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人委实缺乏节操,朱聿鐭感觉他们除了自己以外,就没有其他什么东西是他们不敢卖的。
若是能够通过这些中间商,引进西方一些科技成就,或者绑架一些科学家,朱聿鐭觉得总比去跟葡萄牙中那些神父谈判修几座教堂,来的舒服一些,还没有任何后遗症。
如果可能的话,朱聿鐭甚至都愿意同英国人合作一番,大家一起痛揍一顿在马尼拉,双方共同的大仇人西班牙人。
这事已经交给了南海舰队和郑成功在办了,不过朱聿鐭却是明白这希望恐怕很渺茫。
如今的英国人,可不是百年后那冉冉升起的大英帝国,而只是一群上不得台面的海盗,他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就在北大西洋,偶尔也会去一下美洲附近抢劫一番。
因为世仇西班牙人、荷兰人的强大海上威慑,英国海军几乎是完全被堵在自家大门口,根本无法进行远洋航行。
而普通海盗们的船只,虽然可以神出鬼没的抢劫,但却很少有能够真正横穿大洋的能力,更别说越过好望角来到遥远的东西了。
不过路要一步步走,饭也得一口口吃,这些远景战略,可以提前思索一番,但为此从思量就不是智者所为了。
当下他最主要的敌人依旧是满清,挡不住满清的兵锋,一切远景都只是美好的泡沫。
而抵挡满清的是军队,维持治下安稳的依旧是军队,所以满足军队所需要,这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在沉默了片刻之后,朱聿鐭便下了一道旨意,将查抄而来的一些大缙绅的田产,全部拿出来作为军功田。
第119章 大清洗
这一次虽然被灭的大缙绅家族,只有寥寥的数家,但充公的田产却是多达近十万亩。
按照朱聿鐭的想法,头一批的军功田,将以分水关战死将士为头批有功将士赏赐下去。
分水关一战,纪光霁所部伤残、战死将士多达三千七百余。按照大明抚恤的标准,战死将士最多给十两八两碎银打发,甚至碰到心黑的将军,根本一个子都不会给予,就更别说伤残的了。
有良心的还会留在军营养着,没良心的,直接将之遗弃。
这虽然有大明财政崩溃,正常军饷都发不出来的缘故,更多则是因为明末的明军大多都是强拉的壮丁,这些人死伤再多,统兵将领也不会有任何的心疼。
令朱聿鐭不解的是,这样对待士兵的大明军队,竟然还可以战斗,这完全就不符合逻辑。
但这却是事实情况,因为明末的军队的收入,大多不是来自军饷,而是来自于对地方上的抢劫,还有战胜农民军后得来的缴获,这里面的油水可比抚恤银子多的多了。
到了朱聿鐭这里,明军祸害地方的行为,在严厉的军规约束之下,开始慢慢收敛。
并不是朱聿鐭麾下的明军思想觉悟有多高,而是因为朱聿鐭觉得有组织的抢劫和清理战场,然后按照比例拿出银子赏赐全军,要比大家胡乱打砸抢一通,既有效率的多,收获也会多上许多。
事情也确实如此,一次次的大胜,然后统一打扫战场,统一分配战利品,绍武军上下拿到的银子还有其他物资,都令各部比较满意。
既然战场上已经能够拿到足够的东西,绍武朝廷中便也有着一种声音,那便是可以将抚恤银子取消掉。
但朱聿鐭却根本不认可这个意见,反而力主将抚恤银子再次提高,到了如今的战死将士十五两烧埋银子,伤残将士十两养老银。
这一次再推出可以世代传承下去的军功田,朱聿鐭觉得自己对于军队的掌控力,必然会更加的增强。
虽然现在能够拿出来的军功田数量并不算多,但却是给所有将士们一个希望,只要绍武军能够不断的胜利下去,迟早所有人都能拿到属于他们的那一份世传的田地。
国人对于田地的执着,是后世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当朱聿鐭这道旨意加盖内阁的大印签发全军后,广州城外的明军顿时欢声一片,甚至比过年时还要欢腾。
那巨大的欢呼声就算隔着十数里,依旧清楚的传入广州城内。
虽然这次拿到军功田的并不是他们,但却依旧无法阻止这些将士们,对于这道旨意的热忱之情。
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他们任何的付出,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皇帝并没有因为分水关远在数百里外,就忘记了他们曾经巨大的牺牲和付出,如今刚刚有了充公的田地,便立即想起这些已经战死的同袍,并且愿意用这宝贵的田地,惠泽这些战死同袍的后人!
