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严大人真是心系读书人啊,连红榜张贴的高度,也要管!”
  他不满的吩咐文吏几句。
  文吏搬来长条凳,红榜与墙头对齐,见后张彩颔首点头,这个高度足够了。
  先张贴第一张榜单。
  所有考生屏住呼吸。
  张熜眸中露出几分期待和害怕,喃喃自语:“张熜落榜,张熜落榜,张熜落榜……”
  旁边的书生:“阁下跟张熜有仇?”
  张熜:“我就是张熜。”
  旁边的书生:“……你有病吧?”
  张熜:“兄台有所不知,愿望都是反的,在下落榜两次了。”
  “有病!”
  文吏贴出第一张榜单,只见榜头上写着的解元:
  张熜!
  霎时,读书人中爆发出一阵不同方言的口吐芬芳,看表情似乎是表达同一个意思:
  卧槽~
  下一刻,一阵和尚念经般的声音响起:
  “刘鸿落榜,刘鸿落榜……”
  “李俊落榜,李俊落榜……”
  “张成落榜,张成落榜……”
  张熜抬头看着墙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转头问夏言:“公瑾兄,我好像中解元了……”
  夏言似乎没有听见,又好像有心事,没有答话。
  因为他在张宠下面,看到自己的名字,顺天府乡试第二:
  夏言。
  新皇真是神了啊,居然真的让他们考上了,居然还是第二名的成绩,入翰苑后会比后面的考生多几分优势。
  “竟然考上了,棍棒出孝子,这话一点也不假呀。”朱厚照喜滋滋的站在榜单下。
  “……”张熜。
  “……”夏言。
  对面客栈的二楼,严成锦听到下面整齐划一的口号,像是上一世的传销誓师大会。
  “这些读书人,怎么以落榜为荣?”
  “严大人不知道,张熜说自己会落榜,谁想高中了。”叶准禀报道。
  严成锦顺着单筒望远镜的视野看去。
  在榜单的最开始位置,找到了张熜的名字,还有夏言,若提前进入仕途,两人的官途生涯至少提升了十年。
  只是,随后还有会试和殿试,要与南直隶的才子竞争,也不是那么容易考上的。
  今日过后,张熜和夏言的事,定会传到诸公耳中。
  不知……
  忽然,他在视野中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太上皇弘治。
  “当值了,回宫。”


第884章 国公请旨
  京城的官道,沿途依旧热闹。
  城外,是成片的田野和绿树成荫,道上则穿梭着密集的商人,入城后,两旁繁华的街道楼宇,在江南扬州也不多见。
  “祖父,这里就是京城吗?”
  四驾马车的车帘,露出一个孩童的脑袋,灵动有神的眼睛扫过四周。
  看见新奇的物件,愈发有神。
  “鹏举,坐好。”
  魏国公徐俌撩开帘子,镇守两广水军五年,头一回进京,京城的确与以前大有不同。
  只见,成片成片的书生围在贡院门前。
  “老夫一会儿去见张太后,应宿,你去惠民药局瞧病吧。”
  “……咳咳,爹,读书之事就拜托您了。”
  徐应宿干咳了几声,好像患有什么重病,听说朝廷将各府科举取士的名额,增加五百人。
  正是因为此事,他们才请旨入京。
  朝廷喜欢改制,既然大势所趋,那就顺势而为,跟着朝廷改。
  藩王子嗣不许世袭了,总得允许进入国子监读书吧?
  如果换成是弘治皇帝在位,徐俌不敢请乞,但是朱厚照……
  一切皆有可能。
  “爹见过张太后再说,你先去看病。”
  “二叔真可怜,不能世袭爵位,朝廷整饬藩王制后,二叔也不能蒙受恩荫,还患有一身重病,今后要如何养活自己?”徐鹏举问。
  “…咳!咳咳!爹把这小混蛋带走,我不想带他。”
  “……”徐俌。
  ………
  坤宁宫。
  朱厚照每日听政的时间,只有四个时辰,
  按严成锦说,人一日只能工作四个时辰,超过这个时间,容易折寿。
  逼得诸公的效率提升许多,只呈递重要的疏奏,给他批阅。
  “母后,父皇去哪儿了?儿臣有事与他商议。”
  朱厚照想立朱载堃为太子,要把东宫封给他,自己住哪儿?
