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朱标闻言也露出沉思的表情,朱雪晴的能力他都看在眼里,当然也知道李节说的是实情,其实相比老朱,他对女人的偏见并不是那么深,如果有可能的,他并不介意朱雪晴进入朝堂为官,毕竟他见到的许多官员都不及朱雪晴优秀。
当然想法归想法,朱标还是一个很实际的人,所以最终他还是摇了摇头道:“我的意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皇的看法,所以这件事绝无可能,不过你若是真想让蒲城帮你的话,倒是可以让她隐于幕后,帮着你出出主意!”
“这……”李节听到朱标的回答却露出失望的神色,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无奈的点头道,“好吧,多谢殿下的指点!”
看到李节失望的模样,朱标也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这件事基本没什么可能,你也不要在这种事上纠结太久,虽然这么做可能会委屈了蒲城,但我相信她会体谅的!”
不过就在朱标的话音刚落,李节忽然抬头再次问道:“殿下,如果……我是说如果您能做主,您是否愿意让郡主光明正大的进入朝堂为官?”
“那是自然,我对人没什么成见,用人用贤,只要这个人的能力足够,品行上也没什么大问题的话,别说女人了,就算是太监我也照用不误!”朱标把胸膛拍的呯呯作响保证道。这点朱标倒是和朱棣很像,在用人方面丝毫不讲究,只看才能不看出身,只是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就看掌权者怎么化解了?
“我明白了,多谢殿下!”李节再次向朱标行礼道。
“好了,这件事就至此为止,父皇已经同意银行的事,不过就算旨意下来了,倭国那边的白银却需要年底才能送到,所以几个月你就好好的筹备一下,等日后白银一到,你就可以大展拳脚了!”最后朱标再次开口道,说完就转身离开,李节再次行礼送朱标离开。
不过等到朱标的身影消失在重重的宫殿之后,李节却抬起头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其实李节又何尝不知道女子为官基本不可能?他之所以拦住朱标,其实只是想试探一下朱标的态度,他这么做也并不仅仅是为了朱雪晴,更是为了朱雪晴背后无数的女子。
李节对女权之类的事完全没有兴趣,只不过在他看来,大明现在处处都缺人,荒芜的农田无人耕种,作坊里也招不到足够的工人,为此老朱不惜大搞移民。
然而就算是移民,也依然需要时间来繁衍生息,估计最少需要两代人,也就是三十年时间,才能让中原的人口恢复,李节虽然可以等三十年,但他却还是有些心急,在这种情况下,他就盯上大明另一半明明存在,却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群体,也就是女人!
程朱理学源自北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对女子系统性的压迫,大户人家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怕像朱玉宁和朱雪晴这么有才华的女子,也只能呆在家中得不到施展,至于小门小户人家的女子,更只能等着嫁人后相夫教子,一辈子都被困在家里。
可是在李节看来,女人除了在体力上比男人差一些外,其它方面并不比男人差,完全可以胜任一些工作,比如纺织、教育、管理等等,如果能把大明的女人动员起来,那就相当于大明凭空多了一半可以劳动的人口,这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一想到上面这些,李节也禁不住心中激动,他想要让大明向外扩张,毕竟外面有太多的土地和资源,只要能走出去,就像是白捡一样,可大明现在却连内部都在缺人,李节绞尽脑汁,也只能把大明的势力延伸到高丽和倭国,再想向其它地方扩张,就必须有足够的人口支持。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节才想到解放女人来增加劳动力,可惜老朱对女人的偏见很深,一个马皇后也并不能改变老朱对女人的看法,因为后宫中有太多的女人从来不被老朱放在眼里,甚至在他去世后,宫中的妃嫔大都被他逼着殡葬,因为在老朱看来,这些女人都只是自己生育子女的工具,自己死了,这些女人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所以只要老朱在世一天,大明的女人就不可能翻身,幸好现在老朱年纪大了,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所以李节可以耐心的等候。
今天的试探让李节很满意,等到老朱去世后,朱标这个实用主义者很可能会接受李节的建议,慢慢的放开对女人的禁锢,从而让这些女人也走出家门,为大明,不对,确切的说是为华夏向外开拓,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313章 灭门惨案
老朱的动作依然一如即往的快,就在李节把设立银行,发行新纸币的计划献上去后,仅仅十天老朱就下达对李节的任命,在这份圣旨上,老朱免去了李节在武学的职位,改为银行司主事,统管银行司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李节的这份任命有些特殊,因为它并不是单独下达,而是夹在数道圣旨之中一起下达。
在这数道圣旨之中,其中有一道圣旨最为引人注目,这道圣旨是关于迁都的,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老朱也终于迈出了迁都的第一步,他在圣旨上昭告天下,宣布将北平改名为北京,明年初朱标将提前赶赴北京坐镇。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得朝堂震动,虽然迁都早就已经确定下来,甚至北平城那边也开始重修,不过许多大臣心中还是存着几分奢望,因为老朱并不是第一次宣布迁都,上次他准备迁都凤阳时,也是把凤阳城都修好了,但最终还是没能迁过去。
然而没想到这次老朱竟然动了真格,不但重修了北平城,而且还提前一步把太子派了过去,显然老朱已经是铁了心要迁都,绝不可能再有反悔的余地,这下也引得朝野内外议论纷纷,许多人也都暗自后悔当初没有强烈的反对。
朱标要去北京,自然也有不少的官员随行,除了詹事府上下的官员外,老朱还接连下了几道旨意,要将六部抽调一部分官员随同朱标去北京,李节的任命就夹在这些调令之中,所以并不怎么引人注意,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所谓的银行是干什么的?