既然分水关的同袍,战死后依旧不会被皇帝和朝廷忘记,那就算那一天他们也魂归沙场,他们必定也会被牢记,必有后泽遗于他们的后人身上。
这是一种后顾无忧的感觉,是所有明军之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感觉!
绍武军本就是新创建而来,军中还没有世袭的军官将领,也远没有形成派系和将门体系,军中升迁的道路还没有被垄断,普通士兵只要立功,就会有升迁的道路。
战场拼杀,本就是拿命换一个前程富贵,如今立功者,生,则可以拾级而上,死,亦可以后顾无忧,那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更别说后勤保障,每月的粮饷从来没有短缺过,每天可以吃饱穿暖,绍武军的士气,可以说在数路明军之中,当属最高。
在城外军营的欢呼声传入行宫时,朱聿鐭却是冷笑着,看着手中的一份份情报。
朱聿鐭承认,他确实有些小瞧大明的缙绅们了,或者说,他过于高看这些士绅们的节操和眼光了。
论起精明来,大明士绅绝对是可以冠于之前任何一朝的士绅,因为他们每每聪明的都象是一群白痴。
事情很简单,也很不简单。
事情是之前被打压的大缙绅们惹出来的,也许是觉得末日临近,他们不等朱聿鐭再次打击分化,便自动开始解体。
从一个个大家族开始分化开来,成为一个个小家庭,避免被直接一网打尽。
但是这样的小家庭是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的,因此这些大家族纷纷开始寻故访友,希望将分化出来的小家庭托庇于这些曾经的故友身上,延续家族的传承。
只是他们却是忘了一件事,那便是破鼓万人锤,墙倒众人推。
别说他们如今面对的强敌是一心要他们性命和家产的绍武皇帝,就算没有这种强敌,这样毫无利益的照顾,也是根本不存在明末这个人吃人的时代的。
这些时日来,任凭这些大家族曾经在当地呼风唤雨的族长将两条腿跑断,也没有找到几家愿意接纳他们之人。
也许曾经的他们威风无限,人人都要巴结他们,但是如今根本不可能再有人想着去巴结,不去报复往日的旧怨,就已经是十分宽厚待人的君子了。
本来看着他们这般识趣,自我解体化为不再具备威胁的平民百姓,朱聿鐭甚至都不打算再将他们往死里相逼。
但是这帮子记吃不记打的孙子们,也许是过往大明对待他们太过于仁慈,竟然有人挺而走险,不仅有向福建、江西送密信约为内应者,更有人送信出海,想要招回各家亦商亦盗的族人,给绍武朝廷找找麻烦。
当然更多的人,则是与朝廷官员们书信来往不绝于路,共同商议如何向皇帝施压,让其回归‘正确’的道路上来。
对于这些不怕死的,朱聿鐭在佩服之余,杀心亦是陡升。
一日之内便即发出数道旨意,原本就在上一次弹压地方时,发了一笔财的绍武军,闻旨再次弹压地方,欢呼声更是不绝于耳。
而四姓海盗亦是得到严旨,命其全面清剿一份名单上的广东沿海各海盗,不得放一兵一卒侵扰广东!
还有两道旨意则是给海澄伯郑成功、韶州总兵李明忠,要求其增加对福建、赣州清军的压力,避免这两个家伙真的会出兵扰乱。
最后一道旨意,却是一份抓捕名单,直如同寒风刮过整个绍武朝廷,所有人都明白,一场大清洗到来了……
第120章 嚣张
朱聿鐭一道旨意,绍武朝廷之中数十名官员便被如狼似虎一般的锦衣卫破门而入抓走,拉开了这一次清洗的开始。
对于朱聿鐭而言,只要他不是将所有文官全部拿下,那如今蒸蒸日上的绍武朝廷,就不会有什么大变故出现。
一味的怀柔,肯定是不行的。
一味的怀柔于下,虽然会让人产生亲近,但却也容易让人失去对你的权威的敬畏感和命令的执行力,这在普通人之间并不算什么,甚至还算是好事。
但是对于军队和政府来说,那就是会要人命的,试想一支对自己没敬畏感的军队,执行命令时会是什么模样。必然是拖拖拉拉,对作战任务能放水就放水,能逃避就逃避。
对政府而言,可能一项决策,只是可行性就得讨论个十天半月,预算什么的又得商量个一两个月,至于如何进行,如何面对中间可能的困难,估计没个半年一年,根本就不可能进行。
因此在怀柔的同时,让人产生敬畏的清洗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这也是鹰酱家某人说的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是一个道理。
相似小说推荐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
-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起点VIP2021-05-09完结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