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没有之前的大捷,朱聿鐭还能安抚一二,但在任良朋珠玉在前,受到刺激的明军官兵已经多少有些飘了。
所谓劝将不如激将,明军已经被自己严令防御之下,弊了这么多天,也该将这股子怨气给发作出来了。
当朱聿鐭宣布出战的消息传出后,整个明军大营都欢呼起来,大军陆续出营,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式。
明军终于开始有所动作,苏克萨哈委实喜出望外,根本没有任何耽误,一连串的命令跟着传递了下来,同样弊了近半个月的清军也以极高的速度完成集结,开始迅速的列阵。
苏克萨哈敢于野战的信心来自于己方强大的骑兵队伍,满清大军虽然也仅仅七万余出头,但是骑兵数量足有五万出头。
这虽然是极大的优势,也是清军最大的短板,因为维持五万步兵与维持五万骑兵,所付出的代价完全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后者需要的粮草辎重可能是后者的十倍之巨!
江南虽然富庶,但一直这么千里迢迢的输送粮草,也肯定比不过两广、湖广在手的朱聿鐭。
而满清虽然对一路攻占的城池大肆屠杀洗城,但是满清的凶名早就在外,妇孺皆知,因此当明军开始撤退之时,大部队百姓都直接逃散入深山,躲避战祸,能够给清军提供的粮草支持并不多。
所以只要一直对峙下去,首先撑不住的肯定会是满清一方,这也是苏克萨哈拿着本三国演义就敢称计的原因。
这会儿见到自己的计策生效,苏克萨哈根本不愿意放过这唯一的机会,立即大军开动,向前逼来。
明军的阵势是鱼鳞阵,一个个步兵方阵组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大阵,可攻可防。
正面大大小小的方阵一环套着一环,左翼兵力最为雄厚,大半的兵力都集中在左翼,右翼则是浩浩荡荡的赣江,后顾无忧。
在大军的侧后,则是任良朋还剩下的两千余骑兵作为中军压阵,除了负责保卫朱聿鐭的安全之外,还肩负着一旦大军野战胜利后追击的任务。
虽然是照搬戚家军的大阵,但在这个没有知识产权的年代,朱聿鐭丝毫不觉得丝毫的惭愧。
朱聿鐭此时身披着拉风的黄金战甲,头顶更是飘扬着天子旗帜,左右皆是雄壮的骑兵护卫,看起来威风凛凛。
清军的阵势则是十分的松散,隐隐能够看出来,分为左中右三个方位,中军是步兵,左右两翼皆是骑兵,显然打着的是中军防守,两翼突破的打算。
虽然这是老一套的风格,但在战场上,越是简单的布置,反而却会越有效果。
这一次,朱聿鐭却是丝毫没有畏惧的想法,相反在看着全军尽出的满清大军,他嘴角甚至还露出一丝得意的轻笑。
一会还有一章,还在努力中。
第165章 试探
朱聿鐭当然不是被激怒出战的,在看到女人装饰之时,他甚至都忍不住想要大笑出声。
所谓四大辅臣就这点能耐可言么?连个正经一点的计谋都想不出来,还真把三国演义当兵书了!
原本听说对手是满清后世四大辅政大臣之一,他还有些忐忑难安,毕竟在他的固有意识中,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就没有一个简单的货色。
但一路听来的战报与消息,这个苏克萨哈晕招频出,而且还没有什么急智,战场上的亮点更是乏善可陈,完全就是一个靠着满清八旗凶名的花架子,也难怪在历史上,最后被鳌拜虐的死去活来,最后被他的主子与鳌拜联手弄死。
最可笑的是,直到他死时,他都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死,估计还会将鳌拜当作生死仇敌。
事实上当他作为多尔衮之后接管两白旗的旗主,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这个位置是谁坐谁死的。
巅峰时期的两白旗对皇权威胁之大,可谓有目共睹,福临又怎么会放任有人手握两白旗?若是再来一个皇父摄政王,那虽然福临基本上都没有脸了,但也不愿意再被人剥一遍脸皮。
哪怕这个人积极向自己靠拢,那也断然容忍不了!
