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入库:04.13
包拯满意而去。
欧阳辩看着包拯的背影,笑容蔓延开来。
第178章 汴京的秋!
欧阳辩兼任铁案主事,但他并不怎么插手,只是吩咐副手按照原来的规程做事便是。
副手也习惯了,因为之前的林斯通也差不多如此。
这些权贵子弟就是占着一个位置,然后事情都扔给他们这些工具人做。
副手对于这种事情熟练得令人心疼。
不过他并不知道,欧阳辩之所以不插手,并不是因为他不懂,而是他知道不能乱插手。
铁案和勾当司不同,勾当司本身就是清水衙门,就是监察其他的部门,根本没有什么油水,也因为勾当司之前的没落,所以没有其他的司案需要将利益输送过来。
欧阳辩接手的勾当司,虽然一穷二白,但也一干二净。
但铁案不同。
铁案是三司里最肥的司案之一,里面的水深得很。
赵祯让欧阳辩接手铁案,无非就是想让欧阳辩解决钱荒的事情。
欧阳辩立马闻弦知雅意,送上一份《钱荒论》,将赵祯的注意转移到央行上面去。
这当然不是忽悠,而是欧阳辩想了许久的方式,这是他的一个尝试,也是增加政治资本的一个途径。
如果他能够解决钱荒的问题,让朝廷的国库丰盈起来,那么他就会成为朝廷眼中的能臣!
能臣是相对弄臣、幸臣而言。
欧阳辩是状元出身,但他诗词绝妙,容易被当成幸臣,当成门面。
欧阳辩想要做事就不能被归到这一类,而是要成为一个能做事的能臣。
就像他的老师王安石,欧阳修想要‘托付斯文’给他,王安石却拒绝了。
王安石想要的是做事,而不是玩弄笔墨。
如果欧阳辩还是以前的欧阳辩,那么这样的生活或许他会很享受,但既然想要做些什么,那么就得用另一副面目出现了。
但铁案暂时还是不能动。
里面牵涉的事情太多太广。
欧阳辩看似根基深厚,无论是父亲还是老师,还是周边支持他的政事堂宰相和三司计相,还有一直对他青睐有加的赵祯,但这些不是他自己的实力。
铁案里面的事情很复杂,欧阳辩虽然不是特别清楚,但在勾当司中他还是能够窥见一些端倪的。
虽然铁案的诸多事情宰相们并没有直接参与,但他们的部下却是牵涉得不少,若是动了铁案,就是动了马蜂窝。
从另一方面来讲,欧阳辩能够入主铁案,也是因为他算是文彦博富弼这一派的,若非如此,他怕是上不来的。
无论是欧阳辩所谋划的事情来看,还是他所处的派系,欧阳辩都不能去捅这个马蜂窝。
所以欧阳辩干脆不插手,全权放手让副手去管事,只要他不插手,即便他挂着名,铁案的事情也与他无关。
是不是很滑稽?
但这就是大宋朝。
都是打工人嘛,就是为了领一份工资嘛。
大宋朝对这个拎得很清。
况且对于欧阳辩来收,这也算是家传本事。
天圣、明道年间,欧阳修在西京留守府的时候,他的上司是吴越王钱俶的儿子钱惟演。
钱惟演热衷文学,爱惜人材,礼贤下士,具有宽容和奖掖后进的精神。
因此,欧阳修和一帮文人在西京悠游林下,根本就不管什么政事,就这样,朝廷也没有任何责罚。
不过这就是大宋朝。
所以欧阳辩身为铁案主事人,对铁案不闻不问,却没有人来弹劾他。
所以,在他身兼两份差遣的情况下,他还有时间慢慢地构思央行的筹建以及加快农业银行对各行各业的渗透布局。
秋天是个好季节。
开封红叶处处,大好江山显得那么的壮丽。
欧阳府迎来好事。
而且是好事成双。
欧阳辩的大哥欧阳发,和他的老师胡瑗的大女儿一见倾心。
胡瑗对自己这个弟子也颇为满意,于是玉成其事,在嘉佑二年这个春天成婚。
为此,欧阳辩送出大宅子一座,并送西湖城商铺十间,以及城外的土地一顷作为大哥的成家启动资金。
欧阳发倾心于古乐钟律之说,究历朝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及天文、地理等一些学术类的东西,最近父荫补将作监主簿,赐进士出身,以后估计也就是搞搞学术,至于经营什么的就不指望了。
所以欧阳辩直接送商铺和田地。
有房子住,有俸禄收,还有西湖城的商铺以及城外的一顷土地,欧阳发的下半辈子都可以埋头书本之中,不必操心生计问题了。
而欧阳辩和富家长女富蒹葭的婚事也在这个秋天订了下来。
不过因为宋朝的男婚女嫁一般男方不少于十五岁,女方不小于十三岁。
欧阳辩的年纪还没有到,所以只是交换草帖订婚,基本也算是订了下来。
秋天是成婚的好季节,欧阳家有喜事,皇家也有喜事。
兖国公主赵徽柔下嫁侍中李用和之子、李宸妃之侄李玮。
这场皇家婚礼非常隆重。
