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曹大忠的眼光,徐弘基也是老脸一红,最后只能无奈的说道:“曹公公,多说无益,咱们还是到城门口,亲自问那杨峰,看他们想要做什么吧?”
这还像句人话,曹大忠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尖着嗓子道:“那好吧,咱们就到城门口看看吧。”
第九十二章 全部皆惊
自从大明立国以来,已经两百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事的南京城,承平已久的城市四处透露着一股安逸懒散的气息,守城的兵丁平日里除了收点进城费盘查一下老百姓之外基本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不过今天发生的事情却把所有的守城兵丁全都吓到了。
就在两刻钟前,一队全副武装排列气势汹汹的军队就这样来到了南京西面的石城门口,守门的兵丁看到远处伴随着滚滚尘烟而来的军队吓得第一时间敲响了悬挂在城门楼的大钟,一时间整个城门立刻紧闭,所有的兵丁被长官们连踢代打的推上了城墙,不过让守卫石城门的兵丁们感到稍微心安的是这支军队在城门口停下来后就没有做出攻城的举动,而是在距离城门口两百多米处静静的站着。
负责石城门的防守的军官是一名千总,名叫卫善。虽然他名为千总,但实际上手底下也不过三百多兵丁,当他看到城门外不断开来的一队队全身披挂的军士时,从未经历过战阵的他吓得两条腿都软了。他一面下令兵丁紧闭城门一面拼命派人去魏国公府报告请求援兵。
一名把总结结巴巴的对卫善说道:“大……大人……这……这是从哪里来的大军他……他们想要干什么?”
“老子怎么知道!”卫善面带惊慌而又有些恼怒的吼道:“老子还想找人问问呢,这支人马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不会是倭寇吧?”听到这里把总更慌了。
“啪”的一声脆响,把总的脑袋上挨了卫善一巴掌,看到周围的兵丁听到把总的话后更加慌张,卫善又恼又气,破口骂道。
“倭寇你个逑,你眼睛瞎了啊,倭寇装备会这么好啊,你小子再胡乱动摇军心小心老子砍了你!”
突然一名眼尖的兵丁指着前方大喊道:“大人,他们打出旗号了。”
卫善激动的说道:“快……快看看上面写着什么!”
兵丁结结巴巴的说:“大人……小人……小人不识字啊。”
卫善:“*&……%¥¥”
不过好在这些旗帜越来越近,很快就连卫善也能看清楚了。作为一名千总,卫善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字还是认识几个的,看着距离城门一百多米的地方那面红色的大旗上写着的大字,他慢慢的念了出来:“江宁卫……江东门千户所……杨……”
“江东门千户所……他们……他们是军户?”
“狗子,快掐我一把,我怎么觉得自己眼睛出毛病了。”
“莫不是九边的精锐来戏耍我们?”
不论是卫善还是周围的兵丁脸色都变得古怪起来,看着下面那些排列得整整齐齐全身披甲的军士,再看看自己身上那套破旧的胖袄,不少人都觉得有种日了狗的感觉,什么时候那些穷得没裤子穿的军户也能穿上这么阔绰奢华的铁甲拉?而且看模样这么一套铁甲没有七八十两银子根本置办不下来。
这时,一名骑着战马全身披甲的军官策马缓慢来到了城门前,对着城门高声喊道:“上面的弟兄们,本官乃是江东门千户所的千户杨峰,今天本官率领麾下的兄弟们过来并非是为了造反,也不是要闹兵变,而是为了跟南京的兵部老爷们讨个公道的。”
“讨公道?”城墙上的兵丁们一个个绵绵相识,这写军户们竟然要想兵部的老爷们讨公道,这事可新鲜啊,大明开国两百多年来恐怕还是第一次发生这种事吧。
不过既然知道对方既不是倭寇也不是来造反的,那么自家的性命自然是无忧,卫善原本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他将脑袋探出了城墙正要说话,却听到后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一个略带惊慌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快……快……赶紧上城墙!”
卫善一转头,就看到一名名穿着皮甲手持各式兵器的士卒从后面赶了过来,他们一登上城墙后不少人便开始来到了垛口弯弓搭箭进行戒备。
“这些是……营兵?”
