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石桥村顾青平南诏国叛乱有功,敕封长安左卫亲府录事参军,即日启程赴任。
  随同敕令来的还有一身青色的武官服装,搭配一块前襟绢布软甲和一柄制式仪刀,同时还有一份官身告书以及一块武将身份木牌。
  非正式的旨意不需要摆香案,顾青恭立听了敕令,接收了文书木牌和武官服饰后,送了几十文辛苦费给传令的差役,差役告辞后,村民们这才轰然大躁,炸了锅。
  众村民向顾青拱手道贺,石桥村有史以来出了第一位由当今天子钦封的武官,这是何等的大喜事。
  顾青也乐得随波逐流,于是大手一挥出钱让冯阿翁操办,连开三日流水宴席,算是答谢村民们多年的照顾,也算是拜托村民往后更须卖力为瓷窑做工。
  今夜的石桥村人声鼎沸,直至深夜仍灯火通明。
  躲开了轮番来敬酒的村民,顾青闪身进了自家院子,看到月光下张怀玉抱膝发呆的孤单身影,顾青笑容一敛,轻步上前。
  “我明日要去长安赴任了,你……跟我一起走吗?”
  张怀玉仰头,看着他那张与月光交辉的脸庞,忽然露齿一笑:“我不去了,就留在石桥村。”


第一百一十二章 时光未老
  张怀玉跟顾青差不多大的年纪,这样的年纪就算有故事,也不见得多沧桑,贤相名门之后流落江湖,终归有她不得已的理由。
  张怀玉从来未曾说过她的经历,但顾青多少能猜到一些。妾室所出,又是女孩,难免在家中被冷落,贤相的家庭难道就不重男轻女了?
  点亮她人生希望的不是她的父母,反而是顾青的父母。于是她离开那个冰冷的家,漂泊江湖想成为侠女,顾青父母生前在做的事情,她想继续做下去。
  张九龄曾经在长安为相,长安故人太多,张怀玉不愿去长安,顾青能够理解。
  只是,心里有些失落罢了。
  当初李白离开时,顾青也是同样的失落,然而今日的失落,却跟李白离开时他的失落不一样,有些微妙的难以言喻的区别,顾青自己都说不上来。
  大家都是异姓手足兄弟,同样都是离别,为何与李白的离别和与张怀玉的离别情绪上不一样呢?
  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幸好去长安路途迢迢,有充足的时间把这个问题想清楚。
  张怀玉从背后摸出两坛酒来,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她一直坐在台阶上默默地等着他。
  “离别不过是为了重聚,我们终会重聚的。来,今夜你我一醉方休。”张怀玉递给他一坛酒笑道。
  顾青也笑:“身边少了你,我会不习惯的。”
  张怀玉深深看了他一眼,忽然抬头看着月亮,淡淡地道:“身边有没有你,我都习惯。”
  “吃不到我做的菜难道你也习惯么?”
  张怀玉瞥着他:“你以为我留在石桥村这么久,是为了吃你做的菜?”
  “难道不是?”
  张怀玉无语叹息,拎起酒坛道:“饮酒吧,你莫说话了,一个字都不要说。”
  顾青只好沉默饮酒。
  两人一句话都没说,就着皎洁的月光下酒,一坛酒喝完,顾青已有些微醺,正想说点什么,张怀玉忽然起身道:“明日我不送你了,不喜欢离别的滋味。”
  顿了顿,张怀玉头也不回,潇洒地道:“我走了。”
  说完飞身上了围墙,脚尖在围墙上轻点,人已消失在墙外。
  顾青微醺的眼神有些惆怅,当初第一次见到她,她也是从围墙外飞进来的。
  时光未老,人已散。
  ……
  第二天一早,村口站了许多村民,扶老携幼静静地站在村口山道边。
  顾青穿着一身寻常的麻布短衫,头上扎着髻,看起来普通却干净,手里随意拎着一个薄包袱,里面装着他的新官服,就这样简装上路。
  见顾青走近,冯阿翁领着全村老少朝顾青行礼。
  “少郎君此去长安,前程锦绣,名动天下!”
  村民们异口同声:“前程锦绣,名动天下!”
  冯阿翁紧接着端来一碗酒,道:“石桥村出了个大人物,乡邻们都自豪,来,且满饮壮行酒,官场风急雨骤,若然受了委屈,石桥村仍是你的家,你可随时回来。”
  顾青接过酒碗,一口饮尽,胸中忽然生出一股豪气,大声道:“任他风急雨骤,我顾青便是定风波的人!”
