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他们的人头,都在官府的通缉通告上。
  杀了人,能重归于民就是万幸,岂还敢奢望封侯拜相,除非造反自立。
  朱厚照道:“边陲正在打仗,若尔等随我征讨,斩获军功,必能获大明朝廷赦免,本宫在此做主了。”
  出关杀鞑靼人?
  冯十三等人的脸色阴沉下来,鞑靼骑兵精锐无比,连九边的官兵,都难以匹敌。
  他们去岂不是送死?
  一个拿着算命帆布的瘦弱走进来,慌张道:“大当家,宣府三卫全出动了,还有禁卫,要搜柴沟堡到虞台岭的山林。”
  嗡地一声!
  冯十三和林六面色崩塌,紧张地不由握紧了刀。
  朱厚照绷着脸,锦衣卫竟然已经找到宣府了。
  不出两日,就能搜寻到这里,若这些匪寇不走,他一定会被禁卫抓回京城。
  林六看向冯十三道:“大当家的,只有逃出关外了,自古以来,朝廷处置匪寇,皆是斩首!”朱厚照喜滋滋的站起来,背负着手:“逃到关外又如何?若鞑靼被平定,普天之下莫非皇土,更遑论,尔等头上都挂着人命。”
  鞑靼的草原很大,以畜牧为生,劫掠比大明更甚。
  部落之间常有纷争,山寨中有万余人,若入草原,必会被盯上。
  朱厚照认真道:“你们只有一个时辰考虑,宣府三卫有骑兵,若发现踪迹,不出一日,就能抓尔等。”
  冯十三考虑许久。
  营寨中,只有二十余匹马,老弱妇孺皆迁徙,也会被宣府的骑兵追上。
  “你想如何?”
  “尔等随本宫出征,作为交换,本宫留下一物,可保尔等妻儿。”朱厚照解下腰间的白龙玉佩。
  此乃宫中之物,常常带在腰间,禁卫一看就知道他来过此处。
  冯十三没有自己逃跑的心思,官府中挂着他的头像。
  若被人发现,会被擒去换赏金。
  “我且信你一次,可我等既无兵备,又无粮草,如何出关?”
  “宣府与大同临近,我等从西阳河出关,到了关外,朝廷自然不会再追,兵马先行,粮草后至。
  命人去天镇散布消息,高价收集粮草,士绅定会想方设法,将粮草运至关外。
  若实在不成,还可劫掠鞑靼。”
  “好,我等先听你。”
  “今日起,本宫是征虏威武大将军,你是征虏将军,你是游骑将军,你是下首千户,都记住了吗?”朱厚照点兵点将道。
  匪寇们一脸茫然。
  ……
  关外,茫茫的草原。
  王守仁骑着枣红色大马,行至军队最前,大军的侧旁,一匹飞快无比的骏马奔袭而来。
  探子翻身下马,递上一封急报。
  王守仁微微打开,见竟是老高兄所传:
  太子离京,若有踪迹,禀报朝廷。
  王守仁觉得奇怪的是,老高兄下令为通报朝廷,而非擒拿抓回朝廷。
  此二者,有极大的区别。
  “派三人,守着宣府虞台岭、张家口堡、松树堡,若发现太子殿下的踪迹,通报内阁严大人。”
  “是!”
  王守仁仔细看了眼信,并未提及征讨之事。
  大军行进一日,就要耗费粮草数万,需早日讨伐回京,于是,他下令加快行进速度。
  ……
  京城,紫禁城。
  英国公张懋拿着芴牌,快步来到了奉天殿:“陛下,京营招募大军十五万人,这是每月需发放的军饷。”
  萧敬走下来,把册子传上去。
  弘治皇帝沉下脸来:“每日七分纹银,朕怎么记得神机营也才六分纹银,涨价了?”
  七分纹银,发给十万大军,每日都需要一笔巨大的收入支撑。
  张懋暗啐一口,文官都涨价了,武官就不能涨价?
  “回禀陛下,文官涨俸三成,军饷却一直没变,臣以为,也该涨了。”
  王琼欲言又止,把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国库的余银虽多,有上千万两白银,可用得也多,一笔就是几百万两的用,两下就没了。
  严成锦颔首点头:“若不涨军饷,文武势必又会不平等,臣以为,神机营的士卒可再涨一分纹银,以示优待。”
  “严大人,银子从何来?如今,壮丁被抽来军中,伤农,税赋必定也不高,应当节省开支才对。”王琼小心翼翼地反驳道。
  自己府上的账房,他都没这样操心过。
  当了户部尚书才知道,管账催人老,就好像欠了这些狗官几百万似的,天天追着要银子。
  严成锦微微侧头,望了王琼一眼。
  弘治皇帝颔首:“壮丁抽来军中,耕种的百姓锐减,王卿家所言有理,应当想想今年赋税,当如何收了。”
  鞑靼与大明打仗,定不会在短短几月结束。
  此次与以往不同,是要将鞑靼收回大明,意味着,要追击至草原深处,不留祸患。
  后方千万不可断粮。
  严成锦陷入沉思。


第675章 解放生产力
  入夜不久,一轮弯月挂在天边。
  一裘红顶的四抬大轿停在严府,何能手拎着一盏灯笼,笑呵呵道:“少爷,到府上了。”
  院里,李清娥与丫鬟等在门后:“相公下值了?”
