)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圣诞稻草人
- 入库:04.13
王寻徒然瞪起眼,喝斥道:“你这个郡丞还想不想做了?不想做就直说,我可以换一个听话一点的。”
虽说王寻没有处置和更换一郡郡丞的权力。
但他真要是将广汉郡丞给宰了,王莽也不会为这点小事怪罪他。
广汉郡丞被王寻的话吓了一跳,只能心若死灰应允了一声,“下官,下官想想办法……”
王寻露出了一丝笑脸,满意的赞叹道:“这就对了嘛。我也不白用你,事成之后,我可以分你几万贯,让你去买几个美娇娘乐呵乐呵。”
说到此处,王寻还得意的冲着广汉郡丞挤了挤眼睛。
广汉郡丞心若死灰,脸上还得挤出一丝笑意去附和王寻,“那……下官就多谢大司徒赏赐……”
“哈哈哈……你不错,很上道,等我回京,一定要在陛下面前保举你。”
王寻大笑着赞赏了广汉郡丞一句,邀请广汉郡丞陪着他继续吃吃喝喝。
“你放了多少糖?”
犍为郡汉阳县县衙后院。
鱼禾坐在原汉阳县县宰居住的屋内,端着相魁送到他面前的糖水,尝了一口,愕然的问。
相魁愣了一下,一脸认真的道:“没多少啊,就抓了两把。”
鱼禾嘴角抽搐了一下,没好气的道:“一碗水,你放了两把糖?是糖不要钱,还是你准备做糖浆?”
相魁挠了挠头,嘿嘿笑着道:“糖太金贵,寻常人家根本吃不到。现在咱们自己能做糖,我寻思着给吕嵩多弄点,让他好好尝尝。”
鱼禾瞪了相魁一眼,没有再搭理他。
相魁在夜郎城养了两个月,又在汉阳县养了半个月,身上的伤势早已好的七七八八了,就是还有点体虚,不能剧烈运动,更没办法去战场上撕杀。
鱼禾将其留在自己身边,让他好好调养调养。
相魁好了,搬出了鱼禾的房间,但鱼禾的房间并没空。
相魁搬出鱼禾房间的时候,吕嵩和漕中叔两个人就住进来了。
半个月前,一群游侠儿伙同去山林里搜寻他们一行的四海镖行的探子,护送着重伤的吕嵩和漕中叔,以及原广汉郡大尹冯英,到了汉阳县。
鱼禾在得知吕嵩和漕中叔受了重伤以后,就没有让他们继续赶路,而是吩咐他们留在汉阳县养伤。
他自己也从夜郎县离开,赶到了汉阳县。
有了照顾相魁的传统,鱼禾也不好将吕嵩和漕中叔丢给别人照顾,干脆就让他们搬到了自己房里,他亲自看着。
漕中叔的伤势并不重,就是留了许多血,人很虚弱,几乎站立不住。
所以鱼禾吩咐相魁泡了一碗红糖水,给漕中叔补补。
相魁就弄成了这样。
“糖多了好,我就喜欢糖多的。”
漕中叔躺在床塌上,脸上挤出一丝笑意,有气无力的说着。
鱼禾端着红糖水走到漕中叔身边,递向漕中叔,道:“糖太多了,齁得慌。”
漕中叔端过红糖水,艰难的伸出头,抿了一口,笑道:“我漕氏虽然家底丰厚,家里也不缺霜糖。但是像这种红糖,我还是第一次尝。
比霜糖的口感绵软,也比霜糖更有味,还能补气血,多喝一些我也乐意。”
漕中叔明显是在装老好人,帮相魁开脱。
喜欢吃甜食的人,自然喜欢喝糖水,可是齁甜齁甜的糖水喝到嘴里,口感并不好,还容易让人犯腻。
就相魁那种熊掌大的手,抓两把红糖,能装小半碗。
鱼禾不信漕中叔手里的红糖水会好喝。
鱼禾也没在此事上多做纠缠,他一边看着漕中叔喝红糖水,一边问道:“你之前到过琅琊?吕母等人聚众啸义的消息,就是你通过四海镖行的人传给我的?”
