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明清时代的正经女子,即便写出惊世大作,都不会拿出来给外人看,更不会刊印成册公开发表。因为,她们的诗词作品如果入史,必然排在倡优、名妓之前,这让她们深以为耻。
  历史上,黄峨的诗词流传下来,都是借着杨慎的名头,比如《杨升庵夫妇散曲》、《杨夫人乐府》、《杨壮元妻诗集》。
  如果黄峨此刻跟士子们一起行酒令耍乐,与那位李倌人有何区别?
  游玩至下午,众人结伴返回京城。
  黄峨感到愈发无奈,她就跟王渊说了两句话。一句是见面时的“公子万福”,一句是分别时的“预祝公子高中状元”。
  这位才女非常认死理儿,历史上她喜欢杨慎,因为杨慎早已娶妻,硬是赖着不愿嫁人。直至杨慎的妻子去世,黄峨都二十多岁了,这才嫁给杨慎做填房。
  现在,她似乎又因为一首《临江仙》,把王渊给认准了。
  反正王渊是没感觉出来,两位闺中少女都不说话的,谁知道她们心里怎么想?
  转眼已到三月十五日,反贼连续攻占直隶州县,然后被朝廷大军打得节节败退。刘六刘七兵败之后,躲在村子里差点被生擒,吓得扔掉裹挟来的青壮,只带几千骑兵杀向山东、河南。
  而殿试日期也到了,正德皇帝摩拳擦掌,准备把某人点为状元。


第107章 殿试考题好难
  曾经一起进京赶考的小伙伴,只剩下王渊和金罍二人。
  思南府的田秋更惨,他乡试结束回到贵州,在贵阳便与王渊分别。刚回家就大病一场,病愈已是元宵节,哪还有时间进京赴考?干脆跑去南京国子监读书。
  贵州应考举人,只剩王渊一根独苗。
  云南稍微好些,除了金罍之外,还有一个叫何邦宪的举人中试。
  何邦宪跟金罍属于大理同乡,但自幼家贫,跟随经商的叔叔附籍读书。他叔叔也只是个小商人,因此何邦宪在乡试时,并未租住在青云街,也跟王渊他们没啥交流。
  不过此时此刻,却混成了熟人,谁让云贵地区就剩他们三个。
  三更不到,三百五十名士子,便从承天门进入皇城,云集在午门之外。同时在这里等候的,还有朝廷文武百官,不少人都在偷偷打哈欠。
  午门一共有五个门洞,正门三个,侧门两个。
  鼓敲三通,文武百官分别由两道侧门进入。而三百五十名士子,按照会试名次,单数走左侧门,双数走右侧门。
  至于那三道正门,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走。
  当然,今科状元、榜眼和探花,下次进宫也能走一次正门。
  百官、士子进午门之后,全都滞留在金水桥,各自按品级、名次排好队伍。
  锦衣卫鸣鞭,众人过金水桥,来到奉天殿前的广场。
  内阁成员和六部、六科等大佬,继续前行至丹陛之内,即奉天殿与殿前台阶的中间位置。普通官员,只能与士子们一起,排列于台阶或广场。
  大约黎明时分,正德皇帝升殿了,文武百官磕头行礼,三百五十名士子依旧站立。
  礼毕,文武百官进入奉天殿。
  礼部官员则引着中式举人,来到之前大佬们站立的地方,按会试名次排列于丹陛之内的左右两侧。
  鸿胪寺序班官员,捧着早已密封好的试卷,由左阶降至中道赞礼,王渊等中试举人这才跟着五拜三叩。
  文武百官退朝,从士子们中间走过,分列左右下了丹陛。
  “江西福安县中式举人,邹守益!”
  邹守益立即离开队列,昂首阔步走进奉天殿。
  “四川新都县中式举人,杨慎!”
  杨慎朝左右士子抱拳,微笑着走进奉天殿。
  “贵州宣慰司中式举人,王渊!”