一看到匆匆赶到的士卒,卫善立刻就认了出来,这些刚上来的士卒就是是属于魏国公直辖的营兵,一共有三千多人。由于这些营兵两百多年来都归历代魏国公直接管辖,现在的他们其实跟魏国公府的家丁也没什么两样,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历代的魏国公对于这些营兵也非常舍得下本钱,不仅每个月的饷银都发得足足的,而且身上的盔甲和武器也都是最好的,同时他们也是魏国公府手中最强有威慑力的力量,多年来魏国公府之所以能牢牢占据着南京守备的职务无可动摇,跟历代魏国公一直能手握着这支精兵不无关系。
随着一名名营兵上了城墙,当代魏国公徐弘基、兵部尚书廖永权和南京镇守太监曹大忠这三位南京城的最高三巨头也相继上了城头。
看到三人到来,卫善赶紧上前单膝下跪抱拳道:“卑职南京石城门千总卫善见过国公爷、廖大人、曹公公!”
看到一名名营兵或是弯弓搭箭或是忙碌着搬运各种守城武器,曹大忠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他率先问道:“卫千总,下面的情况如何了?”
卫善还没说话,一旁的徐弘基便抢先一步问道:“为千总,下面那些叛军有没有开始攻城?”
徐弘基话一出口,周围的人脸色立刻就变了,徐弘基一开口就给城墙下面的人定下了叛军的调子,他这是铁了心要动用武力解决吗?
曹大忠一听,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转头对徐弘基道:“徐公爷,那些军士一没攻城二没造反,你如何便称呼人家为叛军?”
徐弘咬着牙道:“曹公公,想那杨峰未经兵部将领便擅自率兵包围南京城,这不是叛军是什么?”
曹大忠冷笑道:“那也是你们逼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争执,看得卫善和旁边的兵丁们目瞪口呆,这两位大佬到底是怎么回事,看来里面大有有隐情啊。
就在两人争吵的时候,下面传来了一个嘹亮的声音。
“上面的人听着,本官乃是江东门千户所千户杨峰。今日南京兵部尚书廖永权大人派人送来公文,命我等出兵镇江府剿灭倭寇,但兵部的大人们不仅没有补足历年来亏欠的饷银,就连一两开拔银也不拨给我们。杨某人虽然有报国之心,但也不能率领兄弟们饿着肚子跟倭寇玩命吧,所以今日特地带着兄弟们来问个明白,廖大人不发饷不给粮就让我等兄弟去镇江府剿匪到底是何居心,难道大人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让我军将士饿死在半道上吗?”
这个声音传上来后,城墙上的人全部皆惊……
第九十三章 无奈低头
下面的声音传上来后,城墙上无论是原来守城的兵丁都愣住了,不少人相互对视了一眼,眼中露出了不可置信之色。
“不会吧,兵部衙门竟然连开拔银都不不给人家,这些大人也太不拿当兵的当人看了吧?”
“这是怎么回事,按规矩不是说开拔前不仅要发开拔银,而且连历年所欠的饷银都要补发完的吗,怎么连一点银子也不给人家发,这也太过份了吧?”
听着周围传来的窃窃私语声,廖永权原本就阴沉的脸色更是黑了下来,他用眼神扫了一圈,发现正在窃窃私语的大多是那些守城兵丁,这些年武人的地位太低,这些守城的兵丁也几乎全都是一群苦哈哈,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充其量也就比卫所的军户稍微强点,现在听到兵部衙门竟然如此苛待千户所的军士,他们也是心有戚戚起来。
其实不仅是他们,就连徐弘基带来的营兵听到后脸色也微微变了起来,廖永权这样做简直就是公然跟全天下当兵的做对啊,这样一来今后还有谁会卫国杀敌。虽然营兵们跟外面的军士们不是同一个体系,但听到兵部竟然如此不将当兵的性命放在眼里,心里也不由得升起一股兔死狐悲的感觉,一时间不少营兵手中的弓箭也垂了下来。
眼看士气有被夺的危险,一旁的徐弘基见状不妙,赶紧将头探出了城垛大声喊道:“杨峰,你休得胡说八道,兵部衙门怎么会做出此等事情,你莫要血口喷人!”
站在城门口的人就是杨峰,此时的他距离城门口不足两百米,手里还握着一个铁皮喇叭。由于害怕城墙上的人下黑手,宋烨带着十多名家丁手持重盾将杨峰的周围牢牢的包裹起来,只露出了头部。
听到徐弘基的话后,虽然杨峰不认识他,但也能猜得出对方的身份肯定不一般。他冷笑着举起了手中的公文高高晃动,“兵部的公文在此,上头还有兵部衙门的印章和尚书大人的签名,怎能有假,若是廖大人不认账也可以,那本官就带着千户所的将士们一起进京,请皇上和朝廷的诸位大人辨别一下,看看这是不是南京兵部衙门开出下发的公文,本官相信皇上和朝中诸公一定会还本官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