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嗷嗷地叫声在顺天府衙门响起,引得周边的百姓有些不满,这么晚了,顺天府还在审案子,让不让人睡觉了?
“叫唤得小点声”
一声声嚎叫,慢慢细弱下来。
陛下把气都撒在太子身上,无形中触发最后一环,这次劝君回头的计划,圆满成功。
从顺天府衙门走出来,弘治皇帝感觉,身心许久都没有这么舒爽了。
在牟斌的护卫下,弘治皇帝回了皇宫。
次日一早,天空蔚蓝无云,空气极为清新。
春晓给严成锦穿上麒麟赐服。
早晨宜饮食清淡,严成锦的标配早膳,一直是小米枸杞燕麦粥,喝过小米枸杞燕麦粥,便出门上朝。
奉天殿,
百官林列在大殿中,交头接耳,不时望着御座旁的屏风,不知道陛下是否会上朝。
大殿中极为清凉,虽有几十人,通风极好。
李东阳叹息一声:“不知陛下昨夜何时回宫。”
刘健颔首点头,再不上朝,就七日了。
李东阳转头,严成锦那个家伙像木桩一样站着,张家兄弟和长宁伯各自找了个清凉的角落睡觉。
众人交头接耳之际。
萧敬传唤一声,陛下驾到。
百官行礼,只见弘治皇帝大步走上御阶,精神奕奕地坐在御座上:“这些日子,朕做了一些荒唐的事,多得诸位爱卿,朝中才没有酿成大错。”
李东阳率先道:“陛下言重了,京营之弊,臣等也有失察之责,如今已查处贪墨军饷的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一百余人,除此之外,还有御马监的太监张鹏。”
锦衣卫顺着京营,还查到了御马监。
御马监有武驤,腾驤,左卫,右卫,也是天子近军。
弘治皇帝沉吟片刻,眼前宛如浮现那些食不果腹的流民,声音变得不容置疑:“张鹏问斩!”
百官之中,有些人不禁背脊发凉,有些暗自拍手叫好。
这次查处京营,想必会给朝廷极大的震慑。
张懋连忙跪下:“臣督掌三军,却未查出京营之弊,有不赦之罪!”
“你督掌军营一月有余,竟未察觉有人贪墨军响,确实该伤饬,罚你停俸三年!”
张懋刚执掌京营不久,他是粗心大意的人,查不出来实属正常。
京营士卒都在田里种田,不在京营校场,终年不操练,想要查出缺额多少,比登天还难。
严成锦熟知京营之弊,加上王越和王守仁,才能如此快查出来。
弘治皇帝开口道:“严卿家,朕记得你说校阅大典,让京军和边军比斗,王守仁来操练京军?朕准奏,不过,这个规则要变一下,朕押边军赢,你要买京军赢,并且再加上一条,你来监察三军。”
大臣们一片哗然。
京营空响案后,眼睛没瞎的都知道京军战斗力孱弱,陛下这是霸王条款啊。
李东阳等人陷入了沉思,陛下此举,或许是对严成锦和王守仁抱一丝希望吧。
军队对朝廷至关重要,相比文武大臣,皇帝更相信陪伴在身边的太监,故而让太监担任,眼下却换成了严成锦。
足见陛下对严成锦的信任,因为这个家伙实在太慎重了。
眼下重振京军,需要一个慎重的人。
只是陛下让严成锦押京军赢,就如同田赛场上,强行让人押一匹下等马赢一般,实在不厚道……
校阅大典,就是大阅兵,邀各国就使节前来观礼,展现大明的实力。
第154章 京营校场
严成锦面色古怪。
明朝监军都是太监干的活,
第二日一早,严成锦打马到京营校场,王守仁早就来了,背着手东瞧瞧西看看。
张懋才接管了京营不久,这一下又来了个教头和监军,王守仁倒还好说,但严成锦没打过仗,能把京营整饬好?
张懋不信。
士卒们也听说了,朝廷派来了一个教头来操练,还有一个监军。
可一听,两人都是翰苑出来的士林,大家便如往常一样,面如土色,羡慕地望着这两个白面书生走过,不知是谁家的公子啊,蒙祖上的恩荫,得了这份好差事。
严成锦摇摇头。
这是一支彻底失去了士气的军队。
看起来,还不如贩夫走卒。
愣是把一身军甲,穿出流民的感觉,瘦弱无力。
短短一个月,要将这些人,训练得宛如宁夏边军那样凶悍,王守仁也觉得头疼。
王守仁道:“老高兄,一个月只怕太难了一些。”
不难我要你的圣人光环干啥……
严成锦当然知道难,但眼下迫在眉睫的事,就是整饬京营。
大明边陲纷扰不断,拥有一个安稳的环境,国力才能稳定发展。
如今大明军队远不如明初时,北边有鞑靼和瓦剌,东北有女真,西南有安南,海外有贼寇,就像一条条缰绳,套在大明脖子上。
处处制肘!
