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先呆住了,父亲是当朝次辅,为了不丢父亲的脸面,他才对科举的执念很深。
可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他却一直未想过。
以李兆先的家势,完全有能力做想做的事情,严成锦适时添一把火:“谢丕说的不错。”
李兆先点点头,低着头走了。
就他的反应来看,严成锦知道效果还是不错的。
华盖殿,
王华微微躬身道:“陛下,守仁违抗圣旨,在海南招募兵马,此罪还未定。
让臣担任秋闱主考官,恐怕……”
弘治皇帝站起身来,走到王华身前:“王师傅当了秋闱的考官,朕才不好处置你。”
王华哭丧着脸,怎么听起来要杀我儿?
“陛下,守仁他……”
“不必多说!”弘治皇帝微微蹙眉道:“朕是皇帝,国有国法,朕还没当太子的时候,太后就请王师傅教朕,王师傅应当比朕还清楚,《皇明祖训》!”
王华深吸一口气,想为儿子做些什么,心中忍着痛,微微地点点头。
十几日过去。
严成锦心中隐隐担忧,不知王守仁平定黎乱,到何种地步了。
历史上,这场黎乱,要暴动到嘉靖初年,才彻底平息。
符南蛇死后,黎人的怒火越烧越烈,又出来一个陈六公。
接着起义!
若是不教化,黎乱不会平息的。
这便是当初让王守仁去的缘故。
“最近可有从海南传回的疏奏?”弘治皇帝问。
“只怕左宗彝才到广东,调动船只渡海,准备军粮,需要一些时日,相信很快就有消息。”秦紘道。
话音刚落,小太监便进来禀报:“陛下,左宗彝大人回来了!”
严成锦心中一动,疯狂分析,定然是海南有了消息。
有六成概率,王守仁平息了黎乱,左宗彝回来报功。
还有四成概率,左宗彝发现广东备倭卫的败政,回来揭举。
毕竟东南备倭卫的腐败,不亚于京军。
弘治皇帝心中大感诧异,左宗彝怎么回来了?
秦紘等人同样异常震惊,通常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状况。
那就是海南打了胜仗,可以班师回朝了。
否则,半途折返就是抗旨!
要杀头的。
“不可能,才过去月余时日,怎么会平息如此之快?那可是十万人啊!”秦紘惊呼。
弘治皇帝急道:“快让左卿家进来。”
第288章 臣是老慎重了
左宗彝慢步走进大殿,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老持稳重。
踏进门槛的那一步起,他便感觉陛下和诸公的目光,如潮水一般落在身上,脸上很淡定,其实心里……
怎么办?老夫应该先迈出左脚,还是右脚?
他微微抬头瞥了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去,小心翼翼的往前走。
严成锦微微侧头,看见左宗彝一步步,慢慢走到大殿的C位。
就像一只在雌鹿面前表演的骚鹿,连脚步、节奏和行礼的姿势,都那么优雅和专业,吸引人眼球。
“臣左宗彝,参见陛下!”
左宗彝朝弘治皇帝行礼。
弘治皇帝不解地问:“左卿家怎么回来了?”
“回禀陛下,臣才广州府调兵,海南就传回来了捷报,王守仁将黎乱平定了。”
弘治皇帝心中猛地一颤,扶住御座上的龙头,这也太快了吧?怎么平定的……
“难不成捷报有误,黎乱压根没有十万人?”秦紘诧异地张着嘴,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王守仁在一个月内平定黎乱。
李东阳和马文升同样震惊,米鲁之乱朝廷花去四年,才平息。
相比之下,黎乱实在太快了。
左宗彝知道他们不信:“这是王守仁传回的急报,陛下和诸公一看便知。”
牟斌连忙将急奏呈上去。
弘治皇帝翻开疏奏,一目十行,急切地看着疏奏里的内容,看到王守仁私募兵马,隐隐愤怒,但以三万兵力击溃黎人十万兵马,又大快人心,合上疏奏时,心情极为复杂。
萧敬将急奏宣读了一遍。
严成锦静静地听着。
王守仁平定黎乱,并不让他震惊,真正让他心中一动的是,王守仁在海南开坛讲学。
他明悟了?
王守仁的心学迟迟不得明悟,是因为他呆在京城的缘故。
去了海南别有一番体验,或许让他茅塞顿开了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不知陛下会不会惩治王守仁的罪责?
