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来就是洪承畴原本的计划,之前被苏克萨哈否决,如今却是突然态度大变,显然其中肯定有原因。
但洪承畴却是十分上路的什么也没问,更没有一脸得志的模样,十分恭敬的领了命。
这份恭谨的态度,让原本老脸有些挂不住的苏克萨哈松了口气,任命谭泰为西路军主帅,洪承畴辅之之后,便即开始点验三军,做着出征江西的最后准备。
在小孤山,金声恒、王得仁之前的狼狈模样如今已经看不到了。
这里地形复杂,兵力难以展开,金、王二人又占据着地利,情况便即完全反了过来。
清军一轮轮试探性的进攻,在各种工事齐全的明军面前,半点便宜都占不到,甚至几次还差点吃了暴亏。
凭心而论,金、王二人虽然战略眼光不行,但作为将领,他们的武勇还是足够的,尤其是王得仁,亲自上阵冲锋早已是家常便饭,十分的骁勇。
在一轮轮试探无果后,清军十分果断的停止了进攻,毕竟他们的人数远逊于主场作战的金声恒、王得仁二人,如今的进攻,也只是为主力到达事先探明明军兵力与火力分布,还算不上什么大战。
在接下来的十数日间,双方由不断的小规模的战斗,变为双方的静坐对峙。
明军刚刚受挫,军心士气都受到震荡,在没有重新安抚好军队士气之前,暂时无力进攻。
而清军显然是实力不足,无法突破明军战线,只能遥遥观望,摆出一副进攻的架式,让明军不敢放松,而内里却是以防御为主。
五月十七,在江宁府休整了半个月的满清南征大军,在多尔衮施加的压力下,终于结束了休整,开始向着江西方向开赴而来。
而在他们之前,洪承畴与三顺王、陕、山、河南、山东等绿营合计五万余大军,以及满蒙八旗七千余骑,已经渡江北上,由陆路开赴向湖广。
五月二十二,苏克萨哈率领的大军已经兵至小孤山一线,大军遮天蔽日,铁甲耀目,刀枪如林,如同汹涌的海浪,带着沉重的压力,扑面而来。
在大军休息之时,苏克萨哈也在听取着已经在战场上对峙的将领们的报告,了解着明军的防御的强弱,以及兵力分布。
“大将军,金贼党羽阎可义率兵五千,及水师一部,驻于小孤山,此处江面极窄,无论横索江面,还是更多树火炮,皆能阻断大江,若不能拔之,大军难以沿江而行。
逆贼罗承耀、董方策、张月等人,则各率本部驻扎于澎浪矶,兔子山一带,层层布防,此地多山,道路狭窄,向南便是连绵山脉,不利大军通行,向北则是大江,道路不通,除了强攻,别无他法。
据细作潜行探知,悍贼王得仁率部一万,小孤洑,为王贼后援。匪首金声恒则是坐镇于彭泽城,不断的聚纳江西叛军,不断向前线补充兵力,以加强防御!
据奴才估算,江西军兵大半积于此地,人数在六万上下,其中可战之精兵过半,怕是不好拿下!”
谭泰拿出一幅巨大的抽象地图,摊在苏可萨哈面前,指点着地图上的几处要害位置,不断的给苏克萨哈讲解着目前的战场形势。
“你有什么好对策?”
看着小孤山与澎浪矶隔江遥相呼应,完全将大军进军的道路锁死,本应不擅长水战的苏克萨哈有些头疼,皱眉问道。
“欲破金贼,陆路并不适合大举用兵,水路才是上选。若要让水路畅通,上选先破小孤山。
小孤山地处江北,在战局中明显处于孤立之所,若是能够遣一军渡江,自其后袭之,破之不难。怕就怕这仗若突袭不成,金贼必然依托水师不断派兵援助,难免形成僵持。”
谭泰显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这里的地形委实太过于险峻,上策莫过于绕过此地,另择上游登岸,最好在江面宽阔的湖广登岸。
“我大清勇士,最无惧的便是陆战!谭泰,区区几座小山头,便将你胆吓破了么?忘了我大清子弟,原本就是活在那白山黑水之中的,我们是山林中最好的猎人,岂会有畏惧于山林之意?区区一些懦弱的南蛮子,又岂是我满洲子弟的对手?”
