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贵胄)


  真正想要解决问题,光靠报纸是不够的。


第86章 赵桓一生,套路不弱于人
  最关键的是,报纸这种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是大杀器,其威力要远超傻大木家的洗衣粉,大宋的那些正人君子们自然不会愿意看到这种东西出现。
  甚至赵桓都替那些读书人想好了该怎么给报纸这种东西添乱子——
  众所周知,大宋只有那些士绅才算得上民,剩下的那些泥腿子们在士绅的眼里甚至连牲口都算不上,毕竟牲口吃草就能活,能耕地能拉车能挤奶,死了还能吃肉,那些泥腿子们的肉能吃?
  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那些士绅还有那些未来将会成为士绅的读书人肯定不介意曲解报纸文章的本义,然后把黑的说成白的,再把白的说成是黑的,就像是滋油美丽奸的那些讼棍们干的事情一样。
  这也就意味着,最终解释权确实是在赵桓的手上,但是中间的渠道,却被那些士绅们完全给垄断了,这也是历史上有些皇帝们明明是想要干好事儿,最后却莫名其妙的就变成了暴政苛政。
  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政令不通,或者说是上下不通——
  你不可能指望那些大字不识得一个的百姓去好好研究朝廷的邸报。先不说他们有没有路子能得到朝廷的邸报,就算是有,又会有几个人真正去研究?
  后世天朝有朝廷官网,有新闻联播,有地方政府网站,可是普通百姓又有多少真正关心过朝廷的动态?就算是网民,实际上也没多少关心的,否则的话,官方也不至于搞出什么斗音号和B站号之类的玩意了。
  连黑话部、五大双花红棍和大东风都特么有自己的斗音号,不还是被那些喜欢带节奏的恨国滚着叽歪者和十几亿网民给逼得!
  早就熟知这些套路的赵桓自然不可能坐视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让无心去准备报纸的事情之后,赵桓又立即把何蓟给召进了宫里,然后面授机宜:
  “去找些不得志的读书人,越不得志越贫困潦倒越好。找一些这种人出来,随便在皇城司下面成立个新的衙门,给他们编制和俸禄。”
  “养闲人?国库都空得能跑老鼠了,朕哪儿来的钱养什么闲人?朕是要让他们去酒楼茶楼之类的地方说书!让他们给百姓讲报纸!”
  “书?朕给他们一些提点,大致的东西朕给他们准备好,让他们去写,写完了就去说书,说完了就讲报纸,把朝堂上的事情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儿的讲给百姓去听。”
  “还有,什么事情该说什么事情不该说,该说的事情又该怎么说,你这个皇城司提举的心里得有数儿。”
  “另外,让这些人在说书之余,去创建扫盲班,就是教那些大字不识得一个的百姓们识字,朕给他们准备好教材书目,教学之余还要把报纸讲给那些参加扫盲班的百姓去听。”
  “教会十个百姓识字,能识得五百个常用字,能够看得懂报纸上面在说些什么,那这个教书先生就是一级士,教会五个,就是二级士,教会一百人就是三级士,以此类推。到了八级士,朕亲自给他封爵!许袭三代的那种!若是有人能教化十万百姓,朕不只给他封爵,朕还让他配享文庙!”
  赵桓慢慢的把自己上辈子已经玩过的,还有刚刚想出来的那些套路都说了出来。
  赵桓相信,这些穷困潦倒的书生们在酒楼茶楼讲报纸还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是玩扫盲班,那些百姓肯定会拱破脑袋也要参加,这是一种深植在骨髓深处的执念,从来就不会因为一时的贫富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朝代的更迭而改变。
  尤其是那些大字不识的普通百姓,越是自己不读书,就越知道读书的好,也就更想读书。反倒是那些有机会读书的,反而不会太珍惜读书的机会。
  所以,现在赵桓给了普通百姓以识字的机会,就是为了直接从渠道下手,干掉中间商!
  至于何蓟怎么去找那些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又怎么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皇城司所用,那是何蓟的事情,跟赵桓没什么关系。
  而随着赵桓的嘴巴不停开合,何蓟的表情也越来越丰富。
  何蓟的心里很清楚,如果今天的事情都传扬出去,相信马上就要被凌迟的陈东都未必会感觉到痛——
  这已经不是牵连九族三代那么简单的事儿了,更不是什么杀人诛心就能够说得过去的。官家这么干,整个儒林和全天下的士绅都会把陈东等太学生员视为生死大敌,包括他们的九族都得恨他们死得太轻松!
  但是,这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自从何蓟从官家那里知道了纪纲和田尔耕、许显纯这三个名字之后,何蓟就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奋斗方向。
  ……
  赵桓很忙,比周杰棍歌曲中的牛仔要忙得多,甚至比杜甫还忙——
  何蓟前脚刚刚离去不久,李纲和李若冰又被召进了宫里。
  然后赵桓就盯着李纲和李若冰道:“何谓嘉大惠于天下?”
  李纲和李若冰互相对视了一眼,却发现对方也是一脸茫然。
  什么叫嘉大惠于天下?官家能下永不加赋诏,那不就是嘉大惠于天下?关键是官家现在问这个问题干什么?是想听我们说几句好听的夸夸他?
  略微一迟疑,李纲还是躬身拜道:“启奏官家,臣以为官家能下永不加赋诏,使得天下百姓从此不再承担重赋,此即嘉大惠于天下。”
  赵桓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接着却又摇了摇头:“天下百姓,皆为朕之子民,若因赋之一事而使百姓生计艰难,朕又于心何忍?不过,虽然朕下了永不加赋诏,却也算不得是真正的嘉大惠于天下。”
  在赵桓看来,赋这个东西他跟税又不是一回事儿,单纯的说永不加赋,其实不过用来是收买人心的手段而已,所以也算不得是真正的“嘉大惠于天下”,真正的嘉大惠于天下,起码也得跟种花家一样免了农业税才有资格说这话!


