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皇后心里发怵,总害怕那金花蛇,会忽然飞过来,咬她一口。
“皇祖母见谅,太子胡闹,明日臣妾一定严家管教。”
周太后笑了笑,能管早就管了,一切皆有命数,太子有太子的命,皇帝有皇帝的命,她是相信命的。
就像大明的江山,英宗被虏去瓦剌,代宗继位。
可最后,还是落回英宗手中,这就是命啊。
坤宁宫掌事大太监韦泰道:“太后,皇后娘娘,都御史严成锦和汪大夫求见!”
朱厚照有些心虚,本想借老高的用一用,明日就还回去。
这狗官竟追到后宫来了。
“不见,不见,后宫重地,岂是他们两个男儿能来的地方。”
张皇后看出太子慌张,却不在太后面前戳穿,平静道:“传严卿家过来。”
严成锦一边走一边抬头,紧盯着露台上,幸亏,那只绿猴没被放出来。
汪机跟在他身后,随他一起行礼。
“太后,皇后,这番人和随行之物,皆被臣买下,太子殿下却抢夺入宫,臣特意来追回。”
严成锦看了朱厚照一眼,这厮竟还拽紧拳头,有些怒意。
他不敢靠近朱厚照,万一在这里动起手来,他吃亏。
朱厚照眉头微蹙,这狗官还告他的状,反倒乐了:“老高,太后看得正高兴,可这会儿有点生气了。”
周太后面色宛如阴天般,暗淡无光,看向严成锦:“你是说太子强取豪夺?来人,多少银子,清算给严卿家。”
太后对于朱厚照向来护短。
就算弘治皇帝在此,也会是一样的下场。
严成锦心里暗啐一口,狗日的朱厚照,你真是投了个好胎。
“太后误会,这些番物恐怕有疫病,汪机!”
汪机会意,朝周太后和张皇后躬身:“一些活物可令人患病,大者,殃及数万人,犹如疟疾。”
小太监和宫女像活见了鬼,吓得连忙后退。
张皇后举起金丝凤纹的手帕,遮在脸前:“太后,还是听汪大夫的吧?”
周太后眉头微动,却看向严成锦:“这等祸害之物,为何会入京城?”
“海禁开了,不过,臣正向陛下谏言,在东南沿海,加设海外关口,阻拦番外活物。”严成锦不经意间提点一句。
“先将这些活物,赶出宫去。”张皇后催促。
严成锦颔首点头,他进宫时,去梨园请了一群戏子,接着上台唱戏。
周太后和张皇后面上露出笑意,严卿家会办事。
这时,萧敬突兀地闯进视线中,朝太后和张皇后道:“陛下急召严大人。”
严成锦躬身,向太后和张皇后告辞,来到东暖阁中,除了兵部还空缺,九卿全到了。
韩文焦急地站在大殿中央,不敢抬头。
周围嗟叹声此起彼伏。
弘治皇帝深深地看了严成锦一眼:“严卿家收到消息了?为何今年岁末结余,少了五百万两银子?”
九卿转头,像跳上墙头的狗,急得团团转。
此事除了与韩文有关,严成锦也脱不了干系。
都察院,在地方设立监察衙门,有监察的职责。
至少,能给严成锦安个失察之罪。
五百多万两,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相当于朝廷以往一年的夏税。
若是六科给事中弹劾,可以让严成锦致仕了。
“朕听闻萧伴伴说,你每日申时就下值了,可是懒政失职?”弘治皇帝怀疑,严成锦看漏了疏奏。
萧敬面色僵硬,陛下,您也不能当着此子的面说出来啊!
严成锦看了萧敬一眼:“臣没见过疏奏,可否让臣看看岁末入账?”
小太监将账目递下来。
严成锦仔细看了一眼。
今年朝廷总收入,只有一千一百余万两。
弘治十一年前,他还没有当官,有九百余万两。
但弘治十三年后,他当官了,良乡成天下的商品中心,又改革了商税,年收入有一千一百余万两。
此后,每年逐渐递增,到弘治十五年、弘治十六年,都是一千六百余万两。
今年,却猛然跌至一千一百余万两,降了三分之一!
普天之下,没有人能拥有这么多银子,就算是首富,他估计身家才二百多万两。
这些银子究竟哪里去了?
严成锦蹙眉,将账目还给小太监:“臣也不敢确定,这些银子哪里去了。”
不敢确定?
