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入库:04.13
只是杨清筹办远洋集团的时候,杨德昌实际上已经走出两浙路了。
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在当年搭上央行这个快车的时候,这些年的发展如火如荼,业务已经不局限于两浙路了。
如今的大德胜、大德昌的分票号几乎铺遍整个大宋。
可以这么说,现在大宋第一大银行是大宋中央银行,第二大银行是大宋农业银行,第三大银行就是大德胜,而第四大银行是大德昌。
当然啦,这个第三第四加起来也远远不及农业银行,更别说和央行相比了。
但是即便如此,对于其他的商人来说也是庞然大物了。
这个在同桌的宾客态度可以窥见一些真相。
杨德昌这些年在外面东奔西走,到处开设票号,到处进行巡视,日常也少有回到两浙路的时候。
而杨清虽然也是海商,但他背靠农行,根本不虞有资金缺乏的情况。
即便有,找央行也同样可以解决,根本不用去找杨德昌这样的钱庄。
所以两人这几年相互听闻到对方的名声,却没有见过面。
杨清入座的时候还有些惴惴,生怕杨德昌对他态度一般,那就有些尴尬了。
但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刚来到桌子边,杨德昌便热情地招呼他:“杨兄,来来,坐我身边,咱们两个本家要好好聊聊。”
杨清颇有些受宠若惊,倒不是他现在的影响力就弱了,而是杨德昌在两浙路的名气着实太大了。
“杨老板,您请坐,您请坐。”
杨清赶紧回应道。
杨德昌见杨清这么客气,心里也是有些嘀咕。
杨清有些忐忑,实际上杨德昌也有些忐忑。
别看他的生意做遍整个大宋,但他心里很明白,他的命脉其实就攥在欧阳辩的手里。
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的结算都得通过央行来结算,一旦央行停了它们的结算,看似庞然大物的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就得轰然倒塌。
有人问难道不可以自己结算么。
其实是可以的,但且不说建立自家的结算渠道要花多少的时间,就说这里面的日常成本,就足以让他的票号无利可图。
无利可图的票号开来做什么?
杨清此人他听说过,短短几年间,一个巨无霸就在海商之中崛起。
杨德盛当时也有些错愕,但是听说远洋集团的身后是农业银行的时候,他就明白了。
——这远洋集团的身后就是欧阳辩吧。
后来两浙海商的后台一一落马的时候,杨德昌一联系海商和远洋集团的纠纷,顿时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过他们的确没有经济往来,杨德昌也没有怎么回两浙,所以两人一直都没有见过。
这一次却在欧阳辩的婚礼上看到杨清,还是作为迎宾的时候,杨德盛瞬间就明白了,这个杨清还是欧阳辩团队里的核心成员啊!
就杨德昌和欧阳辩的接触以来,他对欧阳辩就没有放弃过了解,尤其是在商业上的研究。
因为他觉得欧阳辩在商业上的布局是教科书级别的,有非常多的东西可以学习。
这些年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能够发展成第三第四大银行,靠的可不仅仅是他入局比较早的原因,更不是欧阳辩对他有什么特殊的照顾。
而是他积极靠拢央行,学习农行的很多举措,这才抢在其他票号的前面圈地壮大。
越是研究欧阳辩,他就越是对欧阳辩惊为天人。
而且不是欧阳辩的身世背景或者官场上的进步,仅仅就是商业上的操作。
从一开始的冰室、东西烧、澄园这些产业发家,到后来的西湖城、农业银行、西湖城工程、泉州造船厂以及远洋集团,欧阳辩擅长的就是以创新性的理念去引领时代的。
这些东西当然并非全新的东西,但欧阳辩给他们赋予了新的概念,让它们成为人们心中的宠儿。
而且杨德盛发现,欧阳辩极其擅长发掘人才。
今天来到现场看到的徐福、胖大厨、陆采薇、于谋等等,大多都是出身草莽,甚至出身风尘。
即便是姜汝成、杨清,也未必有多显赫,但他们他们的取得的成就傲视当时代最杰出的商人们。
不过虽然都超出了他们的阶层,但以杨德昌的目光来看,欧阳辩的核心集团里其实也就几个人。
一个于谋、一个陆采薇、一个姜汝成、一个杨清。
其余的不能说不重要,但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大。
于谋不必多说,掌控着欧阳辩手里固定资产最多的人。
于谋在各地修建的每一座西湖城,几乎都能够成为当地新的经济中心。
陆采薇则是通过农行,到处扶持企业,现在农行占有很多地方的大企业的股份。
而且所占股份不少,有很多还是间接控股的。
姜汝成的外号很多,比如什么大宋最大包工头、大宋基建狂魔等等。
就杨德昌知道的冰山一角,就足以让他感觉震撼。
他经常走在外奔波,为了巡视各地的票号,他是没有办法沿着运河走的,得通过陆路到各个州县里去。
最近这些年,东南各路的官道到处都在升级,而目之所见,看到的建设单位都是西湖城工程公司。
当然啦,西湖城工程公司只是前缀,后面还跟着什么一部二部什么的,全称就叫什么西湖城建设工程集团属下第一工程部。
这个序列号他见到的最大的是三十六!