李节的任命与朱标要去北京的圣旨一起下达,换句话说,李节也要随朱标去北京,这点李节也并不意外,因为这是他在计划书上主动提出来的。
金陵是大明的都城,也是大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甚至连宝钞也是在金陵印刷而成,现在宝钞贬值的厉害,别的城市甚至都不愿意使用宝钞了,但在都城之中,宝钞还有一定的流动性。
之所以造成上面这种情况,并不是金陵百姓喜欢用宝钞,更不是这里的百姓觉悟高,而是金陵是大明的都城,官方在城中的影响力很大,所以在强制推行宝钞使用这方面,金陵城自然也比其它城市更严格,百姓不想用也得用,所以金陵百姓对宝钞的怨言也最大。
于是这也就形成一种十分有趣的局面,明明金陵百姓对宝钞恨的牙痒痒,但他们却要强忍着资产贬值的危险使用宝钞。
李节也正是知道上面这些,所以才决定跟着朱标提前去北京,相比金陵这边,北京那边受到宝钞的影响比较小,毕竟那里天高皇帝远,官府可没精力去管百姓用铜钱还是用宝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北方因为距离京城太远,而且在民间的习惯上也更喜欢使用金银和铜钱这些实物,宝钞的发行并不怎么顺利,当然这也和北方受到的战乱影响太大,民间商业也不繁荣有关。
种种原因综合在一起,才让李节决定去北京设立银行,发行新的纸币,反正迟早也是要迁都的,既然如此,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把银行设在北京,毕竟新的都城也需要新的宝钞来配合,而且阻力也会小一些。
“夫君,听说北京那边的冬天很冷,明年动身之前要不要多准备些御寒的衣物?”朱玉宁小脸略带兴奋的向李节问道。
李节要跟着父亲朱标去北京,朱玉宁当然也要跟着一起去,做为从小只能生活在皇城之中,哪怕出嫁也只能在金陵城中活动的她来说,这次去北京简直就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她也终于有机会可以亲眼看一看京城之外是什么样子了。
“大姐,北京那边的冷倒还没什么,大不了呆在房间里不出门就是了,但那边的冬天却干的厉害,我到那边没几天就流鼻血了,玉英她们从小在北京长大,也都说受不了北京的冬天。”这时朱雪晴抢先回答道。
“玉英和婶娘她们随四叔去了高丽,虽说离北京不远,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她们?”朱玉宁这时也想到了待自己如亲女的燕王妃,可惜平时她们平时只能靠书信来往,她也好多年没有见过对方了。
“肯定会有机会的,大伯去北京,四叔肯定也要从高丽回来与大伯相见,到时让大伯提亲给四叔写信,请他把玉英她们带上,到时咱们姐妹也能好好的聚一聚!”朱雪晴这时也兴奋的道。
朱雪晴也会随同李节他们一起去北京,这也多亏了李节之前对朱标的试探,使得他松口让朱雪晴在幕后帮李节谋划银行的事,至于朱标是用什么借口说服了老朱,这就和李节无关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霸劫长安 (傲娇红尘) 纵横中文vip2021-01-31完结劫,围棋术语,黑白必争之地。得之,大局已定。失之,满盘皆输。今长安起劫,争国运,争道义,...
-
明草 (再次等候) 起点VIP2021-11-13完结那一年,荒唐天子刚亲政那一年,名相名将渐凋零那一年,歌舞升平四海平那一年,繁花似锦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