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驸马 (北冥老鱼)


  这些百姓被迁移过来后,,当地的官府会划出一片土地让他们开荒,当然朝廷也会提供一些种子、农具等物资,只要你能把荒地开垦出来,并且连续种上几年,那这块地就是你的了,而且前几年朝廷也不会收税。
  相比那些真正的荒地,河南这边的荒地以前大部分都是良田,只是因为战乱,田地的主人或逃离或死亡,才导致田地抛荒,但只要耐心的耕种几年,这些荒地就能恢复成良田,比从零开始的开荒容易许多,所以这些移民只要熬了最初的几年,就能得到一大块土地。
  “想什么呢?”正在这时,朱标忽然一拍李节的肩头问道,这一路上太过无聊,所以朱标也经常把李节叫来陪他,或是下棋或是聊天,有时也讨论一下路上的见闻。
  “我在想陛下迁移百姓到中原的事。”李节实话实说道。
  “原来是这件事,不过说实话,当初父皇为了做这件事,可背负了不少的骂名,许多大臣也反对迁移百姓,认为这会让百姓背井离乡,甚至可能会引发民间的动乱。”朱标说到最后也叹了口气,事实上那些人也没说错,迁移百姓的确也引发了一些的骚乱,不过这些依然没能改变父亲的决定。
  “凡事有利必有弊,有时上层的一些决定,虽然长远看有好处,但却会触动下层的利益。”李节闻言也叹了口气道,这种事根本没有对错,而且有些现在看来正确的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后也可能变成错误的。
  “是啊,有利必有弊,比如以户籍为例,父皇接手了一个乱成一团的天下,为了让天下尽快的恢复秩序,所以才将各行各业都划入户籍之中,使得天下在短时间内秩序井然,但时间一久,我总感觉这户籍制会出问题!”这时朱标忽然也有些感慨的道。
  “殿下也觉得户籍有问题?”李节闻言也十分惊讶的看向朱标,他没想到朱标竟然看出了户籍的弊端,果然不愧是老朱挑选的继承人,如果朱标真的能顺利接位的话,说不定他真的能纠正许多老朱留下的弊端。
  “听你这话的意思,你难道也和我有同样的看法?”朱标也同样惊讶的看着李节道,他本来只是随意拿户籍举例,甚至借此给李节上一堂课,没想到李节竟然也有同样的看法。
  “不错,户籍虽然让天下秩序井然,但时间一久,百姓被户籍牢牢的捆绑在各自的职业中,农户也就算了,可军户和匠户必然会出大问题!”李节十分肯定的道。
  听到李节这么说,朱标也是眼睛一亮,当即与他详细的讨论了一下户籍制的利弊,结果越是讨论他越是震惊,李节对户籍制的认知远超他的想像,甚至许多他没想到的地方,李节也都想到了。
  其实并不是李节多聪明,而是他深知历史上明朝军事崩坏,主要就是军户制度的崩坏,本来老朱想的挺好,军户半军半民,即可以节省军饷又能保证兵源,可后来军户却饱受军官的剥削,沦落成为军官的私奴,平时连饭都吃不饱,更没时间操练,哪还能保证什么战斗力?
  匠户也是一样,老子是铁匠,儿子还是铁匠,而且无论干多干少都一样,就像是吃大锅饭一样,如此一来匠户们根本没有干活的动力,这也导致军队的武器质量直线下降,火枪更是频频炸膛,根本就不能用。
  原来历史上的大明深受倭寇之害,主要就是南方的卫所实在太腐败了,北方因为受草原威胁,卫所还能保持一定的战斗力,可南方的卫所却烂到了根子里,甚至发生过几个倭寇就能打败上千明军的荒唐事,其根源就是军户制度的彻底崩坏。
  当然户籍制的危害还远不止如此,因为户籍将大部分人都牢牢的捆绑在土地上,根本不能自由流动,这也大大的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原来在宋朝时就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在明朝时期停滞下来,虽然不能说全怪苛刻的户籍制度,但它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
  朱标听着李节的讲述也十分兴奋,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李节,没想到他在政务上也有如此深的见解,看来自己这个女婿还真是找对了。
  “既然户籍制会造成如此大的危害,那你觉得该如何改变?”最后朱标向李节追问道。
  “改变肯定是要改变的,但却不是现在!”李节闻言反而出言劝阻道,虽然户籍制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但那是在以后,现在户籍制对大明还是有利的,至少它可以让大明更快的恢复实力,所以现在还不是改变的时候。
