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贵胄)


  然而让朝堂上一众大佬们失望的是,李纲和种师道两人都是一副讳如莫深的模样,李纲更是阴沉着喝退了百官,又训斥道:“既已奉诏,便该好生将差事办事,现在围着老夫算怎么回事儿?”


第253章 头发有些不够薅的
  喝退了朝堂上围过来的一众文官,李纲又咳了一声,待众臣们都安静下来之后才开口道:“先各自散去吧,不要议论,不要私会,不要外传。今日之事,终究会有个说法。”
  百官之中却有人叫道:“何不求见太后?”
  “谁?”
  李纲打量了一众朝臣们一眼,见始终没有人站出来承认,便也不再追究,只是冷哼一声道:“谁愿意去求见太后就自己去,不要拉上其他同僚。”
  朝堂上的一众大臣们顿时傻眼了——你身为当朝太宰,都这么怂的吗?
  “都散去吧。”
  李纲又接着说道:“谁要是有什么想法,可以先交题本上来,本官绝不阻拦,而且会在第一时间将题本转交官家。”
  被李纲这么一说,朝堂上的一众大佬们顿时心中一颤。
  你特么当朝太宰都怂成这个蛋样,还指望大家伙儿跳出来作出头鸟?当谁傻呢这是!
  然后一众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大臣们就纷纷散去了,倒是沈颢以及六部尚书没有跟其他人一起离去,反而留在了李纲身边。
  待朝臣们都走的差不多了,沈颢才向着李纲拱了拱手,说道:“既已奉诏,下官这就回去整顿御史台,到时还少不得需要中书省和吏部帮忙。”
  李纲点头应下了,执掌吏部的李若冰也点了点头,说道:“份内之事,必不推辞。”
  等沈颢也转身离去之后,李纲跟剩下的六部尚书在紫宸殿里大眼瞪小眼的瞪了半晌也没瞪出个所以然来,最终还是李纲率先开口,说道:“罢了,先去中书省。”
  跟大宋历代官家所谓的改革只是修修补补不一样,赵桓所谓的改革基本上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把整个大宋的体制全部给干翻重来一遍。
  尤其是以某院为蓝本的中书省,以某院下属各部、司为模型的六部,包括布政使司、州、县、乡四级结构以及其下依六部例所置的厅、局、处、科,外加赵桓没说但是写在了小册里的很多东西更是照搬了整合了某土鳖的一部分制度。
  至于对枢密院的改制,还有各级军队的编制改制,那就已经不是基本上照搬,而是类似于用GHOST之类的玩意直接把某土鳖的军制给全盘复制了。
  说不好听点儿,赵桓所谓的改革基本上就是一锅大杂烩,从秦汉开始一直到后世种花家为止,历史上所有出现过的制度,甚至是某些沙雕网络小说里的制度政策都被赵桓拿来参考了一下。
  所以李纲和李若冰等人就很头疼——
  哪怕赵桓给他们的小册子里已经用图画和文字进行了说明,可是真要落实下来,也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
  比如布政使司这个机构。
  如果按照官家给的规划来看,布政使司的职位大概跟一路之长类似,然而两者不同的是,一路之长是在汴京城里待着办公,实际上的地方事务则是由路中四职来处理。而且为了避免出现唐末藩镇尾大不掉的局面,这路中四职其实是互相牵制的。
  然而这个布政使司,却是个居于地方的实职,说一句封疆大吏也丝毫不过。或者说的再直白一些:如果不是布政使司只能管民,手里并没有丝毫的军权,那这个布政使司根本就是唐末的藩镇,汉末的诸侯!
  那么问题来了——
  这么牛逼的官职出现在大宋,让谁上?不让谁上?
  官家说的倒是容易,先将天下分为三十六个布政使司,而且把大概的位置也画出来了。可是这也意味着吏部得先弄出来三十六个布政使!
  除却布政使之外,中书省下辖的六部还要再往下探,一直延伸到乡一级,这其中就意味着吏部除了要先准备好知州、知县、知乡这三个层级的官员之外,另外还得准备从布政使司到乡一共四级的六部下探官员。
  原有的地方官员?
  说句不客气的,朝堂上的这些大佬们心里也清楚,原有的地方官员肯定会有留任的,但是数量也绝不会多就是了——
  就冲着那些地方官员们多半都喜欢唱诗喝酒逛青楼的德性,这些人也必然适应不了改制之后的官场。为了这些人的狗命着想,现在就让他们滚蛋反倒是在保护他们……
  除去吏部的这大堆烂摊子,剩下的五部基本上也差不多,就连往常存在感极低的礼部也是一大堆的破事儿要处理——
  改制后的礼部除去原有的国子监要改制,扫盲计划也归于礼部,还额外又增设了教育司,专门负责社学、乡学、县学、州学,一级级的学堂也跟过去的学堂变得不同。
  那么,官呢?
  别看官家经常喊着大宋几千万人里想当官的有的是,可是想挑选出合格的官员,却也没那么容易。
  所以李纲带着李若冰和沈颢等人到了中书省之后也是一把把的薅头发。
  “老夫倒是有些羡慕张邦昌了。”
  瞧着手中一大把头发,李纲苦笑一声道:“早早的罢官回乡,倒也不见得是坏事儿。”
  说完之后,李纲却又摇了摇头,说道:“罢了,想这些有的没的也没什么用,倒不如别想。诸位,现在可有什么主意么?”
  庄成益皱着眉头道:“划分几个布政使司这事儿我倒是不太关心。我现在关心的是,靖康四年的春税还没开始收,等划分了布政使司之后,这税的事儿该怎么办?”
  “按照官家规划的来看,这税是从乡到州一级级收上来再解入国库,可是下面的人已经习惯了扑买制,这一下子忽然改了……”
  “还有这国税地税,还有这税率……”
  “我总感觉头发有些不够薅的。”
  庄成益的话音落下,在场的几个大佬们顿时齐齐叹息了一声。
  你的头发是不够,可是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谁不得跟你一样大把的薅头发?谁的头发够这么薅的?
  “先废路。”
  沉默了半晌之后,还是李若冰率先开口道:“反正原本的路官都在京城,废掉也就废掉,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影响。”
  “废掉了路,吏部这段时间再取消休沐,先把三十六个布政使挑出来。”
  “剩下的慢慢来。”


