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朝中何人敢犯禁?”
  “据说……是宁寿侯和建昌伯。”
  弘治皇帝心中愠怒。
  早些年,他便知晓,宁寿侯和建昌伯向弗朗机人倒卖古玩和丝绸,那时候便警告过他们。
  这两个不成器的东西,又卖了什么。
  不过,除了田地和商铺,什么东西能卖三十万两银子?
  弘治皇帝实在想不出来,便问:“卖了什么,何时卖的?”
  牟斌如实道:“臣也不知,前些日子,宁寿侯和建昌伯送了许多箱子去严府,似乎是宋氏天文望远镜,太子殿下……也在。”
  严成锦和太子?
  弘治皇帝陷入沉思,命人将宁寿侯兄弟召入宫中,想了想,让人把严成锦也叫来。
  牟斌来到都察院时,严成锦并不诧异。
  他跟着牟斌来到奉天殿,张家兄弟早已跪在殿中,兄弟两恶狠狠地看着他,宛如苦大仇深一般。
  还有太子朱厚照,朱厚照脸色有些惨白,嘀咕:“老高,本宫都招了……”
  还不等他行礼,弘治皇帝劈头就问:“朕听闻,你将宋氏望远镜一万两一架卖给宁寿侯,成本却只有一千两银子?”
  朱厚照发的毒誓,果然不能信……
  张家兄弟双目通红,看着严成锦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哥,这狗东西,比咱们还黑啊!”
  “你住口,我不知道?”
  严成锦眨了眨眼睛,无辜道:“陛下看这字据,臣未开价,是宁寿侯非要将九万两银子交给臣。”
  张鹤龄竟是一口老血涌上来:“陛下,臣冤啊。”
  这个狗东西,贪了他们的银子,还说是他们非要送的……
  “哥……我揍想揍死这个家伙。”张延龄委屈地哭了出来。
  弘治皇帝看了字据,还签了宁寿侯和建昌伯的大名,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字据写得清楚,朕一会儿在跟你们算犯禁的账。”
  提起海禁,张家兄弟没敢吱声。
  弘治皇帝看向严成锦,皱着眉头:“你可知道,按明律,商贩哄抬价格,当从重处置?”
  “臣身为御史,自然清楚。”
  明律规定,商人哄抬价格,行同贿赂,处罚的轻重要依据相关的律法定罪。
  “臣并未哄抬价格,敢问当初臣卖给陛下第一台望远镜时,收了陛下多少银子?”
  “一万两。”弘治皇帝道。
  众人石化。
  卖给弘治皇帝一万两,卖张家兄弟也是一万两,似乎……没有哄抬价格啊?
  张家兄弟傻眼了。
  弘治皇帝似乎也不关心这个,目光落到严成锦身上:“朕问你,弗朗机人为何愿意花两万两银子的高价?”
  严成锦想了想。
  市值这个东西,还真的很难向弘治解释清楚。
  有些东西用对了地方,就是资源,用错了地方,就是垃圾。
  就好比大明的丝绸,去到了西方价钱翻了一倍,在大明却没那么受欢迎。
  严成锦仔细斟酌一番:“威远大战中,宋氏望远镜和火炮大显神威,弗朗机国与大明一样,也会频发战火,若用宋氏望远镜和火炮攻下一座城,价值何止两万两银子。
  退一步说,即便他们没运回弗朗机国,将这些火炮和望远镜倒手卖给倭国,臣敢说,一样价值不菲。”
  只要有战火,这些东西就有价值。
  落到老百姓手里,看看月亮,能折腾不出来什么。
  这些弗朗机人鸡贼得很,没准过几年,将宋氏望远镜改造得更加高端望远镜,再倒卖给大明。
  弗朗机炮不就是这样吗?
  刘健大惊失色:“陛下,如何敢卖给倭国。”
  弘治皇帝心知肚明,杀人的目光落在张家兄弟上,这两个家伙,竟卖了十一台出去。
  若倭国用它与大明水师交战,岂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谢迁面色担忧:“陛下,想来弗朗机的船还未走远,不如让天津水师,将那弗朗机商船击沉!”
