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顾青非常识时务地再次行礼:“愚侄拜见鲜于伯伯。”
  “哈哈,好,免礼,晚间你我可谋一醉。”
  “愚侄下厨做几个好菜,为鲜于伯伯寿。”
  二人相视而笑,笑容里透出几分塑料味。
  话不用说透,利益已成了彼此的共识,于是有些话不必再遮掩了。
  “贤侄,瓷窑被封一事,可需老夫出手?”
  顾青摇头笑道:“节帅安心等等,或许今日便有结果。”
  正说着,山道尽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被派出去的随从飞快从山道那头跑来,见到村口的鲜于仲通,随从加快了脚步跑到他面前,先行了一礼,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份盖了大印的公文,恭敬地双手递给鲜于仲通。
  鲜于仲通接过一看,眼神一凝,接着再次震惊地望向顾青。
  “蜀州刺史裴迪,向节度使府呈报吏表,青城县令黄文锦任内六年治理有方,治下安居乐业,农桑俱兴,为万民称颂,日前有数百子民赴蜀州城,跪于刺史府前,称颂黄文锦之官德,裴刺史亲眼所见,如实向节度使府呈报……”
  鲜于仲通深吸了口气,缓缓道:“贤侄,这是你的手笔么?如何做到的?”


第八十五章 孤独凡人
  扳倒黄文锦不可能,那么,帮黄县令造造声势,让他升升官儿行不行呢?
  答案是,完全可以。
  一切都是顺水推舟,黄文锦的官声在蜀州刺史府向来不错,蜀州刺史对黄文锦赞誉有加,连续两年上表褒扬黄文锦,在青城县任上已有六年,攒足了资历,再加上郝东来和石大兴的两百名伙计扮成平民跪在刺史府前异口同声为黄文锦歌功颂德……
  如今即将进入冬季,按大唐官制,每到岁末各地节度使府和州府主官要对各地官员进行吏治考评,蜀州刺史府主管地方官员功绩考评的司功参军元岁祥在裴刺史面前推波助澜,将黄文锦吹得花团锦簇。
  天时地利人和占尽,裴刺史这封呈报剑南道节度使府的褒嘉吏表自然毫无悬念应运而生。
  顾青所做的,只是在黄文锦背后轻轻推了他一把。
  鲜于仲通震惊地看着蜀州裴刺史送来的吏表,然后抬头看看顾青。
  “如何做到的?每一步都算准了吗?”
  顾青笑道:“世上哪有每一步都能算准的人,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鲜于仲通指了指吏表末尾的一句话,道:“裴刺史向老夫建议,可擢升黄文锦为蜀州刺史府司田参军,主管蜀州各县农田垦耕之事,请老夫斟酌考虑。呵,从七品升从六品,升官一级。”
  顾青眨眼笑道:“那倒是要恭喜黄县令了,司田参军应该要去蜀州赴任吧?”
  鲜于仲通点头,望向顾青的眼神里欣赏之色更深了。
  这个农家小子颇有斤两,做事不拘一格,就算没有这个瓷窑,鲜于仲通也愿意与他好生结识一番。
  顾青的神奇之处在于,尽管认识鲜于仲通,可顾青从头到尾没把鲜于仲通这个人列入他的计划中,一切按照正常程序走,蜀州刺史上报剑南道节度使府,剑南道节度使大概率是会批准蜀州刺史的建议的,毕竟这是很正常的官员升调,有理有据有节,任何人都无法说出反对的理由,黄文锦被调离青城县便算是十拿九稳的事了。
  批准只是时间问题,按如今大唐官场的效率来说,或许到了明年开春,黄文锦便可以正式调离青城县了,若顾青不曾认识鲜于仲通,顶多也就是多等两三个月而已。
  看着顾青平静无波的面庞,鲜于仲通忍不住想当一回杠精。
  “黄文锦调离后,若节度使府再派来一位县令,仍旧很反感你的瓷窑,继续查封它呢?你当如何处治?”
  “从蜀州刺史送出吏表,到节度使府批复,最后黄文锦调离,上面派下新的青城县令,从头到尾的过程,至少要三个月吧?”
  “不错,然后呢?”
  顾青笑了笑:“三个月的时间,足够甄官署将我们瓷窑所产瓷器定为贡瓷了,长安发下的旨令必然在新县令上任之前到达青城县,就算新县令上任后对我们的瓷窑看不顺眼,他也来不及做什么了,木已成舟,他哪来的胆子敢反对长安的旨令?哪来的胆子敢封我们的瓷窑?”
