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豪华的阵容,直接将他给吓醒了。
这就差一个魏征了吧。
李元瑷怀疑如果不是魏征现在卧病在床,还真有可能跟着一起来。
这一下,左右唐王朝行政的大臣都齐了。
“请他们去大殿等候!”
李元瑷有点架不住,特地用了一个请字。
这一个个大佬上门,绝对不是好事。
一瞬间,他都动了从后门溜的念头。
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往大殿走去。
这一入大殿。
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本、马周、褚遂良五人一并上前作揖道:“见过商王!”
李元瑷赶忙躲开道:“我可受不起你们这一拜,几位都是跺跺脚,庙堂抖三抖的大人物,别吓唬我这年青后生。这能来相见,已经鼓足勇气了。将我吓跑了,别怪我失礼在先。”
长孙无忌眯眼笑道:“商王地位尊贵,又大功于天下社稷,何必自谦。”
房玄龄也道:“筒车一事,功在千秋!”
马周继续:“水闸若成,京畿北方万千百姓,将不再为粮食所苦,大恩天下!”
第94章 爱子乱法
看着这一个个宰相,给自己戴高帽的样子,李元瑷半点喜悦感觉都没有,反而内心拔凉拔凉的。
让这群诡诈近妖的老东西们缠上了,今天自己怕是凶多吉少。只恨方才不果断一点,直接跑了,当个鸵鸟,也比给这些老阴比一个个的戴高帽要强。
“你们别抬举我了”李元瑷在这群家伙面前,“孤”都不敢自称,道:“有事,您们说事,我听着,也不怕把我给压垮了。”
长孙无忌长叹道:“要不是实属无奈,我们几个老家伙也不会来麻烦殿下。”
房玄龄跟着道:“当今世上,怕是唯有殿下,才能说动陛下与太子了。”
李元瑷认命道:“说吧,反正我已经给架在火上烤了。啥时候烤焦,就看你们嘴下留不留情。”
岑本作揖道:“商王殿下说笑,哪有那么严重。只是这事算得上是家事,我们这些外臣多说了不合适。”
李元瑷看着长孙无忌,这家伙也是外人?
长孙无忌如木头一样,两眼看着天,一副跟我没关系的样子。
房玄龄道:“事情是这样的,李承乾谋反已经过去数月了,太子殿下仁孝,乃众望所归之皇储。皇储理当住进东宫,与东宫辅佐陛下处理国政。且东宫配置各式属官,他们是未来的栋梁,亦是辅佐太子理政的人才,同样是培养太子为君之道的关键之所。陛下却因爱子心切,不放太子离开,困太子于立政殿。立政殿乃皇后之所,后宫重地。太子属官如何进入?太子不住东宫,而住立政殿,东宫如何运转的起来?太子,未来国君,江山社稷之未来,陛下应该放手,任之于东宫自主,而不是困在身旁,细心呵护。”
李元瑷一个头两个大,这李世民舍不得李治,不放李治入主东宫,你们倒是找李世民去啊,找我干什么?
这倒是李元瑷误会了,他们不是没找,是找了没用。
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都上疏说了。
李世民是给出各种借口,什么东宫还不安全,案件还未理清,总之就是不放李治离开自己的身旁。
记得庙堂上的诸多大臣直跳脚,为之奈何。
若非无计可施,也不会一起来堵李元瑷的门了。
李元瑷道:“这话你们跟陛下说去,跟我说有什么用?”
马周苦笑道:“若是说说有用,何必来找殿下?”
褚遂良一本正经的道:“陛下再不放太子入主东宫,在下打算上疏死谏。”
李元瑷看着一个个大佬,心想着至于嘛?这管天管地,还管小九住哪?
当然这话他不敢说出口,激怒了这几位大佬,虽奈何不得自己,给自己上一堂之乎者也的课,时不时来双小鞋,也是要命。
他心底也清楚,不能以后世思想看待此事。
身为太子,却因皇帝溺爱,不让之入主东宫,怎么说都是很严重的事情。
这种局面,李元瑷是不可能不接的,只好道:“明日我入宫见太子与陛下,与他们说道此事,成不成,就与我无关了。”
“如此!多谢殿下了!”
房玄龄长长作揖。
长孙无忌、岑本、马周、褚遂良亦逐一行拜礼。
长孙无忌提醒道:“此事可先与太子商议,然后再与陛下说到。”
李元瑷心底翻了个白眼,很认真的一字一句道:“谢司徒提醒。”
送走了这些大佬,李元瑷也没有了观赏歌舞的兴致,想着如何才能说动爱子乱法的李世民。
大道理肯定是不行的,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本、马周、褚遂良这一个个的周礼都能倒着背,大道理要是行得通,也不至于找上自己。
“看来,只能剑走偏锋了!”
