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快要摸到汉阳城下时,却又被紧急叫停,然后一路狂奔而回,然后再看到汹涌的江水肆虐过后的泥泞道路,任良朋只觉得人生是如此的无趣和无味。
但他还是太年轻了,不明白什么叫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的至理名言。
在他还在为来回空跑沮丧之时,大军的调令再一次到来,原本一直在长江边上毫无作为的王得仁部,却是直接被紧急征调踏上战船,然后便来了一场任良朋最为期盼的与满八旗正面野战的好戏。
当听说王得仁一战击溃千余满八旗的战果后,任良朋更是觉得想找一块豆腐直接撞死得了,内心更是奔腾过无数沾着泥浆的草原马,毕竟若不是他利用自己皇帝心腹的地位极力争取活动,这一次的战果本来应该就是他的。
不过在听说清军主力已经陆续过江之后,正与明军厮杀正酣,并且蒙古骑兵在旁虎视眈眈的局面后,任良朋再一次坐不住了,再次动用他的活动能力,软磨硬泡的第三批踏上了战船,兴冲冲的来到江北。
当心急如焚的任良朋终于率领着自己的骑兵踏上江北土地,再看到远方那乌泱泱的蒙古骑兵大军还完好无损之后,任良朋只觉得整个身体都在不受控制的抖动着。
还好来的及时,这一战他一定要杀出一个赫赫威名,他要一战让全天下人都知道大明有一个叫任良朋的悍将,让天下都知道大明有一支勇悍无敌的铁骑!
但不等他兴冲冲的赶到近处叫阵,预想之中的大军往复冲锋,生死鏖战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却是突然看到蒙古大军招呼都不打一个的,便即直接逃之夭夭。
在任良朋还没来的及反应过来,汉八旗骑兵也头也不回的向北狂逃,只是短短的数分钟,甚至还没让他的军队到达战场之中,对方的骑兵便已经逃了个干净。
等他刚刚到达战场边缘时,整个清军的步军也宣告土崩瓦解,整支大军直接星散,逃的漫山遍野都是。
然后便是无数明军冲天的欢呼声,以及更加凶猛的姿态狂扑而前的大场面。
这种追击战可显不出来他任良朋的手段,更不可能因为追击时砍下的人头够多,他就能挤身华夏历史上的名将之林。
任良朋只觉得心都在滴血,直欲冲透九重天,问问上苍,你丫到底有完没完,为什么就不给我一次真正的表演机会?!
“咚咚咚……”
激昂而且连绵不绝的战鼓声响彻整个战场,更加悠扬苍凉的号角声更是一声比一声急。
那是明军主帅在下达总追击的命令,眼见再一次扬名的机会消失无踪,满身邪火的任良朋再看向溃逃的清军时,目光中已经带着深深的仇恨与怨怒,你们这帮没卵的孙子,就不能堂堂正正的打上一场么,次次都逃,你们是来打仗的,还是来送死的?!
一场追亡逐北,直杀的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一战下来,湖广清军主力近乎于覆没,一战而抓获的清军游击以上的将领就有数十人,最大的鱼儿是一条死鱼洪承畴。
只不过当洪承畴被送来时,整个人已经完全的破破烂烂,看不出人形。
因为大明军队上下,都是深知皇帝对于洪承畴的痛恨,眼见有大功可得,谁也不愿意放弃这份功劳,人人都拼命抓住一块血肉,死命不放手,整具尸体几乎被疯狂的士兵撕成了碎片。
对于这种人间惨剧,朱聿鐭都差点被吓倒,他并不是没见尸体,相反虽然来到这个世界不久,但是经历的战争数量却委实不少,对尸体早就有了免疫力。
但真正看到一具这样的尸首,他还是有些接受不了,差点没有形象的当众吐了出来。
可以看的出来,洪承畴是自刎而亡的,致命伤在咽喉处那道深深的剑痕,整个人都因为鲜血基本流尽而显得苍灰色。
人死如灯灭,既然洪承畴已经死了,朱聿鐭也没了将他挫骨扬灰的心情。
不过这不代表朱聿鐭会放过他,他打算依照后世,打造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具破皮囊倒是上佳的材料!
