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秦良玉和韦正雄见到皇上竟然在鞠躬,顿时跪倒在地向着朱由校磕头。
他们这个头是代表着死去的将士给皇上磕的,为皇上卖命本就是理所应当,可是皇上今时今日竟然以国士之礼待之,不由得使的秦良玉和韦正雄对朱由校的忠心蹭蹭的往上涨。
原本秦良玉和韦正雄的忠心是对大明的,现在他们已经已经真正的把忠心放在了朱由校的身上。
如此一个爱兵如子的皇上他们还有什么不去追随呢。
在台上鞠躬的朱由校内心真的是不好受,这个鞠躬是他真心实意的。
其实朱由校搞这个安葬本意就是想收买人心,可是搞着搞着,朱由校自己就收不住了,他觉得自己思想好狭隘,人家为了你付出生命,而你只想着让人家给你卖命。
朱由校觉得自己对这些士卒很亏欠,特别的亏欠。
“朕在此立下一个规矩,凡是战死者,若有老父母在世,若有子嗣未成年,一切供给皆由朝廷所出,若是有伤残者,回乡之后当地官员需给他们找一个生活门路,若是有地方官员违背此条者,可手持血书承天门外告御状!朕将亲自派人彻查!”
“吾皇万岁!”
在场的官员士卒统统向朱由校叩拜。
朱由校暂时能做到的也就这么多了。
这时远处突然出现了一人双马向着这里快速而来。
“禀报陛下!前方四十里处发现大批建奴兵马,请陛下快快回城!”骑兵骑着马喘着粗气回报道。
“吴襄快组织百姓回城,军队跟着朕在后面断后!”朱由校想都没想直接下令道。
“陛下!请想走臣为百姓断后!”吴襄急切的说道,他怎么也不可能让皇上断后啊,自己是副总兵理应统帅兵马保护皇上。
“让你走就走!你还想抗旨不成!”朱由校态度很是坚决。
“遵旨!”吴襄无奈只能想着快快的把百姓带回城内,这样便能保皇上无虞。
那些百姓听到了建奴大批人马靠近顿时就慌乱了,犹如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吴襄一时间竟然无法指挥百姓,就算是带着士卒在那里指挥,也是无用。
朱由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明白建奴随时会过来,不能让他百姓这么乱下去,于是让人给他拿出高音喇叭。
“诸位百姓,不要慌不要乱,朕为你们殿后,你们放心建奴绝对不会伤害到你们!朕保证!”在高音喇叭的作用下,朱由校的声音响彻了全场。
不知道为何百姓听到了这个声音之后顿时就稳定了下来,皇上都在这里自己怕什么,皇上万金之躯都在,肯定能保住我们这些屁民。
于是诸位百姓在吴襄的统领之下快速的回城了,而朱由校带着出城的两万大军做好的防御阵型,慢慢的跟在百姓的身后做好防御。
不过可惜的是,一直到朱由校最后进城的时候都没有发现哪怕建奴一匹马。
“什么情况?”朱由校站在城口么远眺着远方。
不是说有大批建奴靠近吗?为何一个都没来,难不成距离太远了,他们还没过来?
城头上大批的士卒都已经上了城墙,眺望远方,随时准备与建奴拼一个你死我活。
他们没人怕死,甚至还有些羡慕,一个小小的丘八竟然得到了皇上这么的看重,哪怕就是死在下面也是倍有面子的事情啊!
这批靠近的大军是什么人,正是多尔衮和多铎率领的一万骑兵,他们星夜兼程一人两马终于在这个时候赶到了锦州,然后调转马头向着锦州必经之路上前进。
多尔衮内心有一个野望,那就是南蛮子的皇上如果被他抓住那么该是多么大的功劳啊。
他今年已经十七岁了,但是此时还不是旗主贝勒,仅仅是与其弟多铎各领十五牛录,他毕竟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政治地位不如阿济格,甚至连弟弟多铎都不如。
多尔衮急于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所以他并不满足于皇太极只截断南蛮子皇上的命令,他想着的是汇合鳌拜率领的八旗兵,趁着南蛮子皇帝车马劳顿时候突然进攻,以逸待劳直接冲进敌军抓住那个南蛮子皇上。
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他的目的不是全歼明军,抓住南蛮子皇帝想必还是不难的,只要可以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保证可以在南蛮子的军队没反应过来抓住目标。
上万骑兵的然袭击可不是三万步卒可以反应的过来的。
皇太极这次我的东西你应该还给我了吧!