李元瑷心底想着。
次日,李元瑷处理好工部的事情,直径前往立政殿。
李世民还未忙空,李治也在立政殿处理庙堂事物,但是身旁孤零零的,一个商议的对象也没有,显得有些可怜。
“见过太子殿下!”
自李治当上太子以后,李元瑷就改了口,不在叫唤小九了。
尽管李治听得有些不习惯,让他私底下不用多礼。
“小九”二字,却也叫不出口。
李治抬头看了一眼,示意他自己坐,眼神不离手中奏章,说道:“今天怎么有空来这里?水闸的事情,还不够忙活?父皇现在最上心的就是水闸是否奏效了。”
李元瑷也不隐瞒,直接道:“哪能啊!要不是给几个老家伙逼得,哪里抽的开身。”
李治微笑着抬起了头道:“他们竟然去找你了?”
李元瑷道:“病急乱投医呗。”
李治摇头道:“那倒未必,在我看来这件事能说服父皇的也只有你一人了。连我也做不到大哥、三哥都离开了,我一开口。父皇怕是伤心的什么也听不进去。”
李元瑷嘟囔道:“真看得起我。”他顿了顿道:“你怎么想的?是在这里陪皇兄,还是去东宫。”
李治毫不犹豫的道:“自然是东宫,父皇不舍我离开身旁,可以理解。可不入东宫,又算什么太子?我不是大哥,有充足的时间。现在一刻,都不想耽搁。”
“唉!”李元瑷头皮有些发麻,道:“还想偷偷懒,忽悠那几个老家伙了事。你都是同样的意思,那就硬着头皮上吧。”
李治微微一笑,没说什么,只是道:“关于水闸,你有几成把握。”
“至少七成!”李元瑷在这方面极为自信,宋朝就是用水闸来解决运河水位深浅不一的问题的。
宋朝人对于水坝的理解,不可能高过他这个建筑高材生。
而且为了修筑水坝,他还特地准备了建筑利器,可以制作更加坚固的水坝,蓄水量较之宋朝的水坝,只多不少。
李元瑷对于水闸能够解决唐王朝目前面临的南粮北运问题,毫不怀疑。
李治颔首道:“那就好,最近东北高句丽有些不太平。渊盖苏杀了高句丽的荣留王以及高句丽百名大臣,自封大莫离支,独揽兵权国政。此人据说野心极大,父皇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战役做准备了。河道的畅通,至关重要!!”
第95章 属牛的不抽不动
对于李治的话,李元瑷并不意外。
自侯君集平定高昌,李绩打服薛延陀后,李唐就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蛰伏。
这也是唐王朝能够治武功并重的缘由。
李世民不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有六世余烈与景之治打的根基,可以无所顾忌的发动大型战役。
每有一次征伐,唐王朝都会蛰伏一阵子,养精蓄锐。
如无具体目标,辛劳了大半辈子的李世民会情不自禁的开奢侈之风,享受生活。一但有了目标,便如换了个人似地,勤勤恳恳。
现在的李世民显然处在第二个状态。
李元瑷道:“别的不敢说,这水闸我保证误不了事。”
他们正说间,李世民大步走了进来,见到李元瑷,笑道:“十六也在?正好省得我让人去召你入宫。”
李治先让出了自己的位子与李元瑷一并给李世民行了礼。
李世民挥手走到李治之前的位子坐下,说道:“在聊什么呢!”
李治道:“关于水闸的!”
李世民登时来了精神道:“如何?此番不只要将粮食运到洛阳关中,还要运达涿郡。尤其是永济渠南段,那里时常堵塞,粮船难以运达。若水闸可用,为兄打算与永济渠上游也建一所大坝。”
李元瑷听到永济渠,突然想到记忆中有这么一段知识。
开通运河是功在千秋之举,但杨广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大喜功,喜欢自以为是,最擅长的就是外行指挥内行。
永济渠南引沁水通黄河,北通涿郡是一道贯穿南北的水道,非常重要。
尤其是永济渠南段,最为关键之处,地势地形尤其复杂。杨广发挥了他异想天开的思维,动工数十万,强行挖掘。不但强挖,还要挖宽挖大,要挖掘至能通龙舟,好方便他耍威风,乘龙舟巡幸天下。
相似小说推荐
-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起点VIP2021-06-24完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