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乔大人,恐怕没将流民的数目算入内。”
乔宇抹了抹额头的细汗。
以往清算,只将各府州县的人数,加个总和,谁没事管隐户的人数。
“黄册有纰漏,臣难辞其咎。”
朱厚照坐在御座上,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那日亲耕礼,朕就知道你们喜欢弄虚作假,你们还不服气。”
“……”诸公。
遇上朱厚照,多大功劳的贤臣也会被挑出刺来,李东阳虽有些不忿,微微蹙眉后,也就不生气了。
昨日,严成锦已经看过黄册,作揖道:
“百姓分到田地后,不再来城中做长工,力役的数量,不足以供给坊间的工坊,臣想发放长期的堪合,招周遭藩国百姓,入大明做力役。”
黄册上,各种户籍的人口数目,清算得很清楚。
匠户越来越少,农户越来越多,随着生活越发富足,资本萌芽加速,短缺只会更严重。
从小国引进大批力役搭桥修路,充入工坊,是他一直想做的事。
“要借多少人?”王琼问。
弘治年间时,从朝鲜、暹罗和琉球等国,借了二十余万人兴修大运河,免了百姓的徭役。
诸公尝到甜头,这次没反对。
与女真掳汉人做奴隶相同,只是,朝廷更宽仁,按正常的价钱付给藩国的百姓银子。
“越多越好。”严成锦道。
封建社会最值钱的,不就是土地和人口。
大明如今最缺乏的,是劳动力,朝廷抽调班匠和力役去三座船厂。
东暖阁耽搁大半年,也没有修缮。
若要兴役,腾不出人来,只能向农户征徭役,而资本渐渐萌芽,需大量力役投入工坊中。
从藩国抽调百姓,是较为明智的,在上一世,称为代工。
……
汉城,
望着门外,程敏政心中嘀咕,自上次后,贤侄又有将近一年未曾来书信了。
“若一月内,再无朝廷书信来,你二人便回京,准备科举。”
梁小一和梁小二相视一眼,早想回京城看看,朝着程敏政作揖。
“学生谨记师命。”
两个白眼狼,也问为师为何不回,程敏政气呼呼正要坐下,却见管家送了信来:“老爷,京城的。”
程敏政打开看了几眼,胡须激动颤抖,渐渐露出喜色。
当即命人备轿,去了景福宫。
寝殿中。
晋城大君今日穿着五爪紫龙袍,头戴黑色冕冠,端坐在寝殿中央,略有王者之威严。
“大明向朝鲜百姓开放堪合,还请大君将圣旨,昭告天下。”
议政府的官员平日慈眉善目,今日却面色严肃,因为程敏政来面圣就没好事。
“大明朝廷刚抽调军队,又要调走百姓了吗?”
六曹官员义愤填膺。
大明抽调走百姓,田亩荒废,朝廷还向谁征税?这几年,得益于大明的商贸,朝鲜也渐渐繁盛。
这道旨意,像是一盆冷水。
程敏政却道:“本官只是奉旨通报大君一声,不日,要返回京城。”
“恩师要回京了?”
程敏政是贤臣,这几年一直暗中帮他处置政事,朝鲜和大明的官制和习俗,大抵相同,给他许多良策。
如今,这样的贤臣,要回大明了。
“本官是汉人,自然要回归朝廷,至于这封旨意,大君自行定夺。”
守了十几年,终于可以回京了。
严成锦当初答应他,若回京城,可以封官职,不知能不能入阁?
晋城大君有些恳切,身体微微站起:“恩师可否再辅佐我十年?”
“不成,这次本官定要回京。”
程敏政心中有些不忍,但还是心头一横,果断说了出来。
他刚来朝鲜时,京城的官道还是黄土路,如今已铺上青石,两旁的商铺和楼阁,仿照大明的京城。
颇有一副繁华的景象。
近些年,朝鲜得益于大明,一片繁盛,晋城大君会成为史上一代贤明的君主。
三日后,程府门前。
程敏政带上仆从和家什,晋城大君赐给三车宝物,坐上马车,在门生的护拥下,缓缓离开京城。
“立一座祠堂,塑程师傅的泥身。”
不远处,青石道上,晋城大君目送程敏政的车马渐渐远去,淡淡道。
议政府和六曹的官员微微一怔,诧异道:“程敏政是大明官员,岂能为他立祠堂?”
“程师傅在此布道多年,天下读书人受其恩惠,立祠堂又如何?”
