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苏辙倒是熟视无睹了,自家的陛下历来孩子气,这等胡闹的行径早就见怪不怪了。
  “……狄骧来信说,临安已经拿了下来,不过没有活捉了赵顼,让赵顼跑去歙县去了,现在杭州、越州、明州都已经拿了下来,其余的地方因为缺乏兵力,而且还要防备宋军的反扑,所以摊子不敢铺太大。
  不过狄骧也说了,如果能够让南洋海军也参与进来的话,秀洲、苏州、湖州都能够拿下来,而且可以帮助陆军打开南下的道路。
  ……陛下……陛下……季默!”
  欧阳辩昏昏欲睡,苏辙叫了两声没有应,便有些恼了起来。
  “啊?子由,不好意思,风寒头太重了,一下子打了个瞌睡,你继续说,嗯……要不,这些事情你就处理好了。”
  苏辙:“……”
  苏辙暴怒如雷:”季默,这是在灭国大战啊,换了别的开国君主,那是要御驾亲征的,换了你倒好,大家都忙得天昏地暗,就你还能跑去打猎,还把自己给整风寒了,成天不务正业的,现在这等大事,你竟然要我们去处理!“
  苏辙很是恨铁不成钢。
  欧阳辩嘿嘿一笑:“这不挺好的么,计划已经制定颁发了下去,接下来的事情交给前线就好了,咱们就负责好后勤工作就好了啊。
  至于后勤的工作,有六部协调,问题不大,嘿嘿。”
  看着欧阳辩一身的懒劲,苏辙是气不打一处来:“还听吗?”
  欧阳辩赶紧道:“听!”
  苏辙摇头叹气:“……唉。种元帅那边来信,他们打败姚兕之后,姚兕投诚并且过江做内应,控制了某处渡口,接应桑仲良部,现在长江防线已经打开了一个口子了,估计很快就能够打开局面了……”
  苏辙深深地看了欧阳辩一眼道:“陛下,离您统一全国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欧阳辩懒洋洋的笑了笑:“这个不应该是情理之中么?”
  苏辙叹了口气:“你就不能激动一些么,这样子让我很没有成就感啊。”
  欧阳辩站了起来,紧了紧身上的棉裘,口中吟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耶律保机,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啊!”
  欧阳辩的带着鼻音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明明因为感冒变得沙哑且带着鼻音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滑稽,但苏辙却是从里面听出了气压山河的豪迈。
  是啊,收回幽云十六州、现在铁骑南下,眼见着就要灭宋了完成河山的统一,而且兵锋已经抵达交趾,交趾已经算是大夏的一部分了,一旦灭了宋国,灭大理也只是顺理成章之事。
  苏辙不由得心跳都停了一停,等宋国的事情告一段落,恐怕欧阳辩就会在西域发力了,通过河西走廊,将汉代的西域领土都给收回,届时真的如同词中所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啊!
  苏辙到了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看着长大起来的欧阳辩,已经即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开国皇帝之一了!
  这个看起来懒洋洋,笑眯眯,似乎一天到晚不务正业的年轻人……哦,已经是中年人了。
  就在苏辙心神摇曳之时,欧阳辩笑嘻嘻道:“怎么样,这样是不是满足了你们文人的浪漫了?”
  苏辙一脑子浪漫想法顿时荡然无存,他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你啊你!”
  欧阳辩又恢复到了懒洋洋的神情:“这都是些小事情啊,十年磨一剑,以大夏朝的实力,击败南宋只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着实没有太多激动的,咱们其实第一次就可以灭掉南宋,不过那时候辽国还在旁边虎视眈眈,我是怕被辽国捅了菊花,这才让宋朝多活一段时日罢了。”
  苏辙心满意足:“哎呀,咱们就算到了这里,也是伟大的开国君臣了吧,换在汉代,咱也得进个凌云阁了吧?”
  欧阳辩大笑道:“子由是在提醒我赶紧建个凌云阁吗?”
