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欧阳辩一脸的艳羡。
  做人就得像晏殊这样啊。
  有个段子是这么编排晏殊的——晏殊的生平是最不适合编排成影视剧的。
  因为他的故事是这样的:
  小时候神童闻名,然后顺利成章中进士,然后一路青云直上,再上,再上,再上……没了。
  没有低谷,没有三起三落,没有惊涛骇浪,唯有太平和富贵。
  欧阳辩嫌弃的看了看自己的父亲——你怎么就这么不省事呢?
  欧阳修大怒,你这小子是什么眼神?
  欧阳辩一看要挨揍,赶紧指向前方:“快进去快进去,宴会快开始了。”
  说着迈开小短腿跑向大门。
  宴会自然不会那么早开始,欧阳修早到一步,是因为他是晏殊的弟子,得先去问一下安。
  晏殊坐下弟子很多,问安的人很多,晏殊也没有特殊对待,只是说了几句话就让人带去后花园。
  欧阳辩老社会人了,自然可以看出晏殊和欧阳修两人之间的不对付。
  不过也正常,这两人原本就不是一路人。
  一个明哲保身,一个刚正不阿,虽然都不是什么坏人,但理念毕竟不同。
  关于两人不和的传说,一是酒宴赋诗事件。
  仁宗康定元年晏殊成为枢密使,主管军事工作。
  当时的范仲淹等人正在西北边陲艰苦抗击西夏。
  当年冬天,晏殊设酒宴,也邀请了欧阳修,欧阳修心中不喜,写了一首诗。
  “主人与国同休戚,不惟喜悦将丰登。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馀万屯边兵。”
  意思是,不能光顾着自己在这里安逸享乐,要考虑西北边疆将士的痛苦。
  晏殊觉得这事欧阳修当着众人面给自己难堪,非常恼火,从此嫌恶欧阳修。
  除了这事,还有一个是政见不同。
  继上次拉黑事件之后,晏殊没彻底疏远这个不会说话的欧阳修。
  晏殊在庆历三年出任宰相兼枢密使时,还主动向朝廷荐举欧阳修为谏官。
  不料这番“荐举”却引发了两人关系的更深裂痕。
  当时北宋与西北邻国西夏关系紧张,西夏拒不称臣,且邀索无厌,晏殊不愿开战,主张妥协退让。
  但欧阳修却认为应该抑其骄慢。
  两人政见不合,晏殊“苦其(欧阳修)论事烦数,或面折之。
  庆历新政时期,因欧阳修极力推行新政,触犯了权贵利益,遭到夏竦等人诬陷,弹劾欧阳修、范仲淹、富弼等人搞党朋之私。
  加之欧阳修对事不对人,敢作敢为敢说的性格屡次让晏殊下不来台。
  晏殊没办法啊,就想着安排欧阳修外调离京。
  庆历四年,朝廷想派欧阳修为河北都转运使,谏官孙甫、蔡襄奏《乞留欧阳修札子》,谓“任修于河北而去朝廷,于修之才则失其所长,于朝廷之体则轻其所重”,认为欧阳修应继续留任。
  而晏殊却坚持要遣欧阳修外任,孙、蔡遂联名弹奏晏殊,晏殊因此而罢相,出知颖州。
  由此晏殊更加反感欧阳修。
  其实说到底,两个人就是性格不合,政见不合。
  不过欧阳修看起来有些闷闷不乐。
  “呦,我就说嘛,今日的喜鹊怎么叫得那么欢,原来是醉翁回到汴京了啊,正是可喜可贺啊!”
  有一个声音突然传来,欧阳辩不用看就知道是个老阴阳师了,这阴阳怪气的,节日的气氛都被冲淡了不少。
  欧阳辩回头一看,一个身着澜衫的中年文士,手捻胡须斜睨着欧阳修。
  欧阳修淡淡道:“原来是杨学士,真是久违了。”
  欧阳修说完就拉着欧阳辩离开了。
  欧阳辩好奇道:“爹爹,这人是谁啊?”
