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这让李元瑷有点懵圈,读着一个个狗屁不通的诗作,他发现这一个个所谓的人雅士肚子里的祸水,比不上他脑子里任何一篇章。
  “唐诗?大名鼎鼎的唐诗怎么这水准?”
  李元瑷一头雾水。
  他并不知道此时唐诗并没有流行天下,从南朝梁代开始,宫廷诗才是诗歌的创作中心。
  天下十首脍炙人口的诗句,九句是宫中传来的。初唐的诗歌主要以李世民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他们对六朝声律辞采的模仿和拾掇,令贞观诗风以辞藻华丽为上。
  此事此刻的好诗,多是南朝婉约之风,咏歌是其所长,重视的声辞之美,而非诗词自身的意境。
  就如李世民自己的诗作,经破薛举战地。
  这首诗前面写的那是雄浑壮阔: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
  且不闻这首诗的质量如何,但是战场是杀伐气概是一表无虞。
  可最后结尾他来了神转折“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直接描绘起了水波在晚霞的照射下,多么明净;远处的峰峦有如莲花,在薄雾的笼罩中,显得朦朦胧胧
  完全是为了迎合六朝雕琢辞采的痕迹,与全诗的气格极不协调。
  亦就是说,唐诗在此刻还未成型,只有极少个别的人,拥有诗才,能够做出好诗好句,绝大多数的人,不过是初窥门径而已。
  这点水准哪里能入熟读唐诗三百首的李元瑷的眼睛?
  “难道,要我自己来写?”
  李元瑷嘴里嘀咕着,自己这个灞水山庄,想要真正的成为长安的一部分,名人的诗句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跟小兕子说的灵魂。
  美景有了优美诗句的歌颂,才算拥有真正的灵魂。
  真以为自己开善堂,自己呕心沥血的佳作,平白让人游玩?
  李元瑷想了想,还是算了。就自己这个人设,如果再摇身变成大诗人,保不定会给李世民抓起来,刨根问底。
  那就原诗,对原人吧。
  李元瑷直接写了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落款东坡居士。
  李元瑷也不怕查,东坡居士现在的太祖爷爷的爷爷都未成卵,有本事查就查去。
  然后针对商王阁,李元瑷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应景的诗句来。
  这小西湖亦称西湖,可以生搬硬套。
  商王阁,怎么套?
  蓦然间,李元瑷想到了自己那个最小的弟弟滕王李元婴,愉快的打了一个响指,就写了一句名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共一色”,当然落款是王子安。
  王子安就是王勃,就跟东坡居士一样。如果他落款写了真名,未来未必就会有王勃、苏轼,毕竟有同名同姓的对象。
  只要还叫王勃,管他字子龙还是子安,同理,只要叫苏轼,西坡居士也能接受。
  随着这一诗一句的挂出,登时间震响了整个长安的士林界。
  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道出了小西湖的美。
  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共一色”更是将晚霞的美景,用世上最美的字句形容出来。
  之前热闹只是小众,但是这一诗一句一出。
  真正的大豪也吸引过来,求问东坡居士与王子安的人,络绎不绝。
  精美的诗句,也随着他们的来临,应景而生。
  其中包括了贞观诗坛的扛把子,虞世南、王绩、杨师道、李百药。
  他们都留下了自己的墨宝佳作
  这知名度的提升,李元瑷再次成为长安的风云人物。
  小西湖上的苏堤,给世人叫做了商王堤
  景宜苑中心的一个绝美的荷花池,亦给叫做商王池,池上凉亭,亦叫商王亭,成为了游玩灞水山庄必游景点。
  就在李元瑷声势到达顶端的时候,李泰偷偷的向李世民打了小报告。
  “父皇,儿臣现在走哪儿,都听十六叔的名字。世人都说商王贤德,是当世第一的贤王。孩儿就不服气了,孩儿勤勤恳恳编撰括地志,十六叔却凭借一个游玩之所,得第一贤王的名号。儿臣不服”


第65章 要那点名望干什么
  李泰委屈的向个小孩一样向李世民哭诉着。
  李泰对工部侍郎这个位置势在必得,只是自己的父亲另有安排,也只能就此作罢。
  李泰的心机远胜李承乾,早年李元瑷赢了青鸟博坊三万通宝,还迫使之月月上贡。这青鸟博坊是李泰财政的主要收入,是用来收买人心的关键。
  但因寻不得机会,李泰一直忍着。
  李元瑷横空出世,夺取了检校工部侍郎,李泰也没有任何反应。
  直到他得知李元瑷的灞水山庄的近况,李泰晓得时机成熟了。
  筒车一事,李元瑷干的极其漂亮。得了贤王之名,又不沾染是非。
  灞水山庄却将之一棍子打趴在地,一个有着贤王名头的亲王,利用自己的庄园,大范围毫无顾忌的结交士林中人,拉拢士林中人有何图谋?
