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春闱临近,顺天府刘庆请奏修缮贡院的号房,入冬冷,还漏风漏雨。
  刘庆道:“国库粮银还算充足,请陛下拨银修缮贡院。”
  修缮贡院,以往是由顺天、真定等七府各自凑银子,但受旱灾,收不上来银子,只能向弘治皇帝开口。
  “要多少?”
  “一万两银子。”
  “朕准奏,户部拨银吧,务必在一月之内修缮完毕。”弘治皇帝向来重视科举,该花的银子,一分不少全给顺天府。
  刘庆连忙谢恩,之后无人再奏。
  正在这时,李东阳微微站出来一步,朝弘治皇帝微微躬身:“陛下,臣身有病疾已久,恳请陛下准许致仕。”
  嘶……
  弘治皇帝瞠目结舌,太过震惊没反应过来。
  刘健和谢迁诧异地看向李东阳。
  病疾,难道是肛……
  从弘治十四年开始,李东阳便屡次请乞致仕,史料不一定可信,严成锦也不知是否真是这病。
  这病在后世得开刀。
  只是坐立不便,倒不致命,一般人得了通常病急乱投医,吃药吃挂了。
  李东阳致仕,弘治皇帝定然是不许的。
  一直拖到正德,李东阳也没退休。
  诸大臣面色惊愕,正值壮年,又为内阁次辅,手握大权,突然请乞致仕,实在太让他们震惊了。
  “朕派刘御医,给李卿家看诊。”弘治皇帝正色道。
  李东阳面色微微一红:“臣这病,瞧过许多大夫,吃药也不见得好,恐怕刘御医,也回天乏术。”
  陛下还不知他所患,乃是肛瘘。
  刘御医看诊后必定会禀告陛下,此事实在有些难以启齿。
  “那就换一个御医,直到给李卿家看好为止,传朕的旨意,让刘御医给李卿家看诊,这几日,李卿家先沐休吧。”
  “谢陛下。”李东阳难以言喻。
  从大殿里出来,
  严成锦几步跟上李东阳,瞧见一旁的人少了些,才小声问:“李大人的病,到了什么程度?”
  “这……告诉你也无用。”
  看李东阳面色潮红,严成锦就猜到一二了。
  “此病,大人无需理会,多吃些清淡之物就可以,万万不可吃刘御医开的药,尤其是‘金丹’。”
  在后世,就是寻常药物也难以治愈,有反复的可能。
  刘文泰动不动就给人开金丹。
  就怕没病死,被毒死了。
  正在这时,坤宁宫的小太监来禀报:“严大人,娘娘让您去一趟。”
  坤宁宫,
  李清娥有些拘谨,她是妾室所出,身为微寒,被张皇后召入宫中受宠若惊。
  张皇后见她乖巧:“本宫听说你聪慧贤淑,在京城的名媛中,颇有才气。”
  “外人所传不可尽信,小女常给父亲磨墨,才以此识一些字罢了。”李清娥轻声道。
  此时,小太监回来复命:“娘娘,严大人到了,还有李大人也来了。”


第252章 百般不愿
  乾清宫外,李东阳对着严成锦道:“一会儿进去,知道该怎么说吧?”
  严成锦茫然无措:“不知道。”
  “少给老夫装蒜!”李东阳气得跳脚。
  刚才听闻娘娘宣召,李东阳才跟过来,一不小心把这桩婚事促成了,严成锦真成自己女婿了。
  一开始,他便不怎么喜欢严成锦,这家伙胆小怕事,凡事还喜欢推诿,慎重得超乎常人。
  可后来发现,这个家伙还算清直,才稍稍转变了看法。
  严成锦想了想,对李东阳道:“在朝为官,慎重一些并无不妥,大人是因下官才请乞致仕的?”
  他与李东阳从不以师生相称,在宫里被人听去,有拉帮结派的嫌疑。
  昨日,张皇后请他到坤宁宫说媒,李东阳便要致仕,还跟他来坤宁宫,并不是巧合。
  李东阳为人秉正,因病请乞致仕是常例,才说因病致仕。
  “不是……”
  李东阳犹豫片刻,有些为难地长叹一声,显然说慌了。
  “大人,娘娘有请。”
  严成锦和李东阳步入大殿,李清娥站到父亲身边。
  张皇后见了他们笑道:“本宫在宫中无趣,陛下偶然提起严卿家的婚事,若能促成一桩姻缘,也是功德,本宫看严卿家与清娥,就很不错。”
  李清娥脸色露出桃花色的粉红,羞得抬不起头来。
  “清娥,你怎么看?”李东阳看向女儿,若未向娘娘表露心意,还有挽回的余地。
  未出阁的女子,赶鸭子上架要嫁给一个男子,传出去会丢家族的脸面,显得轻贱。
  李清娥道:“凭父亲做主。”
  李东阳心中大定,道:“清娥出身轻微,是臣与贫寒女子所生,严成锦乃是状元及第,娘娘不如再择良人?”