  “一个小人。”
  欧阳修脸上露出厌恶。
  欧阳辩大眼睛提溜一转,哦,是他啊。
  欧阳修心胸宽广,虽然经常嘴炮怼人,但很少记仇。
  他和晏殊关系闹得那么僵,但他还一直念晏殊的好。
  能让欧阳修这么厌恶的,也就只有那位诬陷欧阳修私通外甥女的的检察官杨日严了。
  不过说来还是你的问题啊,要不是你狠狠地参他一本,他怎么会针对你呢。
  当时因杨日严贪污犯罪,欧阳修写折子弹劾,这件事使二人结下了很大的梁子。
  见到这位杨学士,欧阳辩顿时觉得今晚的宴会可能不会太平了。
  欧阳修敌人多,但朋友也多,一路上带着欧阳辩拱手打招呼,欧阳辩感觉自己的脸蛋都笑僵了。
  每见到一个人都得甜甜的萌萌的叫个叔叔伯伯,半天下来肚子都饿了。
  夜色降临。
  今晚的天朗气清,一轮明月已经挂在空中。
  晏殊在众人簇拥之下来到了院子,身侧一个少年搀扶着他,看样貌应该是他的儿子或者孙子。
  晏殊笑眯眯地环顾了一周,看到该到的基本都到了,不由得满意地点点头,虽然他已不在宰相位置上,但这号召力依然很好啊。
  文人聚会,可不仅仅是吃饭喝酒而已,更多的是一个社交场合,对于年轻人来说,更是一个出名的好机会。
  今晚除了达官贵人以外,还有不少的年轻人,看服饰应该是太学的学生,一个个竭力的掩饰着自己的激动。
  晏殊笑着谈笑了几句,说了几句应景的祝词,话题一转,就转到了诗词上面。
  “……诗在有唐一朝已经发展到了巅峰,到得咱大宋朝,已经是无诗可写,前人之诗在上头啊!”
  众人笑了起来。
  的确是如此,诗这个题材已经被唐人给玩坏了,他们这些人想要脱离那个框架进行创新实在是太难了。
  又听晏殊说道:“……词是个很好的题材,不过之前的词多浓艳纤佻。
  这些年我做了不少的努力,不过也只是迈了一小步而已,想要让词成为与诗一样经典,还得诸位大才一起参与进来才是正理。
  当然啦,也有一些青年才俊对词并不熟悉,也可以写诗,诗词不分高下嘛。
  今晚中秋佳节,品螃蟹、喝黄酒、桂花香、赏明月,众贤咸集,正好共襄大举。
  我有个提议,不如就以中秋为题,赋诗词一闕,希望众多英年才俊能够踊跃参与,为了提高点趣味,我给优胜者准备了一个小彩头……”
  晏殊从腰带上解下一块乳白的玉佩,笑呵呵道:“……这块小玉佩,就当做是彩头,鼓励后进!”
  埋头大吃的欧阳辩抬起头,凭借大好眼神看了一下。
  嚯,和田玉啊,这玉质温润,凝如羊脂,一看就是顶级和田玉。
  这顶级和田玉可遇不可求,历来有价无市,没有一定身份还真买不着。


第20章 晏几道
  夜幕降临,吃过饭的人们从从各家各户走出来,从朱雀门进入,沿着石桥走向大相国寺,这一带是汴京最繁荣的街道,路边花灯如织,如同浩浩荡荡的的不灭流火。
  小贩们高声叫卖,舞龙舞狮队伍经过,杂耍卖艺聚集街头,一家家的青楼妓馆有缥缈歌声传出,热闹非凡。
  晏府酒宴不是今晚唯一的诗会,但却是最顶尖的诗会。
  与此同时这汴京城有几十上百诗会在同时举行,但这晏府酒宴却是最引人瞩目的。
  晏府的外面围着许多人,这些人是在等晏府中的诗词佳作传出,拿到手之后,火速送去在大相国寺各大商家换取酬劳。
  各大商家在大相国寺摆出高大的展示牌,有佳作传来,便让人书写张贴上去,任由游人观赏,当然会夹杂着自家的货品介绍。
  张家酒楼因为最近声名鹊起,晚上的桌子被订购一空,张家酒楼人潮汹涌,张奇来到酒楼坐镇,以便临时处理突发事件。
  另一方面,张奇在经营酒楼之前也算是个读书人,只是资质不行,所以退而经商,但他对文学的兴趣依然饱满,来这里也未必没有凑热闹的意思。
  而附近没有资格被邀请去诗会的文人和学子们,也会在各处的茶楼酒馆等候佳作传出,摇头晃脑的点评,也能够收获到很多市井小民的赞赏。
  有不少的好诗词不断地被传送过来,张奇延请过来的歌女照着词牌名吟唱,有做得好的,整个酒楼都会传出喝彩声。
  这种情景会持续到后半夜,张家酒楼今晚是不会打烊的,得通宵达旦的开下去。
  文人、酒、诗词与美女,历来都是诗会关注的重点。
  今晚稍有名气的青楼女子都会在各大诗会上出没,若是能够传唱一手佳作,青楼女子也能凭借其扬名。
  晏府酒宴作为最顶级的诗会,自然有最顶级的花魁。
  随侍在晏殊身边的几个艳光四射的女子便是顶级的花魁,能够出现在这里说明她们是受到认可的。
  她们来这里其实也不容易,虽然她们是顶级的花魁,但要从诸多花魁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别的诗会要邀请花魁得花大力气,但要来晏相公的酒宴,她们身后的青楼也得花大力气。
  几个花魁频频瞩目搀扶着晏相公的俊美少年。
  少年是晏殊的小儿子,这个小儿子完美地继承了他的文学基因,自小能写诗文,也像他一样,在十四岁时参加科考并金榜题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