  抱拳朝村民们行了一礼,顾青转身大步离开。
  走出村口没几步,冯阿翁瘸着腿一拐一拐追上来,递给顾青一柄小巧的匕首,匕首鞘上镶着几颗红色的宝石,冯阿翁低声告诉他,这柄匕首是张怀玉托他转交给顾青的,说让他留着防身。
  顾青抽出匕刃,刃面散发幽冷的寒光,这柄匕首显然不是凡物。
  将匕首收入怀中,顾青忍不住朝村子方向望了一眼,然后失望地收回目光,朝冯阿翁笑了笑,行礼辞别,洒脱上路。
  孤身来到青城县,郝东来和石大兴早已等在城门外,他们的旁边静静地停着四辆马车,马车蓝篷红辕,拉车的单马有些矮小,但一看就是耐力颇强,擅长远程跋涉的好马。
  顾青笑了,看来两位掌柜为了去长安发展,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顾青如今的官职不过是正八品,但两位掌柜看重的还是顾青的人脉,毕竟与贵妃娘娘有了交情的人,未来一步登天也不是什么难事。这次两位掌柜的投资算是很有把握,除非未来某天顾青自己作死断送了前程。
  见顾青孤身而来,郝东来急忙接过他的包袱和仪刀,准备将他扶上马车,顾青笑着拒绝了。
  来到这个世界,已然有了太多的羁绊,有些道别不能省略。
  让两位掌柜在城外等一会儿,顾青独自步行进城,来到县衙门口。
  门口站着两名值守的差役,顾青没亮出自己的武官身份,很客气地请差役进去通传,请主簿宋根生出来一见。
  两名差役冷淡地扫了他一眼,没吱声也没动弹。
  顾青苦笑摇头,从怀里掏了几文钱递给两名差役,再次客气地请他们进去通传。
  看在钱的面子上,差役不冷不淡地哼了哼,说了一声等着。
  于是差役转身走进县衙侧门,跨过门槛便停下,朝里面一位杂役打扮的人喝道:“去把姓宋的家伙叫出来,有人找。”
  顾青眉头一皱,这句简简单单的话里,他听出了一些不对劲的味道。
  大小是个主簿,大唐县衙主簿的官位品级各地不一样,京县和大县主簿是从九品,大多是一些科考失败的读书人担任,也有当地望族推荐而任。小县下县的主簿有的是从九品下,有的则不入品级,算流外小吏,然而不论有没有品级,一县主簿至少是个吏,哪有差役对主簿如此大呼小叫的道理,连名字都不叫,直接叫“姓宋的家伙”。
  杂役进去叫宋根生了,差役又站在门口继续值守。
  顾青没弄清情况,不动声色地笑了笑,朝差役拱手道:“宋主簿刚来县衙当差,做得还顺利吗?”
  差役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傲气,冷冷地道:“你是他的同乡吧?回头你转告宋根生,做官也好,做人也好,凡事留点余地,莫让我们县尉为难。”
  顾青点头,是了,这是有矛盾了,属于县衙内的人事斗争。
  大唐县衙的县尉是正九品,其职责是缉盗,司法,课税等等,算是权力比较大的吏员,相当于一身兼任公安局长,监狱狱长,税务局长等诸职。
  顾青笑得很玩味。
  有意思了,宋根生那书呆子刚进县衙才几天,居然跟县尉搞出了矛盾,看来这小子果真不是当官的料。
  顾青决定多看多听,少说话。
  没多久,宋根生穿着青色官袍从县衙侧门走出来。
  他不是一个人出来的,他的身后还跟着两名差役,不是为了给他壮威,而是揪扯着宋根生的衣领和袖子,一左一右使劲地拽着他,宋根生的样子分外狼狈,一身官袍被拽得七零八落,头发也散乱不堪,被人揪着仍不停挣扎,试图摆脱。
  两名差役不但拽扯着他,嘴里还骂骂咧咧不停。
  “姓宋的,今日你必须给个说法,我们县尉不过从大牢人犯家眷那里收了些钱,县衙历来便有此规矩,又非我们县尉独贪,我们下面的兄弟也得了好处,算得多大事,你竟然告到县尊那里,害我们县尉挨了县尊的骂,扣了俸禄,我们下面的兄弟也没了进项,姓宋的,今日不给个交代,看你日后如何在县衙做下去!”
  宋根生仍在挣扎,但神情却很坚定:“律无明文,规矩便不叫规矩!这不是收多少钱的事,我也是按规矩办事!此事我给不了交代,你们若不满,便叫县尉打死我,只要我做主簿一天,这个规矩必须破!”
  两名差役大怒,揪扯得愈发粗鲁,眼看要对宋根生动手了。
  顾青冷眼旁观,看出了一些苗头。
  大唐的阶级森严,下面的人通常不敢以下犯上,但若是那位挨了骂扣了俸禄的县尉在后面指使,那就难说了。
  眼见宋根生马上要挨揍了,顾青叹了口气,眼神却渐渐冰冷。
  慢慢上前,拽住一名差役的胳膊,差役一愣,转头看着顾青,顾青朝他一笑,笑容还未完全印入差役的脑海,下一瞬间,拳头已到了他脸上,差役被他一拳揍得眼冒金星,身子如螃蟹般横着踉跄了几步才站稳,然后一脸懵逼地看着他,半晌没反应过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