  王渊也对旁边士子抱拳,通过大门时,此处有全身着甲的“大汉将军”。前两位走过都目不斜视,唯独王渊走来,“大汉将军”们不由看了他几眼。
  显然,白衣飞将王二郎的名头,连值守皇宫的“大汉将军”都有所耳闻。
  王渊走进奉天殿好奇观望,一眼便看到坐在金台的朱厚照。过去领试卷,谢皇上恩典,但隔得实在太远了。
  明朝的奉天殿,嘉靖重修之后叫皇极殿,也即清朝的太和殿。
  但是,奉天殿的面积,远远大于皇极殿和太和殿,这是因为雷劈失火重修后面积减小了。
  从殿门口到皇帝宝座,距离超过四十米,再加上此时天光微亮,王渊根本看不清朱厚照长啥样子。
  考桌是由光禄寺安排的,桌上贴有考生名签,王渊很快找到自己的桌子。
  王渊特别倒霉。
  因为考桌是随机分配的,而王渊被安排在角落里。殿宇森严,角落里光线不好,此刻完全看不清字,估计天亮之后能稍微好些。
  试卷用白宣纸裱了四层,为十五开,前六开用来写考生信息,交卷之后要全部弥封,后九开才用来写策试正文。
  王渊虽然看不清朱厚照,朱厚照却在王渊进殿的瞬间,便一直脸上带笑死盯着他。
  眼见王渊被安置在角落里,其他士子都开始写姓名籍贯了,而王渊却因光线太弱只能慢慢研墨,朱厚照幸灾乐祸笑得更开心。
  天色愈发光明,王渊提笔写自家信息:应殿试举人臣王渊,年十六岁,系贵州宣慰司贵竹长官司人,由贵州宣慰司学生应正德五年庚午科云贵乡试中试,由举人应正德六年辛未科会试中试。今应殿试,谨将三代脚色开列于后,曾祖讳忠(未仕),祖父讳恩(未仕),父讳全(未仕),世代皆务农。”
  等到时间差不多了,终于公布策试内容。
  题目内容有五百多字,大致意思为:
  “创业以武,守成以文。但兵农一致,文武同方,文武的作用究竟有什么区别?纵观先秦与汉唐宋,英主都是文武兼备。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治兵与治民之道有何差异?”
  “我朝太祖皇帝非常牛逼,啥都制定得非常好,于是有了一百五十年的安定繁荣。但现在士子失业、百姓饿肚子、流民化为盗贼;如今赋税不足、民力枯竭、军饷不够、兵力欠缺、反贼未除,是文武百官哪里做错了吗?”
  “如何才能避免文恬武嬉,如何才能让天下安定,如何保我大明长治久安,请士子们来说说。”
  士子们拿到题目之后,都感到有些惊讶,今天的殿试内容太实在了,以前都什么王道啊、礼教啊这些虚言,哪里会问如何治兵与治民?
  但仔细想想,早在半个月前,反贼就打到京南一百里,如今还在河南、山东流窜,这道策问题目明显是切中时弊的!
  三百多个中式举人,此时此刻,集体抓瞎。
  王渊也在挠头,这道题出得太大了,根本不是一天时间能写好的。
  好在王渊穿越之后,也非只看四书五经。《千字文》和《小四书》就有各种历史故事,而在龙岗山,王渊也向王阳明请教过时事弊病,同时还看了几本乱七八糟的史学杂书。
  《礼记》的许多内容也能引用,反正论及历代兵农事,再结合穿越前的中学历史书来答便可。
  确定好自己的答题内容,搜肠刮肚瞎写一阵,时间已经快到中午。
  皇帝派人赏赐宫饼一包,就着茶水便是午饭。
  殿外丹陛内有茶水,士子随时可以去喝,也随时可以去上厕所。只要别看其他人的卷子,别大声喧哗吵闹,是没人来管你在干啥的,搁厕所里睡一觉都可以。
  朱厚照赖着性子,一直在奉天殿坐到中午,便打着哈欠溜去豹房玩耍。
  王渊上个厕所回来,发现金台上的皇帝不见了。他闭眼在考桌上趴了一阵,再次整理思路,然后坐直身体继续瞎写一通。
  傍晚,夜色降下。
  殿试不给蜡烛的,你若生有神眼,那也可以摸黑继续。但咱这不是仙侠文,黑灯瞎火的,考生们陆陆续续交卷,然后哀鸿一片结伴出宫。
  金罍哭丧着脸,对王渊说:“策试题太难了,怕是只能排进三榜。”
  “我也瞎写的。”王渊笑道。
  废话,苦读四书五经的士子,遇到这种策题谁不瞎写?


第108章 科举舞弊案
  殿试阅卷工作还没开始,暗恋金罍的那个靳岚,其父亲靳贵便摊上事儿了。
  这次会试,有舞弊案发生!
  起因是一个叫王谦的宜兴人,在礼部贡院工作,他跟同乡应考举人吴仕有仇,举报吴仕作弊。会试填榜之际,外帘官(考试监察官)全都进来,彻查舞弊案件,因此这届会试填榜很晚,比往届晚了一个时辰出榜。
  结果查来查去,吴仕没有问题,反而是江阴举人陈哲,被查出向靳贵(副主考)的家童靳可勤行贿买题。
  陈哲直接被剥夺中试资格,靳可勤则携款逃跑。
  王谦坚持说同乡吴仕也买题了,于是外帘官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应该取消吴仕的进士资格(已经中试),一派认为应先把靳可勤抓回来,当面与吴仕进行对峙。
  闹来闹去,吴仕都已经去参加殿试了,还是被莫名其妙剥夺功名。
  而靳可勤早已潜逃,副主考靳贵和中试举人吴仕,都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殿试结束之后,这个消息传遍京城,二人有理都说不清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