  朱标闻言也醒悟过来,当即赞同的点了点头,他的确有些心急了,户籍制是自己父亲定下来的,以父亲的能力,当然知道户籍制的利弊,可他依然推行了下去,想必就是看中了它前期的利,至于后期的弊端,那就需要自己与儿孙们去纠正了。


第202章 周王世子
  开封城遥遥在望,官道上也变得热闹起来,来往的行人与车队川流不息,河道上也出现了不少船只,翠绿的田野上,随处可见忙碌的农夫,看起来竟然与金陵城外的情景有些相似。
  李节看着远处的开封城墙也十分兴奋,其实大明最初的北京就是指开封,那还是老朱刚刚称帝时,打下开封并且亲自前来巡视,当时不少人都劝他把开封立为国都,不过老朱巡视了一遍后只是把开封设为北京。
  后来在洪武十一年时,老朱却把北京的称号给废除了,主要是他把儿子朱橚封为周王,藩地就是在开封,一般来说,国都肯定不能让藩王就藩,哪怕是陪都也不行,所以开封就失去了北京的称号,后来朱棣夺得皇位,迁都北平府后,又把北平改名为北京。
  朱标这时也一脸兴奋的打量着开封城,他也是第一次来开封,对于这座前宋的都城,他只从书中了解过,对于书中描述的那个“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开封城,他也十分的向往,甚至他还收藏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可惜只是前人临摹的作品,至于真品他也没有见过。
  不过随着队伍来到开封城下后,李节和朱标却失望的发现,开封城其实已经显得有些破旧,甚至城墙上还有修补的痕迹,有一些比较旧的墙面上,还留下一些或深或浅的伤痕,有经验的人,甚至能从这些痕迹中判断出当年攻城战的惨烈。
  看到那些破旧的城墙,李节和朱标也不禁对视一眼,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之前收集的,关于开封的情报。
  北宋灭亡后,开封就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后来金朝虽然也一度以开封为陪都,但蒙古灭金,再加上后来元末战乱时,小明王韩林儿率领的红巾军,也一度以开封为国都,与蒙古人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可以说开封城曾经几度毁于战火之中,现在的开封早就不是当年那个繁华无比的东京汴梁了,甚至整个开封的人口也只有二十多万,这已经是开封城内与城外乡村的总人口。
  “来之前父皇就说过,开封是他最不看好的城市,因为当初他来开封巡视时,就发现开封早就毁于战火,哪怕立为国都,恐怕也难以恢复当年的繁华。”这时朱标也忽然叹了口气道。
  “是啊,陛下还说过,开封地势太低,旁边的黄河水面高于地面,很容易被人挖开黄河引水淹城,当年金灭北宋时,就曾经引水淹城,所以这里并不适合做国都。”李节这时也叹了口气道。
  当初老朱来开封巡视,那么多人劝他将开封立国都,毕竟开封的名气实在太大了,可是身为战略大师的老朱却一眼就看出了开封在地势上的缺陷,所以放弃了这个想法,这也是李节和朱标在来之前,老朱和他们说自己并不看好开封的主要原因。
  队伍来到开封城下时,城门前也有不少的官员前来迎接,不过为首的却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看起来和朱允熥差不多大,但却一脸的严肃,见到朱标下车后,也立刻上前行礼道:“臣朱有炖拜见太子殿下!”
  这个朱有炖正是周王朱橚的儿子,前年朱橚擅自离开开封去了凤阳,惹得老朱大怒,本来要把他贬到云南的,但后来还是舍不得,于是就把朱橚召到京城软禁,留下朱有炖替朱橚镇守开封。
  朱标看到侄子也十分高兴,当即上前扶住朱有炖笑道:“侄儿不必多礼,你父亲在京城,不过估计今年就能回来了,这两年也辛苦你了!”
  “父亲最近写信也说了要回来的事,而且父亲在信上还说,多亏了太子殿下为他求情,否则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朱有炖说到这里也再次向朱标行礼道。
  不过朱标却一把将他拉起来笑道:“你这小子别老是殿下、殿下的叫,叫我大伯,什么时候和我变得这么生份了,当初你刚出生时,我可还抱过你呢!”
  听到朱标这么说,朱有炖也不好意思的一笑,随即改口道:“大伯教训的是,是侄儿太生份了,这段时间大伯在开封,侄儿也刚好可以聆听大伯的教诲!”
  看到朱有炖表现的如此有礼有节,朱标也大喜过望,当即拉过李节笑着对他道:“看到没有,若是允炆和允熥像有炖这样,我可就省心多了!”
  “这位就是靖海伯吧?”没想到朱有炖打量了李节几眼,随即竟然一口叫破他的身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