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有一座大的岛屿,中等岛屿还有几个,剩下其他的都是比较小的岛屿。种粮食的地方是有,但是相对于这个国家只有一百多万人而言。种粮食的人口并不多。其中有2/3的人口都是和海洋有关,比如说打鱼为生。或者二是港务劳动。这样的国家形态与大唐皇朝的农耕文明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不同的文明形态也造就这个国家和大唐的建筑的布局非常不同。他们只有在最大的一座岛屿上有一个城市群,算是农耕文明的同时也是作为首都,但同时国家各个城镇都是分散在每一个岛屿的港口。所以对于这个国家来讲,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坐船。而坐船其实是最方便的,同时也最省钱。因为他根本就不用修路。
了解了这个国家的特殊性苏氏疑惑的问道:“那这样算下来,那居民的生活好吗?”
“怎么不好啊?”王后道,“渔民们打鱼除了自己吃以外,大部分是卖给其他人,其中花销一部分满粮食,一部分还能存下一部分。而作为耕种的农民,他们自己种粮食,自己种蔬菜。然后自己花用一部分还能卖一部分。我们收的税收只有一成,所以他们的生活都相对的。比较稳定,算不上很富裕,但是温饱有余。现在又开始种植一部分香蕉,水果等等各种产物。以后肯定并不缺钱,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那你们只收一成的费用。那够自己生活吗?”
王后:“那一成的税收当然不是很多,不过现在每年也有20万贯。而且借皇朝的债务已经还清了,所以这20万贯都用来进行国家建设,及其他支出。每年还能剩下四五万贯钱。港务局那边虽然以前没有收钱,但是比如说仓储,运输以及住宿,酒店,酒楼等等,每个月的纯收入也有三千贯钱。这几天钱都是留给我们王氏自己所用,每年也能存下不少,大约能存一下两万多贯。”
每年三四万贯钱,听着是不多。但是相对于一个只有人口只有一百多万的国家而言,王室专门收入,每年有三四万贯,这还是没有从国家财政收入,助攻专门拿出来一部分,这个钱并不少了。而且这个王室一共才有多少人?满打满算不超过50人。
李承乾笑着解释道:“你是整天看的大唐皇朝的咱们的收入,眼光太高。那你可以换一个思路,比如说咱们大唐皇朝的总人口是8000万。这个国家只有130万人。你按照60倍来算,李德蹇这里一年的盈余是300万贯,王室一年的收入是两百万贯。”
苏氏愣了一下:“人员还是国家小人员少?”
李德蹇也笑道:“可以这么说。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个国家每年的收入都能以10%的速度递增。况且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我们李家一年的纯收入也就只有两三千贯。现在刚刚建国已经翻了十倍了。”
一个一百多万人口的小国,王族加上国家一年的结余有8万贯,这在之前简直是不敢想象。就拿这里以前的原住民来说,原住民有三十多万人口,著名以前组成的王国,只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
坐了一会儿马车,来到附近的一座小型军港,换乘李德蹇的一艘轮船,来到这个国家最大的岛屿。在港口下山后,乘坐马车,当天晚上来到王城。
王城规模并不大,常住人口也就只有五万多人。实在是这个国家总人口只有130万,农业人口只有40万人,40万人已经聚集在王城周边。但这么多的人口,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10万人的大城。
王国的军队其实并不多,只有护卫王城的陆战军队2000人,兼作靖安卫。另外还有一支船队以及1000名海军。其实海军的作用主要还是在于搜救巡逻。在这个年代,大航航海时代还没有开启,其他种族的人口还并没有造船的能力,所以并没有形成海盗。在这种情况下,大唐极速扩张,迅速占领各个地方。周围所有的地方,都是大唐子民逐渐的国家,所以根本就没有海盗。
当然你的检索建立了,王国也有一些束缚条件(参考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最大的岛屿,其实没有多少是以耕种的面积。第二大岛屿才最适合耕种,但是李德检在当初确立国都所在位置的时候,这非常长远的规划。第二大岛屿是以后慢慢开发的,而作为立国的君王,他想将第一大岛屿,也就是不大适合耕种的岛屿开发。也算是将最大的难题解决掉,不给子孙留下难题。第一大岛屿上面沼泽密布,简直比热带雨林还要恐怖!按照现有的生产条件和亩产粮食条件,第一大岛屿只能有300万左右的耕种人口,要想继续扩大人口规模,必须要向沼泽要土地。
王国内部的工匠已经针对岛屿的现状。做出一个整体的改善规划。但是这一次李承乾到来,必然需要他给把一把眼。