(要上架了好忐忑啊,感觉自己好方怎么办。)
第171章 推一本好书
《无双庶子》精品作者,好看品质有保证,更新量大管饱。
李信,平南侯的私生子。母亲病逝,跟随舅公进京寻亲的他,被平南侯府骂作“野种”,赶出了家门。于是,这个无家可归的少年人,被活活冻死在了破庙里。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另一个李信来到了这个世界。作为一个光荣的穿越者,李信给自己定下了两个目标。一,活下去。二,打倒渣爹!ps:已有两百万字完结老书《将白》,人品保证,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第172章 明天上架求订阅!
至于多尔衮所说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当然是八旗之一的正白旗。
为什么多尔衮要急于证明自己,因为他想向皇太极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正白旗。
当年努尔哈赤刚死,他的诸多儿子们就开始了惨烈的争夺皇位之战。但是由于种种的复杂的原因,同母三兄弟也是最有力的几个人,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都失败,甚至于母亲都被杀,于是最得到努尔哈赤看重的多尔衮没有得到皇位,但是也废了好大力气保住了自己的十五个牛录,为了保存实力和对抗皇太极,多尔衮只能依附在兄长阿济格的麾下。
多位强大的旗主争斗,反而便宜了当时是实力倒数第二的正白旗旗主皇太极,他成功当上了后金的大汗,就在此时皇太极接着自己成为大汗,而努尔哈赤刚死无人统领镶白旗的情况下,趁机占有了镶白旗,并且让自己的大儿子豪格作了旗主,为了让他这个大汗做的名正言顺安安稳稳,皇太极就将正白和镶白旗改名为正黄和镶黄旗。
原因是他没办法改变正黄和镶黄旗,因为原来的正黄和镶黄旗各有旗主,他无法夺过来,这样别的旗主也不会同意。皇太极可没傻到与几位旗主为敌的地步,于是他不但不夺,反而皇太极还当众发誓,说他不会随便夺走其它旗主的部下牛录,即使这个旗的旗主有罪被罚交出部下牛录,交出的牛录也只会在本旗内自行分配给其他的统领。
但是这个时候的正黄和镶黄旗却是实力最小的两旗。所以这个时候的皇太极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在八旗称尊,但是他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可以镇压力量强大的几位弟兄们,有胆有识的皇太极不但没有杀掉同母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反而想尽了办法用力的拉拢这三个兄弟,这因为他们统领的正是原来正黄旗和镶白旗改变名称后的正白旗和镶白旗,这两旗的实力可是最强大的,尤其多铎继承了实力最强的改编旗帜的镶黄旗之后,成为实力最大的镶白旗主。
但他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根本没有实力也没有威望统治镶白旗,以后皇太极采用计策吞并了镶白旗旗,将镶白旗和自己的镶黄旗混编后再一分为二,组成新的镶白旗和镶黄旗,由自己亲自统帅,从中还分出一部分牛录实力给自己的儿子豪格壮大实力。
当多尔衮快要成年的时候,皇太极有不满两兄弟得到这里强大的力量,于是又找岔子将正白旗和镶白旗混编,让多铎作镶白旗主,但是多尔衮却没有得到正白旗。
理由就是多尔衮年纪太小,没有经验怕他管不好正白旗,把正白旗交给了阿济格共同领率,其实真正的掌控还是在皇太极手里。
“皇太极,当年阿玛说过的话你都忘记了吗!正白旗是我多尔衮的!没有人可以对我的正白旗指手画脚!”多尔衮骑着马迎着风,眼睛带着仇恨的呢喃着说道。
“都快点!速度都快点!”多尔衮大声的督促着后面的建奴骑兵道。
远处一个小山丘上,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正在向远处眺望着,他就是第一次独自领兵的鳌拜。
前几日在家闲的快要发霉的鳌拜,突然见到了宫里的太监传来了大汗的一份旨意,命令他署理梅勒额真率领城内留守的五千旗丁,还有一万汉军包衣阿哈出城去执行一个大任务,什么大任务呢?就是带领这一万五千的大军去堵截一只军队的退路。
当时鳌拜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就惊呆了,城内留守的旗丁本就不多,现在又抽调了五千旗丁再加上一万的汉军包衣阿哈,这是要干什么啊!盛京城还守不守了,万一毛毛蛮子率领一只明军趁着盛京兵力空虚的时候向盛京发起了偷袭,那那乐子可就大了。
很可能出门在外征战的十几万大金勇士家都被抄掉了,一旦发生了这种事情,那么后果可是非常大的,甚至可能会造成朝政不稳啊。
相似小说推荐
-
开局和郑耀先结拜 (静止的烟火) 起点VIP2021-07-31完结齐锐穿越到谍战剧融合平行世界,由于对谍战剧人物的熟悉,从而在这个平行世界中开启了一...
-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起点VIP2021-07-29 完结建筑系的高材生意外来到了贞观后期,成为了李世民的十六弟李元瑷。面对已经展开宏图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