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入库:04.13
大宋朝的经济相当集中,大多集中在士绅的手里,不过比起西夏的经济来说,大宋朝已经算是藏富于民了。
西夏的大贵族们的掠夺其实要更加过分一些。
他们圈下大量的农田和亩产,把很多的牧民和农民都划到自己的名下。
所以西夏的财富更加的集中。
所以,短短时间内,柳览敦手上就聚集了几百万贯的资产。
这点资产对于整个农行来说自然不值一提,但是已经足够他开展一些业务了。
柳览敦研究过,西夏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就是畜牧业和农业支撑起来的,手工业这些虽然有,但是太弱了,现在被庆州工业园的产品涌进来之后,西夏的手工业一定是完蛋了。
所以在西夏做业务,就不用考虑什么手工业之类的东西了,那些都是死路。
所以柳览敦盯准了畜牧业。
西夏为游牧型经济转变为定居型经济,具体而言则为畜牧业与农业交织发展形成西夏经济的基础部分。
西夏农业其实还是薄弱了一些,有时候还得去宋国进口粮食,柳览敦也看不上这么一点,要搞就搞大的。
西夏自始作为游牧民族,自然是极其擅长畜牧技术。
境内的凉州、河套地区的银夏、盐等州、鄂尔多斯高原和阿拉善额济纳旗一带自古是水草丰美的游牧地区。
在这种较好的自然条件下,西夏人经营着自己的富牧业并在实践中摸索积累经验,比如对畜牧的细致分类,特别是在饲养管理方面,更是详细到对畜牧如何供水,如何供料,如何培养优良品种的技术以及对牲富疾病的防治等。
可以这么说,西夏富牧业生产技术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
对于这种优势行业,自然应该将其发扬光大啊!
柳览敦非常清楚,西夏羊在大宋的内地是何等的稀少,别说一些小城市了,就算是汴京城,羊肉的供应也是供不应求。
因此羊肉在宋朝内部极为昂贵,一般人吃不太起是真的。
以前是运输、贸易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所以导致西夏对大宋的羊肉供应不足,所以导致羊肉昂贵。
但是现在不仅贸易重启,而且道路会比以前更加通畅,那么西夏羊肉应该让整个大宋人都能够吃到才对啊!
emmm……其实柳览敦没有这么伟大,他就是想挣钱罢了。
总体来说,西夏的畜牧持有量还是不够的,以前够是因为大宋进口量不大,但以后一定会呈现大爆炸的提升的。
所以这个时候在这方面的投资的话,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你要买地搞畜牧业?”
卢秉有些吃惊。
“可这西夏有六成人都在干这事,你觉得这事还有搞头?”
柳览敦笑道:“当然有搞头,你别看现在畜牧业那么多人,但你也要看大宋对于肉类的需求有多高,简直是海量的!
虽然说供应多了价格会下降,但架不住销量足够大啊,我就大约给你算个账。
卢兄您知道羊肉已经多少钱不,现在已经足足九百文!
一头羊至少也能吃四十斤肉,也就是说,如果我的牧场每年产出十万头,那就是四百万斤的肉,那就是价值三百六十万贯!”
第389章 农行在夏的掠夺史(三)
柳览敦笑了笑,毫不掩饰眼里的贪婪:“若是能够将羊肉价格下降到比猪肉贵一倍左右的价格,整个大宋每年估计能够吃掉一千万头羊,现在西夏这里每年才能够产多少只羊,有一百万吗?呵呵。”
卢秉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千万头羊,你怕不是想将整个西夏的土地都买下来养羊吧?”
柳览敦笑道:“我倒是想,但人家不卖啊,不过没有关系,我投资就好了,我砸钱下去,总能砸出几个超级大牧场来的。”
柳览敦如数家珍道:“河套与河西走廊地区如灵州、兴庆、凉州和瓜州,都是肥沃的土地,这些地方用来种植五谷太可惜了。
咱们大宋不缺粮食,缺肉食,夏人又不擅长种地,咱们的大老板不是在国富论里说过嘛,市场要分工,国际之间也要分工。
咱们大宋擅长农业,西夏擅长畜牧业,互补就好了啊。
就西夏才两百多万人,都养羊还不够的,干嘛还种地呢?
产出有不多,还不够自己吃的,养了羊,来和大宋交换粮食,你说多好啊!