苏氏等人留在王城游玩,挣钱则随着相关人员在附近考察了半个月。后世这里也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沼泽治理,或者进行治理了,但李承天并不知道。不过从现有情况来看,治理的难度非常大。河流密布,降雨充沛,地势低洼。有些沼泽都是天然形成,而且存在的历史非常悠久。
经过十几天的考察,之前在原有工匠提出的整体不会划伤进行了比较大的修改,但是总体的投资也增加了不少。
第458章巡视天下三
沼泽形成的一个最大原因是山脉的河流并没有固定的河道,而是漫灌整片大地。同时因为山脉的阻挡,山脉这一侧的降雨量非常大,进一步的扩大沼泽的面积。
李成田所修改后的规划是,顺着山脚下修建一条导流渠,将以山脉为发源地的河流以及降雨截断,不让他们继续流入沼泽。截断山脉的河流和雨水之后,实际上沼泽内部的降雨,虽然依旧不小,至少截断了一半的水利来源,沼泽的面积会逐渐缩小。这个时候依靠导流渠下方地势略高的因素,可以在几年之后,在这里的沼泽退去后进行耕种。
王国工匠的严原有计划是也是有导流局,但是导流区规模并不大。而是一段一段的,切割出一块片的土地进行耕种,并且向沼泽要土地。这样的做法比较稳妥,期初投资并不大。属于上百年的,持续性的,不断的投入。
当然这也是考虑到王国的现实条件。
但是既然李承乾参与了,肯定不会抠抠索索的这么干。
缺钱?十年内总共借你200万贯,十年后分20年偿还,不要你的利息。
缺人?大唐的人口增长率虽然略有降低,而且降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预计每五年增加1000万人口以上,还是有把握的。无论是出于控制大唐人口的总数量的目的,还是说发展诸夏的目的。都可以进行第二次移民。如果说第一次移民是立国移民,第二次移民可以算作发展移民。既然你这里缺人,那么五年内给你移民100万,并且移民35万的劳务工。种姓制对于一些大唐子民来讲,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有钱有人,一劳永逸的建设一个引流渠,沼泽面积自然减少。剩下的就可以,慢慢儿的从沼泽要土地。
房遗直房遗爱所建立的国家比李德蹇所建立的国家,更适合农耕。而且他的渔民比例只有1/3,大约有100万人口聚集在一座比较巨大的岛屿上。况且这里的土地非常的肥沃,只是在第一年的时候,作为生地,粮食产量比较低。第二年的时候,就能和大唐皇朝的平均亩产持平。等到第三年的时候,平均亩产量已经超越大唐皇朝。作为一个农耕为主,渔业为辅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发展非常稳健。虽然后期的发展潜力比李德蹇所建立的国家略微小一些,但如果扣除马六甲海峡的因素,比李德蹇的国家更加好一些。所以他们前期还是有余力支援自己外甥的建国。
这个国家的发展没有大的问题,也不需要有大的工程投入。国家的总体税收比李德蹇的国家还要多。但相对来说,依旧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国力之所以不强就在于人少。
现对对方的请求,李承乾最后同意五年内向这个国家的移民五十万人,同时移民十五万劳力。
河东王氏的国家,和这两个国家又有所不同。岛屿比这两个国家还要多。只有一座大岛,剩余的有不少几百平方里的小岛。所以他发展的模式比李德蹇的国家还要激进,农耕人口只有1/4,其余都是涉及到渔业发展。渔业发展前期见效比较快,迅速的积累大量资金之后,又飞快的将所有资金投入橡胶园的建设。橡胶在几年前开始大量产出,正赶上大唐皇朝橡胶需求量越来越多,将橡胶大规模向大唐王朝出口,每年赚取的利润不少,而且眼见的十年之内赚取的利润会越来越多。
河东王氏的隐忧是橡胶这种产业其实难度并不大,自己只是抓住先机,发展比较早。而其他的国家还没有大力发展。但是等到十年或20年以后,其他国家的橡胶产业发展之后,自己国家的产业有可能会要遭受重创。河东王氏的人对此比较担忧。
面对对方的担忧,李承乾笑着摇摇头:“首先,橡胶这种产业它本身是污染比较大的,大唐皇朝是绝对不会发展橡胶产业的。而你这个国度,因为本身的地理环境特殊,污染基本上都会被吹散。所以本身并没有造成多大的污染?其余的污染不要污染土地就好。”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肉猫小四) 起点VIP2021-08-13完结穿衣戴甲手持兵,成王败寇已无意,皇者之路千般血,帝途终是一场空,真龙天子我独尊,踏骨扬灰...
-
我帮嬴政统一天下 (南琴) 塔读VIP2021-08-05完结历史系学生因梦见秦始皇而回到了战国的战场上,却被误认为逃兵等候斩首。他不想死,巧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