这次王守仁立下的军功,足以封爵,但私募兵马也是大罪。
严成锦站出来一步,走到大殿中央:“陛下,王守仁私募兵马是迫不得已,如今海南黎乱已平,还请陛下勿怪。”
开朝时,蓝玉就曾私自招募过兵马。
但打了胜仗,朱元璋并未按大明律来惩处他。
弘治皇帝绷着脸,一功一过的确不好定夺。
李东阳站出来道:“陛下,不如功过相抵吧?”
“不行。”
严成锦手心全是汗,王守仁若是被陛下渐渐远离,不得重用,将是大明的一大损失。
左宗彝叹息一声,王守仁有这本事,怎么不等他调兵到海南,那样的话,封爵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大臣们私下低语,谢迁是王华的好友,也想为王守仁说两句。
严成锦细细算计,准备将海南拓荒的好处说出来,功绩加在王守仁身上。
此时,弘治皇帝嘴角挂着淡淡笑意:“王守仁平定黎乱,功过相抵,但他查办贪官污吏七十六人,这也是大功!
王守仁所任何职?”
一旁的萧敬连忙道:“严格来说,是刑部的主事,正六品,俸米十石,俸银十二两。”
王守仁在京营挂的总教头,只有俸禄,没有官轶。
“升王守仁为刑部郎中,俸随官升!”
李东阳和谢迁等人暗自松了一口气,短短两年就升了两品,这速度堪比坐着白鹭上青天了。
朝野中人才不少,官位有限,升官的机会极小。
这点李东阳三人都深有体会。
他们都是成化年间的官员,却到了弘治朝才得到重用。
像王守仁这般,每年都升一品,实在少见。
两人不由看向严成锦,每次他举荐王守仁,都会升官,说是运气好,这点不敢苟同。
换个人去海南,没准就死在那儿了。
刘健满脸愁云:“竟查出如此多贪官,陛下,如今应当派人去海南任职才是。”
“臣有话要说!”严成锦继续道:“恳请陛下准许,将海南独立出来,不再归广东布政使司管辖。
此次黎乱,便是由于鞭长莫及的缘故,才导致了贪吏滋生。”
明朝轻视海南,虽然海南的地域,比一个承宣布政使司还大,却归广东布政使司管辖。
换言之,如今的海南,是广东的一个市,很落后那种。
“设立一个新布政使司?这要增设多少官位!海南莽荒之地,如何值得如此?”
秦紘绷着脸问。
“臣敢赌十块免死金牌,十年后的海南,比浙江还要富足。”严成锦正色道。
弘治皇帝震惊的脸色,全部表现在脸上,他已经懒得遮掩了。
海南,可是流放之地啊?
那种地方荒凉萧瑟,有什么底气比还要富足?
李东阳等人同样震惊不小。
浙江之地极为富裕,若再多一个浙江,大明的国力,不可同日而语。
不用担心,臣是老慎重了。
严成锦面色不改,若在后世,定没有这样的底气夸下海口。
但现在是农耕社会,谁产的粮多谁的拳头就大。
海南当之无愧!
一年三种,相当于开了加速器。
再将良乡的一些工坊迁移到海南,开启海边的贸易。
“严卿家,在朝堂上说话,要三思而后行,不可被免死金牌,冲昏了头脑。”弘治皇帝拉下脸来,好心规劝。
“陛下舍不得?”
秦紘却笑了:“陛下,臣倒觉得可以试试,此举对我大明,百利而无一害。”
大臣纷纷点头。
海南真能富足,早就富足了,何至于历朝历代以来,都成为流放之地。
连刘健也颔首点头。
弘治皇帝见状,便叹了一气:“且先看看把,将海南独立于广东布政使司之外。
至于这赌约,就不必了。”
陛下这是要给严成锦留一条后路。
戴姗松了一口气,朝严成锦示意,让他回到都察院队伍中来。
“将海南分立出来不是儿戏,内阁与九卿留下与朕商讨,严成锦你也留下,退朝!”弘治皇帝道。
独立出来后,要设立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按察使司三司。
意味着要设立许多的官职。
退朝后,大殿中只剩下钦点的官员。
刘健开始推荐老乡,李东阳也开始举荐。
弘治皇帝看向戴姗和严成锦,道:“不可不派监察御史,你二人以为谁合适?”
“方学!”
“方学!”
严成锦二人一同道。
经过延绥的边军之弊后,方学的能力得到都察院的一致认可。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