  “击沉了好,击沉了咱们再卖给他们。”张延龄乐了。
  严成锦微微抬起头:“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弘治皇帝沉下脸来:“讲”
  “若将弗朗机人的商船击沉,恐怕再无大食人和弗朗机人敢与大明交易丝绸和茶叶。”
  大明常年向弗朗机出口丝绸和茶叶,本来就触犯海禁。
  弘治皇帝和大臣们都心知肚明,只是弗朗机人和大明的来往让沿海的港口变得繁荣起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严成锦想让弘治皇帝干脆开海禁好了。
  但如今谏言没有多少把握,自己只是小小的御史,谏言开海,会触犯许多人的利益,恐怕不用第二天,就会有人弹劾。
  弘治皇帝的深意,不在于责罚碰了海禁,他馋的是自己收的银子……
  想起王守仁的谏言,严成锦道:“宋氏望远镜和火炮已经运出,担忧弗朗机和倭国对我朝不利,不如整饬京营,扩充三军,臣愿将九万两银子献出,充做靡费。”


第145章 凭空生财
  弘治皇帝一副“那怎么好意思”的表情,反倒客气起来。
  “准了,严卿家献银充盈国库,此乃大功,传朕口谕,御赐严卿家银钑花带一条。”
  严成锦黑着脸,竟得了一个皮肤挂饰。
  明朝官员有明确的规定,官员从一品到九品,佩戴的带板不同。
  一品官员束玉带,二品官员束犀花带,三品官员束金钑花带,四品官员束素金带,五品官员束银钑花带,六、七品官员束银带。
  就是一块块玉或者金,别在一根普通的皮带上。
  少说也得半斤重。
  见他一副不乐意的样子,弘治皇帝皱着眉头:“难不成你还想要玉带?”
  “臣当然想。”
  “……”
  弘治皇帝心中为难,总不能给严成锦升官和封地,否则,此举同向朝廷买官有何区别。
  只能赐严成锦一条银钑花带,御赐的与官服上的不同,刻有瑞兽图案。
  严成锦心酸得说不出话来。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八万两银子虽然不少,用于更换甲胄装备尚且还可,可用于扩充京营兵马,恐怕不足。”
  李东阳颔首点头:“扩充了就得养,八万两银子看着许多,可到了明年,就该朝廷花银子了,国库哪里还有银子。”
  京营发的月响,自然是从百姓的税赋中出,会加重百姓的赋税。
  严成锦心中早有准备:“其实朝廷一直有银子,只是陛下不知道罢了。”
  只听一声哈哈大笑,却是张延龄凑到张鹤龄耳边:“哥,他说陛下有银子,陛下自个不知道…”
  弘治皇帝不耐烦了:“将他们拖出去,廷杖二十。”
  张家兄弟吓得魂不附体,被拖出去后,才渐渐安静下来。
  弘治皇帝倒是好奇:“你说朝廷哪里有银子?”
  严成锦继续道:“命王守仁操练三军,王守仁自然能给陛下找出来银子。”
  弘治皇帝冷笑一声:“王守仁一个西瀚林,有何能耐训练京营,且他为文职,如何任命,此事不可!”
  “臣也以为不可,严成锦你说什么胡话呢!”刘健劝道。
  “大明九边,除了家父镇守的宁夏铁骑骁勇善战,其余九边连吃败仗,王杲等人孱弱无能,若要重振边军铁器威风,非王守仁不可。”严成锦道。
  王守仁训练出来的兵才厉害。
  宁王谋划了十年,起兵叛乱,朝廷没给王守仁一兵一卒,他临时组织一支军队就把宁王给灭了。
  可见其用兵有多神。
  只是阳明心学名声过大,忽略了王阳明是个军事大家,当前朝野中除了王越,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
  京营在明初到正统年间十分强盛,那时候的京营能行军打仗,敢杀入大漠斩去鞑靼人的头颅。
  如今的京营,种的田多了,连仗都不会打。
  要安定九边,非整顿京营不可,而整顿京营,又非王守仁不可。
  弘治皇帝陷入沉思,此子一向慎重,今日却说出这样言之凿凿的话。
  “若他找不出来银子呢?”
  “臣愿献上一块免死金牌。”严成锦坦然。
  弘治皇帝老脸微微一动,这牌子还是朕给发的,朕要你这破牌子有何用……
  刘健摇头:“九边孱弱固然是事实,可京营乃朝廷根基命脉,岂能交给一个翰林,王守仁虽然学问做得好,始终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子。”
  若兵部的人在,恐怕也不会答应。
  严成锦想了想:“那便举行校阅大典,如今九边,最骁勇善战的,是我爹戍守的宁夏卫军,各取五百精锐,就赌校阅时,京军胜于宁夏卫军。”
  “京军是朕的亲军,自然胜于宁夏边军,朕何须跟你赌?”
  李东阳三人颔首点头。
  京军是守护大明的中坚所在,胜于边军,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臣觉得,这倒未必,陛下不相信,不如,先让王守仁将藏在京营的银子找出来?”
  弘治皇帝不相信王守仁能找出来银子:“准了,若他真能找出来,朕自会考虑。”
  从奉天殿出来,严成锦准备下值,朱厚照也出了奉天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