  苏辙赶紧摆摆手:“哪有哪有,身后名后人自然会评价,不用咱们去多此一举。”
  欧阳辩笑了笑,倒是有了些想法,不过没有说出来,转了个话题道:“子由,接下来你就要多忙一下了,土地占了下来,就得赶紧治理起来,咱们不去占领,土匪恶霸就会去占领。”
  苏辙点点头道:“明白的,吏部已经在遴选贤才了,选出来的贤才给送到新收回的土地上去治理,然后吸收大宋的官员,进行配合治理,这样很快就能够稳定下来了。”
  欧阳辩点点头:“趁着还没有稳定,还是按照之前的方法,分地给农民,让最广大的农民支持我们,那么我们的根基就扎下去了。”
  苏辙笑道:“放心,这些都是很规范的工作方法了,一定会认真完成的。”
  欧阳辩笑着点头:“接下来你们会特别忙,不过国事虽然重要,但身体也要保养好,劳逸结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嘛……”
  欧阳辩顿了顿道:“……子由,子瞻他……”
  苏辙笑了起来:“子瞻就在杭州,这一次他没有跟着赵顼跑,估计他也不想跟着跑了。”
  欧阳辩笑了起来:“那叫他来汴京吧……唉,算了,等都收回来,我去杭州看他吧。”
  苏辙笑道:“季默,子瞻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应该不日就能够抵达了。”
  欧阳辩惊喜道:“这样子嘛,太好了啊,太好了啊!”


第705章 子瞻归来!
  汴京的秋无非就是那样。
  秋风来了,树叶就变了颜色,有红的,有黄的,有橙的,有紫的,还有绿的,五彩斑斓,颇为好看,但在汴京久了的人,也就没有什么感觉了。
  只是此时的苏轼却是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终于又回来了。
  临安虽好,但汴京才是心头肉啊。
  一座雄伟的大城坐北朝南,在秋日下镀上了一层金边,而在大城的旁边,有一个稍小,但显得尤为清丽的城池,那是西湖城。
  再一次回到汴京,苏轼的心情颇为复杂,因为这一次回来,他不能叫归京,而只能叫来访,因为他的身份是宋臣,而现在的汴京城不是宋朝的首都,而是西夏的首都。
  “唉!”
  苏轼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
  一路北上,因为陆道上正在大战,所以苏轼是从海路上过来的,从密州登陆,经沂州、兖州、济州、兴仁府,穿过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才抵达的汴京,这一路之所见所闻,让他大开眼界。
  先不说密州工业园,就说他所搭乘的交通工具,此次从密州出发,经过的两路五州府所乘之交通工具,不是马匹也非马车,更不是步行,而是一种叫做火车的交通工具。
  这个事物简直是闻所未闻,苏轼第一眼见到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么大如同一条钢铁巨龙一般的火车,横亘在一条铁路上,顶上冒出滚滚的黑烟,时不时还会高声的龙吟,据说那是汽笛声。
  火车庞大的身躯分为一节一节,每节中都有小门洞开,将大量的人给容纳进去。
  “子瞻,这便是火车了。”
  章惇笑着给苏轼介绍道。
  苏轼北上,欧阳辩是非常忠实的,他想自己来密州这边等苏轼,但被大家给阻止了,本来苏辙来迎接是最好的,不过苏辙走不开,好在章惇自告奋勇,也算是合适。
  苏轼好奇道:“这些人都是什么人?”
  章惇笑道:“什么人都要,密州工业园里面的工人、商人、还有密州这边的读书人、要进京的官员等等。”
  苏轼点点头:“这火车票价如何,他们都能够承担得起么?”
  章惇摇摇头道:“就目前来说,还算是比较昂贵的,从密州去往汴京,大约需要一贯钱的路费,一般的人是坐不起的,不过一般人也没有这等长途出行的需要。
  至于商人、官员、读书人来说,他们有进京的刚需,一贯钱的路费比起他们走路进京或者说乘坐马车进京,可就便宜太多了,别说马车的费用,就是一路上的吃喝就不止一贯钱了。”
  苏轼点点头,这个道理他懂。
  “不知道这火车的速度如何?”
  章惇笑了笑道:“这火车速度很快,最高速度能够与马匹快跑相比拟,比马车要快得多。
  关键是,马匹只能跑个半个时辰就停下来休息,一天也跑不了多少里。
  可这火车,却是可以不眠不休得跑个几天几夜的。
  比如说从密州去往汴京,大约千里路,如果是马车,马车每日行50-70里,可能要花个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
  可如果是这火车,每个时辰能够走120里路,一千里路,也不过是八九个时辰的时间。
  也就说说,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汴京了,当然,因为这一路上也是需要补给以及上下客,这个时间可能要延长到两天的时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