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你陆家家大业大,可我老李家却是撑不太住了,再不赶紧找个出路,我老李家就要跨了!”
  陆端夫斟酌了一下道:“李老板觉得夏朝一定能胜?”
  老李诧异道:“难道咱们大宋还有得胜的机会?”
  陆端夫心下暗自叹息一声,看来看衰大宋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了,若是这样的话,大宋可能真的是无力回天了。
  现在的大宋,经济凋零,政局混乱,民间还充斥着不信任以及怨恨的声音,这样的朝廷怎么会有战斗力?
  不过,陆端夫也就此坚定了决心。
  既然如此,投了夏朝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啊。
  大宋朝廷这艘大船已经要沉了,陆家总不能跟着一起沉了,如果是异族入侵,陆家怎么说也要支持国家,但夏朝不是异族,都是汉人呢,汉人内部的事情,自然不用那么激进。
  陆端夫下了决定,就立即执行了。
  陆端夫当天晚上就去找了陆廷光,他是陆廷光带来的,虽然大家都姓陆,但两个陆不是一个陆,不过都算是姓陆,总归是要亲近一些的。
  陆端夫找陆廷光就是为了打听这债券的事情。
  陆廷光仔细聆听了陆端夫的述求,然后笑了笑道:“你想要买债券是好事,这一次大夏放出来的债券总量是不少的,应该都能够买得到的。”
  陆端夫喜道:“那最好不够,陆老板,我只是家族中的后辈,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但我怕说服不了家族的长辈,陆老板能不能帮我背书一下?“
  陆廷光皱了皱眉头,帮人背书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又没有什么利益,一旦投资失败,反而会被人怨恨,这又是何必。
  陆端夫看得出陆廷光的顾虑,赶紧道:“不需要陆总您做别的,我就是想知道陆老板会不会买,如果陆老板都买了,那么家里的前辈就不会有顾虑了。”
  原来是如此,陆廷光笑了笑道:“其实我是想买的,不过你也知道的,我的资金状况非常紧张,投了交趾的项目,又投了工业园,现在又要建设港口,根本拿不出来闲钱去投资,如果有闲钱,这么好的项目,自然是要投一投的。”
  陆端夫笑道:“这便是了,陆老板既然看好,那便是真的靠谱,谢谢您指点了。”
  陆廷光笑着说客气。
  陆端夫回去之后,本想着修书托人带回去,但想着这事情重要,干脆自己回去一趟,第二天早上就搭上了航船回大宋去了。
  陆端夫经过几天的海上航行,然后上了陆地就往家中赶,虽然陆廷光说债券总量不少,但谁知道买的人多不多,别看现在大宋朝一片萧条,但富人还是很多的,穷得是底层的百姓以及朝廷。
  陆端夫在归家之前还担心家族的长辈不知道外面的局势,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刚刚回到家,就被陆家的族长,也就是他的父亲陆邵怀带到了书房中。
  陆端夫将工厂的事情一一与陆邵怀做了汇报,他的父亲陆邵怀点点头:’你办事我是放心的,这个倒是不必多说……你说说那个……债券的事情。”
  陆端夫奇道:“父亲怎么知道债券的事情?”
  陆邵怀笑了笑道:“江南离汴京其实比琉球离汴京要近得多啊。”
  陆端夫不由得哑然一笑。
  的确是如此。
  陆端夫道:“父亲既然知道债券的事情,恐怕知道得也不少吧?”
  陆邵怀点点头:“的确是知道得不少,不过国债中心毕竟在琉球,我要第一手的消息。”
  陆端夫赶紧将资料掏出来递给父亲。
  陆邵怀接过来仔细地看了良久才说道:“陆老板那边怎么说?”
  陆廷光是江南八大海商之一,海商是江南的巨富,同样也有很高的声望,至少在商业上如此,尤其是陆廷光现在已经在琉球上领先了所有的宋朝商人之后,已经隐隐然是江南商界领袖了。
  而且陆廷光与南洋集团的周允让相熟,恐怕能够得到不少的内幕消息,所以陆邵怀主要就是问的这个事情,其余的消息在别的地方也能够获取,因为这个事情在江南的商圈里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有可能在朝廷中也有人已经得知了这个事情。
  实际上也是如此,在陆端夫与父亲告知陆廷光的意见时候,在某处园林之中,也有人在密会。
  殷伯吉是两浙路转运使,位高权重,不过此时的他皱着眉头:“你说西夏在江南发卖所谓的统一债券,而且这统一债券所得钱财,便是用来西夏军用,用来攻打咱们大宋的?”
  “根据属下的消息正是如此,帅司,咱们要不要禀告朝廷,将这些叛国的商人给抓起来?”
