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贵胄)


  还有,这里不是无险可守。正所谓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有大宋万万百姓的民心,何处都是天险。失了民心,险如秦岭,雄如潼关,又有什么用处?
  更何况,方才秦卿也说了,这里乃是四战之地。正因为如此,朕才好带兵去扫平草原,让中原以后再无北地之忧。”
  “但是草原好打不好管。”
  丁宏也站出来反对:“武帝两征漠北,匈奴远遁万里,可是草原依旧是中原的心腹之患。草原之民不同我中原之民,打得过就南下劫掠,打不过就远遁万里,伺机重来。民间常说有千日做贼无千日防贼,不外如是。
  即便官家远征漠北,草原之族远遁万里,可是千百年后呢?草原不适宜耕种,不便筑城。以顺天府为国门,胡马一旦越过长城,顺天府又该如何?更何况,迁都之事本就非同小可……”
  “丁知府所言不错。”
  秦桧也附和道:“如今重造鱼鳞黄册之事尚未完成,《大宋律》尚在修订之中,臣以为此时并非迁都的好时机。”
  赵桓却笑道:“朕是打算迁都,却不是要立即迁都。这顺天府先以北都的名义修着,待时机成熟了再说。”
  时机成熟?
  听到这四个字之后,秦桧忽然心中一动,躬身道:“官家圣明。”
  就在赵桓还没想明白自己哪儿圣明的时候,秦桧又强拉着还想要继续劝谏的丁宏一起告辞离开。
  出了行辕,一直挣脱不得的丁宏才恨恨的甩开秦桧拉着自己的手,怒道:“你强拉我出来干什么?迁都之事岂同儿戏?”
  秦桧道:“谁说官家一定要迁都的?”
  听秦桧这么一说,丁宏顿时一脸懵逼的问道:“不迁都?若是官家不准备迁都,又何必让我们营建什么顺天府?”
  “这才是官家的高明之处。”
  秦桧捋着胡须道:“若是官家真个想要迁都,又怎么会在经过朝堂讨论之前就先让你我营建新都?官家此举,不过是打算借你我之口,将营建新都的事情宣扬出去。”
  “借你我之口,将营建新都的事情宣扬出去?”
  丁宏这下子更懵了:“若是提前将此事宣扬出去,岂不是给朝堂诸臣提前想好应对之策的时间?”
  说完之后,丁宏忍不住一拍手,叫道:“不错,正是应该提前宣扬出去!既然你我二人无法劝阻官家,那便让朝堂诸公们也都提前知晓,正好能趁着官家回京之前先想好应对之策。”
  可是话音刚落,丁宏又觉得有些不对劲。
  秦会笑了一声道:“发现不对劲了么?”
  “营建都城,所需物料不知凡几,天下商贾岂有不闻风而动之理?商贾云集河北,便意味着大量的钱财都堆积在河北之地。有了钱财,还担心没人?”
  “更何况,万一官家真要迁都顺天府,那这顺天府便是京畿重地,天子脚下,又有谁不想在京城安家落户?”
  “哪怕明知道迁都未必能成,可是这人啊,总得赌一赌不是?”
  “普通百姓赌不起,将门、勋贵、豪商巨贾,还有这几次随官家亲征而崛起的那些人,他们赌得起赌不起?”
  “官家如今要借着你我之口将营建新都的事情宣扬出去,乃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以此引天下人向河北聚集,也好一改河北困顿的局面!”
  “嘶~~~!”
  听完秦桧的解释,丁宏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提前上千年为延缓地球变暖做出了贡献:“官家之谋,竟然恐怖如斯!”
  秦桧道:“不错,官家为了河北,为了河北的百姓,也真是煞费苦心了。”
  丁宏也忍不住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回头便上一份表章,先请建新城,再请改顺天府为北京。”


第193章 三种惹不起的人
  “千里无人……沟洫畎浍之迹往往犹在。而荆棘成林,无尺寸之耕。”
  这是苏辙在《御试制策》描写的三易回河所带来的灾难的最为官面的记录,也是赵桓从析津府返回汴京时亲眼见证的惨象——
  即便离最后一次黄河决堤也有几十年的时间,然而慷慨悲歌的燕赵之地依旧千里无人烟,炎黄故里的河南荆棘布野,荆襄沦为蛮荒之地,号称鱼米之乡的江浙不复往日繁华。
  生命的脆弱,在冰冷的数字面前展露无遗,又被无情的文字如实记在了史书里。即便以赵桓动辄便要拿人筑京观的狠辣心性,也无法坦然面对天下如此惨状。
  但是从宋仁宗到宋神宗再到宋哲宗,还有始作俑者的李垂,这些混蛋们能坦然面对。
  这些混蛋们一个敢写,另外三个敢信,而且一个比一个能折腾,不光花老百姓的血汗钱不迷眼,根本就不拿百姓的命不当回事儿,留给子孙后代的是河南河北千里无人烟的烂摊子还有层出不穷的杀官造反受招安。
  因为不杀官造反,就活不下去——哪怕明知道杀官造反受招安的后果是被当成炮灰,要被朝廷派到边关去送死,那也比饿死强吧?