糜烂的腐肉,必须割掉。
整饬军营,是开海最重要的一步,没有强力的军队,恐怕大明载着粮食和财宝的舰队,刚驶出湾口,就要被海贼给劫掠。
慎重起见,先整饬京营。
开海并不简单,造好了船也不能出海。
海外的贼寇与弗朗机商人,交易频繁,早已装备了精良的弗朗机炮,史料记载,这个时候葡萄牙人已经占领了马六甲海峡,活跃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一带。
他们见到商船就击沉!
所以,这个时候出海,没有精良的装备和强悍的军备力量,压根就是去送快递。
更别提学三宝太监下西洋。
火炮在舰船上的威力,非同寻常,那就是为舰船量身定制的武器。
戚继光正是改良了虎蹲炮,才能让戚家军在海上大显身手。
“其余的不急,只是先操练五百人与宁夏边军对抗。”
至于操练的计划。
严成锦走进营房,开始慢慢给王守仁道来,说完了之后,又问了一句:“本监军方才说的,你可听明白了?”
王守仁躬身:“下官明白。”
啥?
张懋眼珠子差点没掉到地上,如今京营跑的跑,逃的逃,大幅缩减,你不扩充就算了,还要撤去一万人?
“真要撤去一万人?”张懋有点不敢相信,又问了一遍王守仁。
王守仁也是懵的,他猜不透严成锦的心思。
但他却道:“将这一万人,列入新营,屯田营,专门负责屯田,今后无需再操练,而剩余的五万人,只操练,今后不许屯田。”
方才还不确定,张懋如今确定了。
严成锦那小子,就是来空口说大话的啊。
京营交给这小子,如何得了?
张懋骂骂咧咧,驾着快马,冲入京城,快步进宫。
来到奉天殿:“陛下,严成锦要撤去京营万人,如今京营人数锐减,应当补充才是,怎么还要裁撤,这个监军,他脑子……有问题啊!”
弘治皇帝也惊了,京营乃是天子亲军,自然越多越好,这小子怎么反倒把人削了?
这么一想,严成锦的脑子是有问题的。
不过,此子行事向来谨慎,生怕沾染一点祸端。
如今大刀阔斧,裁撤京营一万之数,必定有什么考量。
“且先看看吧。”弘治皇帝出乎意料地道。
严成锦有深意。
刚练出来的精兵,去屯田三个月,又变成废物,然后又回来操练,再变成废物,这样一来一回,有意思?
一个身体素质再好的人,去屯三个月田,不操练,身体素质也会大幅下降。
如今作战和后勤,分工明确。
若不是为了让弘治皇帝安心,他还要再降一些兵力。
京营只不过养着,压根用不上。
直到正德年间的应州之战,张永奉朱厚照的命令,率领京营五万人赶往应州,京营才算真正意义上使用了一次。
其余时间,就是吉祥物。
如果摒弃了旧制,训练就是训练,后勤就是后勤。
分工明确。
士卒得到操练,军田也不会荒废,两全其美。
京营中的千户和百户,对王守仁有些畏惧,因为前几日,这个家伙查抄军籍,斩了几十个千户百户。
“教头大人,您需要下官做什么,尽管吩咐,下官许进忠,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英国公张懋进宫了,他只好问王守仁。
许进忠升任千户已久,打心里,他瞧不上严成锦。
实在太白净了一些。
王守仁道:“传令下去,十二个团营的千户,各自从士卒中挑出老弱病残一万人,编入新营,屯田营。”
“大人,哪来的屯田营?”许进忠懵了。
“自然是新编的,专门屯田,不用操练,你资质不错,屯田营的千户,就由你来担任,本官会奏明圣上。”
“…………”许进忠。
屯田营很重要,需要一个人主持大局,不然这么多人呢,谁来养着?
许进忠正发愁,看见张懋回来了,便迎了上去。
张懋摆摆手,没好气道:“听他的,本公爷不管了。”
陛下都默许了,他还能说啥,一月之后,看他如何交代。
相似小说推荐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
-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起点VIP2021-05-07完结穿越到大明朝,考科举是黑户,想读书又没老师。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阳明的龙场驿,不过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