十多年来对上明军战无不胜,苏克萨哈对于明军战略孱弱的固有印象,可谓根深蒂固,虽然对于宽阔的长江深深畏惧,但对于据守山林隘口的明军,却根本无所畏惧。
PS:明天就是情人节了,祝愿天下有情人都终成眷属!明天咱也要去享受一下爱情那酸臭的味道了,今天早点睡,哈哈。
第151章 转机
金声恒攻打江宁府,虽然损兵折将,但收获却也是极大的。
这种收获虽然是隐性的,但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那便是金军上下对于满八旗的敬畏,已经降低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
他们数万人围攻池州,号称无敌的满八旗并不敢出来野战,反而龟缩于坚固防线之后,根本不敢贸然露头,他们与绿营打生打死了近一个月,无论满八旗还是汉八旗,都没有一个冒头出来放个屁的。
这种样子的八旗,更是与金军上下原本所听闻的那般数千破十万的满八旗相隔甚远,哪里还能有什么威慑力存在。
金军虽然撤退,虽然损失不小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但是并没有士气涣散的程度,因为他们败是败在了对方人多势众的形势上,并不是他们战力不及对方。
当满清南征大军一分为三,近四成随着洪承畴去了湖广,两成前往苏松等地协防,只有最后四成大军近五万人扑向江西而来后,金军上下原本萎靡不振的军心,这才有所恢复,开始有了些信心。
满清大军到来伊始,便即发动了对彭浪机、兔子山防线的试探性进攻。
数千绿营炮灰,沿着狭窄的道路,高举着盾牌向前缓缓逼近,在其后方,无数的满汉八旗兵,或举弓箭,或举火铳,隐在其后,不断的靠近着。
侧面山梁,金军的弓箭手一排排的探出头来,密集的箭雨挥洒而下,密如雨点,将清军的盾牌敲击的当当作响,时不时就会有人中箭倒下,但相比于清军的数量,这些倒下的人委实不足为虑。
虽然遭遇袭击,但清军却丝毫不乱,隐藏在绿营之中的满清弓箭手瞬间便寻到目标开始还击,明军也开始出现了伤亡。
行至两百余步时,金军的火炮便开始轰鸣,这些小炮射程并不远,两百余步时,杀伤效果几近于无,还将自己的位置给暴露了出来。
而火铳手,更是因为火炮的轰鸣,全部跟着轰击起来。
这些火铳杀伤效果完全没有,相反弥漫起来的白雾还严重影响到己方士兵的视线,委实是益人害己。
数千清军趁着这个时机,呐喊着冲将上来,但冲近数十步后,迎接他们便是无数的石块,以及更加强劲的弩箭!
明军虽然在热武器上,玩的还不如三顺王顺溜,但是在冷兵器作战上,却也有他们的独到之处。
一阵密集的石块将清军乌龟阵打的支离破碎,然后密集的弩箭将暴露出来的清军杀的人人仰马翻,最后锐兵齐出,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发起逆袭。
激烈的肉搏战,快速在双方接触点发生,占据地形以及人数优势的明军,是清军根本不可能抵挡的。
侧面箭如雨下,正面是如狼似虎的明军锐兵,绿营清军首先败下阵来,夹杂其中的少许满八旗士兵,虽然单兵能力强,但却也架不住群狼的嘶咬,很快被斩杀干净。
短暂的接触战后,清军号角齐呜,试探的清军如蒙大赦,潮水一般的从战场上撤退下来。
明军并没有追击,毕竟以他们的实力,若是脱离有利的地形,与数量庞大的清军肉搏战,必定会死的很难看。
虽然探查出来明军的虚实,但是苏克萨哈却依旧没有太多的办法,这里不仅是长江最狭窄处,周边的山陵密布,道路崎岖,大军攻击面更是狭窄之极,数千人规模的进攻,就已经达到极限。
数千人的规模,绿营根本不可能有这般实力打开局面,蒙古人更是对山地作战一窍不通,若是动用全部动用满八旗,是很有可能啃下这块硬骨头,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让苏克萨哈不敢承担的。
如今的满八旗,还没有坠落到十数年后八旗少爷兵的程度,刚刚入关不久,劲卒老将都还健在,在机枪还没有制造出来之前,其实力依旧冠于这个时代东亚的所有军队。
这是事实,哪怕是欧洲殖民者的近代军队,若是平原野地决战,也并不是正在上升期,身经百战的满八旗的对手。
虽然这些军队是硬骨头,可能给满八旗惨重的损失,但是最终全军覆没绝对是必然结果。
唯一制约满八旗展现实力的因素只有一个,那便是满人数量的稀少,根本经不起连绵战争的消耗。一场战斗就算完全顺风顺水,敌军完全不堪一击,行军病死与厮杀时马失前蹄坠马身亡的也会产生非战斗减员也肯定不会少。
虽然最多只是数十人、百人,但征服大明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国,只要明军还有抵抗,这样的战斗至少也得数百场之多,全用满八旗的话,估计自己就会被节节的胜利给直接灭了族。
相似小说推荐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
-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起点VIP2021-05-09完结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