  鲜于仲通长呼一口气,叹为观止。
  这件事,顾青等于完全靠一己之力反转了,期间并未动用他这个剑南道节度使任何权力,甚至根本没把他算进计划的任何一环里。
  一个足够有才华,足够聪明,但对旁人缺乏信任,习惯孤独行事的少年郎,很神奇的人。
  这是鲜于仲通对顾青的评价。
  “贤侄还需要老夫做什么吗?”鲜于仲通问道,其实基本不用做什么了,该做的顾青都做完了,这句话反而像马后炮。
  顾青笑道:“鲜于伯伯若愿意的话,便把批复蜀州刺史的文书快点送过去,还有,最好新派一位好打交道的县令吧,虽说不怕新县令封瓷窑,终归还是希望大家相处愉快一些,搞到剑拔弩张的,我一个农户孩子害怕。”
  鲜于仲通失笑,就这身本事,你会怕?
  思索沉吟半晌,鲜于仲通道:“如此,老夫便马上向朝廷上疏,请吏部派一位新县令下来,并且老夫会向吏部推荐一位故交,他与老夫是同年进士,与老夫相交甚厚,有他在,瓷窑定然不会出纰漏,毕竟它也关系到老夫的前程。”
  “一切听鲜于伯伯吩咐。”
  沉默片刻,鲜于仲通诚挚地道:“贤侄有意随老夫去益州节度使府吗?老夫定待贤侄如上宾,凡事请益,绝不视你年少而轻慢于你,这次老夫是诚心相请,贤侄考虑一下如何?”
  顾青没有丝毫考虑便笑着道:“鲜于伯伯,贡瓷一事尚未落定,愚侄若此时离开,恐生枝节,相比之下,愚侄以为瓷窑要重要一些,您觉得呢?”
  鲜于仲通点头,确实如此,瓷窑的重要性目前是最重要的,他还需要通过贡瓷来与宫中的贵妃娘娘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层关系非常重要,所以贡瓷也就非常重要了,顾青留在村里盯着瓷窑,比跟他去节度使府当幕宾重要多了。
  “那么,待贡瓷之事落定后,贤侄不妨来益州,如何?”鲜于仲通眼中充满了期待,此时的他是真的觉得顾青之才足以胜任节府幕宾了。
  顾青仍旧笑道:“承蒙鲜于伯伯抬爱,但愚侄实在不敢给鲜于伯伯承诺,世事如水,水无常形,世事多变,谁都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鲜于仲通叹道:“老夫此时委实需要有人辅佐,前日老夫收到云南刺史张虔陀的快马书信,上面说南诏国王阁罗凤恐有谋反之嫌,请朝廷密切关注,若非老夫心系贤侄的瓷窑,此时早已快马加鞭飞奔益州了……还没到任便遇到谋反大事,老夫怎能不心焦。”
  顾青眼皮一跳。
  南诏,终于依稀记得前世关于鲜于仲通的事迹了,似乎他便是在南诏谋反这件事上狠狠栽了个大跟头,而这一战,大唐死了六万多将士,几乎全军覆没,是非常惨烈的大败。
  可是,顾青能帮他什么呢?他不是神仙,没有通天遁地之能,重要的是,他缺少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过自己的日子,赚自己的钱,石桥村外面的世界,对他来说仍是一个与他无关的陌生世界。
  他的世界里,只有石桥村,只有宋根生,或许还有一个张怀玉。
  佛能普渡众生,但顾青不是佛,他只是一个孤独的凡人。


第八十六章 子夜魂归
  鲜于仲通的随从开始收拾东西,打算明早启程赴益州。
  临行前向长安上疏一封,奏请吏部调任青城县令黄文锦,升为蜀州刺史府司田参军,主管蜀州境内各地各县农田垦耕之事,以黄文锦的性格,倒是人尽其才。
  当夜,顾青在自己家为鲜于仲通做了几道好菜,鲜于仲通颇识礼数,带了几坛好酒上门,顾青做了红烧鱼,烤鹿肉,蒸野猪肉,吃得鲜于仲通大呼过瘾,感觉这些日子在石桥村白待了,早知顾青有这手艺,定然每日来蹭饭。
  最后顾青神秘兮兮地端上一盘小炒牛肉,鲜于仲通吃第一口便愣了。
  “这是……”
  “山鸡肉,村民上山打猎所得,赠予小子。”顾青面不改色地胡说八道。
  鲜于仲通恍然,也面不改色地应和:“原来是山鸡肉,入口鲜嫩有嚼劲,好吃!贤侄好手艺。”
  自欺欺人的态度很快得到了顾青的好感,大家的道德感和价值观应该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的人很容易打交道。
  盛菜的碟是自家瓷窑烧出来的,斟酒的酒盏也是自家烧出来的,靛蓝色的酒盏底部微漾酒水的波光,略显浑浊的酒在油灯的昏黄光线下倒映出梦幻般的光芒。
  鲜于仲通端着酒盏仔细打量,赞叹道:“好瓷啊,好瓷!人间妙物,举世无双,此物之精美,怎能不被圣天子所闻所用?”
  顾青笑道:“鲜于伯伯,愚侄让窑工装了两箱瓷器,碗碟盏瓶皆有,已交给您的随从,算是晚辈送您的一点心意。”
  鲜于仲通喜道:“多谢贤侄,你我自家人一般,老夫便不与你客气,愧受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