因此苏克萨哈在接任两白旗旗主之位时,就已经注定了他的下场,那便是累及全族。
如今朱聿鐭之所以出战,并不是因怒兴兵,也不是真的要跟清军决一死战。
在他摆出防御力最强的鱼鳞阵之时,就已经注定,这一战基本上都是以防守为主了。
鼓号声中,明军开始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那便是各级将领开始对帅旗进行回应。
朱聿鐭如今学的最多的便是放权,因为他自知是中人之资,不是象韩信这样的兵家天才,索性给予将领们充分的自主权,他只是把控全局,调动各军相互配合,处理突发事件。
因此帅令的旗语并不复杂,只有有限的十几种变化,这倒也符合这支基本上由新兵组成的大军,太过于复杂的旗号反而会让大军出现混乱。
这样的布置在进攻之时,自然是灾难性的,但用于防御,却是问题不大,正好也可以锻炼一番他的指挥能力。
好在如今的明军士气虽高,但是正常人头一次面对这种大场面,都会有些心虚,大多都会下意识选择先防御一番,试试对方斤两。因此明军官兵从上到下,基本上都对朱聿鐭防御阵形没有什么异议。
而南昌城驻军也不可能作壁上观,除去必备的守城兵力以及一支预备队外,全军主力尽数出城,在城南立阵,遥遥与援军呼应,这可是一支劲旅,由不得清军小窥。
三通鼓罢,双方大军都基本整理完毕,清军依旧如往常一般是主动出击的一方。
数千骑兵呼啸而来,却并不是攻击,而是试探明军火力布置,寻找明军的薄弱点。
数千骑兵比起双方近二十万大军,完全就不够看,但是朱聿鐭麾下的新兵却基本上都是第一次直面如此众多的骑兵。
数千骑兵一旦奔腾起来,宽可达数里,激起的烟尘仿佛能够笼罩住整片天空,让天地都似乎变得昏暗起来。
更重要的是,那股子居高临下似乎要踏碎天地间一切的气势,最是压迫人。
这也是步兵面对骑兵总是战战兢兢的原因之一,巨大的视觉冲击带来的除了深深的震憾外,也有着巨大的恐惧感。
没有经历过几次战场洗历的新兵,根本就抗不住这巨大的压力。
绍武朝廷的军队,虽然大多都是新兵,但是却没有少受任良朋所率领的骑兵的恐吓,虽然任良朋麾下的骑兵数量巅峰之时也只有三千出头,其中最精锐的一千人一半都是在四处征战之中。
但是剩下的两千骑,却也能给步兵们好好上了一课,让他们明白骑兵冲锋时究竟会是何等的气势磅礴。
因为见的多了,朱聿鐭麾下的新兵虽然大多没有上过几次战场,更是从未见过数量如此众多的骑兵,但是骑兵冲击那股视觉上的冲击力,却是多少有了一些免疫力。
当然他们还做不到完全免疫,毕竟训练之时,他们都明白友军骑兵是不可能真的冲撞向他们,但是如今面对着敌骑,虽然都已经有了心理承受力,但那股子紧张恐惧,却还是挥之不去。
许多人只觉得喉咙发干,握着武器的手,都有些轻微颤抖。
在远处,苏克萨哈却是比之明军新兵更加的惊讶,通过手中的千里镜,他可以清晰的看到,面对着如此众多骑兵的袭扰,明军阵势竟然丝毫没有晃动的意思。
甚至都看不到几个张皇失措的士兵,若非可以清晰的看到大部分明军士兵脸上,那有些惶恐的眼神,还有那紧绷的身体,苏克萨哈都会有些怀疑,情报上说明军大多都是新兵,会不会是因为细作被人策反了!
远远的还有两百余步,清军试探的军队中便有人开始不断的放着空铳,炒豆子般的闷响声不绝于耳,一股股白烟不断的从急驰的骑兵群中不断的冒起。
“稳住!擅自击发火铳者斩!”
根本无须朱聿鐭吩咐,早就在与骑兵对抗演习之中锻炼出来的基层军官,便即此起彼伏的吆喝起来。
虽然这些人同样脸色难看,甚至有的人喊出的声音,都已经带着颤抖,但却无人敢于后退半步,全部立于火铳手前方,一手抽出腰刀,一手持着军棍,来回的奔走着。
这也是朱聿鐭想出的骚主意,小军官要站在火铳手前方,还需要不断的走动。
这样的好处便是,一来直属上级顶在最前,可以减轻火铳手们的精神压力,二来在前面行走,可以最快发现太过于紧张的士兵,可以准确的进行安抚,三来便是让这些小军官有足够的思想压力,单单为了自己安全考虑,就会严格的执行军规,将所有士兵操练的欲仙欲死,让他们完全听从命令行事,避免未来在战场上死在某个督促不力的手下手中。
果然在这些小军官们来回走动安抚之下,火铳手们的精神压力都减轻了不少。毕竟这是一个极为有效的心理暗示,在战场上,只要当官的敢于顶在最前,士兵们总是会下意识觉得安心。
当然,这也是朱聿鐭这厮太胆小,这才会用这种比较恶心的方式。反之只要他敢站在第一线,根本就不需要这般的麻烦,全军上下肯定会镇定如恒。
相似小说推荐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
-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起点VIP2021-05-09完结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