  拒绝之意明显,张皇后听出来了:“李卿家不想将清娥许配给严卿家?”
  李东阳颔首点头,称道:“是。”
  这个……
  气氛陷入尴尬。
  张皇后望着严成锦,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严成锦仔细揣摩,从李东阳的语气,到神态,分析出李东阳做出这样决定,心中竟无愧疚……
  “既然如此,那本宫就不为难李卿家了。”李东阳是内阁次辅,在朝中的地位却与刘健无异,张皇后纵然贵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也不能强迫。
  从宫里出来,
  在午门前的下马碑,李东阳派人回府请轿子,在等轿子的时候,李清娥揪着衣角,有些情绪:“爹明明知道……”
  李东阳愧然对女儿道:“清娥啊,你对此子了解甚少,爹总感觉他谁也不相信,嫁给他,你会吃苦的,爹给你寻个好人家。”
  李清娥心中百般不愿。
  回到府上,只见府上的下人又是端水盆,又是跑去书房,哭哭啼啼的。
  “出什么事了?”
  “老爷,您可回来,方才大少爷昏倒过去了。”管家道。
  李东阳大惊失色,大儿子李兆先从小身子骨就弱,常常在被人戏称为“白面书生”。
  因他脸色苍白得吓人。
  虽然是国子监生,但李东阳常常叫他在家读书,以免减少干扰。
  “大夫,我儿如何?”
  “学生方才把了脉,只是血虚才昏了过去,想必是劳累过头了。”老郎中从药箱里拿出纸笔:“学生开一副药,吃了就没事了。”
  开好药方后,管家带着老郎中去库房结银子。
  李清娥有些心疼,轻唤了一声:“哥?”
  床榻上的书生,脸色惨白,连嘴唇也无多少血色,看上去虚弱倦怠。
  李东阳坐在床榻边,长叹一声:“又熬夜了吧?”
  “秋闱在即,儿怎能偷懒……奈何身子不争气。”李兆先既羞愧又埋怨。
  心中清楚,他能进国子监是蒙父亲的恩荫,他做的学问,连小妹也不如。
  刘氏抹着眼泪:“老爷,兆先的身子越来越弱了,你说一声,叫他别考科举了,一场乡试要三日,兆先怎么熬得住?”
  李东阳能行很多方便,比如命考官安排好一点的号房。
  却无法代替儿子科举。
  科举还未正式开考,读书人就要先进贡院,一熬就是三天,有许多人考完科举就死了。
  李东阳愧然长叹,没有给儿子一副好身躯。
  “别考了,在家里养病吧。”
  李兆先眼中泛出晶莹,读书人朝闻道,夕可死矣,如此苟活下去有何用?
  ……
  坤宁宫,
  严成锦刚从坤宁宫出来,遇到了弘治皇帝,又被叫回坤宁宫。
  弘治皇帝坐在御座上,呷了一口参茶润嗓子,才问:“李卿家的闺女如何呀?”
  张皇后递给弘治皇帝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弘治皇帝脸色凝固,明白了过来,再看向严成锦,竟变得有些同情。
  “李卿家不同意?”
  严成锦躬身:“臣惭愧。”
  弘治皇帝长叹一口气:“你若有意,朕可与李卿家谈谈。”
  “多谢陛下,臣的姻亲是家事,不敢劳烦陛下。”严成锦心中有一丢丢感动。
  陛下日夜打理朝政,还宽厚仁慈,为了他着想,像极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俗称催婚。
  次日上朝,
  廷议开始前,弘治皇帝没看见李东阳,便问:“李卿家呢,今日怎么不见他,可是身体有恙?”
  萧敬忙是道:“陛下让他沐休几日,李大人才没上朝,他身体无恙,倒是李大人的公子……似乎病得不轻。”
  厂卫对京城的风吹草动,了如指掌。
  尤其是刘健和李东阳这样的大臣。
  李兆先在国子监读书时,就常常被耻笑,老毛病了。
  弘治皇帝叹息一声,李卿家身体不好,如今连儿子也病了,定然痛心入骨。
  “命刘御医去看看。”
  严成锦另有所思,李东阳的大儿子李兆先,还有大概半年的时间。
  让刘兽医去。
  寿命只怕要打个半折。
  “还有半年的时间,未必没有机会,要不要去看看?”严成锦犹豫了。
  找刘御医自然不行。
  这个时候,大明最厉害的大夫,是汪机。
  只是御医顶着皇家的名号,陛下和坊间的人,总以为御医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大夫,其实不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