  换做是其他亲王,不至于如此。
  但是李元瑷不一样,他在百姓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而今又开始结交士林,细细纠察起来就有些害怕了。
  李泰这打小报告,表面上是为自己叫屈,实则是暗自诛心。
  李世民位于深宫,还真不了解此事,好奇的问道:“十六的灞水山庄,当真吸引了那么多士林人氏?”
  李泰顿觉有戏,忙道:“孩儿怎敢说谎,十六叔有意挑起人相争之心。现在几乎所有长安士都以能与灞水山庄的庭院、石碑、匾额留诗题字为荣。不只是长安,现今连洛阳方向的士林人都成群结队的赶来。十六叔这一手,给自己赚足了名望。还交好了一大批的好人物,尤其是东坡居士跟王子安,他们辞藻之优美,世所罕见。孩儿,这里有他们的诗句,父皇可愿意聆听?”
  李世民忙道:“你切念来,父皇听听。看看与父皇最新力作相比,如何?”
  “”
  李泰居然一时间不敢开口念了。
  磨磨唧唧了一会儿,李泰才念出饮湖上初晴后雨以及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共一色”。
  李世民也缄默片刻,自尊心有点受到打击,问道:“这灞水山庄当真有诗句中那般美?”
  李泰不好说谎,硬着头皮道:“确实风景绝佳,别有风味。”
  李世民怦然心动道:“如此找个机会,你我父子一同去瞧瞧,去看一看。十六何德何能,竟能号称第一贤王。为父看来,这第一贤王,非青雀不可。”
  李泰瞬间纠结,大有给反将了一军的意思。
  至于李泰的诛心之意,李世民压根不在意。
  就如他听张亮告侯君集鼓动他谋反一样,都是小事。
  不值一提。
  真假?
  李世民根本不在乎,真如何,假如何?
  就算是真,能翻得起风浪?
  对于自己统治的江山,李世民有着绝对的自信。
  不过,他还是有一点点好奇的。
  自己这个十六弟,究竟在卖什么药?
  大安宫。
  “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莺啼帝女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
  “好诗,好诗!不愧是才华横溢的状元郎。”
  李元瑷抚掌大笑,手中拿着是刚刚从灞水山庄传来的新诗,写诗之人却是让人耳熟能详的名人上官仪。
  除了自己弄出来造势的一诗一句,上官仪的这首春日可以位居头筹。
  较之颇为古板的虞世南、王绩、杨师道、李百药,上官仪的诗,明显多了几分秀逸浑成的韵味。
  李元瑷此刻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亦会品。
  贞观时期的诗作,充满了南朝风采,真正改变的关键止于上官仪开始。
  上官仪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上官体的出现改变了贞观时代的诗风,自其而后,唐诗成喷井之势勃发。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应势而起,成就了唐诗的辉煌。
  上官仪的诗才,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顶尖的。
  “差不多是时候了。”
  李元瑷默念了一声,有东坡先生打底,还有虞世南、王绩、杨师道、李百药这类宫廷诗人辅助,现在加上官仪的锦上添花,灞水山庄的势头已经造足。
  李元瑷叫上罗通一行千牛护卫,往曲江拜会郑七公子郑皓。
  “商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郑皓从容行礼。
  “不必多礼!”李元瑷早已习惯自己的身份,随意挥了挥手道:“郑七,本王此来是给你介绍财路来了,可有兴趣?”
  郑皓作揖道:“草民一阶商人,能赚钱的活,自然是有兴趣的。”
  “灞水山庄,你知道吧!”李元瑷神秘兮兮的说着。
  郑皓拜服道:“整个长安难不成还有不知道的?商王一手打造的灞水山庄美名远扬。据说,庄园工程只是完成一半,若能保持当前景致,天下第一庄园不外如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