第254章 遗臭万年
  相比起其他部门的一团糟来说,吏部还倒算是轻松——无论再怎么乱糟,总得先把布政使弄出来,再把知州知县知乡这三级主官选好,剩下的属官配齐之后,就可以慢慢捋络“吏”的问题了。
  最主要的是,李若冰眼珠子一转,直接就把主意打到了赵桓从靖康元年就开始特意挑选出来的那些进士们的身上。
  这些人有过六部行走的经验,又被官家扔到禁军里面训练了近三年,现在也该是拿来用的时候了。
  然后赵桓的脸色就神色不善不的盯着李若冰:“朕好不容易培养了这么几个人才,现在可倒好,你一下子全给朕划拉走了?”
  李若冰硬着头皮道:“启奏官家,微臣也不多要,三十六清计司,正好三十六个进士。您把这三十六个进士给了微臣,微臣也好早点儿把这个四级行政的架子给搭起来。”
  跟着赵桓混得久了,李若冰不知不觉中也学到了许多名词。
  甚至还学会了当甩手掌柜——
  官家不是把天下划分为三十六个布政使司,且要求各部对应设置三十六个清计司么?那就直接从官家这里弄回去三十六个进士,让他们担任三十六清计司的主官。
  然后就可以把遴选地方官员的任务扔给他们了。
  可是赵桓顿时就气的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从靖康元年到靖康三年,满打满算就三十六个比较出挑,能够算得上是允文允武的人才,现在可倒好,他李若冰大手一挥全特么要走了!还口口声声的不多要!
  脸呢?
  不管怎么生气,最终还是咬牙切齿的赵桓退了一步,调拨了以白庚为首的三十六个靖康元年的恩科进士给李若冰,直接就把吏部现在最大的问题给解决了一大半。
  然后反应慢了一拍的枢密院、中书省以及剩下的五部就很闹心。
  尤其是执掌枢密院的种师道,更是恨不得现在干脆病死算逑,也好过现在一把把的薅头发——
  按照官家给的规划,以后打不打、打成什么样儿、什么时候结束之类的问题归皇帝和兵部,可是剩下的怎么打的问题,就全归了枢密院。
  当然,如果单纯的只是这样儿,如果单纯的只是改一改禁军和厢军的编制问题,那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官家还把整个枢密院都给拆分了——负责统筹参谋的,负责后勤的,负责装备的,还有负责监军的,负责军功的,负责训练的,负责带兵砍人的,等等相应的衙门都拆分开来,各自统管各自的一摊子破事儿。
  除去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还有一个更要命的问题摆在种师道面前。
  裁汰的禁军和厢军怎么办?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