  于是,就想让太上皇弘治,把乾清宫腾出来。
  可许久不见人影。
  张太后手里拿着一支凤钗,给太平公主戴上,左右端详一眼,觉得有些不合适,将凤钗放回锦盒里。
  “你父皇看着老实,玩心却比你还重,你自己出宫去找找。”
  “……”朱厚照。
  旁边的小太监自是知道太上皇弘治去了哪儿,每夜宵禁时才会回宫,有时会召中书舍人研究棋艺,应该是出宫下棋去了。
  门监走进来禀报,魏国公求见。
  朱厚照眉头微动,魏国公被调派镇守两广,是四大国公中手握重兵的国公。
  他有召魏国公入京?
  谁知道,兴许是母后和父皇召的吧。
  殿门被推开,徐俌带着孙儿走进来,对朱厚照躬身施礼,朱厚照的注意力却落在一旁的孩童身上。
  老高的儿子还缺个书童,这娃娃倒是不错。
  “你叫什么?”
  “徐鹏举见过新皇,见过太后,见过太平公主。”
  与朱厚熜入宫时一样有教养,应该是个不错的书童,朱厚照道:“你随朕来。”
  徐俌的笑容有些僵硬,薄唇微微动了动,将孙儿往前推了推。
  “大父随后就去找你。”
  朱厚照走后,张太后才对着徐甫道:“魏国公给哀家传信,不仅是入京瞧病吧?”
  早年,魏国公对她选太子妃有些恩情。
  收到魏国公命人传的话,她请太上皇准许魏国公入京。
  “嗯,想让藩王子嗣进入国子监读书。”
  此事,会被文官说有反心,所以,他只敢先禀报张太后,再由张太后跟新皇说。
  新皇虽顽劣,听闻却对张太后极孝顺。
  ……
  东暖阁,
  严成锦有事要向朱厚照禀报,不见他的人影,约莫一刻功夫,看见他带一孩童回来。
  “老高,你看他当方来的书童如何?”
  “严大人好,我叫徐鹏举。”
  “魏国公入京了?”
  魏国公镇守两广之地,没有朝廷的召见,不能擅自回京。
  而国公藩王的疏奏,也一律要经过内阁。
  却并未看见魏国公徐俌的疏奏,他偷偷回京做什么?
  “朕也不知道啊,去见母后了。”
  严成锦知道张家和魏国公有些交情。
  没过多久,小太监跑来禀报道:“新皇,魏国公徐甫求见。”
  见过朱厚照后,魏国公徐俌站在一旁。
  他微微躬身道:“这次入京,臣想求新皇变制。”
  “……”严成锦。
  朱厚照坐在御座上,“你先去见母后,再来见朕,想必不是简单的事吧?难道也是为了定国公一事来?”
  徐光祚的子嗣封锦衣卫百户。
  而藩王制规定,只能一人蒙受父辈的恩荫,意味着其他子嗣要沦为庶民,听过徐光祚的藩王,无不眼热。
  “不是,臣是想让藩王子嗣进入国子监读书,准许出封地,做买卖营生。”
  以前,子嗣能混个锦衣卫百户当当。
  不允许其他子嗣蒙受恩荫后,就断绝了这条路,要像普通百姓一样自力更生,总要出封地吧?
  如今的士绅越来越富有,国公就算做买卖也要偷偷摸摸,只敢靠封给的几千顷田地养活。
  只许百姓放火,不许藩王点灯。
  就算高皇帝从棺材板里爬出来,他也有理。
  严成锦陷入沉思,魏国公说的话有几分道理,那些子嗣不能读书,也不能出封地,成人后,压根没有能力养活自身。
  一代还能接济,若多繁衍几代……
  以前,这些人都是入宫当锦衣卫百户的,现在不成了。
  “没想到,魏国公思虑过人,敢入京向新皇谏言,不怕遭受百官弹劾?”
  “怕,却也要来试试,新皇能准许,也算不虚此行。”
  徐甫说话间,已经朝着朱厚照躬身,作了大揖。
  朱厚照一边啃着狼毫的笔杆子,一边看着徐甫,眼眸深处隐藏着一抹思索之色。
  “朕不允许。”
  “新皇能准许乡试扩增,为何不能准许我等子嗣入国子监?”
  “除非……”
  “除非什么?”
  “魏国公先说服诸位师傅,再来向朕请旨。”
  朱厚照也不傻,若准许魏国公,百官都来骂他,藩王的子嗣与他何干?而且此事的利弊,还未能看清,下了圣旨就不好收回了。
  让魏国公和内阁打去吧……
  徐甫抬头看着朱厚照,太子当年颇为拙劣,几年不见,怎么智商提高了?
  “那臣向内阁上疏奏。”
  严成锦想了想,下了值后,回到府上思索许久,魏国公掌管两广水师,在南方有极大全力,两广是大明海外贸易的重地,且帮会严重。
  而良商还没有进入两广,那里是粤商的地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