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杨峰的宅院门口下马敲门,杨来顺夫妇闻声打开了门,看到杨峰后这两口子异常高兴,就要招呼杨峰进屋,并吆喊着让杨周氏准备做饭,但却被杨峰微笑着拒绝了。
杨峰问道:“老杨,我此次过来是想要问问你,从今往后我就要常驻江东门千户所了,这里今后估计就比较少来,你们夫妇是打算跟着我一起去江东门千户一起住还是继续留在这里?”
杨来顺想了想才答道:“少爷,若是小人夫妇也跟您去了卫所,那这栋房子可就没人看了,况且您在千户所想必也不缺人伺候,小人还是留在这里替您看家吧,日后您进了城也有个落脚的地方,况且还有件事小人还没告诉您,前些个月小人已经托人给家里的那个不争气的小子捎去了一封信,让他们不要在辽东呆了,赶紧回来替老爷效力,昨日他已经让人回了信,等他将辽东那边的差使辞了之后就回来为少爷效力,小人也生怕一旦离开这里那不争气的小子过来后找不着小人那可就糟了。”
“这样啊!”杨峰点了点头,这才笑道:“那也好,这边的房子也不能没人看着,既然你们不愿意去千户所那就在这里替我看家吧。等你家的小子回来了跟我说一声,我尽力给他安排一个前程就是了。”
“小人多谢少爷!”杨来顺夫妇激动的就要给杨峰磕头,却被杨峰给拦住了。
杨峰又坐了一会,谢绝了杨周氏要留午饭的请求,并嘱咐两夫妇这些日子多留意一下南京的粮价,一旦有什么异动就尽快到江东门千户所向他禀报,并留下了几十两银子给他们,这才带着宋晔等几名亲卫踏上了返回千户所的归程。
在归程中,杨峰等人骑着马沿着江边一路小跑。江东门千户所所在的地势从低到高,放眼望去顺着江边两岸,参差不齐地分布着一些田地,略带浑浊的江水一直往西北方向流去。
江的两边有一些田庄分布在那,辐射着周边的那些田地和田庄。这些田地大部分是好田,田庄大的有数千亩,小的数百亩。
宋晔指着旁边的那些天告诉杨峰,这些田原本为江东门千户所所有,但是最好最大以及靠近河水边的田地,如今已经尽数被南京的权贵们所侵占,仅剩下一千多亩不怎么样的田地还在千户所手中,而这些田地原来也尽数被军官们侵占,千户所内的军户们要么租借军官们的田地来种,要么只能忍受着周边权贵们那高昂的地租租借他们的田地来种。不过近年来由于天气持续干旱,长江的水位也在不断下降,取水灌田变得越来越困难,大伙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起来。
杨峰下了马,由宋晔等人牵着,向着江边的田地而去。当杨峰走过一些田地时,只见田地旁的沟渠干涸,周围的田地上面竟然裂开了一道道口子,田地的表层翘着一块块惊心的硬皮,虽然天上依旧有一些小雪花落在上面,但转眼便不见了踪影,见之令人惊心。
看着周围因为没有水而变得干裂的田地,杨峰叹了口气。明明长江就在旁边,但周围的田地却得不到灌溉,这简直就是最大的笑话。不过杨峰也知道,这段时间正是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这样的糟糕气候要一直持续十多年才会得到缓解,历史上这样的气候也间接或直接的加速了大明王朝的崩溃。
又走到江边,杨峰发现长江的水位确实很低,已经露出了江边一大片的河床。虽然江边倒是有一些凭借人力或是畜力的龙骨水车、链斗式水车之类的引水工具,但这些汉唐时就出现的灌溉工具只能将水源引到江边一些较低的田地上,稍远及地势稍高的田地,就无可奈何了,只能靠一些人力或畜力进行肩挑手背,可这对于那么大的一片田地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根本就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看到这里,杨峰总算是明白了。在这种大旱大寒之下的小冰河时期,可说到处是赤地千里,就连靠近长江边的南京这个水源丰富的地方都是如此,别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缺水的后果就是百姓没法开垦荒地、没法种田,大量的良田不得不废弃,老百姓没饭吃自然就要闹事,加之北方的满人不断入侵,这才导致了大明王朝的崩溃。
第四十章 修缮水渠
杨峰一边观察周围田地的情况,眉头慢慢的皱了起来。千户所的良田几乎都被权贵们给侵占了,剩下的那可怜巴巴的两千多亩田地几乎都是距离江边较远的地方,想要取水实在是太麻烦了,难怪千户所穷成那样呢。
正在田间走着,原本牵着马走在杨峰身后的宋晔突然指着前方说道:“大人,快看,耿大人正带人修缮水利呢?”