据杨德昌所知,一个工程部有大有小,大的可能是十来万人的级别,小的也有几万人。
这种力量简直让人窒息。
而杨清看似这几年才崛起的。
但杨德昌身为两浙路人,两浙路的海商能量他是知道的。
杨清短短几年已经成为海商一哥,这样的潜力不比以上任何一个差!
至于其他的比如徐福、张奇、胖大厨这些,虽然他们各自掌控的产业着实不算小,但比起这四位,战略意义并不高。
最多也就是充当一下现金奶牛。
杨德昌的生意做得越大,他的得失心就越重,危机感也越高。
他知道他的大德胜、大德昌两大票号看似富可敌国,但一旦欧阳辩想对付他,他偌大的金融王国就要倒塌。
所以他处心积虑想要靠近欧阳辩。
只是欧阳辩的的地位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到了高不可攀的位置了。
至少他是高攀不上的,所以想来做关系也够不着。
不过他也不是全然没有朋友,央行的吕青也算是他的老朋友了。
吕青在两浙路的时候和他经常有资金往来,也算是相互支持出来的。
但杨德昌还是觉得不够稳当。
央行是央企,生态和官场不太一样,但也不可能完成自成一体,根据大宋的官场升迁,吕青的央行行长不可能做太长久的。
到时候吕青离开央行,他又能够依靠谁保持和欧阳辩的沟通呢?
陆采薇、于谋、姜汝成其实和他都有打过交道,但深交谈不上,递话或许可以,但想要他们冒点风险却是做不到的。
而这个杨清刚刚加入欧阳辩的核心团队,看今日的表现,恐怕还没有真正被陆采薇、于谋、姜汝成接纳,这个时候杨清估计也想着多些朋友。
所以,这是个好机会。
第306章 小人!
杨德昌想交杨清这个朋友,杨清也想多些朋友多条路。
郎有情妾有意,两人很快就攀谈起来。
都是姓杨,两人东拉西扯,竟然还真的找出两人是亲戚的证据。
——根据两人的描述,两家的先祖都是隋朝时候的杨广。
哦,就是那个隋炀帝杨广。
好嘛,皇族后裔。
桌子上的其他的面面相觑。
你们这亲戚也太远了些吧?
隋朝到现在,那都是多少年的事情了啊?
三百多年啊!
果然,只要将时间往前推个几百年。
只要是同性,都有可能是亲戚。
五百年是一家这句俗语并不骗人。
杨德盛和杨清并不管其他人的目光,他们要的是结果,过程其实不重要。
就算是有人质疑,他们甚至会说,人家是五百年的远方亲戚,我们才三百年,那可是近亲了!
“……”
杨德盛和杨清这么一撩,两人还觉得挺合适……哦,不对,挺投机。
虽然两人一个是干金融的,一个是干贸易的,但贸易金融历来不分家,有共通之处。
杨德盛甚至给自己揽到了业务——一大宗丝绸供货的业务。
杨德盛是干票号的没错,但商人是很有风险意识的,杨德盛更是有分担风险的意识。
所以除了票号生意,其实也学着农行一样投资了不少行业。
其中最大的投资是在苏杭两地投资了织造丝绸的工厂。
一般来说织造都是工坊,但杨德盛从欧阳辩那里学到了一些东西,举一反三,也学着往大了处搞,以至于搞出了一个产量颇大的丝绸织造厂。
最近他其实也有些小烦恼,他不仅投资了丝绸织造厂,还投资了上游的蚕丝生产。
今年的蚕丝生产估计要大丰收,但是大量的蚕丝一下子涌向市场,不仅价格下跌不说,还很难卖出。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朝当国公 (千斤顶) 起点VIP2021-08-23完结杨峰穿越了,他来到了大明,但他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快饿死了。想尽办法回到现代社会的他...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