你看,羊的作用可多了,肉可以吃,还可以产出大量的羊毛。
羊毛制作的毛衣可贵着呢,你园区里不是有厂家在大力收购羊毛,用来制作高端毛衣的么。
啧啧,会做生意,以后我可以专供上好的羊毛给你们。
还有,除了羊,还有牛、马和骆驼,这些在大宋都是好东西。
现在大宋道路畅通,需要大量的畜力拿来运输,其他还有驴、骡等等,都是大宋境内极其欢迎的产品。
可以这么说,只要我能够养出来这些畜生,就能够卖出好价钱来,你说这投资怎么样,肯定能够盈利的吧?”
卢秉看着笑眯眯地柳览敦,心下却是有些惊悚。
他经常听欧阳辩说搞金融的、搞法律的人都是没有什么人性的,他还不太相信,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卢秉已经看到,在柳览敦海量的资金之下,权贵手下的牧场会迅速的吞噬小牧场、农田,连成一眼看不到边的超级大农场。
而那些失去土地的牧民、农民,要么被卷进这个漩涡里面,要么就只能被赶进城市里面沦为下等人,被人抽筋吸血。
而整个西夏,会被超级大牧场所裹挟,最后田地都会变成牧场,巨大的财富诱惑会蒙住西夏贵族的眼睛……
一旦有干旱饥荒,西夏国就会没有粮食,届时饿殍遍野。
当然,卢秉并没有什么同情西夏人的心思。
他毕竟是宋人,说句不好听的,他来到灵州,也是浑身上下都滴着肮脏的血液。
从庆州工业园带来的产品,以低廉的价格横扫了整个西夏的市场,但这个价格,依然有一半的利润。
西夏牧民辛辛苦苦养大的一只羊,卖出去的钱也就够买一个画工精美的瓷盘,而这样的瓷盘,在工业园里面那都是量产的玩意。
庆州的产品搜刮着西夏人的财富,但西夏贵族们却一个个喜笑颜开。
虽然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传说中的狂人,但卢秉却知道此人言出必行。
卢秉对着柳览敦闻名已久,早在他还在县乡做个小官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个柳览敦,那时候央行在他所在县里开办事处,当时柳览敦就在办事处实习。
央行的办事处的处长勾结当地士绅,擅自发行了不符规矩的贷款,当时还是个小小实习生的柳览敦就敢揭发,以至于牵连出那一年央行最大的窝案,最高的有分行的行长被裁撤,在当年也是震惊了整个路。
柳览敦揭发了窝案,被调到分行里面工作,这时候柳览敦的能力就发挥出来了,连续几年业绩都是分行第一,甚至在总行那里都能够挂上号。
不过听说此人行事狂狷,似乎和同僚的关系不太好,倒是领导都很欣赏他。
后来就被农行给挖了过去了,就没有怎么听说他的消息了,没想到再次见到,竟然是在异国他乡了。
不过卢秉也没有太在乎,他考察完之后就会庆州工业园去了,那边的事情多如杂毛,他得回去处理才是。
柳览敦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他首先盯上的牧区有夏州把利氏族掌控的大牧场。
把利氏族出自羌族一支党项族把利部,原本在庆州繁衍生息,后安史之乱后,唐朝将这里的部落迁到银夏两州,因此把利氏族和野利、拓跋等族一起成为这里的强宗大族。
不过拓拔族成了皇族,野利、没藏氏等族成为后族,都因此显赫一时,而把利氏族却逐渐被边缘化了,虽然还算是贵族,但如果不能出头的话,渐渐就要被侵吞了。
把利部现在的首领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叫把利亮,党项贵族一般都活不长,要么就是打仗死掉,要么就是在女人肚皮上死掉,而把利氏族上一任首领,也就是把利亮他爹,则是死在宋境里了。
所以柳览敦找到把利亮的时候,把利亮对柳览敦颇有些敌意,不过现在整个西夏都在呼吁要和大宋全面互惠互利的贸易,所以没有第一时间拔刀砍掉柳览敦的脑袋。
许多年后,把利亮为他没有第一时间砍掉柳览敦的脑袋而后悔。
不过现在的他并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柳览敦不是自己一个人就来的,而是请了梁太后家的一个颇有头面的族人带过来的,这也是把利亮为他没有第一时间砍掉柳览敦的脑袋的原因。
“你们要投资把利牧场?可我这里并不需要投资,我有人有地有羊,干嘛要接受你的投资,这些我自己挣不好么?”
把利亮年纪虽轻,但还真的不太好糊弄。
柳览敦却呵呵指着外面飘洒的黄沙笑道:“您看看,如果是百年前,这里自然是一份百年的基业,可是现在,沙漠侵袭,你这个牧场还能够撑多久?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朝当国公 (千斤顶) 起点VIP2021-08-23完结杨峰穿越了,他来到了大明,但他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快饿死了。想尽办法回到现代社会的他...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