第87章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催更圈活动加更)
  免农业税是不可能免农业税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免农业税,再加上赵桓这个皇帝还特别能花钱,也只有收收那些泥腿子的农业税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再说了,国库都空得能跑老鼠了,再让赵桓把农业税给免掉,那岂不是意味着赵桓的内帑也要跟着国库一起跑老鼠?
  到时候国库一看内帑,说一句:哟,你也跑老鼠啊,你说内帑怎么回答?说一句真巧,原来你也跑?还是让内帑说是啊是啊,我看你跑,我就跟着跑一跑……
  所以说,在生产力不够发达,商业税收还不足以支撑国库和内帑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彻底免除农业税基本上只能是个美好的奢望。
  当然,历史上不是没有人这么玩过——
  当然,这么玩的肯定不是康麻子。被建奴包衣们吹爆了的康麻子玩“永不加赋”其实比赵桓还坑,因为赵桓只是规定了一个百姓一年就只交一百文的赋,从此以后再不增长,但是麻子哥玩的“永不加赋”其实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真正彻底免了老百姓民赋民税的,除了后世的种花家之后,其实还有一个汉孝文皇帝。
  《汉书·食货志》:“上(文帝)复从其(晁错)言,乃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
  跟赵桓的名字差不多的那个汉孝文皇帝刘恒其实一开始的打算是把老百姓的租税给减半收取,可是第二年的时候一合计田赋这玩意也没多少钱,干脆就给全免了,直到孝景皇帝登基之后第三年才又开始收取,还是减半收的。然而很可惜,汉家天子再怎么勤政爱民也比不过那些包衣奴才的嘴,就像帕萨特车主的嘴比A柱还硬一样,包衣奴才的狗嘴也是相当的硬,因为包衣奴才们必须要吹螨清圣祖皇帝——
  能提出永不加赋的皇帝,怎么能不是明君圣主呢?如果不能证明螨清一十二帝个个是明君,那你让他们这些做包衣奴才的怎么办?
  什么滋生人丁,看不见!反正奴才们就认准了四个字:永不加赋!必须得吹爆!
  但是李纲和李若冰不晓得后世有个种花家能彻底免除农业税这事,也更不晓得后来还有种叫做包衣奴才的生物,他们只能知道前面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当李纲和李若冰把史书翻出来一看,发现整个中原堂口的历史里面也只有一个汉孝文皇帝曾经这么玩过免除民赋民税的事情,而且不是永久彻底全免,像赵桓这么玩的,已经算得上是开天辟地头一个了!
  所以,当赵桓说自己搞这个“真·永不加赋”还说自己算不上真正的嘉大惠于天下时,李纲和李若冰顿时都有些懵逼了。
  官家这是在变着法子的求夸奖?
  赵桓却没有发现李纲和李若冰神色古怪,当下只是又接着问道:“那朕再换个问题吧。依两位爱卿看来,何谓天下大同?”
  一听赵桓提到这个,正儿八经科举出身的李纲可就来精神了。
  “所谓大同,语出《礼记·礼运》大同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