只要按照尺寸做一个等比例的跪着的铁人,将这自皮囊放入其中,再灌入铁汁,跪在英烈祠前,倒是警示后世子孙莫要行差踏错的好榜样。
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身为皇帝的朱聿鐭操心,只要他说出要求,自会有人将这事办的妥妥帖帖。
至于下面那乌泱泱的一群等待着赏赐,正眼巴巴看着他的将士们,朱聿鐭觉得自己真的是有些头疼了。
思虑片刻,朱聿鐭便决定只赏赐第一个发现洪承畴尸体之人,一个名叫罗承堂的年轻小兵,他被直接破格提拔,以战场地名赐黄陂伯外,其他人都是赏银十两,官进一级了事。
这么多人号称自己拿到的洪承畴,总不可能全部都按高规格赏赐吧。好在这些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大家既然没那么好的命,有这种赏赐下来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湖广战局已经完全稳定,朱聿鐭这边已经完全放松了下来,开始登船回返武昌,坐镇城中,只等最终的消息。
而追击的明军却没有任何休息的意思,还在不断的前冲着,在他们眼中,那逃跑着的一个个清军,并不是一个个人,而是一个个散发着银子光芒的首级,更是通向更高位置的阶梯和垫脚石。
百里的追击,在满清溃兵逃往金山、白沙二关后终于宣布告一段落,在没有攻城武器在手的明军,对于这两处虽然不算多险峻的关隘,却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面对着城头下面不断耀武扬威的明军大军,城关上的清军却是鸦雀无声,人人都是恐惧的看着这些明军,似乎重新认识这支军队一般。
在明军在两关前嚣张跋扈之时,朱聿鐭却是拿着一封八百里加急军报,脸上更是现出暴怒之色。
第229章 浪一圈
如今摆在朱聿鐭面前的局势,已经是全面好转。
整个江南已经基本上底定,各自虽然还有些许清军驻守,但在清军野战军团全灭之下,这些小股的清军根本翻不起任何风浪,甚至不用大军开至,这些墙头草就会再一次倒伏而来。
湖南的变局,这几日间朱聿鐭已经了解清楚,对于孙、李二人这么快就分道扬镳,朱聿鐭虽然十分惊讶之余,却也有些窃喜。
孙李二人一个擅长内政,可以保证源源不断的军用物资保障西营征战,一个擅长军略,统军之能在如今的这个时代罕有比肩者,只要物资供应到位,后路无忧,李定国基本上是不可战胜的。
二人的组合堪称黄金搭档,完美合力之下,曾创造下两阙名王,纵横湖广,广西,甚至一路打到广东都无人能够阻拦的壮举,无论谁同时对上两人都是巨大的麻烦。
但若是二人出现隔阂,甚至开始对立和内讧,那便如同是正常人被打断一条腿,并且折断一条胳膊,无论你本人武功再高,也再不是威胁。
如今湖广虽然空虚,但是指望孙可望一人之力,想要在短期内推平湖广,依旧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尤其是南京、江西、湖广一连串大捷之下,湖广各地的实力派肯定知道大势所在,在知道主力大军随时都会回来平叛的情况下,抵抗的力量肯定更加剧烈,毕竟谁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站错队,然后被实力更胜一筹的绍武朝廷秋后算帐!
想在这种人心所向的情况下攻取湖广,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之事。
事实上,在拿下了辰州府后,孙可望便即如果发了疯一般的不断的分兵四处,到处劫掠地方,所过之地,无论粮草物资,还是人口丁壮,就没有他不要的,所过之地几乎全部成为白地!
对于各个城池,若是城池能够轻易拿下,他绝对不会放过一座,若是遭遇到剧烈抵抗,他往往都是一沾即退,决不多做停留。
在疯狂的孙可望面前,空虚的湖广南部几乎完全成了对方的打猎场,各类物资收获每天都如滚雪球不般的不断增加着。
显然孙可望也明白如今的局势,不仅仅明白他出兵湖广惹怒了自己,更是明白他站队永历的做法,更是完全自绝于绍武朝廷,于是彻底破罐子破摔,跟自己完全撕破脸!
疯狂的在湖广南部搜集物资粮草,完全就是打着多积蓄物资,在险要的贵州地区,跟自己打持久战的算盘。
对于孙可望,虽然历史上的孙可望名声极差,在投奔满清之后,更是导致了南明的轰然倒蹋。
但朱聿鐭却是明白,对上永历这种货色,一个可以左右皇帝小命的权臣是永历朝廷最好的格局,若是放任永历皇帝乱搞,估计根本都撑不到永历四年,更不用说一直苟延残喘到十四年。
孙可望唯一不该的是发起南明的三王内讧,更不该在三王内讧之后投奔满清。
因为永历的表现,后世穿越而来,对于大明根本没有任何归属感的朱聿鐭,却并没有觉得孙可望想篡位的做法有什么不对,因此虽然谈不上什么好感,也谈不上恶感。
朱聿鐭甚至觉得,若是孙可望能够再忍耐上一段时间,并且适当的放出一些权利给永历折腾,让西营上下在永历的折腾下多吃几次亏,估计西营就会彻底对永历怨恨绝望,他再说服西营上下自立门户,估计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相似小说推荐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
-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起点VIP2021-05-09完结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