第359章 漕中叔归心
在没听到吕母造反的消息前,鱼禾还没有大把的撒钱,在天下各郡开设四海镖行。
所以除了益州、荆州外,其他各州的消息,他并不清楚。
吕嵩当初跟他汇报的时候说,有人将黄河两岸百姓造反和琅琊吕母造反的消息,通过四海镖行传递给了他。
鱼禾就猜测可能是漕中叔。
鱼禾认识的人不多,走南闯北的就更少。
能收到各地消息,并且快速传递给他的,就只有漕中叔。
漕中叔前几日一直在跟鱼禾聊天下大势,以及各地造反的情况。
鱼禾更加肯定,给他传消息的就是漕中叔。
今日有机会,刚好可以问一问。
漕中叔也没有隐瞒,他又抿了两口红糖水以后,点着头笑道:“您是做大事的人,对天下大势自然关注。您对我和少游有救命之恩,我收到了一些消息,自然应该传给您。”
多年不见,再次见到漕中叔,漕中叔明显拘谨了不少。
当初初见漕中叔的时候,漕中叔对鱼禾可没有这么客气,更没有一口一个‘您’的称呼。
漕中叔为何会如此。
鱼禾心里也清楚。
这跟他的身份和地位有关。
当初漕中叔初见他的时候,他和他阿耶还是朝不保夕的逃卒,漕中叔却是一个家底丰厚,誉满天下的大侠。
漕中叔的身份、地位,比他们父子高,所以不需要对他们父子太客气。
如今就不同了。
漕中叔虽然还是那个家底丰厚且誉满天下的大侠。
可他却已经不再是那个朝不保夕的逃卒了。
他是一个掌控三郡半,并且暂时统领一郡的霸主。
国主、裂土封疆的枭雄等等的名头,放在他头上,他都当得起。
漕中叔在他面前,自然得客客气气。
大侠固然厉害,但根本没办法跟一个霸主相提并论。
鱼禾笑着道:“幸亏有你提醒,我才意识到自己的短板在哪儿。如今我已经派人在天下各郡开设了四海镖行。各郡有任何风吹草动,镖行的人都会告诉我。”
漕中叔赞叹道:“如此一来,天下有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您了啊。”
鱼禾没有在意漕中叔的赞叹,他盯着漕中叔,真诚的问道:“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漕中叔苦笑一声,“天下大乱以起,各地起兵者数不胜数。天下已经没有安定之地,唯有您这里还有一点祥和,我不留在您这里,还能去哪儿。”
说到此处,漕中叔略微瞥了一眼门外,继续道:“那些游侠儿,是我一路上招揽的侠义之人。我就是带他们特地来投奔你,并且帮你干一番大事业的。”
漕中叔在天下各地转了一圈,也比了一圈。
天下各地的起义军当中,仅有琅琊的吕母、绿林山的王氏兄弟,以及鱼禾三支义军,算得上仁义。
其他的起义军,龙蛇混杂,干什么的都有。
劫掠百姓、偷坟掘墓,就是家常便饭。
漕中书不可能一辈子飘零,他也想找个明主,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
他暗中稍稍对比了一下他看好的三支义军。
吕母只杀贪官污吏,不动百姓和那些好官,也没有率领着兵马去四处为祸,算得上是义军中最纯良之人。
但吕母是一个女人家,在威信方面,始终不如男人家。
再加上吕母有点小富即安的性子,在帮儿子报了仇,杀了贪官污吏以后,几乎没有其他的动作。
明显成不了霸主,也很难成大事。
绿林山的王氏兄弟,勉强算得上有点良心,他们虽然杀官、洗劫豪族富户,偶尔也滋扰百姓,但他们在攻破一座城池以后,会将拿不走的粮食,分给一部分穷人。
因此在百姓们心里,有了那么一点威望,被穷苦的百姓称之为绿林好汉。
但王氏兄弟如今刚刚起兵,手底下的人马不过千余人,每到一地,基本上都是劫掠一番就走,根本没有打下一两座城池,裂土封疆的意思。
只知道固守绿林山根据地。
比起吕母、王氏兄弟。
鱼禾就像是天生的霸主,他对百姓好的让人难以置信。
不仅不劫掠百姓,反而帮助、指点百姓们开垦荒田,照顾农桑。
更重要的是,面对经历过战祸的百姓,他会减免百姓赋税,并且说到做到。
即便是百姓的产出已经能填饱肚子,并且还有盈余,他也没有问百姓讨要,亦或者出尔反尔。
他反而会出钱,从百姓手里购买粮食。
此外,在这乱世当中,鱼禾还广开蒙学,大兴教化,让穷苦人家的孩子都有书读。
这放在盛世都不敢想的事情,放在乱世,更不敢想。
但鱼禾做到了。
百姓们虽然什么也没说,更没有献给鱼禾什么。
但有人危及到鱼禾的地位,或者打破他们美好生活的话,漕中叔敢肯定,鱼禾只要一声令下,全民都会参战。
这本就是一个全民都要服兵役的时代(单指男丁),百姓们从不缺少血性。
在经历过苦难以后,谁敢打破他们美好的生活,他们就敢跟对方拼命。
当然了,鱼禾除了在对待百姓善良之外,自身的实力也强的不可思议。
鱼禾手下有多少兵马,漕中叔不清楚,但光凭鱼禾如今占据的疆土,他麾下的兵马就不会少。
相似小说推荐
-
我要做驸马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21-11-13完结3.3万总推荐李节穿越成为大明宰相的孙子,还没等他高兴,却发现他这位祖父名叫李善长,而现...
-
乱清化学家 (暮看云) 塔读VIP2021-11-10完结3689总银票白手起家,咱就大炼钢铁!敌人太强,咱就枪炮升级!地主太多,咱就减租减息!三藩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