结婚之前,福康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册封礼,赵祯晋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主。
公主母苗贵妃母凭女贵,晋封为贤妃,三代特赠东宫三少官。
福康公主是宋朝第一个有册封礼的公主,赵祯又花费了数十万缗钱为公主建造府邸。
兖国公主出嫁后,月给千贯,待遇如同皇太子。
出嫁之时,整个汴京城都轰动了起来。
整个婚礼盛大而庄严,但就像大宋这个国家一般,看起来华丽无比,但婚姻的本身却如同住建在沙滩之上的宏大建筑一般。
没有人看到,坐在偌大轿子里公主的泪水模糊了她精致的妆容,他的怀里抱着一本因为翻阅多次而起了毛边的词集,上面赫然写着明月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赵徽柔声音如杜鹃啼血,哀伤到了极点。
“……转朱阁,低琦户,照无眠,何事长向别时圆?……”
一声长长的叹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外面似乎也传来了幽幽的叹息声。
不幸的人各有不同,幸福的人大多类似。
第179章 珍惜眼前人!
秋风飒爽时,有好消息,也会随着秋风带来不好的消息。
秋的肃杀因此而来。
一封来之四川的家书经过驿站传递到欧阳辩的府上,门子看着是写给苏洵的,但苏洵已经已经去了地方就职了。
门子知道苏洵父子和四公子的关系比较好,请示过薛氏之后,门子赶紧将信送到欧阳辩这边。
欧阳辩看到四川的来信,心里便感觉有些不详。
他记起来了,苏洵的老妻,苏氏兄弟的母亲,似乎就是这个时候去世的。
果然一看信封上的标记,果然是标了白事的标记。
欧阳辩也顾不得什么隐私了,赶紧拆开一看,果然如他所料。
苏洵的妻子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逝世,只是出川还是比较艰难,等信送到了汴京,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月之久了。
欧阳辩不由得为这个伟大的母亲而悲伤,丈夫和儿子们才刚刚取得成就,她却一点福气都没有享受到,就撒手西去了。
欧阳辩赶紧将信的内容抄成三份,叫人赶紧给苏洵父子三人送去,又准备了马车准备接送。
苏轼在陕西凤翔,凤翔离四川要近一些,估计可以先行赶回家去。
欧阳辩自己脱不开身,只能叫人备马车,又带上了许多的礼物让人送去给苏轼。
苏家父子三人来汴京,都考上了进士,这次回去也算是衣锦还乡了,也不好过于寒碜,作为朋友,欧阳辩想得还是比较周到得。
苏轼这么一去,估计得守孝三年,欧阳辩对于苏轼这个朋友还是很看重的,不免有些悲伤。
就他的这些朋友,关系最好的就是苏轼了。
曾氏兄弟几个,欧阳辩是处于功利心在拉拢,苏询性格冷倔,年龄又差得多,和欧阳辩不是特别谈得来。
苏辙性格内敛,属于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那种,欧阳辩也不太喜欢。
就苏轼这种乐天派,天生浪漫,内心纯洁,欧阳辩尤其喜欢,其实也可能是因为后世的苏轼形象过于可爱的原因,嗯……或许也有老抄他诗词的愧疚补偿心理。
不管怎么说,欧阳辩对苏轼的关心还是颇到位的。
“于先生,凤翔和眉山这边就麻烦你跑一趟了,我现在是脱不开身,子瞻性情浪漫,母亲去世之事对他来说应该打击很大,麻烦于先生多多照顾。”
欧阳辩对于谋嘱咐道。
于谋连连点头:“四郎就放心吧,这事交给某您就放心吧,某一定会好好照料好子瞻,另外他家里的事情,某也会一并帮着处理好。”
欧阳辩点点头:“不要怕花钱,乡下地方讲究的是面子,你帮着子瞻把面子给做足了,将事情办得妥当再回来,不着急。”
于谋笑着点头:“四郎请放心吧,某做事一向滴水不漏。”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朝当国公 (千斤顶) 起点VIP2021-08-23完结杨峰穿越了,他来到了大明,但他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快饿死了。想尽办法回到现代社会的他...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