杨峰抬头望去,只见位于千户所附近的地方,漫山遍野都是千户所的军户。这些军户和家属们正挥舞着工具或是挖坑或是搬土,在他们的周围到处都是被翻出来的崭新的黄土,虽然天空中依然飘着小雪,但众人却干得热火朝天。
看到杨峰到来,正在干活的众人纷纷朝笑着跟他打招呼,虽然杨峰来到江东门千户所的时间还很短,但军户们对于这个给他们分发了粮食和饷银的千户大人却是发自肺腑的尊重,军户们的观点很简单,谁对他们好,能给他们吃饱饭谁就是他们的恩人。
杨峰一边微笑着跟路田间的军户们打招呼一边来到了耿秉义所在的地方,今天的耿秉义脱下了往日穿惯了的棉袍和明军的制式皮扎军靴,和干活的军户们一样还上了一件破旧的衣裳和一双草鞋,配合上他脸上的风霜之色,就跟周围正在干活的那些穷军户们没有什么两样,根本就看不出来这个正拿着锄头干活的中年人竟然是一个从五品的副千户。
走到耿秉义身边后杨峰停了下来笑着道:“耿副千户,我们的水渠修缮得怎样了,能赶得上春耕吗?”
耿秉义停下了手中的活,虽然天气依旧寒冷,但他的额头依旧是湿漉漉的,很显然他已经干了不少时间了。他将锄头杵在地上,一只手扶着锄头一只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答道,“没问题,兄弟们干活都很卖力,依照这个速度咱们完全可以在大年三十前就将这些水渠修缮完毕,只是……”说到这里,他的话顿了顿。
杨峰摆了摆手,“只是什么,耿副千户,你什么时候有了说话只说半截的毛病了?”
“好吧,那卑职就说了。”耿秉义老脸一红:“大人,咱们千户所的军田原本是不少,可现在大都被权贵们占去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远离江边的下等田,取水困难不说而且难以浇灌,卑职以为单凭这么一点地方很难养活咱们千户所数千人口啊。即便是大人怜悯咱们,愿意每个月都拿出银子发给咱们,可这并非是长久之计,卑职担心……”
杨峰点点头:“本官知道,你是担心长此以往本官无以为继,最后又回到老样子,是这样吗?”
“大人明鉴!”耿秉义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这些天包括耿秉义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恍若在梦中一般,好日子来得太突然,让过惯了苦日子的军户们都觉得有些不敢置信,虽然杨峰有言在先,领了他的饷银就要替他做事,可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端人家的饭碗就要替人家卖命,现在的问题是杨峰给出的价码也太高了吧,大家都担心万一杨峰的开销过大,几千口子万一把杨峰给吃垮了那可怎办?这也是耿秉义最担心的问题。
杨峰没有解释什么,他只是拍了拍耿秉义的肩膀诚恳的说道:“老耿啊,你的担心本官明白。但是你尽管把心放到肚子里,咱们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你担心的问题是不会出现的。”
杨峰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耿秉义还能说什么呢,要是再说的话那就是明确表示不信任杨峰这个顶头上司了。
“对了!”
杨峰突然大声喊了起来:“李革,李吏目跑哪去了?”
“大人……学生在这呢?”
随着杨峰的喊声,一个瘦小的人影一溜烟的跑了过来,杨峰一看却乐了,“李吏目,你是怎么搞的,怎么弄了一身的泥啊?”
李革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杨大人有所不知,适才学生带人去挖淤泥了,所以还没来得及换衣裳呢。”
“那也不用这么拼吧?”杨峰无奈的摇摇头表示不理解。
“大人此言差矣。”李革正色道:“大人既然给学生发了粮饷,那就是学生学生的衣食父母,学生又怎敢不尽力为大人办事?”
“啧啧……”
杨峰不说话了,他发现这个时代的生活条件虽然比后世要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相对的现在的风气也要比后世要淳朴得多。从现场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军户们无论男女老少干起活来都非常的卖力,偷奸耍滑这种事情基本上就没有看到,就连李革这个瘦弱的人也在卖力的干活,更别提其他人了。
想了想,杨峰对李革招了招手示意他凑近一些后才说:“李吏目,今晚吃饭之前你到我那里去支取一笔银子,你再招几个帐房先生过来,成立一个财务司,你就担任这个财务司的头目,从今往后咱们千户所所有的财物账目都要经过你们的手,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