那就是有了想法!弘治皇帝眼神直勾勾地看向严成锦:“严卿家有了线索?不能隐瞒朕!”
“臣没有线索,不过,请陛下给臣天下钞关的舆图,三日后,臣或许,就知道银子去哪儿了。”严成锦道。
九卿却急了,马文升催促道:“你有何想法,就不能现在说出来?”
“不能,恕本官不能答应马大人。”严成锦斩钉截铁道。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给严卿家舆图,一日!”
此子定又多要了八成的时间。
“两日,臣真的不能再少了。”
“那就再加半日,朕也不能再少了。”弘治皇帝道。
内阁和九卿深以为然,迟一天,银子就被盗贼花完了。
出了暖阁,严成锦拿着舆图直接出宫,他刚才在大殿中,就猜到这些银子去哪儿了。
拿钞关的舆图,是为了让陛下设立海外的钞关。
“韩大人,可否将详细账目给本官一份?”
韩文头大欲裂,严成锦能找回这五百万两银子,就是帮了他大忙。
“本官这就命人抄一份给你,贤侄啊,你有什么消息?”
呵呵,我又成贤侄了。
严成锦道:“韩大人莫要乱认,你我同为二品,该称本官严大人才是。”
韩文一时语塞。
在廷议上,他没少怼严成锦,此子定是记恨,可谁让这个家伙整日管他要银子?
见四下无人,严成锦继续道:“韩大人答应本官一件事,我本官可知会一二。”
“何事?”
“谏言设立海关。”
韩文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此子果然有所图谋啊!
可他想不明白,严成锦怎么知道银子哪里去了?
第621章 海外钞关
严成锦答应了弘治皇帝,一日后才揭晓答案,就不能现在告诉韩文。
否则,刚才在大殿上就是欺君。
不管韩文怎么追问,他都没说,拿着钞关的舆图回了严府。
谢玉来到严成锦的旧府,想不明白,为何严成锦有这么多银子,却住这等破府院。
“严大人,你找小人?”
“你将这些账目仔细算出来,明日交给本官。”
谢玉手头发软,怎么又是朝廷的岁末结余?
他苦着一张脸,在旁边敲击算盘,今日怕是要在严府过夜了。
回到书房中,严成锦将钞关的舆图挂起来,若设立海关,就要西北、西南和东南沿海设立海关。
比他上次画的十三个港口还多,恐怕不下五十个。
如今府库亏空了五百万两,陛下必然不许。
他仔细思索了许久,在书案上画思维导图,准备了四层,等明日下午进宫,向陛下谏言。
翌日,大清早。
谢玉两个眼袋清晰可见,原本风流倜傥的脸上,挂满了疲惫。
不知不觉,竟然天亮了,院子中,有一个人在跑步,仔细看去,竟是严成锦。
他忙堆着笑意道:“严大人,小人算完了。”
严成锦拿过账目,翻开看了几眼,果然如此!命人去韩府请韩文过来。
韩文正要进宫上朝,听说严成锦找他,忙派人进宫告假,骑着快马奔袭过来。
门子恭候多时了,引他进入正堂。
韩文一脸急切地问:“严大人,你在知道银子丢在哪儿了?”
“银子在海外。”
“这是何意,严大人的意思是,银子被番人偷了?可如此庞大的数目,为何没有动静?”韩文急道。
严成锦摇摇头,将谢玉算的账目给他看。
韩文仔细看了眼,账目是今年的税收与去年的对比,细致到各府,各个钞关。
但他还是茫然,看向严成锦:“严大人直说!”
“开了海禁,弗朗机人以三倍的价钱,买丝绸、茶业和瓷器等物。
士绅们都想把丝绸、茶业和瓷器卖出海。
原本丝绸、茶业和瓷器,从南方卖到北方,经过重重钞关,一重钞关收一层税。
朝廷自然能收到商税。
如今,这些货物直接由广州府、松江府、天津卫出海,大明内部流通的货物少了,收到的商税,自然就少了。”
商税,改为征收银子后,收上来的银子占据岁末收入大头。
但如今,货物大部分变成出口,不存在内陆运输和囤积,钞关和塌房都收不到税。
这就是不设立海关的后果。
没有海关,就没有海外关税。
如果朝廷不自己卖货,是不能从海外贸易中获益的。
韩文浑身冒出冷汗,险些无力坐在地上:“那我等向陛下,重启海禁!”
“大可不必,韩大人与本官一同谏言,加设海外钞关即可。”
“你要设立多少钞关?”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