  殷伯及闭上了眼睛,想了一会之后摇摇头道:“你先盯着吧,不要走漏风声,其余的事情我自有思量。”
  “是。”
  殷伯及看着属下离去,哼了一声:“禀告朝廷,呵呵,得罪了那么多的江南大族,到时候我怎么在江南立足,而且……呵呵,若是大宋朝败了,到时候欧阳辩拉清单,我岂不是得是一号罪犯了,我才不干这样的蠢事呢!”
  殷伯及不是第一个知道这个事情的官员,也不是第一个打算装成不知道的官员,现在大宋朝已经到了这种局面,谁都想给自己谋一条退路。
  西夏对宋朝投诚的官员是很不错的,只要不得罪西夏,到时候即便大宋败了,大家都有去处,可要是真得罪了,到时候被拉清单,岂不是糟糕?


第695章 大索天下!
  “无耻!可恨!该杀!该杀!”
  惊天怒吼之中,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玉质御笔、龙尾山歙砚、以及各种奏折散落一地,砚台泼落的墨水污了一大片,煞为醒目。
  站在书桌前面的赵顼扶着后腰喘息连连,时不时还咳上几句。
  蔡确、蔡京以及曾布都低头垂首,没有一个人说话。
  赵顼哀叹连连。
  “怎么这天下就成了这个样子呢,怎么这些人世受皇恩,就没有想着皇家给他们的恩惠呢,吃里扒外,该杀!”
  蔡确嘴角微微一牵。
  皇恩?
  呵呵。
  市易司设立以来,多少商户破产,现如今之大萧条,外因固然是有的,但内因终究还是市易司啊!
  这市易司还不是你赵顼搞出来的,还皇恩呢,说出去得让人笑掉大牙。
  赵顼瘫坐回椅子上,又是深深叹了口气。
  来到了江南三年时间,刚来第一年,主要还是平衡各方势力,北方的官员跟着他来到了杭州,南方的权贵自然是有所不满的。
  这是有一次衣冠南渡,魏晋时期的衣冠南渡,北方贵族与南方贵族那可是经过了多年的对抗,才算是找到平衡的。
  不过这一次毕竟不太一样,赵顼毕竟是大宋真君,不是那种被扶起来的皇帝,而且他身边还带着大宋现在唯一能够打战的几万禁军,所以在这被命名为临安的杭州城有无上的权威。
  但这权威也只是局限于杭州罢了,或者说,只局限于文官集团了,其余的州县,虽说也听调也听宣,但朝廷的威严已经渐渐有些衰弱了。
  比如江南商人投资交趾、投资琉球这些事情,若不是这一次的统一债券一事,恐怕赵顼都还不知道呢。
  赵顼是北宋庆历八年夏出生的,现在是元丰六年,不过三十六岁的他已经是鬓角微霜了,这白头发大多是在这两年长出来的。
  最近这两年日子难过啊,虽说今年的大萧条真正显露出威力来,但前两年已经有不小的征兆了。
  商税收不上来,农赋那点钱着实太少了,比起之前的大好年景时候,现在的岁入大幅度的缩水,令朝廷负担越来越大。
  大宋的西军和河北军在两次大战中被打没了(主要被西夏给收编了),来到了江南之后,为了尽快回复实力,赵顼大把大把的撒钱,重新招募了几十万的军队,战斗力如何不清楚,但要钱的能力确实挺强。
  新的禁军从组建到如今,不过短短三年的不到的时间,当初赵顼用市易司盘剥商人拿到手的那一亿多贯,到现在只剩下寥寥无几了。
  而现在商税又十不存一,农赋根本就不顶事,现在大宋朝廷甚至比仁宗至和年间还要拮据几分,赵顼记得头发都发白了。
  但目前这种情况,别说赵顼等人了,即便是欧阳辩来,都得愁白头发。
  众人只知道大宋的大萧条是因为市易司的乱来以及海上贸易被封锁,但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宋朝的大萧条的原因没有那么简单。
  宋朝的萧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欧阳辩之前的改革造成的,欧阳辩的改革固然是让宋朝的经济在短时间突飞猛进,但那种增长是粗放式的,因此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到来便不可避免了。
  如果欧阳辩还在宋朝,自然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可如今宋朝已经没有欧阳辩了。
  经济是王朝的根基所在,很多时候王朝的崩塌大多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经济不行了。
  经济不行表现在各个方面,影响经济的的原因也是有各个方面的原因,有天灾导致的人民流离失所,有因为土地兼并导致的,有因为国外的竞争导致的,有因为君王穷兵黩武造成的,但总而言之,王朝的坍塌大部分是因为经济的原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