  “嗯。”
  呜啊~
  一声极为令人揪心的声音划破宁静,严成锦蹙着眉头:“有刺客?”
  近日,举荐了王延昭北上草原,是王鏊要报复他?
  李清娥摇摇头:“邻府的小姐缠足,叫唤一天了。”
  缠足,开始于宋朝时,在明清时兴起,明朝尚以柔小为美。
  上至宫中娘娘,下至阡陌民妇,到了四五岁时,皆要缠住脚掌,以防变成男人的大脚。
  女子皆害怕缠足。
  严成锦倒是好奇,道:“为夫一直好奇,为何你的足掌,却是不同?”
  李清娥出身于李府,应当会让她缠脚才对,可却未缠。
  “清娥自幼随母亲迁移漂泊,缠足不便行走,等想再缠时,已过了年岁。”李清娥微微低头,怕严成锦不喜。
  胖丫鬟挽着她的手:“小姐入李府时,已经十岁,不能缠了,姑爷可不能嫌弃小姐。”
  “为夫也不喜缠足,为夫请乞,将此制废除吧。”
  缠足不仅伤害女子,而且严重影响朝廷的农税收入。
  上一世,男人外出打工赚钱,家中农务由女子承担,他见过独自一人就能种十余亩地。
  听说过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却没听说谁参军了,家里的地就没法种了。
  大明大抵有望如此,男子在军中服役,女子操持农务。
  李清的目光,挪移到严成锦身上:“此事已有百年,若改便是与诸公对立。”
  “为夫有办法。”
  严成锦仔细地想了想,缠足在大明已成风气,要对抗的不是诸公,而是一种社会风俗。
  想要废止,还需朝廷下令禁止才成。
  可女子在古代地位不高,上不了庙堂,更遑论让诸公在庙堂上谈论此事?
  翌日,大清早。
  严成锦来到户部值房,王琼正在精神奕奕地敲算盘,“严大人你怎么有空来我户部?”
  “本官有一事,想请王大人帮忙。”
  王琼眼底露出一抹警惕,面上却笑嘻嘻道:“是何事?你先说来听听,本官再看帮不帮。”
  “本官想增加国库税银。”
  “这是好事啊!”
  “一会儿早朝,还请王大人请乞,废除缠足陋习,解放大明生产力。”严成锦认真道。
  王琼就想一块大石头,眨了眨眼睛,怔住了。
  庙堂是高雅之地,女子的事岂能在庙堂上廷议?
  再说了,与国库入银又有什么关系?
  若能提前百年废除……严成锦道:“如今九边抽调壮丁甚多,田园荒芜人不归,若女子可下地耕种,可出门走商,何愁无税赋?”
  男丁减少,固然会让农商经济活动有所下降,但若女人可充任,则不会到元气大伤的地步。
  明末渐渐衰败,有诸多因素,女子缠足盛行到至极,是其中之一。
  女子无法下地干活,生产力锐减。
  王琼才不傻,你怎么不自己说,跑来找本官?
  “严大人慎重,此事提了,真会被诸公口诛笔伐的。”
  “王大人若想增国库税赋,便在堂上谏言,其余不敢保证,但必会留名青史。”
  王琼有点犹豫了。
  严成锦虽然滑头,但满朝文武都知道,此子不说谎。
  留的是骂名吧!
  到了卯时,百官穿过金水桥,走进奉天殿中。
  弘治皇帝心情有些烦闷,忧心九边战事,道:“九边有消息吗?可有太子踪迹?”
  “还没有,臣恳请祭祖庙、幸太学,为太子和边军纳福。”刘健微微躬身。
  鞑靼人出征,必定会祭长生天,大明也不能落后。
  “命驸马都尉蔡晋操办吧!”
  张升应了一句,领旨退了回去。
  王琼低头看着鞋头,心中迟疑要不要谏言,片刻后,“陛下,既是祭祀,不如大幸天下?”
  “如何大幸?”
  弘治皇帝眸中放光,百官转过头来,望着王琼。
  不论任何场合,王琼皆能谈笑自若,此刻,舌头竟然有点打结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