  将目光从御辇外白雪皑皑的土地上收回,心里恨不得把赵祯和李垂那些混蛋们从地里挖出来鞭尸的赵桓也只能暗自叹息一声,随即又勉强打起精神,对赶来汇报消息的何蓟问道:“什么事儿?”
  何蓟没有卖关子,当即便躬身道:“启奏官家,高丽遣使朝贡,使者已经动身出发,不日即到明州。”
  ……
  唐开元二十六年,分越州郧县地为郧、奉化、慈溪、翁山四县,置州,因境内四明山得名明州。宋淳化三年移杭州市舶司于州属定海县,次年复旧。咸平二年于州治置市舶司,“南则闽广,东则倭人,北则高句丽,商舶往来,物货丰衍”。
  身为一个曾经出使过大宋,并且在明州逗留过一段时间的高丽使节,金富轼对于明州的了解并不少,甚至比许多土生土长的明州人还要了解明州的历史。
  然而距离上次来明州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明州却变得陌生起来——
  城还是那座城,人还是那些人,就连陪在自己身边的宋国市舶司官员也还是去年相识的斐不同,一切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然而金富轼却感觉到一股别样的陌生感。
  直到在裴不同的陪同下在明州里转了一遍,金富轼才察觉到这股陌生感到底是从何而来。
  上一次来明州,金富轼觉得明州和高丽的港口城市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样的死气沉沉,百姓满是菜色的脸上也一样都写满了木然,身边这位斐不同的眼中更是隐藏着一丝绝望和不甘。
  而这一次来,明州还是明州,明州的百姓却已经变了——脸上的菜色依旧还是菜色,然而木然的神色已经消失不见,隐藏在斐不同眼中的那一丝绝望和不甘也都消失不见,似乎整座明州城的所有人都变得神采飞扬起来!
  想着想着,金富轼的脑中忽然冒出来两个字。
  盛唐!
  越想越心惊,金富轼说起话来便比去年的时候要客气了许多:“一别经年,金某依旧碌碌,斐相公风采却更胜往昔,实在令人羡慕得紧。”
  斐不同却笑道:“金司空过奖了,本官才是经年碌碌,整日埋首案牍,又如何比得金相公风采。”
  下官!下官!去年你明明自称为下官的!今年怎么就成了本官!你一个小小的市舶司芝麻官,难道还想跟本官这个高丽平章事、司空平级不成!
  若是换成赵桓在此,一定会觉得金富轼心中疯狂咆哮,脸上却满是笑容甚至“笑”到眼角扭曲的样子,简直像极了那些网络上重拳出击,现实中唯唯诺诺的键盘手。
  但是斐不同却没有觉得不对劲。
  报纸上不是说了么,官家承天受命为天子,身为天子之民,随便哪个大宋百姓都比这些蛮子的国主尊贵——自己堂堂一个六品的市舶司官员,放在大宋也不能算是个小官,怎么着不都比他这个高丽平章事加司空要高贵得多!
  不服气?不服气你把金国按在地上摩擦一遍啊!
  伸手向前一引,斐不同又接着说道:“本官已经让人安排好了金司空的住处,请。”
  金富轼微微点了点头,应道:“请。”
  一边随着斐不同向前走,金富轼又一边问道:“你我也算相交日久,若本官进京面圣,却不知斐相公可有所教我?”
  斐不同没有立即回答,直到两人快到驿馆之时才忽然开口道:“自明州一路进京,路上有三种人惹不得。”
  金富轼顿住脚步,问道:“哪三种?”
  斐不同道:“其一么,便是这乡间地头的百姓。这些人都被当今官家惯坏了。
  这其二么,便是社学的先生和教头。若是跟他们碰了个对面,他们不对金相公行礼,金相公也不要放在心上,因为他们除了官家,见到当朝太宰也不需主动行礼。
  至于其三,便是当今官家。”
  被斐不同这么一说,金富轼顿时懵住了:“贵国官家只排第三?乡间百姓和教书的先生又何德何能,敢排在官家之前?”
  沉默了半晌,斐不同才开口道:“民间百姓向来喜欢编排官家,什么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的说法层出不穷,官家也不在意,任由百姓编排。”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