这时,礼曹的官员站出来一步:“大君,使臣还活着……”
“……那先封此地。”晋城大君。
………
京城,朝会散去。
严成锦拦住自家老爹:“爹,孩儿有事要与你商议。”
严恪松愣住了,左右看了几眼,只见百官投来古怪的目光。
自古以来,儿子的官比爹大,也就这对父子了吧?
听到稀稀疏疏的声音,严恪松不禁老脸一红,可成锦找他商议,一定是大事,而且是兵部方面的大事。
严恪松想了想,把严成锦拉到无人的拐角:“你说。”
严成锦沉吟了片刻,见左右已经无人,便开口道:“很快,儿就要整饬兵部,特意与爹说一声。”
严恪松愣了一下,终于轮到兵部了啊,手有些不知所措。
“爹觉得兵部很好呀,无要整饬之处。”
突然听到儿子这般说,他心中总是有些发毛,成锦一旦动手,就是大事,不知他又暗自谋划了多久,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安。
严成锦暗自摇头,老爹果然是属于路人命格,还有待提高。
“此事颇为很重要,爹随我去值房一趟。”
第928章 进宫
走到都察院值房,
“爹为何不坐?”严成锦看向老爹的双脚,似乎颤抖得有些厉害。
严恪松本来是不害怕的。
可是严成锦把衙役遣散,关上值房的门,又把窗户放下,气氛顿时就紧张起来。
“你不会想把爹送进去吧?”
严成锦见他一脸凝重,就知道老爹以为他要写弹章,看来不说出来,老爹不会安心。
“儿想整饬兵部,增海上总制。”
大明的水师,本来有总督,但在天顺年间被裁撤了。
至今,在江南之地没有两广的总督。
历来,兵部的重心在河套,设立三边总制,轻视海上水师,但今后,朝廷的海上活动会愈发频繁,需像三边那般,设立总制。
“原来是此事,你记得朝中的惯例吧?只有总督。”
严恪松走到茶桌旁坐下,呷了几口茶水,定定心神。
沿海的卫所散乱,不似九边,有清晰的编制,一个守将能调动数十个卫所,如臂指使。
“所以,儿要增加总制,爹上疏向新皇请乞。”
这是兵部的事。
让出一份功勋,也方便今后老爹入阁。
“若是寻常的事,爹还能向新皇上疏,你要新增总制的官职,只怕爹上疏后,也会遭文官抵制。”
九边要抵御外患,又远在边陲,控兵多无妨。
沿海要设总制,掌控兵力多少,三十万还是五十万?
而且,江南是繁华之地,一人握着这么大的兵权,不怕造反吗?
“爹所言有理,只是儿已想到,只管上疏即可。”
“……”严恪松。
在值房中一直踱来踱去,才在旁边的书案旁坐下。
“爹试试,成锦啊,你若是变制累了,不妨换个爱好,比如多娶几房小妾?”严恪松尝试转移儿子的爱好。
“儿不累,多娶几房小妾才累呢。”
严成锦又在值房中,与老爹反复推演一二,严恪松从都察院出来,已经快要接近午时。
…………
文华殿。
“小严大人就是这般跟老严大人说的。”叶准朝太上皇弘治躬身。
太上皇弘治眯着眼睛,本想打听严成锦的那个身似长龙的事,没想到,却打听来了这事。
“朝廷设总督,是何时?”
“景泰年间,于谦任兵部尚书,彼时岭南用兵,于谦请旨设立两广总督,还有马昂,在英宗时任兵部尚书,前往两广之地赴任总督。”
总督和总制不同。
如三边总制掌控的兵力,足有四五十万兵马,两广总督通常在十余万,没有设总制的先例。
“严卿家为何如何注重水师?”太上皇弘治自顾自地的道。
“爷,要不要派人去问问?”
萧敬小声的试探一句。
太上皇弘治摇摇头,他退至后宫不理朝政,此时也不会再站出来,除非……
大明要亡朝。
………
东暖阁,
朱厚照忽然勤政,让内阁和六部大臣抱着疏奏来见,不限时辰。
李东阳几人欣喜若狂,各自抱着一摞疏奏来,排队等候禀报,唯独严成锦手上空空,宛如是来凑数的。
“诸位师傅,就先从兵部严师傅开始吧。”
排在最前面的李东阳面色僵硬,好像哪里不对劲。
严恪松不安道:“海上的船舰数量,愈发庞大,东南沿海卫所,一盘散沙,臣请乞增水师总制、总兵和总督,变制与三边同。”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